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类模拟题22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类模拟题2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类模拟题22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类模拟题 2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35.00)1.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_为前提的。(分数:3.00)A.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化B.社会化大生产C.民主政治高度发达D.生产高度发展2.马克思强调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_(分数:3.00)A.以社会精英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B.以统治阶级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C.以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D.以人民大众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3.在共产主义社会,_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分数:3.00)A.每个人的自由发展B.社会精英的发展C.统治阶级的发展
2、D.社会政党的发展4.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物质条件是_(分数:3.00)A.社会化大生产B.现代无产阶级C.马克思主义理论D.市场经济体制5.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精神条件是_(分数:3.00)A.社会化大生产B.现代无产阶级C.马克思主义理论D.市场经济体制6.无产阶级要最终实现自身解放,只有_(分数:3.00)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B.建立社会公有制C.提高劳动生产率D.解放全人类7.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_(分数:3.00)A.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B.按劳分配C.按需分配D.市场经济体制8.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预见到,共产主义
3、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进程中,将经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_(分数:2.50)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产品经济社会D.商品经济社会9._是人们对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期望。(分数:2.50)A.社会理想B.职业理想C.生活理想D.道德理想10.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归宿是_(分数:2.50)A.社会主义远大理想B.共产主义远大理想C.无产阶级远大理想D.解放全人类的远大理想11.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是_(分数:2.50)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建设和谐社会C.建设民主法治社会D.建设共同富裕社会12.在当代中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就要
4、_(分数:4.00)A.坚持进行市场导向的改革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坚持在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与国际接轨D.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所有结论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7.50)13.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_(分数:2.50)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14.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征主要有_(分数:2.50)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B.对社会经济的计划管理与调节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D.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15.劳动的旧式分工,在人类历史上突出表现为_(分数
5、:2.50)A.工农分工B.城乡分工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D.工商分工16.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的三大差别包括_(分数:2.50)A.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B.干部和群众的差别C.工农差别D.城乡差别17.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有_(分数:2.50)A.完全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B.完全摆脱旧式分工的束缚C.完全摆脱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D.完全摆脱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18.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_(分数:2.50)A.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B.要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C.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全面发展D
6、.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19.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了主客观条件,包括_(分数:2.50)A.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B.社会条件现代无产阶级C.精神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D.政治条件完备的民主制度20.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重大差别有_(分数:2.50)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公有制形式不同C.分配原则不同D.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同21.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而且将长期存在_(分数:2.50)A.封建主义的思想影响B.资本主义的思想影响C.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D.传统习惯势力和思想观念22.共产主义_(分数:2.50)A.是
7、人类最伟大的事业B.是崇高理想与科学理想的统一C.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目标的追求与符合规律的科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D.经过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发展最终必然实现23.向共产主义过渡_(分数:2.50)A.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B.必须经过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C.要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逐步创造条件D.对经济落后国家需经历更长期的实践过程三、简答题(总题数:10,分数:25.00)24.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物质基础。 (分数:2.50)_25.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 (分数:2.50)_26.简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分数:2.50)_27.简述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条
8、件。 (分数:2.50)_28.如何理解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分数:2.50)_29.简述“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内容。 (分数:2.50)_30.为什么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分数:2.50)_3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分数:2.50)_32.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分数:2.50)_33.简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 (分数:2.50)_四、论述题(总题数:5,分数:12.50)34.试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分数:2.50)_35.试述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点与差别。 (分数:2.50)_3
9、6.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历史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 (分数:2.50)_37.试述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点。 (分数:2.50)_38.为什么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分数:2.50)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类模拟题 2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35.00)1.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_为前提的。(分数:3.00)A.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化B.社会化大生产C.民主政治高度发达D.生产高度发展 解析:解析 恩格斯指出: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2.马克思强调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为基本原
10、则的社会形式。_(分数:3.00)A.以社会精英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B.以统治阶级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C.以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 D.以人民大众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解析:解析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3.在共产主义社会,_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分数:3.00)A.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B.社会精英的发展C.统治阶级的发展D.社会政党的发展解析:解析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
11、备的物质条件是_(分数:3.00)A.社会化大生产 B.现代无产阶级C.马克思主义理论D.市场经济体制解析:解析 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了主客观条件,即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社会条件现代无产阶级,精神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5.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精神条件是_(分数:3.00)A.社会化大生产B.现代无产阶级C.马克思主义理论 D.市场经济体制解析:解析 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了主客观条件,这些条件包括: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社会条件现代无产阶级,精神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6.无产阶级要最终实现自身解放,只有_(分数:3.00)A.打碎
12、旧的国家机器B.建立社会公有制C.提高劳动生产率D.解放全人类 解析:解析 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事业,不仅是为了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而且是要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也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7.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_(分数:3.00)A.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 B.按劳分配C.按需分配D.市场经济体制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共同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1)二者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2)二者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3)二者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都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
13、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4)二者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关系。(5)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8.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进程中,将经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_(分数:2.50)A.社会主义社会 B.共产主义社会C.产品经济社会D.商品经济社会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进程中,将经历低级(第一阶段)和高级(第二阶段)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9._是人们对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期望。(分数:2.
14、50)A.社会理想 B.职业理想C.生活理想D.道德理想解析:解析 社会理想作为人们最根本的、起主要和决定作用的理想而贯穿于其他理想之中,它是人们对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期望。10.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归宿是_(分数:2.50)A.社会主义远大理想B.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C.无产阶级远大理想D.解放全人类的远大理想解析:解析 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归宿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它是凝聚一切进步社会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精神航标。11.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是_(分数:2.50)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建设和谐社会C.建设民主法治社会D.建设共同富
15、裕社会解析:解析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在当代中国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就要_(分数:4.00)A.坚持进行市场导向的改革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在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与国际接轨D.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所有结论解析:解析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7.50)13.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_(分数:2.50)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解析:解析 马克
16、思主义科学地预见了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向全世界劳动人民展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其特征主要有:(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2)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3)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4)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灭;(5)精神境界极大提高;(6)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7)全人类的彻底解放。综上可知 B 选项错误。14.共产主义社会经济上的特征主要有_(分数:2.50)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 B.对社会经济的计划管理与调节 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D.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解析:解析 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主要包括:(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
17、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2)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3)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15.劳动的旧式分工,在人类历史上突出表现为_(分数:2.50)A.工农分工 B.城乡分工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 D.工商分工解析:解析 劳动的旧式分工,在人类历史上突出表现为由工农分工、城乡分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所形成的“三大差别”。16.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的三大差别包括_(分数:2.50)A.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 B.干部和群众的差别C.工农差别 D.城乡差别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共产主义将消灭的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
18、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17.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有_(分数:2.50)A.完全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B.完全摆脱旧式分工的束缚 C.完全摆脱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D.完全摆脱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解析:解析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旧式分工的束缚、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的束缚、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18.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_(分数:2.50)A.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 B.要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 C.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D.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解析:解析
19、 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要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出更加璀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力地推动社会全面发展。19.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了主客观条件,包括_(分数:2.50)A.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 B.社会条件现代无产阶级 C.精神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 D.政治条件完备的民主制度解析:解析 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的主客观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即社会化大生产;社会条件,即现代无产阶级;精神条件
20、,即马克思主义理论。20.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重大差别有_(分数:2.50)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公有制形式不同 C.分配原则不同 D.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同 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二者之间又存在着重大差别,题中四个选项都是对二者之间差别的正确表述。21.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而且将长期存在_(分数:2.50)A.封建主义的思想影响 B.资本主义的思想影响 C.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 D.传统习惯势力和思想观念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已经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分类 模拟 2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