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自考题-34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自考题-3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自考题-34及答案解析.doc(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行政史自考题-3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7,分数:37.00)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_ A.诸侯 B.宰相 C.皇帝 D.中枢官员(分数:1.00)A.B.C.D.2.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_ A.皇帝 B.尧 C.秦始皇 D.汉高祖(分数:1.00)A.B.C.D.3.汉武帝在组织机构上分割相权的做法是实行_ A.尚书台制 B.内外服制 C.中外朝制 D.三公宰相制(分数:1.00)A.B.C.D.4.汉武帝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形成了_ A.三公宰相制 B.四岳制 C.内阁制 D.六部制(
2、分数:1.00)A.B.C.D.5.西汉时期的宰相制度,实际上是一种_ A.多相制 B.内阁制 C.三公制 D.独相制(分数:1.00)A.B.C.D.6.汉武帝贬低丞相、架空相权所采用的手段是_ A.中外朝制 B.三公宰相制 C.内阁制 D.三公九卿制(分数:1.00)A.B.C.D.7._时期,为分散相权,实行三公宰相制,从而将独相制变为集体宰相制。 A.汉景帝 B.汉武帝 C.汉宣帝 D.汉成帝(分数:1.00)A.B.C.D.8.尚书分曹理事始于_时期。 A.秦始皇 B.秦二世 C.汉武帝 D.汉成帝(分数:1.00)A.B.C.D.9.尚书台从制度上取代三公宰相制的行政决策参与权而成
3、为行政中枢机构是在时期。_ A.汉武帝 B.汉成帝 C.汉灵帝 D.光武帝(分数:1.00)A.B.C.D.10.东汉光武帝以后“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中的“台阁”指的是_ A.尚书台 B.御史台 C.大司马 D.廷尉(分数:1.00)A.B.C.D.11.西汉时期,掌宗庙礼仪的是_ A.太常 B.郎中令 C.宗正 D.廷尉(分数:1.00)A.B.C.D.12.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为_ A.公 B.尚书 C.卿 D.相(分数:1.00)A.B.C.D.13.在西汉相府诸曹中,负责办理郡国守相及军吏迁除手续的是_ A.东曹 B.西曹 C.议曹 D.侍曹(分数:1.00)A.B.C.D.1
4、4.西汉成帝时用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其根本意义是_ A.架空相权 B.分散相权 C.提高丞相的地位 D.削弱相权(分数:1.00)A.B.C.D.15.汉代时期可称为隋唐六部制度雏形的制度是_ A.尚书分曹理事 B.黄阁 C.郡县制 D.三公制(分数:1.00)A.B.C.D.16.汉武帝设立州刺史之初,州刺史主要掌管_ A.军事权 B.行政权 C.财政权 D.监察权(分数:1.00)A.B.C.D.17.东汉末年起,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其长官_变为管理地方的行政长官。 A.尚书 B.巡抚 C.郡守 D.州牧(分数:1.00)A.B.C.D.18.秦汉时期,大县的长官称为_ A.令 B.尉
5、 C.丞 D.士(分数:1.00)A.B.C.D.19.秦汉时期郡府内也设有庞大的办公机构,大体和相府对口,实行_ A.分曹办公 B.分权治理 C.六部制 D.世袭制(分数:1.00)A.B.C.D.20.秦汉时期乡里官员中主管乡中治安的是_ A.三老 B.游徼 C.亭长 D.党长(分数:1.00)A.B.C.D.21.秦汉时期,为了灵活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在郡下设立的相当于县的行政区域是_ A.道 B.乡 C.里 D.亭(分数:1.00)A.B.C.D.22.汉代地方政府在不违反中央大政方针的前提下享有一定的_ A.起诉权 B.自由裁量权 C.复议权 D.封驳权(分数:1.00)A.B.C.D
6、.23.皇帝的圣旨分为许多种,其中一种是皇帝有关一般行政命令的文书,称之为_ A.诰 B.手迹 C.制书 D.诏书(分数:1.00)A.B.C.D.24.汉朝自武帝以后对京辅地区实施行政监督的监察官是_ A.侍御史 B.丞相司直 C.御史中丞 D.司隶校尉(分数:1.00)A.B.C.D.25.秦及西汉初年,中央最高监察官员是_ A.御史大夫 B.大司空 C.御史台 D.御史中丞(分数:1.00)A.B.C.D.26.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后,中央最高监察官变为_ A.御史丞 B.御史中丞 C.司隶校尉 D.司直(分数:1.00)A.B.C.D.27.汉武帝后,中央对地方的行政
