2016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
《2016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6 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中考 真题 物理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3-15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 1.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 A.学生课桌的高度是 1m B.普通学生的质量为 50kg C.人步行的速度是 3.6m/s D.家用冰箱的功率为 1000w 解析 : A、学生课桌高度大概人身高的一半大概 0.7m 0.8m,故 A 错误 . B、一个学生大概 100 斤, 50kg,故 B 正确 . C、人步行的速度是 1.1m/s,故 C 错误 . D、家用冰箱的功率为 100W 200W,故 D 错误 。 答案: B 2.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
2、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 A.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 倒车雷达 C. 超声波清洗机 D. 真空罩中的闹钟 解析 : A、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 。 不符合题意; B、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 。 不符合题意; C、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 不符合题意; D、当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由此可以推论,当罩内是真空时,声音将完全消失 。 说明声音的传播需 要介质 。 符合题意 。 答案: D 3.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 A. 冰雪消
3、融 B. 露珠的形成 C. 霜打枝头 D. 冰的形成 解析 : A、冰雪融化,冰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符合题意;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需要放出热量 .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需要放出热量 .不符合题意; D、冰的形成,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不符合题意 。 答案: A 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 A. 手影 B. 对着镜子画脸谱 C. 海市蜃楼 D. 雨后彩虹 解析 : A、手影的形成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 A 符合题意; B、对着镜子画脸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
4、射形成的,故 B 不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C 不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D 不合题意 。 答案: A 5.下列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 A. 紧固锤头 B. 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行 C. 安全气囊 D. 撑杆跳运动员上升过程 解析 : A、撞击中,锤头和锤柄一块运动,锤柄受力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继续 运动,与锤柄结合的更结实,属于惯性现象,不合题意; B、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行,是因为滑板车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属于惯性现象,不合题意; C、当汽车的后部遇到撞击时,汽车迅速向前,而人由于惯性会向后倾,安全气囊
5、可对人起到保护作用,属于惯性现象,不合题意; D、撑杆跳运动员上升过程是受到杆的弹力,是弹性势能转化为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不是惯性现象,符合题意 。 答案: D 6.2016 年 6 月 4 日四川广元 “ 双龙 ” 号游船翻沉,水下机器人下水执行搜寻任务,在机器人全部浸入水中后继续下降的过程中,它所受到的压强和浮力变化情况是 ( ) A.压强不变 , 浮力不变 B.压强不变 , 浮力变大 C.压强变大 , 浮力不变 D.压强变大 , 浮力变大 解析 :在机器人全部浸入水中后继续下降的过程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 g 不变,液体密度不变,根据 F 浮 =G 排 = 液 gV 排 ,所以物体受到
6、的浮力不变;但由于下潜深度逐渐增大,根据 p=gh 可知,压强逐渐变大 。 答案: C 7.假期里小明一家乘飞机去外地旅游,飞机加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关于小明的能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C.机械能总量不变 D.机械能总量增加 解析 :在飞机加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小明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其动能增大;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等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和,所以机械能总量增加;故 ABC 错误, D正确 。 答案: D 8.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A. 钳子 B. 船桨 C. 自行车手闸 D. 剪枝剪刀 解析 : A、钳子在使用
7、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自行车手闸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剪枝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 答案: B 9.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 搓手取暖 B. 玩滑梯,臀部发热 C. 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 D. 压缩空气 解析 : ABD、搓手取暖、玩滑梯以及压缩空气都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的; 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是通过热传递使纸的内能增加的;显然 C 选项与其它三个选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 。 答案: C 10.如图所示,选取一根自
8、动铅笔芯,固定夹子 A,夹子 B 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灯泡变亮 B.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灯泡变亮 C.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灯泡变暗 D.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灯泡变暗 解析 :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铅笔芯串联,当夹子 B 向右移动时,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 I= 可知,电路电流减小,由 P=UI可知,灯泡实际功率变小,灯泡变暗,故 ABD 错误, C 正确 。 答案: C 1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流表 A1, A2 的示数比为 1: 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过 R1、 R2的电流之比是 1: 4 B
9、.R1、 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3: 1 C.R1、 R2的阻值之比是 1: 3 D.R1、 R2的电功率之比是 1: 3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 R1与 R2并联,电流表 A1 测 R1 支路的电流,电流表 A2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 R1、 R2的电流之比: = = ,故 A 错误;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 R1、 R2 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1: 1,故 B 错误;由 I= 可得, R1、 R2 的阻值之比: = = = ,故 C 错误;由 P=UI 可得, R1、 R2 的电功率之比: = = = ,故 D 正确 。 答案: D 1
