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大学语文自考题-7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大学语文自考题-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大学语文自考题-7及答案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大学语文自考题-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最能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是_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分数:1.00)A.B.C.D.2.论毅力的作者是_ A.梁启超 B.胡适 C.康有为 D.李大钊(分数:1.00)A.B.C.D.3.容忍与自由这篇文章的总论点是_ 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B.年纪愈大,愈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
2、 D.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分数:1.00)A.B.C.D.4.爱因斯坦人生观的核心是_ A.为别人而活着 B.崇尚俭朴生活 C.对占有别人劳动而难受 D.对人对己都要宽容大度(分数:1.00)A.B.C.D.5.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_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三国志(分数:1.00)A.B.C.D.6.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所表达的根本思想是_ A.“顺民之天”以治国 B.反对辍飧饔以劳吏 C.种树要“顺木之天” 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分数:1.00)A.B.C.D.7.先妣事略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_ A.叙事 B.抒情 C.说明 D.议论(分数:1.00
3、)A.B.C.D.8.秋夜中,象征着抗击黑暗的勇士的意象是_ A.夜的天空 B.枣树 C.小粉红花 D.小青虫(分数:1.00)A.B.C.D.9.纪念傅雷:“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六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_ A.肖像描写 B.行为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分数:1.00)A.B.C.D.10.都江堰的体裁是_ A.人物传记 B.寓言 C.游记 D.写人散文(分数:1.00)A.B.C.D.11.从题材上看,蒹葭是一首_ A.送别诗 B.爱情诗 C.山水诗 D.悼亡诗(分数:1.00
4、)A.B.C.D.12.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_ A.对比反衬 B.象征暗示 C.类比彰显 D.侧面烘托(分数:1.00)A.B.C.D.13.秋兴八首(其一)的主要情感内容是_ A.羁旅之苦 B.家国之思 C.前途之虑 D.老病之忧(分数:1.00)A.B.C.D.14.诗歌早雁表面上句句在写雁,实际上是写_ A.天气的寒冷 B.逃难的人民 C.路途的遥远 D.江南的富裕(分数:1.00)A.B.C.D.15.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上片情景交融的方式是_ A.自然天成 B.因情造景 C.融情入景 D.移情于景(分数:1.00)A.B.C.D.16.声声慢中,蕴含着对往昔
5、夫妻幸福生活无限思念之情的一个意象是_ A.晚来风急 B.黄花堆积 C.旧时相识 D.梧桐细雨(分数:1.00)A.B.C.D.17.闻一多一句话中,暗示民众普遍存在革命情绪的诗句是_ A.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B.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C.你猜得透火山的沉默 D.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分数:1.00)A.B.C.D.18.“雨巷”的象征意义是_ A.坎坷而迷茫的人生道路 B.高洁而幽怨的美好理想 C.环境遭际的不幸与凄苦 D.迷茫凄苦中的探索寻求(分数:1.00)A.B.C.D.19.作者在写作宝黛吵架时运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是_ A.行为描写手法 B.直接心理描写手法 C.肖像描写手法 D.间接心理
6、描写手法(分数:1.00)A.B.C.D.20.金鲤鱼的百裥裙中“金鲤鱼”结婚后的身份是_ A.小妾 B.丫环 C.夫人 D.童养媳(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1.下列作品,善用比喻说理的有_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E.容忍与自由(分数:2.00)A.B.C.D.E.22.下列有关前赤壁赋中的主、客对话,说法正确的有_ A.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 B.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 C.作者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 D.“主”终于说服“客” E.“
7、客”终于说服“主”(分数:2.00)A.B.C.D.E.23.爱尔克的灯光的抒情方式有_ A.在记叙中抒情 B.在议论中抒情 C.在夹叙夹议中抒情 D.直抒胸臆 E.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分数:2.00)A.B.C.D.E.24.陌上桑的夸夫一节中,夸夫时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有_ A.肖像描写 B.行为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E.侧面描写(分数:2.00)A.B.C.D.E.25.婴宁这篇小说根据王子服的表层叙事线索展开的情节有_ A.养狐女 B.教狐女 C.娶美女 D.寻美女 E.遇美女(分数:2.00)A.B.C.D.E.三、B词语解释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2
8、6.黎民不饥不寒(分数:1.00)_27.冒其逆而突过之(分数:1.00)_28.文明国家的这种罪恶的渊薮,应当尽快加以消灭(分数:1.00)_29.汉军皆披靡(分数:1.00)_30.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分数:1.00)_31.臣闻中国者(分数:1.00)_32.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分数:1.00)_33.蒹葭凄凄,白露未晞(分数:1.00)_34.玉盘珍羞直万钱(分数:1.00)_35.此愿有何难遂?(分数:1.00)_四、B简析题/B(总题数:5,分数:30.00)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大仓乎?号物
