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大学语文自考题-6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大学语文自考题-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大学语文自考题-6及答案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大学语文自考题-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战国时期提出“民贵君轻”的人是_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分数:1.00)A.B.C.D.2.下列属于史论的文章是_ A.秋水 B.五代史伶官传序 C.寡人之于国也 D.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分数:1.00)A.B.C.D.3.容忍与自由中多次所提到的王制,其出处是_ A.礼记 B.易经 C.尚书 D.诗经(分数:1.00)A.B.C.D.4.爱因斯坦提出“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的“奥秘”,这是他的_ A.宗教感情 B.政治思想 C.人生理想 D.思想道
2、德(分数:1.00)A.B.C.D.5.冯谖客孟尝君写了三次弹铗、营就三窟,这种情节安排特点是_ A.倒叙方式 B.前后呼应 C.抑扬交错 D.一波三折(分数:1.00)A.B.C.D.6.种树郭橐驼传中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原理是_ A.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B.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C.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D.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分数:1.00)A.B.C.D.7.在先妣事略中,作者所纪念的人是他的_ A.父亲 B.大姐 C.母亲 D.外婆(分数:1.00)A.B.C.D.8.秋夜的主要修辞手法是_ A.比喻 B.比拟 C.排比 D.对偶(分数:1.00)A.B.C.D.9
3、.爱尔克的灯光的行文特点是_ A.夹叙夹议,充满思辨色彩 B.善用白描,作者不动声色 C.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 D.熔记叙、描写、抒情于一炉(分数:1.00)A.B.C.D.10.“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这句话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 A.借代 B.夸张 C.比喻 D.排比(分数:1.00)A.B.C.D.11.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古诗十九首(分数:1.00)A.B.C.D.12.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民歌的是_ A.蒹葭 B.湘夫人 C.饮酒 D.陌上桑(分数:1.00)A.B.C.D.13.行路难中,抒写英雄失意时悒
4、郁悲愤心情的诗句是_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分数:1.00)A.B.C.D.14.在早雁这首诗中,当时进犯唐王朝北方边境的是_ A.契丹 B.回纥 C.匈奴 D.蒙古(分数:1.00)A.B.C.D.15.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属于_ A.借景抒情 B.借比喻抒情 C.借事抒情 D.借举止抒情(分数:1.00)A.B.C.D.16.李清照号为_ A.香山居士 B.易安居士 C.南思居士 D.青莲居士(分数:1.00)A.B.C.D.
5、17.闻一多一句话“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中的“火”的隐喻意义是_ A.广大民众 B.民众革命 C.民众革命情绪 D.革命的声威(分数:1.00)A.B.C.D.18.雨巷中,“独自彷徨”的象征意义是_ A.人生道路的迷茫 B.迷茫之中的寻求 C.社会环境的败坏 D.败坏造成的哀怨(分数:1.00)A.B.C.D.19.婴宁的作者对婴宁自然天性的态度是_ A.由衷赞赏 B.无可奈何 C.调侃讽刺 D.哀怜同情(分数:1.00)A.B.C.D.20.哦,香雪的中心画面是_ A.火车开进深山里的台儿沟 B.人们蜂拥着看火车的情景 C.香雪换取铅笔盒走回家的过程 D.人们迎接香雪归来的情景(分数:1.