10、2.如图所示的动圈式话筒,能说明其原理的是图 ( ) A. B. C. D. 解析 :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 ; A、图中说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故 A 不符合题意; B、图中有电源,研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电动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 B 不符合题意; C、图中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研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故 C 符合题意; D、图中电磁铁的应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工作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 答案: C 13.(多选 )下列实验中用到控制变量法的有 ( ) A.探究 “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 的实验 B.探究 “ 杠杆的平衡条件 ”
11、的实验 C.探究 “ 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 的实验 D.探究 “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 的实验 解析 : A、探究 “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 的实验,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时,控制受力面积一定,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关系时,控制压力一定,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所以 A 正确 ; B、探究 “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 ,通 过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没有控制变量,所以 B 错误 ; C、探究 “ 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 的实验,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控制速度一定,研究动能与速度关系时,控制质量一定,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所以 C
12、 正确 ; D、探究 “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 的实验,通过对电流的分析,归纳总结出规律,没有控制变量,所以 D 错误 。 答案 : AC 14.(多选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 (忽略绳重及摩擦 ),下列做法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有 ( ) A.增加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B.减轻动滑轮的 重力 C.改变绳子的绕法,减少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 D.增加物体的重力 解析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100%= 100%=100%= 100%, A.由表达式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故 A 错误; B.由表达式可知,减轻动滑轮的重力 G 动 , 1+
13、变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故 B 正确; C.由表达式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无关,故 C 错误; D.由表达式可知,增加物体的重力 G, 1+ 变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故 D 正确 。 答案: BD 15.(多选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 4.5V,定值电阻 R 的阻值为 10,电压表接入 0 3V量程,电流表接入 0 0.6A 量程,滑动变阻器标有 “20 1A”,闭合开关,在保证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 0.3A 0.6A B.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 1.5V 3V C.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 5 20 D.电路总功率最
14、大值 2.7W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 R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 R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 (1)当电压表的示数 UR=3V 时,电路中的电流, I= = =0.3A,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A,电流表的量程为 0 0.6A,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I 大 =0.3A,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 总 = = =15,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R 滑 =R 总 R=15 10=5,则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 5 20,故 C
15、 正确;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P 大 =UI 大 =4.5V0.3A=1.35W,故 D 错误;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 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小,则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I 小 = = =0.15A,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 0.15A0.3A,故 A 错误;电压表的最小示数: UR=I 小 R=0.15A10=1.5V,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 1.5V 3V,故 B 正确 。 答案: BC 二、填空题 (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 16.如图所示,盛夏时节百花绽放 .四溢的花香引来长缘天蛾,闻到花香说明 _,长缘天蛾吸食花蜜时,以花为参照物它是 _的 。
16、 解析 :能够闻到花香,空气中有大量的花粉分子,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天蛾与花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 。 答案: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静止 17.跳水运动员是我国在国际比赛中的优势项目 。 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时,她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 _(选填 “ 平衡力 ” 或 “ 相互作用力 ” ),运动员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 解析 :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时,她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是一对平衡力;运动员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答案:平衡力 形状 18.如图所示是小红文具盒中的卷笔刀,削铅笔方便又快捷,原因
17、是内有锋利的刀片起到_的作用,卷笔刀外壳边缘刻有花纹是为了 _。 解析 : (1)锋利的刀片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 (2)卷笔刀外壳边缘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手和外壳之间的摩擦力 。 答案:增大压强 增大摩擦 19.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 20cm2,深度为 10cm 的杯子装满水时,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为_Pa,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力为 _N。 解析 :水对杯子底的压强: p=gh=1103kg/m310N/kg0.1m=1103Pa,根据 p= 可得,水对杯子底的压力: F=pS=1103Pa2010 4m2=2N。 答案: 1103 2 20.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黑龙江省 双鸭山市 中考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