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物理.docx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物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海南卷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4 分 。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4分 )光滑水平桌面上有 P、 Q两个物块, Q的质量是 P的 n倍 。 将一轻弹簧置于 P、 Q之间,用外力缓慢压 P、 Q。 撤去外力后, P、 Q开始运动, P和 Q的动量大小的比值为 ( ) A.n2 B.n C. D.1 解析: 撤去外力后,系统不受外力,所以总动量守恒,设 P的动量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PP PQ=0 故 PP=PQ=0; 故动量之比为 1; 故 D正确, ABC错误 。 答案: D
2、2.(4分 )关于静电场的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较疏 B.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 C.沿电场线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 D.电场线一定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 解析: A、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强弱,那么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较密,故 A错误; BC、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会降低,因此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但电场线不一定越来越疏,则场强不一定越来越小,故 B错误, C正确; D、电场线不一定与带电粒子的轨迹重合,只有电场线是直线,带电粒子的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方向与电场线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电场线才与带电粒子的轨迹重合,故 D错
3、误 。 答案: C 3.(4分 )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 。 由刹车线的长短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 。 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80,测得刹车线长 25m。 汽车在刹车 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重力加速度 g取10m/s2)( ) A.10 m/s B.20 m/s C.30 m/s D.40 m/s 解析: 刹车后汽车的合外力为摩擦力 f=mg ,加速度 ; 又有刹车线长 25m,故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到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故 ACD错误, B正确 。 答案: B 4.(4分 )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
4、极板竖直放置并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一带电小球经绝缘轻绳悬挂于两极板之间,处于静止状态 。 现保持右极板不动,将左极板向左缓慢移动 。关于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大小 F和绳子的拉力大小 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F逐渐减小, T逐渐减小 B.F逐渐增大, T逐渐减小 C.F逐渐减小, T逐渐增大 D.F逐渐增大, T逐渐增大 解析: 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所以两端间电势差不变,将左极板向左缓慢移动过程中,两板间距离增大,则由 U=Ed 可知,电场强度 E减小;电场力 F=Eq减小; 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拉力与电场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故拉力与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平行四
5、边形定则可知, T= ;由于重力不变,电场力变小,故拉力变小 。 故 A正确, BCD错误 。 答案: A 5.(4分 )已知地球质量为月球质量的 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 4倍 。 若在月球和地球表面同样高度处,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物体,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分别为 s月 和 s 地 ,则 s 月 : s 地 约为 ( ) A.9: 4 B.6: 1 C.3: 2 D.1: 1 解析: 设月球质量为 M ,半径为 R ,地球质量为 M,半径为 R。 已知 =81, =4, 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 =mg 则有: g= 因此 = 由题意从同样高度抛出, h= gt2= gt 2
6、, 、 联立,解得 t= t, 在地球上的水平位移 s=v0t, 在月球上的 s=v 0t ; 因此 s 月 : s 地 约为 9: 4,故 A 正确, BCD错误 。 答案: A 6.(4分 )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可忽略 。 a为小球运动轨迹上的一点,小球上升和下降经过 a点时的动能分别为 Ek1和 Ek2.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一次经过 a点时重力所做的功为 W1,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二次经过 a点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Ek1=Ek2, W1=W2 B.Ek1 Ek2, W1=W2 C.Ek1 Ek2, W1 W2 D.Ek1 E
7、k2, W1 W2 解析: 从抛出开始到第一次经过 a点和抛出开始第二次经过 a点,上升的高度相等,可知重力做功相等,即 W1=W2. 对两次经过 a点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Wf=Ek2 Ek1,可知 Ek1 Ek2,故 B正确, A、 C、 D错误 。 答案: 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 分 。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全部选对的得 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 。 7.(5分 )三束单色光 1、 2和 3的波长分别为 1、 2和 3( 1 2 3)。 分别用这三束光照射同一种金属 。 已知用光束 2照射时,
8、恰能产生光电子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光束 1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 B.用光束 3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 C.用光束 2照射时,光越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越多 D.用光束 2照射时,光越强,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解析: AB、依据波长与频率的关系: ,因 1 2 3,那么 1 2 3;由于用光束 2照射时,恰能产生光电子,因此用光束 1照射时,不能产生光电子,而光束 3照射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故 A正确, B错误; CD、用光束 2照射时,光越强,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目越多,而由光电效应方程: Ekm=h W,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弱无关,故 C
9、正确, D错误 。 答案: AC 8.(5分 )如图,电阻 R、电容 C和电感 L并联后,接入输出电压有效值、频率可调的交流电源 。 当电路中交流电的频率为 f时,通过 R、 C和 L的电流有效值恰好相等 。 若将频率降低为 f,分别用 I1、 I2和 I3表示此时通过 R、 C和 L 的电流有效值,则 ( ) A.I1 I3 B.I1 I2 C.I3 I2 D.I2=I3 解析: 将频率降低时,通过 R的电流不变,电容器的容抗增大,通过 C的电流减小,则有I1 I2.电感线圈的感抗减小,通过 L的电流增大,则有 I3 I2.故 AD 错误, BC 正确 。 答案: BC 9.(5分 )如图,
10、水平地面上有三个靠在一起的物块 P、 Q和 R,质量分别为 m、 2m和 3m,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 用大小为 F的水平外力推动物块 P,记 R和 Q之间相互作用力与 Q与 P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之比为 k。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 0,则 k= B.若 0,则 k= C.若 =0 ,则 k= D.若 =0 ,则 k= 解析: 三物块靠在一起,将以相同加速度向右运动;则加速度 ; 所以, R和 Q之间相互作用力 , Q与 P之间相互作用力; 所以, ; 由于谈论过程与 是否为零无关,故 恒成立,故 AC错误, BD正确 。 答案: BD 10.(5分 )如图,空间中存在一匀
11、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与竖直面 (纸面 )垂直,磁场的上、下边界 (虚线 )均为水平面;纸面内磁场上方有一个正方形导线框 abcd,其上、下两边均为磁场边界平行,边长小于磁场上、下边界的间距 。 若线框自由下落,从 ab边进入磁场时开始,直至 ab 边到达磁场下边界为止,线框下落的速度大小可能 ( ) A.始终减小 B.始终不变 C.始终增加 D.先减小后增加 解析: A、导线框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 ab边以一定的速度进入磁场, ab边切割磁场产生感应电流,根据左手定则可知 ab边受到向上的安培力,当安培力大于重力时,线框做减速运动,当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后,线框不产生感应电流,此时只受重力,做加速
12、运动,故先减速后加速运动,故 A错误、 D正确; B、当 ab 边进入磁场后安培力等于重力时,线框做匀速运动,当线框完全进入 磁场后,线框不产生感应电流,此时只受重力,做加速运动,故先匀速后加速运动,故 A错误; C、当 ab 边进入磁场后安培力小于重力时,线框做加速运动,当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后,线框不产生感应电流,此时只受重力,做加速增大的加速运动,故加速运动,故 C 正确 。 答案: CD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分 。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 11.(6分 )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金属圆管的内、外壁直径,游标卡尺的示数分别如图(a)和图 (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海南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