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公共政策学自考题-14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公共政策学自考题-1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公共政策学自考题-14及答案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公共政策学自考题-1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关于“公共政策”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提出者是_(分数:2.00)A.艾斯顿B.安德森C.彼得斯D.拉斯韦尔2.提出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所制定的政策”的是_(分数:2.00)A.安德森B.伊斯顿C.阿尔蒙德D.张世贤3.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的是_(分数:2.00)A.经济政策B.公共政策C.文化政策D.科技政策4.标志着公共政策是一种有明确方
2、向的活动的是_(分数:2.00)A.经济政策的制定B.经济政策的实施C.公共目标的设定D.公共问题的设定5.在人类的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的公共政策的要素是_(分数:2.00)A.公共组织的出现B.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C.公共问题的形成D.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6.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的是_(分数:2.00)A.公共问题的形成B.政策方案的制定C.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D.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7.公共政策的有效性有赖于公共权力的_(分数:2.00)A.普遍性B.社会性C.强制性D.政治性8.公共政策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作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与社会、实现其_的工具而产生的。(分数:2.0
3、0)A.阶级意志B.自身价值C.政策目标D.阶级利益9.在中国共产党和当代中国政府发布的各种政治文件中,“方针”、“路线”、“政策”经常被使用,他们在内涵上_(分数:2.00)A.无本质区别B.完全不同C.不相关D.有一定相似性,但差异性更大10.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公共政策的质量取决于政策过程的_(分数:2.00)A.科学化和民主化B.科学化和阶级化C.科学化和集中化D.民主化和阶级化11.政策体系中,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的指针是_(分数:2.00)A.总政策B.基本政策C.部门政策D.战略12.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
4、点和基本依据是_(分数:2.00)A.基本政策B.元政策C.部门政策D.战略政策13.保障其他各项政策遵循同一套政策理念、谋求实现统一的政策目标的是_(分数:2.00)A.基本政策B.部门政策C.元政策D.中央政策14.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是_(分数:2.00)A.元政策B.基本政策C.具体政策D.部门政策15.邓小平指出“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好多事情都不好办”,战略也被称作_(分数:2.00)A.微观决策B.中观决策C.宏观决策D.行政决策16.为在某一个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的是_(分数:2.0
5、0)A.部门政策B.元政策C.基本政策D.总政策17.如果我们称战术为“微观决策”,则战略可被称为_(分数:2.00)A.宏观决策B.全局决策C.党的决策D.中观决策18._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分数:2.00)A.战略规划B.战略重点C.战略条件D.战略布局19.斯大林认为,_是政策主体针对运动的来潮与退潮而采取的行动路线。(分数:2.00)A.战术B.策略C.战略D.政策20.在军事学上被诠释为“进行战斗的原则和方法”的是_(分数:2.00)A.策略B.战略C.战术D.战法21.经济政策的核心价值是_(分数:2.00)A.以共同富裕为目标B.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C.鼓励一部分人
6、、一部分地区先富D.防止两极分化22.农业政策、工业政策、预算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都属于_(分数:2.00)A.经济政策B.政治政策C.社会政策D.教育、科技、文化政策23.社会政策的制定要从入手,运用科学方法去了解社会问题的真相。(分数:2.00)A.调查研究B.凭空猜测C.设计问题D.集中意见24.下列哪种政策会给某一社会群体带来利益而同时给其他社会群体造成损失?_(分数:2.00)A.分配性政策B.调节性政策C.限制性政策D.程序性政策25.以下哪种政策类型常常会导致丧失利益的一方产生失落感和挫折感,甚至会进行激烈的反对?(分数:2.00)A.零和博弈政策B.非零和博弈政策C.限制性政策
7、D.风险性政策26.261977 年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废止大学招生实行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这属于_(分数:2.00)A.确定型政策B.不确定型政策C.风险型政策D.竞争型政策27.以奖励手段扩大人们行为选择的范围,激励人们向着政策主体希望的方向努力的政策是_(分数:2.00)A.积极型政策B.能动型政策C.鼓励性政策D.竞争型政策28.通过不行为而达到所希望的目标的政策是_(分数:2.00)A.消极型政策B.被动型政策C.分配性政策D.风险型政策29.政策主体根据对客观情势的发展趋势所做的预测,面向未来而主动采取某种行动方案的政策属于_(分数:2.00)A.被动型政策B
8、.调节性政策C.能动型政策D.积极型政策30._是现代国家都以主权属于人民为根本理念并且都实行代议制民主的体现。(分数:2.00)A.立法决策B.行政决策C.司法决策D.执政党政策31.我国在立法上享有最高权限,并且其立法权限的行使不受任何制约的是_(分数:2.00)A.全国政协B.全国人大C.最高检察院D.最高法院32._有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分数:2.00)A.全国政协B.国务院C.全国人大D.最高检察院3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国会立法B.在美国政府中,所有政策必须通过立法规定C.美国国会的权力分为立法权和非立法权D.立法权是美国国会
9、的首要权力34.有权解释法律的部门是_(分数:2.00)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政协C.国务院D.最高法院35.美国总统对外宣战须经_(分数:2.00)A.国会通过B.众议院通过C.参议院通过D.总统本人宣布36.总统提名的大使、公使须经_多数通过。(分数:2.00)A.国会B.众议院C.总统本人宣布D.参议院37.我国行政法规的发布形式是_(分数:2.00)A.主席令B.总理令C.新闻报道D.中共中央文件38.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_(分数:2.00)A.政策执行B.政策研究C.政策制定D.政策分析39.下列关于司法决策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我国司
10、法机关的判决具有公共政策文件的一般特征B.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归司法机关C.我国司法决策产生于国家最高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中D.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不属于国家的法律40.下列不具有政策制定功能的是_(分数:2.00)A.省政府B.市政府C.县政府D.乡政府41.地方政策、基层政策与中央政策的根本区别是_(分数:2.00)A.地域性B.效果性C.优先性D.变通性42.在美国,_政策与地方政策之间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分数:2.00)A.联邦B州C市D县43.在美国,县政权一般实行_(分数:2.00)A.市长议会制B.市经理制C.委员会制D.强市长制44.下列关于政策与法的关系的
