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法理学自考题-29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法理学自考题-2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法理学自考题-29及答案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理学自考题-2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法学的类别归属,规定了法学所具有的特质在于_(分数:1.00)A.经世致用B.驾驭人民C.维护统治阶级利益D.维护公共秩序2.中国法学是在_时期萌生的。(分数:1.00)A.黄帝B.春秋战国C.汉代D.唐代3.“总之,我的观点是,法理学就是指法律科学。”这句话出自_(分数:1.00)A.奥斯丁B.庞德C.胡果D.拉兹4.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之类的规定,此类规定属于_(分数:1.00
2、)A.义务性规则B.命令性规则C.授权性规则D.禁止性规则5.在规范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和公民生活的规范体系中具有最高地位和效力的一种社会规则是_(分数:1.00)A.道德规则B.法律规则C.宗教规则D.行政规则6.在何谓正义的问题上,提出等级秩序正义观的学者是_(分数:1.00)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霍布斯D.庞德7.下列选项中,历来都是法学的重大研究主题的是_(分数:1.00)A.法的价值B.法的渊源C.法的功能D.法的作用8.划分法的历史类型的标准是_(分数:1.00)A.法的制定机关及法律的效力B.法的某些共同性或历史传统C.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D.法的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9.下列
3、不属于法的继承的根据的是_(分数:1.00)A.法具有相对独立性B.法具有明确性C.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D.法是一种文化积累过程10.是否承认“恶法亦法”反映了两个重要法学流派的对立,这两个法学流派是_(分数:1.00)A.自然法学派与社会法学派B.自然法学派与分析实证法学派C.自然法学派与神学法学派D.分析法学派与纯粹法学派11.以下立法的种类中,以立法的内容为标准来划分的是_(分数:1.00)A.国家立法B.法定机关立法C.实体立法D.代议机关立法12.一国采用何种立法体制,主要取决于_(分数:1.00)A.国情B.政体C.国体D.领导阶级的性质13.在法的渊源要素中,_要素是更基本的要素,
4、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主要也是指这一要素。(分数:1.00)A.资源性B.进路性C.动因性D.形式性14.宪法应当由全国人大以_(分数:1.00)A.出席会议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B.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C.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D.未弃权代表的过半数通过15.法律汇编或法规汇编是_(分数:1.00)A.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一种形式B.对原有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的内部加工C.一项重要的立法活动D.对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的内部和外部的加工16.法的体系的建构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_(分数:1.00)A.逻辑性B.系统性C.松散性D.独立性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经济法的是_(分数:
5、1.00)A.审计法B.银行法C.农业法D.担保法18.法律程序须由法明文规定,以_为其最高价值。(分数:1.00)A.正义性B.正当性C.公平性D.适度性19.法律关系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前提是_(分数:1.00)A.法的实施B.法的制定C.法的存在D.法的完善20.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指_(分数:1.00)A.主体和客体B.权利和义务C.主体及其权利和义务、客体D.主体、权利和义务21.对于“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两个法律术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法律义务表示一种现实的法律后果B.法律义务表示一种法律上潜在的可能性C.法律责任表示一种法律上潜在的可能性D.法律责任表示一种
6、法律上潜在的法律后果22.在对权力资源进行调控时,分权之所以是必要的,是因为_(分数:1.00)A.权力一旦集中,必然导致腐败B.权力一旦集中,必然被滥用C.权力一旦集中,必然失去监督D.权力一旦集中,必然要滋生种种弊病23.下列不属于公法责任的是_(分数:1.00)A.诉讼责任B.国家赔偿责任C.刑事责任D.民事责任24.违宪制裁的方式包括_(分数:1.00)A.撤销或罢免B.撤职或降级C.记过和开除D.罚款和罢免25.20 世纪以后,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在法律解释方面都倾向于_(分数:1.00)A.机械解释B.严格解释C.学术解释D.自由解释26.法律逻辑关注的核心问题是_(分数:1.00)
7、A.法律思维B.法律制度C.法律推理D.法律关系27.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段话出自_(分数:1.00)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亚里士多德28.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条件是_(分数:1.00)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29.下列既是国家法律制定机关又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是_(分数:1.00)A.国家行政机关B.国家审判机关C.国家权力机关D.国家检察机关30._指出,世俗的最高主权者都应当毫不例外地接受法律的支配。(分数:1.00)A.戴雪B.柏拉图C.托马斯阿奎那D.卢梭三、多项选择题(总题
