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生物.docx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生物.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 I 卷 )生物 一、选择题 (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满分 36 分 )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 DNA 和 RNA 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 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 ATP 解析 : 本题考查了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 A、核糖体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溶酶体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A 错误;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 DNA 和 RNA(少量 )两类核酸, B 正确;
2、 C、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是含有有氧呼吸酶,能进行有氧呼吸, C 错误; D、在叶绿体的基质可进行 CO2的固定,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能合成 ATP, D 错误 。 答案: B 2.离子泵是一张具有 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 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 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解析 :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及其异同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
3、量,属于主动运输, A 错误;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是逆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B 错误;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减少能量的供应,进而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C 正确; D、离子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因此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错误 。 答案: C 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 A.加入酶 加入底物 加入缓冲液 保温并计时 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 加入酶 计时 加入缓冲液 保温 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 加入底物 加入酶 保温并计时 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
4、量 D.加入底物 计时 加入酶 加入缓冲液 保温并计时 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酶活力测定的方法步骤 。 测定酶活性实验操作中,体积最大的物质一般最先加入;对反应条件最敏感的试剂一般最后加入 。 故先加入缓冲液,再加入底物,最后加入酶,然后立即混匀保温,并开始计时,故 C选项正确 。 答案: C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ATP 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 ATP C.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 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 ATP 解析 : 本题的知识点是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
5、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场所,神经调节的过程 。 A、由分析可知,神经细胞产生 ATP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A 正确;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移动属于扩散,不消耗 ATP, B 错误; C、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合成要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实 现,需要消耗 ATP, C 正确; D、神经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钠离子通过主动运输外流,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内流,需要消耗 ATP, D 正确 。 答案: B 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 根据这一思想和
6、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退耕还林、还草 ” 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解析 :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A 正确; B、能量不能反复利用, B 错误; C、 “ 退耕还林、还草 ” 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C 正确;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D 正确 。 答案: B 6.理论上,下列关于
7、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解析 : 本题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 A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同,都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 AB 错误; C、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 C 错误; D、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
8、因的基因频率, D 正确 。 答案: D 二、解答题 (共 4 小题,满分 39 分 ) 7.(10分 )有关 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 32P来标记 DNA分子 。 用 、 和 表示 ATP或 dATP(d表示脱氧 )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 (A P P P 或 dA P P P )。 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 ATP 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 DNA 末端上,同时产生 ADP。 若要用该酶把32P 标记到 DNA 末端上,那么带有 32P 的磷酸基团应在 ATP 的 _(填 “”“”或 ” )位上 。 (2)若用带有 32P 标记的 dATP 作为 DNA 生物合成的原料,将 3
9、2P 标记到新合成的 DNA 分子上,则带有 32P 的磷酸基团应在 dATP 的 _(填 “”“” 或 ” )位上 。 (3)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 DNA 分子的两天链用 32P 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 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 。 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 DNA 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 (n 个 )并释放,则其中含有 32P 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 ,原因是 _。 解析 : 本题考查了 ATP 的结构组成、 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明确 dATP 去掉两个磷酸集团以后,是 DNA 的基本单位,这是解题的关键 。 (1)ATP 分子中远离 A 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和重新生成,
10、故某种酶可以催化 ATP 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 DNA 末端上,同时产生 ADP。 那么该酶作用的磷酸基团应在 ATP 的 位上 。 (2)合成 DNA 的原料应该是 4 种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都是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其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化学键是普通磷酸键,用带有 32P标记的 dATP 作为 DNA 生物合成的原料,将 32P 标记到新合成的 DNA 分子上 (合成过程中, dATP要脱掉两个高能磷酸键 ),则带有 32P 的磷酸基团应在 dATP 的 位上 。 (3)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 DNA 分子的两天链用 32P 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
11、不含有 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 。 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 DNA 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 (n 个 )并释放,则其中含有 32P 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 ,这是因为一个含 32P 标记的噬菌体双链 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 2 个噬菌体的双链 DNA 分子中,因此得到的 n 个噬菌体中,只有 2 个带标记 。 答案 : (1) (2) (3)一个含 32P 标记的噬菌体双链 DNA 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 2个噬菌体的双链 DNA 分子中,因此得到的 n 个噬菌体中,只有 2 个带标记 。 8.(8 分 )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新课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