11、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政策是法的来源和动力B.公共政策是法的一部分C.政策不具有强制性D.政策对象的权利和义务是完全统一的45.政策不仅要告诉人们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而且还要使人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这表明政策具有_(分数:2.00)A.分配功能B.引导功能C.管制功能D.调控功能46.下列关于公共政策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公共政策无法实现公共性与偏好性的统一B.公共权力机关代表公众制定政策,不存在自身利益C.政策是联结理论与实践的桥梁D.政策的确立和改变完全由民意决定47.社会价值分配的不均衡,是由在生产关系、社会关系
12、以及政治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的。_(分数:2.00)A.政策制定者B.政策执行者C.政策评估者D.政策监控者48.公共政策的灵魂是_(分数:2.00)A.阶级性B.政治性C.权威性D.强制性49.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具有鲜明的_(分数:2.00)A.阶级性B.权威性C.普遍性D.政治性50.公共政策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它的运行和有效性有赖于它的_(分数:2.00)A.普遍性B.权威性C.政治性D.阶级性公共政策学自考题-1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
13、100.00)1.关于“公共政策”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提出者是_(分数:2.00)A.艾斯顿 B.安德森C.彼得斯D.拉斯韦尔解析:解析 艾斯顿认为:从广义上说,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安德森把公共政策界定为“由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所制定的政策”;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活动的总和,无论行为是直接的还是通过代理,因为其行为对公民的生活产生影响”;拉斯韦尔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其中前三个观点关于公共政策定义侧重于政策主体;最后一种观点则侧重于政策方案。2.提出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所制定的政策”
14、的是_(分数:2.00)A.安德森 B.伊斯顿C.阿尔蒙德D.张世贤解析:解析 安德森把公共政策界定为“由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所制定的政策”,侧重于政策主体;伊斯顿把公共政策界定为“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侧重于政策结果;张世贤认为:“公共政策乃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经由政治过程,所产出的策略。”。3.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的是_(分数:2.00)A.经济政策B.公共政策 C.文化政策D.科技政策解析:解析 此题是对公共政策定义的考查,对此考生应该掌握。4.标志着公共政策是一种有明确方向的活动的是_(分数:2.
15、00)A.经济政策的制定B.经济政策的实施C.公共目标的设定 D.公共问题的设定解析:解析 公共政策包括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三大要素,其中公共目标的设定标志着公共政策是一种有明确方向的活动,公共目标的设定有可能是公共权力机关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有可能是非理性活动的产物。5.在人类的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的公共政策的要素是_(分数:2.00)A.公共组织的出现B.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C.公共问题的形成 D.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解析:解析 公共政策的产生的三个初始条件有公共问题的形成、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和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其中在人类的原始社会,公共问题这一政策要素就已经产生,这是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
16、形成,在一定的人群中就会形成共同的利益要求和基于这种要求的公共问题。6.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产生的初始条件的是_(分数:2.00)A.公共问题的形成B.政策方案的制定 C.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D.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解析:解析 公共政策的产生须有三个初始条件或者说具备三个核心要素:(1)公共问题的形成;(2)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3)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7.公共政策的有效性有赖于公共权力的_(分数:2.00)A.普遍性B.社会性C.强制性 D.政治性解析:解析 公共权力机关既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公共政策的执行者,而作为公共政策的执行者,就必须拥有迫使社会全体成员接受政策的手段,特别是暴力手
17、段,可见公共政策的有效性有赖于公共权力的强制性。8.公共政策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作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与社会、实现其_的工具而产生的。(分数:2.00)A.阶级意志 B.自身价值C.政策目标D.阶级利益解析:解析 公共政策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作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与社会、实现其阶级意志的工具而产生的。9.在中国共产党和当代中国政府发布的各种政治文件中,“方针”、“路线”、“政策”经常被使用,他们在内涵上_(分数:2.00)A.无本质区别 B.完全不同C.不相关D.有一定相似性,但差异性更大解析:解析 在中国共产党和当代中国政府发布的各种政治文件里,“路线”、“方针”、“政策”经常在
18、同一含义上得到广泛使用,它们在内涵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在表述上也比较接近,基本上是一个意思。10.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公共政策的质量取决于政策过程的_(分数:2.00)A.科学化和民主化 B.科学化和阶级化C.科学化和集中化D.民主化和阶级化解析:解析 现代公共政策的质量,特别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取决于政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11.政策体系中,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的指针是_(分数:2.00)A.总政策 B.基本政策C.部门政策D.战略解析:解析 元政策又叫总政策,是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公共政策 考题 1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