7、监察中,通过派出_对郡国进行监察。 A.司隶校尉 B.司直 C.御史台 D.部刺史(分数:1.00)A.B.C.D.28.汉代司直和御史中丞在行使监察权方面的不同时司直侧重于_ A.对行政执行中纪律的督察 B.对违法犯罪事件的监察 C.对财政经济的监察 D.对司法的监察(分数:1.00)A.B.C.D.29.下列各项选官制度中汉朝时尚未出现的是_ A.察举 B.征辟 C.博士弟子 D.科举(分数:1.00)A.B.C.D.30.地方官回避本籍开始于_ A.秦始皇 B.秦二世 C.汉武帝 D.汉成帝(分数:1.00)A.B.C.D.31.两汉时期,九卿由_进行考核。 A.御史 B.尚书 C.丞相
8、 D.丞相和御史两府联合(分数:1.00)A.B.C.D.32.秦汉官员考核成绩较差者称为_ A.最 B.殿 C.劣 D.尾(分数:1.00)A.B.C.D.33.东汉时期以三公分掌相权,郡国上计由三公分管,以_为主。 A.司徒 B.司空 C.司马 D.司直(分数:1.00)A.B.C.D.34.两汉时期,可代皇帝行使对丞相三公考核的是_ A.御史 B.尚书 C.廷尉 D.宦官(分数:1.00)A.B.C.D.35.秦汉时期,每年年终,郡对县考核采用的方式是_ A.常客 B.秋冬集课 C.大课 D.考满(分数:1.00)A.B.C.D.36.汉代对地方长官的考核,主要采用_ A.上计 B.考勤
9、 C.考满 D.考查(分数:1.00)A.B.C.D.37.秦时官吏告假称_ A.退休 B.致仕 C.告归 D.休假(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4,分数:14.00)38.三公宰相制中的三公是_ A.大司徒 B.大司马 C.大司空 D.大司农 E.大司直(分数:1.00)A.B.C.D.E.39.秦汉时期的列卿包括_ A.九卿 B.中尉 C.大长秋 D.将作大匠 E.州牧(分数:1.00)A.B.C.D.E.40.汉代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有_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王国制 D.中外朝制 E.列侯制(分数:1.00)A.B.C.D.E.41.秦汉时期,县
10、长官的职权主要有_ A.依据法律维持地方治安 B.组织人民从事农业生产 C.用儒家礼教教化人民 D.制定地方政策 E.负责考核其他地方官员(分数:1.00)A.B.C.D.E.42.以下属于秦汉时期郡太守属官的是_ A.丞 B.尉 C.功曹 D.御史 E.廷尉(分数:1.00)A.B.C.D.E.43.秦汉时期乡里官员的地位十分重要,是国家行政的根基,乡官有_ A.三老 B.亭长 C.啬夫 D.游徼 E.卫尉(分数:1.00)A.B.C.D.E.44.秦汉时期,皇帝获取决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_ A.官员奏事 B.皇帝出巡 C.设置举报点 D.设置东、西厂 E.监察官员汇报(分数:1.00)A.B
11、.C.D.E.45.秦汉时期会议的主要形式有_ A.集议 B.商议 C.廷议 D.阁议 E.门下议(分数:1.00)A.B.C.D.E.46.秦汉时期,皇帝的圣旨依内容可分为_ A.制书 B.手迹 C.诏书 D.本纪 E.诰(分数:1.00)A.B.C.D.E.47.东汉时期御史中丞纠察百官的主要途径主要有_ A.通过监郡御史对郡县进行纠察 B.通过监郡对郡守、郡尉进行监察 C.通过司直协助丞相督录诸州事 D.通过御史中丞和丞相府的司直相互配合纠察官员,再派出部刺史对郡国的监察 E.通过司隶校尉对京辅诸郡的纠察(分数:1.00)A.B.C.D.E.48.西汉政府补充官僚队伍的形式有_ A.任子
12、 B.赀选 C.征辟 D.察举 E.科举(分数:1.00)A.B.C.D.E.49.汉时以乡举里选为基础的官员选拔方式有_ A.察举 B.任子 C.征辟 D.自荐 E.赀选(分数:1.00)A.B.C.D.E.50.西汉初年,主要的选官途径是_ A.任子 B.赀选 C.征辟 D.察举 E.科举(分数:1.00)A.B.C.D.E.51.东汉实行“三互法”规定回避的内容有_ A.地方官回避本籍 B.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 C.兄弟子侄及有婚姻戚属关系者,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地区为官 D.地方官不得连任三年以上 E.门生故吏关系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地区为官(分数:1.00)A.B.C.D.E.三、B名词解释
13、/B(总题数:9,分数:18.00)52.中外朝制(分数:2.00)_53.三公宰相制(分数:2.00)_54.丞相制(分数:2.00)_列卿_56.尚书分曹理事(分数:2.00)_57.察举制(分数:2.00)_赀选_任子_60.征辟制(分数:2.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11,分数:22.00)61.简述秦汉时期皇权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62.简述汉代相府诸曹分曹理事制度与隋唐六部制在体制上的差异。(分数:2.00)_63.简述秦汉中央政府的行政监察制度。(分数:2.00)_64.简述察举制度的弊端。(分数:2.00)_65.简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分数:2.