8、数:5,分数:10.00)31.法理学主要研究法的_(分数:2.00)A.基本问题B.一般问题C.共通性问题D.个别性问题E.特殊性问题32.二战后,资本主义法治相对稳定并有了相当的进展,表现为_(分数:2.00)A.民主法律制度有某些发展B.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出现了不少新的部门法D.国际立法和跨国立法有显著发展E.社会福利法律制度有明显发展33.从法的体系的概念中可以归结出它的特点有_(分数:2.00)A.法的体系具有独立性B.法的体系是建构性的C.法的体系是永恒不变的D.法的体系具有统一性E.法的体系是发展变化的34.关于权力和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00)A.两
9、者都是强力的象征B.权力资源需要法来调控C.权力资源和法也有相互融通的一面D.权力需要法为其服务E.法需要权力为其支撑35.我国学界一些学者从应然的角度出发,提出法治所应当奉行的基本原则有_(分数:2.00)A.通过法律对权力实行控制原则B.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原则C.赋予广泛的公民权利D.权利保障原则与社会自由原则E.公民义务的法律化和相对化原则四、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五、判断说明题(总题数:5,分数:20.00)36.法理学流派思潮是法理学方面的学术派别和学术思想倾向的统称。 (分数:4.00)_37.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是习惯法。 (分数:4.00)_38.奥斯丁是
10、要求人们明辨法和法的渊源的确切范围,并使其明晰化的第一人。 (分数:4.00)_39.霍布斯是法律学术史上较早提供有较大影响的权力界说的人物。 (分数:4.00)_40.1996 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纳入我国宪法。 (分数:4.00)_六、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20.00)41.如何理解法理学对法学其他分支学科所具有的普遍指导意义? (分数:5.00)_42.简述权力资源在个人生活和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分数:5.00)_43.简述法律解释的意义。 (分数:5.00)_44.简述法治与法制的联系。 (分数:5.00)_七、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45.
11、试述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分数:10.00)_46.试述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特质。 (分数:10.00)_法理学自考题-2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法学的类别归属,规定了法学所具有的特质在于_(分数:1.00)A.经世致用 B.驾驭人民C.维护统治阶级利益D.维护公共秩序解析:解析 法是经世致用的学问,法学的类别归属,规定了法学所具有的特质,在于它是经世致用的学问。答案为 A。2.中国法学是在_时期萌生的。(分数:1.00)A.黄帝B.春秋战国 C.汉代D.唐
12、代解析:解析 在中国,从公元前 21 世纪夏禹开创家天下那时起,国家和法就产生了,夏商周岁经千年,有“夏刑三千”、“五刑之属三千”,也有法律思想,但当时还谈不上有法学。中国法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方始萌生的。答案为 B。3.“总之,我的观点是,法理学就是指法律科学。”这句话出自_(分数:1.00)A.奥斯丁B.庞德 C.胡果D.拉兹解析:解析 法理学曾经被人们普遍用来指称所有的法律知识、理论和学说,其含义和法学、法律科学之类相当。现代法学大家中也有赞成这样理解法理学的,庞德就认为这样理解法理学是同法理学的最上乘用法相符合的,他明确宣称:“总之,我的观点是,法理学就是指法律科学。”答案为 B。4.我
13、国宪法中关于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之类的规定,此类规定属于_(分数:1.00)A.义务性规则B.命令性规则C.授权性规则 D.禁止性规则解析:解析 授权性规则以明确的、肯定的形式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者有权做什么。宪法中关于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之类的规定,就是授权性规则。答案为 C。5.在规范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和公民生活的规范体系中具有最高地位和效力的一种社会规则是_(分数:1.00)A.道德规则B.法律规则 C.宗教规则D.行政规则解析:解析 社会规则是多种多样的,除法律规则外,还有道德规则、宗教规则、团体规则、行业规则以及其他旨在确定和维系一
14、定社会秩序的行为准则。在这个规则体系中,法律规则是体现国家政权意志的,在规范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和公民生活的规范体系中具有最高地位和效力的一种社会规则。答案为 B。6.在何谓正义的问题上,提出等级秩序正义观的学者是_(分数:1.00)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C.霍布斯D.庞德解析:解析 在何谓正义的问题上,西方学人叙说了数不清的见解。其中柏拉图的等级秩序正义观,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上讲平等而实质上讲特权的正义观,斯宾塞和康德的自由主义正义观,霍布斯和边沁的强调安全问题的正义观等,从一定的侧面代表了人类思想史上关于正义的经典性论说。答案为 A。7.下列选项中,历来都是法学的重大研究主题的是_(分数:
15、1.00)A.法的价值B.法的渊源C.法的功能D.法的作用 解析:解析 法学归根结底是要经世致用的,差不多所有形式和类别的法学研究和法学的其他学术活动,总是在一定程度上以认识、揭示和发挥法的作用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法的作用问题,历来都是法学的重大研究主题。答案为 D。8.划分法的历史类型的标准是_(分数:1.00)A.法的制定机关及法律的效力B.法的某些共同性或历史传统C.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D.法的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 解析:解析 法的历史类型,是指将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以及现实中依然存在着的法,按照其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所作的基本分类。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所遵循的是马克思的社会形态划分理论。答案
16、为 D。9.下列不属于法的继承的根据的是_(分数:1.00)A.法具有相对独立性B.法具有明确性 C.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D.法是一种文化积累过程解析:解析 法的继承有其必然性和充分的根据。(1)法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独立性。(2)法是一种极为重要且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作为一种重要和普遍的社会现象,它的存在自然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也自然会表现出历史的连续性。(3)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法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积累的过程。答案为 B。10.是否承认“恶法亦法”反映了两个重要法学流派的对立,这两个法学流派是_(分数:1.00
17、)A.自然法学派与社会法学派B.自然法学派与分析实证法学派 C.自然法学派与神学法学派D.分析法学派与纯粹法学派解析:解析 关于法与道德的关系上,西方法学界有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肯定说以自然法学派为代表,认为具有道德上善的法才是真正的法,恶法非法;否定说以分析法学派为代表,认为法与道德是不同的问题,恶法亦法。答案为 B。11.以下立法的种类中,以立法的内容为标准来划分的是_(分数:1.00)A.国家立法B.法定机关立法C.实体立法 D.代议机关立法解析:解析 立法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从立法的内容看,有实体立法、程序立法、刑事立法、民事立法、行政立法、经济立法以及其他以一定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的立
18、法之分。答案为 C。12.一国采用何种立法体制,主要取决于_(分数:1.00)A.国情B.政体C.国体D.领导阶级的性质解析:解析 立法体制是多样化的。一国采用何种立法体制,主要取决于国情因素。当今世界,主要有单一的、复合的、制衡的立法体制。答案为 A。13.在法的渊源要素中,_要素是更基本的要素,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主要也是指这一要素。(分数:1.00)A.资源性 B.进路性C.动因性D.形式性解析:解析 在法的渊源三要素中,资源性要素是更基本的要素,通常所说的法的渊源,主要也指这一要素。答案为 A。14.宪法应当由全国人大以_(分数:1.00)A.出席会议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B.全体
19、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C.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D.未弃权代表的过半数通过解析:解析 我国宪法规定:宪法应当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宪法的修改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答案为 B。15.法律汇编或法规汇编是_(分数:1.00)A.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一种形式 B.对原有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的内部加工C.一项重要的立法活动D.对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的内部和外部的加工解析:解析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主要有三种形式,即法的清理、法的汇编和法的编纂。法的汇编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法的汇编是在法的清理的基础上,按一定顺序将各种法或有
20、关法集中起来,加以系统编排,汇编成册。一般不改变法的文字和内容,而是对现存法进行汇集和技术处理或外部加工,是立法的辅助性工作,不产生新法,不是正式的立法活动。答案为 A。16.法的体系的建构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_(分数:1.00)A.逻辑性 B.系统性C.松散性D.独立性解析:解析 法的体系的建构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它的逻辑性,即法的体系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来建构。答案为 A。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经济法的是_(分数:1.00)A.审计法B.银行法C.农业法D.担保法 解析:解析 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担保法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法理学 考题 2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