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课程)模拟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课程)模拟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课程)模拟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课程)模拟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6.00)1.我国最早在现代意义上使用“课程”这一术语的教育家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2.“隐性课程”一词最早由 1 提出。(分数:2.00)填空项 1:_3.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是强制性、免费性、 1。(分数:2.00)填空项 1:_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4.至今仍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学校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课程类型是 ( )(分数:2.00)A.核心课程B.综合课程C.分科课程D.活动课程5.“课程”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 )期
2、间。(分数:2.00)A.宋元B.唐宋C.秦汉D.明清6.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 )(分数:2.00)A.教师B.学生C.班级D.课程7.( )是以学校为本、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而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分数:2.00)A.校本课程B.国家课程C.地方课程D.选修课程8.我国古代的“六艺”“四书五经”、古罗马的“七艺”,都可以说是最早的 ( )(分数:2.00)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9.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依据( )来进行划分的。(分数:2.00)A.从课程功能的角度B.从教育阶段的作用C.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主体角度D.从课程核心组织角
3、度10.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学校的培养目标制订的关于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 )(分数:2.00)A.课程B.培养目标C.课程计划D.教材计划11.不属于义务教育特点的是 ( )(分数:2.00)A.强制性B.普通性C.普及性D.免费性12.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品德艺术课,属于 ( )(分数:2.00)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通识课程13.杜威主张的课程理论是 ( )(分数:2.00)A.学科课程论B.形式教育论C.活动课程论D.实质教育论14.学生必须接受“自由教育”,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因为有广博的知识和理性的能力,将来也是适应力最强的,对未来做了最充分了解、最充分准备
4、的优秀公民和劳动者。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在课程类型上倾向于 ( )(分数:2.00)A.学科中心课程B.学生中心课程C.社会中心课程D.活动中心课程15.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置和校园环境等属于 ( )(分数:2.00)A.相关课程B.学科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16.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是 ( )(分数:2.00)A.活动课程B.隐性课程C.显性课程D.综合课程17.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知识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在教育学中具体是指 ( )(分数:2.00)A.学科单元B.专业C.课程D.学科体系18.( )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也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
5、发展的起点。(分数:2.00)A.课程评价B.教学计划C.教案D.教学大纲19.(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分数:2.00)A.课程设计B.课程标准C.教科书D.课程计划20.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的主要共同之处在于 ( )(分数:2.00)A.都强调儿童的活动B.都反对学科中心C.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D.都以儿童为中心21.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句话表述的课程目标是 ( )(分数:2.00)A.表现性目标B.行为性目
6、标C.普遍性目标D.生成性目标2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 ( )(分数:2.00)A.知识与技能目标B.过程与方法目标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D.课堂教学目标23.新课程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这与下列( )所提出的教育目标类型基本一致。(分数:2.00)A.杜威B.布卢姆C.布鲁纳D.泰勒三、案例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4.上海某中学推出了“个性课程”体系,高中开设了 23门选修课,34 门活动课;初中开设了 35门活动课。除了必修课之外,将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划分为 5个层次的
7、“个性课程”,即“讲座型”“发展型”“课题型”“竞赛型”和“补缺型”。每周按文、理科及综合科开设 4至 5个讲座,以社会热点和传播新信息为主,聘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学生可自由选择,对学有余力和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组织发展兴趣小组、导师带研究生、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施以个性化教育,而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再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 问题:试用学过的课程理论分析这所学校的课程。(分数:2.00)_25.李老师和张老师教初二四个班的语文。50 多岁的李老师任教近 30年,工作兢兢业业,对每篇精读课文做深入细致的分析,课堂、课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学生的基本知识扎实,考试成绩在四个班
8、中名列前茅。但是在教学研讨活动中,他明显感到他的教学方法落伍了。 年轻的张老师初涉教坛,思想活跃,大量采用活动式教学,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导课本剧。但是很多学生不当回事,学生嘻嘻哈哈,课堂热热闹闹,学生实际收获并不大。课后经常组织大量的文体活动。但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学校与家长也有一些不满。 李老师和张老师都很困惑。 问题:请运用课程理论与新课程原理分析上述案例。(分数:2.00)_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教育学(课程)模拟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3,分数:6.00)1.我国最早在现代意义上使用“课程”这一术语的教育家是 1。(分数:2.00
9、)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朱熹)解析:2.“隐性课程”一词最早由 1 提出。(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杰克逊)解析:3.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是强制性、免费性、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普及性)解析:二、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4.至今仍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学校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课程类型是 ( )(分数:2.00)A.核心课程B.综合课程C.分科课程 D.活动课程解析:解析: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学校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课程类型是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5.“课程”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 )期间
10、。(分数:2.00)A.宋元B.唐宋 C.秦汉D.明清解析:解析:“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作注:“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这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能见到“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6.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 )(分数:2.00)A.教师B.学生C.班级D.课程 解析:解析: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所以说,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核心。7.( )是以学校为本、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发展而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分数:2.00)A.校本
11、课程 B.国家课程C.地方课程D.选修课程解析:解析: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8.我国古代的“六艺”“四书五经”、古罗马的“七艺”,都可以说是最早的 ( )(分数:2.00)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解析:解析:我国古代的“六艺”“四书五经”和中世纪西欧的“七艺”都是最早的学科课程。9.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依据( )来进行划分的。(分数:2.00)A.从课程功能的角度B.从教育阶段的作用C.从课程制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河南省 考试 教育学 课程 模拟 试卷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