6、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5,分数:10.00)21.孟子一文中,孟子所提出的实现“王道之始”的方式有_ A.不违农时 B.数罟不入洿池 C.尽心于国 D.移其粟于河内 E.斧斤以时入山林(分数:2.00)A.B.C.D.E.22.作为一篇文赋,前赤壁赋所体现的赋体的特点有_ A.主客问答,抑客伸主 B.语句骈俪,对仗工整 C.骈散相同,平易自然 D.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E.用韵自由,时疏时密(分数:2.00)A.B.C.D.E.23.爱尔克的灯光这篇文章中的三种灯光分别是_ A.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 B.爱尔克的灯光 C.“我的心灵的灯” D.回家路上大道边的灯
7、光 E.山野里的灯光(分数:2.00)A.B.C.D.E.24.冯谖客孟尝君中,“狡兔三窟”喻指的是_ A.广纳门客策士 B.再三弹铗而歌 C.尽烧债券市义 D.游说西梁张势 E.立根基于封地(分数:2.00)A.B.C.D.E.25.再别康桥中,属于借比喻抒情的句子有_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B.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C.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D.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E.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分数:2.00)A.B.C.D.E.三、B词语解释题/B(总题数:10,分数:10.00)26.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分数:1.00)_27.又常相间
8、以迭乘(分数:1.00)_28.惟陈言之务去。(分数:1.00)_29.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分数:1.00)_30.愈尝从事於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分数:1.00)_31.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分数:1.00)_32.乃劳苦若不谋夕(分数:1.00)_33.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分数:1.00)_34.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分数:1.00)_35.休去倚危栏(分数:1.00)_四、B简析题/B(总题数:5,分数:30.00)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
9、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分数:6.00)(1).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什么?(分数:2.00)_(2).这里体现出孟子怎样的治国思想?(分数:2.00)_(3).这段论述在逻辑推理方面有何特点?(分数:2.00)_阅读垓下之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日,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
10、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1)这段话中的“太史公”是谁?你怎样评价这段话?(2)在这段话中项羽认为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表现了他怎样的一种心态?(3)作者认为项羽之所以失败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分数:6.00)_阅读秋夜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
11、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的,仍然瑟缩着。(分数:6.00)(1).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和修辞手法?(分数:2.00)_(2).“小粉红花”的寓意是什么?(分数:2.00)_(3).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分数:2.00)_阅读陌上桑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分数:6.00)(1).试用三个字简要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
12、容。(分数:2.00)_(2).这段话是谁说的?是怎样夸耀自己的丈夫的?说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分数:2.00)_(3).这段夸夫词,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分数:2.00)_阅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苦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呵!(分数:6.00)(1).这节诗中运用的意象有哪些?这些意象有什么象征含义?(分数:2.00)_(2).“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有何寓意?(分数:2.00)_(3).这节诗在全诗的四个章节中有什么作用?(分数:2.00)_五、B作文/B(
13、总题数:1,分数:30.00)36.请以和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分数:30.00)_大学语文自考题-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20.00)1.战国时期提出“民贵君轻”的人是_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他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2.下列属于史论的文章是_ A.秋水 B.五代史伶官传序 C.寡人之于国也 D.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分数:1.00
14、)A.B. C.D.解析:解析 A 项、B 项、C 项、D 项都属于散文,B 项同时也是一篇史论。3.容忍与自由中多次所提到的王制,其出处是_ A.礼记 B.易经 C.尚书 D.诗经(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王制: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4.爱因斯坦提出“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的“奥秘”,这是他的_ A.宗教感情 B.政治思想 C.人生理想 D.思想道德(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指的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奥秘”的虔诚心态,是对“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追求和坚守,而决不相信有万能上帝和死后灵魂的存在。5.冯谖客孟尝君写了三
15、次弹铗、营就三窟,这种情节安排特点是_ A.倒叙方式 B.前后呼应 C.抑扬交错 D.一波三折(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以及为孟尝君营就“三窟”,这种一波三折、生动有趣的情节,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6.种树郭橐驼传中与“养民”治国构成类比关系的种树原理是_ A.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B.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C.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D.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种树郭橐驼传说理,总体上采用类比方法:用种树类比治民,用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要“顺民
16、之天以致民之性”。7.在先妣事略中,作者所纪念的人是他的_ A.父亲 B.大姐 C.母亲 D.外婆(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先妣事略是作者追忆亡母的一篇记叙文,蕴含着对母亲深沉的悼念之情。8.秋夜的主要修辞手法是_ A.比喻 B.比拟 C.排比 D.对偶(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运用象征手法抒情,是秋夜最主要的艺术表现特点。作品写秋夜在后园和室中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把自然景物人格化,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9.爱尔克的灯光的行文特点是_ A.夹叙夹议,充满思辨色彩 B.善用白描,作者不动声色 C.熔记叙、议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大学语文 考题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