14、00)_66.列卿制度是如何促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形成的?(分数:2.00)_67.圣旨有哪些分类?如何下达?(分数:2.00)_68.简述皇帝在行政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数:2.00)_69.简述汉代官员的主要选拔制度。(分数:2.00)_70.秦汉有哪些选官方式?(分数:2.00)_71.察举制和后事的科举制有什么不同?(分数:2.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9.00)72.试述秦汉时期,宰相制度的变迁。(分数:5.00)_73.论述秦汉时期中央政府针对各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管理方式。(分数:4.00)_中国行政史自考题-3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
15、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7,分数:37.00)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_ A.诸侯 B.宰相 C.皇帝 D.中枢官员(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为居于国家机器之上,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答案为C。2.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_ A.皇帝 B.尧 C.秦始皇 D.汉高祖(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便是秦王朝的缔造者秦始皇。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将边疆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尊号集于一身,号称皇帝。答案为 C。3.汉武帝在组织机构上分割相权的做法是实行_ A.尚书台制 B
16、.内外服制 C.中外朝制 D.三公宰相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随着皇权的上升,汉武帝在组织机构上蓄意分割相权,其方式就是实行中外朝制,以架空相权。答案为 C。4.汉武帝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形成了_ A.三公宰相制 B.四岳制 C.内阁制 D.六部制(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三公宰相制的形成。汉武帝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又从宰相制度本身入手,用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即改丞相为大司徒、太尉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官,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这就是三公宰相
17、制。答案为 A。5.西汉时期的宰相制度,实际上是一种_ A.多相制 B.内阁制 C.三公制 D.独相制(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丞相制是秦至西汉初年的宰相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独相制,虽个别时期曾设左、右丞相,但其中也仅有一个负主要责任。答案为 D。6.汉武帝贬低丞相、架空相权所采用的手段是_ A.中外朝制 B.三公宰相制 C.内阁制 D.三公九卿制(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随着皇权的上升,汉武帝不仅在礼仪上贬低丞相,而且在组织机构上实行中外朝制,以架空相权,蓄意分割相权,其方式就是实行中外朝制。答案为 A。7._时期,为分散相权,实行三公宰相制,从而将
18、独相制变为集体宰相制。 A.汉景帝 B.汉武帝 C.汉宣帝 D.汉成帝(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汉成帝时,从宰相制度本身入手,用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即改丞相为大司徒、太尉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官,三公共同担任相职,这样中央政务被一分为三,有三个地位平等的宰相共同承担,独相制为集体宰相制所取代。答案为 D。8.尚书分曹理事始于_时期。 A.秦始皇 B.秦二世 C.汉武帝 D.汉成帝(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尚书台的形成过程。秦及西汉初年,尚书是少府属员,并未有专门机构,并无特殊权力。从汉武帝时起,尚书的事权
19、逐渐扩大,并随之成立机构。成帝以后,尚书实行分曹理事制度。到东汉初年,刘秀建立起庞大的尚书机构,并正式称尚书台。答案为 D。9.尚书台从制度上取代三公宰相制的行政决策参与权而成为行政中枢机构是在时期。_ A.汉武帝 B.汉成帝 C.汉灵帝 D.光武帝(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到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建立起庞大的尚书机构,并正式称尚书台。尚书台的长官总典纪纲,无所不统,从制度上取代了三公宰相的行政决策参与权,自此以后尚书台成为事实上的国家行政机关。答案为 D。10.东汉光武帝以后“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中的“台阁”指的是_ A.尚书台 B.御史台 C.大司马 D.廷尉(分数: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中国 行政 考题 3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