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教育理论-59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教育理论-5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教育理论-59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教育理论-59 及答案解析(总分:14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0,分数:0.00)二、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分数:2.00)A.以教学为主B.教学、科研并重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2.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分数:2.00)A.国民教育制度B.教育规章制度C.招生考试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3.下列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的是_(分数:2.00)A.教育方法的多样化B.教育形式的集体化C.教育内容的生活化D.教育方式的情感化4.实验法所属的教学方法的类型是 _(分数:2.00)A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D.以语言传递为主的5.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教育著作是_。(分数:2.00)A.教学与发展B.大教学论C.教育漫话D.教育过程6.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遵循 _ 而提出来的。(分数:2.00)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7.在教育的文化功能中,将存储形态文化转变为活跃形态文化是教育(分数:2.00)A.传递文化的功能B.活化文化的功能C.交流文化的功能D.更新文化的功能8.
3、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_(分数:2.00)A.智育B.德育C.教学D.体育9.教师的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_(分数:2.00)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创造性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 _(分数:2.00)A.根据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控制制定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C.师生活动具有互动性D.学生根据兴趣自愿选择11.班干部是班主任进行工作的得力助手,班干部产生的途径应遵循 _(分数:2.00)A.全班选拔B.班主任指定C.学生轮流D.学生自愿三、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12.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没有共同之处。 (
4、分数:6.00)_13.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强化政府办学。 (分数:6.00)_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14.简述贯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分数:8.00)_15.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分数:8.00)_16.简述“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一德育过程规律。 (分数:8.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17.试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分数:15.00)_六、心理学(总题数:0,分数:0.00)七、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8.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
5、征被称为 _(分数:2.00)A.能力B.气质C.技能D.性格19.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而分散注意,属于 _ 。(分数:2.00)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注意的动摇20.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分数:2.00)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21.行为目标准确、果断、坚定属于哪类性格类型(分数:2.00)A.理智型B.情绪型C.意志型D.混合型22.意志行为是以下列哪个选项为基础的、有自觉目的并克服困难的行动(分数:2.00)A.不随意行动B.随意行动C.习惯行为D.本能运动23.提出自我效能的心理学家是_。(分数:2.
6、00)A.费斯廷格B.韦纳C.阿特金森D.班杜拉24.社会态度的结构主要有三种成分,即 _(分数:2.00)A.认知、情感、行动B.认知、情感、知识C.情感、知识、认知D.情感、行动、知识25.记忆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叫 _(分数:2.00)A.暂时陛遗忘B.永久性遗忘C.干扰性遗忘D.逆向性遗忘26.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_ 。(分数:2.00)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27.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是 _ 。(分数:2.00)A.马斯洛B.弗洛伊德C.卡尔罗杰斯D.艾里斯28.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下列哪种干扰的影响 _(分数:
7、2.00)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双重抑制D.单一抑制29.智力的核心成分是(分数:2.00)A.创造力B.抽象概括能力C.记忆力D.观察力八、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30.随意后注意和随意注意都需要付出意志努力。 (分数:6.00)_31.青少年在异性交往中可以不留余地。 (分数:6.00)_九、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32.简要说明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 (分数:8.00)_33.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分数:8.00)_34.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分数:8.00)_十、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35.试述如何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规律,
8、培养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分数:15.00)_专升本教育理论-59 答案解析(总分:14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教育学部分(总题数:0,分数:0.00)二、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分数:2.00)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解析:2.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分数:2.00)A.国民教育制度 B.教育规章制度C.招生考试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解析:3.下列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的是_(分数:2.00)A.教育方法的多样化B.教育形式的集体化 C.教育内容的生活化D.教育方
9、式的情感化解析:考点 家庭教育的特点 解析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其自己的特点,即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方式的情感化、方法的多样化。4.实验法所属的教学方法的类型是 _(分数:2.00)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D.以语言传递为主的解析:5.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教育著作是_。(分数:2.00)A.教学与发展B.大教学论 C.教育漫话D.教育过程解析:6.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是遵循 _ 而提出来的。(分数:2.00)A.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影响
10、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解析:7.在教育的文化功能中,将存储形态文化转变为活跃形态文化是教育(分数:2.00)A.传递文化的功能B.活化文化的功能 C.交流文化的功能D.更新文化的功能解析:8.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_(分数:2.00)A.智育B.德育C.教学 D.体育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教学的作用。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9.教师的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_(分数:2.00)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创造性 解析:10
11、.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 _(分数:2.00)A.根据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控制制定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C.师生活动具有互动性D.学生根据兴趣自愿选择 解析:解析 无论是课外、校外教育或课内教育,都是有一定的教育机构领导和组织,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注意从两种教育活动概念上进行理解。11.班干部是班主任进行工作的得力助手,班干部产生的途径应遵循 _(分数:2.00)A.全班选拔 B.班主任指定C.学生轮流D.学生自愿解析:解析 A 班干部是班主任进行工作的得力助手,班干部产生的途径应该遵循是全班选拔。B 班主任指定容易掺杂主观色彩;学生轮流和学生自愿易造成班干部水平参差
12、不齐,公开选拔公正又公平。三、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12.00)12.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没有共同之处。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有共同之处。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13.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强化政府办学。 (分数:6.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目前我国办学体制改革重点是强调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14.简述贯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分数:8.00)_正确答案:()解析:(1)校内各方面教育影响要一致; (2)学校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教育 理论 5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