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34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3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34及答案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大学语文-134 及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论证方法是_ A.归纳法 B.演绎法 C.比较法 D.比喻法(分数:2.00)A.B.C.D.2.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_ A.孟子 B.庄子 C.论语 D.战国策(分数:2.00)A.B.C.D.3.下列各句中,“服”字作“佩带”解的是_ A.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D.军中自是服其勇也(分数:2.00)A.B.C.D.4.“望洋兴叹”一
2、语出自_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分数:2.00)A.B.C.D.5.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_ A.明杂剧 B.说唱文学 C.元杂剧 D.传奇(分数:2.00)A.B.C.D.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格是_ A.比喻 B.夸张 C.比拟 D.排比(分数:2.00)A.B.C.D.7.米龙老爹的作者是_ A.屠格涅夫 B.契诃夫 C.莫泊桑 D.欧亨利(分数:2.00)A.B.C.D.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_ A.急忙 B.迅速 C.竭力 D.屡次(分数:2.00)A.B.C.D.9.国殇选自_ A.九歌 B.九
3、章 C.诗经 D.国语(分数:2.00)A.B.C.D.10.辛弃疾的作品集是_ A.淮海词 B.漱玉词 C.清真词 D.稼轩词(分数:2.00)A.B.C.D.11.“逝者如斯”一语出自_ A.醉翁亭记 B.前赤壁赋 C.论语子罕 D.孟子(分数:2.00)A.B.C.D.12.郁达夫和郭沫若曾一起组织过_ A.语丝社 B.创造社 C.文学研究会 D.未名社(分数:2.00)A.B.C.D.13.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是下列哪国的作家_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分数:2.00)A.B.C.D.14.选择与安排一文的作者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_ A.语言学家 B.文学家 C.美学家
4、D.表演艺术家(分数:2.00)A.B.C.D.15.下列诗集中,属于郭沫若的是_ A.女神 B.北方 C.红烛 D.死水(分数:2.00)A.B.C.D.16.在下列词作中富有主见的是_ A.李煜虞美人 B.柳永八声甘州 C.苏轼水调歌头 D.李清照声声慢(分数:2.00)A.B.C.D.17.宋代作家中,文艺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是_ A.欧阳修 B.王安石 C.辛弃疾 D.苏轼(分数:2.00)A.B.C.D.18.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_ A.比喻 B.夸张 C.叠字 D.拟人(分数:2.00)A.B.C.D.19.生活在南北宋交替之际的诗人是_ A.柳宗元 B.苏
5、轼 C.辛弃疾 D.李清照(分数:2.00)A.B.C.D.20.下列句子中属于呼告句的是_ 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分数:2.00)A.B.C.D.二、B文言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分数:9.99)(1).孟子用这段话来说明什么道理?(分数:3.33)_(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
6、饿莩而不知发”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两句话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分数:3.33)_(3).本段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请写出本体和喻体。(分数:3.33)_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分数:9.99)(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分数:3.33)_(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论
7、证方法?(分数:3.33)_(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分数:3.33)_阅读蜀相,然后回答问题。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分数:9.99)(1).说说本诗颔联中的“自”、“空”二字的含义。(分数:3.33)_(2).分析本诗颈联、尾联的思想含义。(分数:3.33)_(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数:3.33)_三、B现代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论快乐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
8、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度过去。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根本不会想到快乐。但是我们到死也不明白是上了当,我们还理想死后有个天堂,在那里谢上帝,也有这一天!我们终于享受到永远的快乐。(分数:9.99)(1).把快乐比喻为“方糖”和“电兔子”的作用是什么?(分数:3.33)_(2).作者认为:“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你是怎么理解的?(分数:3.33)_(3).作者对“
9、永远的快乐”是怎么看的?你们认为存在吗?(分数:3.33)_阅读冰心往事(一之十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鸟是她的侍从;夜晚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大风的时候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地在怒涛上驱走下雨的时候落泪了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回波电笑,云发飘扬(分数:9.99)(1).从这个片段看,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分数:3.33)_(2).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分数:3.33)_(3).在作品中,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分数:3.33)_阅读日出中的一段台词,然后回答问题。你们好狠的心
10、哪!你们给我一个月不过十三块来钱,可是你们左扣右扣的,一个月我实在领下的才十块二毛五。我为着这辛辛苦苦的十块二毛五,我整天地写,整天给你们伏在书桌上写;我抬不起头,喘不出一口气地写;我从早到晚地写;我背上出着冷汗,眼睛发着花,还在写;刮风下雨,我跑到银行也来写!(做势)五年哪!我的潘经理!五年的工夫,你看看,这是我!(两手捶着胸)几根骨头,一个快死的人!(分数:9.99)(1).这段台词黄省三揭露了什么不合理的现象?(分数:3.33)_(2).黄省三通过这些控诉性语句,表达了什么样的鲜明感情?(分数:3.33)_(3).反复用“我”字起了什么作用?(分数:3.33)_四、B作文/B(总题数:1
11、,分数:50.00)21.烈日。沙漠。两个焦渴疲惫的旅人,取出唯一的水壶,摇了摇。一个说:“哎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个却高兴地说:“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其实,人生中的许多事就像那半壶水一样。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就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 请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 800字。(分数:50.00)_专升本大学语文-134 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论证方法是_ A.归纳法 B.演绎法 C.比较法 D.比喻法(分数:2.00)A
12、. B.C.D.解析:2.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_ A.孟子 B.庄子 C.论语 D.战国策(分数:2.00)A.B. C.D.解析:3.下列各句中,“服”字作“佩带”解的是_ A.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D.军中自是服其勇也(分数:2.00)A. B.C.D.解析:4.“望洋兴叹”一语出自_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分数:2.00)A.B. C.D.解析:5.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_ A.明杂剧 B.说唱文学 C.元杂剧 D.传奇(分数:2.00)A.B.C. D.解析:6.“瀚海阑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大学语文 13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