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及答案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及答案解析(总分:2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2,分数:84.00)1.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 )A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 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C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分数:2.00)A.B.C.D.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运动变化的观点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C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分数:2.00)A.B.C.D.3.事物的规律是( )A事物的特殊的联系 B事物的普遍的联系C事物之间的联系 D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分数:2.00)A.B.C.D.4.辩证联系的含义是
2、( )A概念之间的相互判断、推理等逻辑关系B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C事物发展过程中直接的本质的关系D事物或现象之间界限的不确定性(分数:2.00)A.B.C.D.5.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分数:2.00)A.B.C.D.6.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分数:2.00)A.B.C.D.7.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是( )A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B唯心论同唯物论的根本区别C相对主义同绝对
3、主义的根本区别 D唯理论同经验论的根本区别(分数:2.00)A.B.C.D.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形式和内容 B方向和道路 C内因和外因 D动力和性质(分数:2.00)A.B.C.D.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普遍联系的规律(分数:2.00)A.B.C.D.10.同一矛盾内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D矛盾的对抗性和矛盾的非对抗性(分数:2.00)A.B.C.D.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其中( )
4、A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B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C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也是相对的 D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分数:2.00)A.B.C.D.12.否认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观点是( )A形而上学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相对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分数:2.00)A.B.C.D.13.“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方法是(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辩证法 D唯物主义(分数:2.00)A.B.C.D.14.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
5、要方面(分数:2.00)A.B.C.D.15.“扬弃”是( )A既克服又保留 B抛弃 C既保留又继承 D矛盾的调和(分数:2.00)A.B.C.D.16.所谓本质,就是事物的( )A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总和 B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C内在要素的总和 D结构和表现方式(分数:2.00)A.B.C.D.17.“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 )A特殊性原理 B普遍性原理 C同一陛原理 D斗争性原理(分数:2.00)A.B.C.D.18.我们国家依据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制定的方针是( )A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B既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又坚持精神文明建设C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
6、更生,又坚持对外开放D既抓经济建设,又抓阶级斗争(分数:2.00)A.B.C.D.19.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 )A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B确定和不确定的关系C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D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分数:2.00)A.B.C.D.20.事物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是( )A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也决定内容 B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消极服从于内容C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D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于形式(分数:2.00)A.B.C.D.21.哲学上的矛盾是( )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B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关系C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关系D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7、分数:2.00)A.B.C.D.22.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A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否突破“度”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C事物是否发生数量的增减 D事物是否发生非本质的变化(分数:2.00)A.B.C.D.23.内容和形式揭示( )A事物联系和发展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B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产生、发展和灭亡过程的一对范畴C事物和发展中内在要素和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D事物之间外部联系和内在联系的一对范畴(分数:2.00)A.B.C.D.24.现象和本质揭示( )A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B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产生、发展和灭亡过程的一对范畴C事物之间外部联系和内在联系
8、的一对范畴D事物和发展中内在要素和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分数:2.00)A.B.C.D.25.辩证的否定是(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绝对的否定C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D对事物的任意否定(分数:2.00)A.B.C.D.26.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 )A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B矛盾体系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C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D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分数:2.00)A.B.C.D.27.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是( )A内部矛盾 B外部矛盾 C主要矛盾 D特殊矛盾(分数
9、:2.00)A.B.C.D.28.质和事物的存在是( )A相互对立的 B直接同一的 C相互包含的 D相互转化的(分数:2.00)A.B.C.D.29.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分数:2.00)A.B.C.D.30.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0、”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 )A生产力落后 B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C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分数:2.00)A.B.C.D.31.白天和黑夜是先后相继的现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因果联系 B本质关系 C非因果联系 D间接联系(分数:2.00)A.B.C.D.32.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不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B客观存在的是真象,主观想相的是假象C从正面表现本质的是真象,从反面表现本质的是假象D表露于外部的是真象,藏于事物内部的是假象(分数:2.00)A.B.C.D.33.物质运动的最高级形式是( )A化学运动 B物理运动 C生
11、物运动 D社会运动(分数:2.00)A.B.C.D.34.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A内容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B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C内容相对稳定,形式活跃易变 D形式始终不适合于内容(分数:2.00)A.B.C.D.35.在原因和结果这对范畴中,原因是指( )A在某一现象之前出现的现象 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C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 D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分数:2.00)A.B.C.D.3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A是否整体性地看问题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变化(分数:2.00
12、)A.B.C.D.37.“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 )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 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分数:2.00)A.B.C.D.38.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C由偶然向必然转化 D由简单向复杂转化(分数:2.00)A.B.C.D.3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段话说明了( )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分数:2.00)A.B.C.D.40.“防微杜渐”的哲学依据是( )
13、A对立统一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数:2.00)A.B.C.D.41.对立统一规律侧重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分数:2.00)A.B.C.D.42.辩证的否定是(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绝对的否定C外力强加给事物的否定 D对事物的任意否定(分数:2.00)_二、辨析题(总题数:7,分数:70.00)43.假象也是本质的一种规定。(分数:10.00)_44.“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分数
14、:10.00)_45.内容和形式之间相互决定。(分数:10.00)_46.昼夜更替之间的关系属于因果联系。(分数:10.00)_47.有的事物有联系,有的事物是没有联系的。(分数:10.00)_48.有的事物有矛盾,有的事物在特定环境下没有矛盾。(分数:10.00)_49.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是同一矛盾的两个相反属性,不是两个不同的矛盾。(分数:10.00)_三、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70.00)50.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分数:10.00)_51.简述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分数:10.00)_52.简述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分数:10.00)_53.简述如何
15、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分数:10.00)_54.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分数:10.00)_55.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分数:10.00)_56.简述事物自身运动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分数:10.00)_四、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40.00)57.试述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分数:10.00)_58.试述联系的观点,并分析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分数:10.00)_59.论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实践意义。(分数:10.00)_60.用辩证联系和系统的观点,论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分
16、数:10.00)_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答案解析(总分:2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2,分数:84.00)1.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 )A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 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C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分数:2.00)A. B.C.D.解析: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运动变化的观点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C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分数:2.00)A.B. C.D.解析:3.事物的规律是( )A事物的特殊的联系 B事物的普遍的联系C事物之间的联系 D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分数:2.00)A.
17、B.C.D. 解析:4.辩证联系的含义是( )A概念之间的相互判断、推理等逻辑关系B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C事物发展过程中直接的本质的关系D事物或现象之间界限的不确定性(分数:2.00)A.B. C.D.解析:5.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分数:2.00)A.B.C. D.解析:6.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分数:2.00)A.B. C.D.解析:7.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是( )A辩证法
18、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B唯心论同唯物论的根本区别C相对主义同绝对主义的根本区别 D唯理论同经验论的根本区别(分数:2.00)A. B.C.D.解析: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形式和内容 B方向和道路 C内因和外因 D动力和性质(分数:2.00)A.B. C.D.解析: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普遍联系的规律(分数:2.00)A. B.C.D.解析:10.同一矛盾内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 B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D矛盾的对抗性和矛盾的非对抗性(分数:2.00
19、)A.B. C.D.解析: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其中( )A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 B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C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也是相对的 D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分数:2.00)A.B. C.D.解析:12.否认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观点是( )A形而上学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相对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分数:2.00)A. B.C.D.解析:13.“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方法是(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辩证法 D唯物主义(分数:2.00)A.B. C.D.解析:14.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事物 联系 发展 及其 规律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