9、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分数:6.00)(1).概括这段话的中心旨意。(分数:2.00)_(2).其中什么地方运用的是类比法?(分数:2.00)_(3).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分数:2.00)_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已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
10、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分数:6.00)(1).这里表现出南霁云怎样的性格特征?(分数:2.00)_(2).除慷慨陈词外,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来刻画南霁云的形象?请概要说明。(分数:2.00)_(3).除正面刻画南霁云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具体体现在哪几个地方?(分数:2.00)_阅读香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
11、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分数:6.00)(1).概括这段描写的大意。(分数:2.00)_(2).全段五个层次,哪两个层次是概写?中间三个层次的着眼点各是什么?(分数:2.00)_(3).这里写“天气”和“乌龙潭”的作用是什么?(分数:2.00)_阅读饮酒(其五),回答问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分数:6.00)(1).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态?(分数:2.00)_(2).首四句、中四句、末两句各体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分数:2.00)_(3).
1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妙在何处?“悠然”两字有何作用?(分数:2.00)_阅读婴宁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邻人讼生,讦发婴宁妖异。邑宰素仰生才,稔知其笃行士,谓邻翁讼诬,将杖责之。生为乞免,遂释而出。母谓女曰:“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忧也。邑令神明,幸不牵累;设鹘突官宰,必逮妇女质公堂,我儿何颜见戚里?”女正色,矢不复笑。母曰:“人罔不笑,但须有时。”而女由是竞不复笑,虽故逗之,亦终不笑;然竟日未尝有戚容。(分数:6.00)(1).王子服为何遭诉讼?(分数:2.00)_(2).对婴宁来说,这场诉讼的结果如何?(分数:2.00)_(3).“人罔不笑,但须有时”意味着什么?(分数:2
13、.00)_五、B作文/B(总题数:1,分数:30.00)36.阅读下面一段话,请以“压力与责任”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 一个既对别人不负责,又对自己毫无责任感的人,当然一点压力也不会有。兑现对别人的承诺,满足他人的期望,是一种承担。完全不做承担的人,自然可以“身轻如燕”。压力,24 小时都出现在身边:依约守时是压力,应酬交际是压力,仪容整洁是压力,学习、生存更是压力。压力的原因是对朋友、亲人、自己、社会、国家所应负的一份责任。(分数:30.00)_大学语文自考题-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
14、)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最能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是_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孟子对梁惠王的直接批评,最能说明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对立。A 项是孟子实行王道的初步措施;B 项说的是梁惠王治理国家的方法。C 项是孟子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2.论毅力的作者是_ A.梁启超 B.胡适 C.康有为 D.李大钊(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
15、属于识记题,论毅力的作者是梁启超。3.容忍与自由这篇文章的总论点是_ 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B.年纪愈大,愈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 D.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容忍与自由的总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作者分三个层次来阐发这一总论点:首先从“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说起;接着指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最后则指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极其错误的。4.爱因斯坦人生观的核心是_ A.为别人而活着 B.崇尚俭朴生活 C.对占有别人劳动而难受 D.对人对己都要宽容大度(分数:1.00)A
16、. B.C.D.解析:解析 “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这是他的人生基本理念,而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对俭朴生活方式的认同,对别人的足够宽容,则是这一人生理念的具体体现。5.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_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三国志(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史记以写人物为中心,形象地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史学和文学方面,对后代都有极深刻的影响。鲁迅称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6.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所表达的根本思想是_ A.“顺民之天”以治国 B.反对辍飧饔以劳吏 C.种树要“顺木之天” 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分数: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大学语文 考题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