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宏扬学校中考模拟历史.docx
《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宏扬学校中考模拟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宏扬学校中考模拟历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 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宏扬学校中考模拟历史 第一部分选择题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 1.深圳某中学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下侧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据此,请在地图上找到该古人类遗址( ) A. B. C. 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遗址是北京人遗址。题干地图中是元谋人遗址;题干地图中是河姆渡遗址;题干地图中是蓝田人遗址;题干地图中是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北京
2、人遗址;故选 D。 答案: D 2.俗话说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 解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从福与祸两方面的转化来说明的,提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 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是老子,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故选 A。 答案: A 3.河姆渡和半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河姆渡和半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3、农业生产的出现,生活趋于稳定,故选 A。 答案: A 4.史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此后,以黄帝为首领的部落联盟成为黄河流域最强大的部落联盟。此段史料是( ) A.第一手材料 B.第二手材料 C.考古发现 D.实地考察材料 解析: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题干中的史料是对阪泉之战的诠释,属于第二手材料。 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答案: B 5.商鞅变法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措施( )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 C
4、.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点,依据所学知识 可知,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法令规定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从法律上承认了地主阶级的地位,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答案: A 6.“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古代丝绸之路沟通中国与世界的起止点
5、分别是( ) A.洛阳、大秦 B.敦煌、大秦 C.长安、安息 D.长安、大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丝绸之路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开通的丝绸之路路线是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大秦(古罗马)。 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D。 答案: D 7.下面是某位同学学习历史所做的笔记,请你据此判断他所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贞观年间 贡献:传播佛教,写成大唐西域记,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A.张骞出使西域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行天竺 D.郑和下西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玄奘西游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后期,玄奘携带
6、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因此,“他”所学习的内容是玄奘西行天竺。 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 C 8.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科 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明经科”“进
7、士科”判断出科举制是分科考试的方法;从明经科、进士科录取的比例,可以判断出是择优录取。科举出身的官员占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所以不能说是主要来源。材料中没有提到科举考试的时间,所以排除,故选 B。 答案: B 9.南宋词人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在他的词中( ) A.经常倾吐对国家分裂的悲痛 B.赞美江南水乡的恬静和风光优美 C.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处境 D.歌颂抗元将士的英雄事迹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南宋的辛弃疾,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他的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忧国忧民,在他的词中经常倾吐对国家分裂的悲痛。代表作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因此 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答案:
8、 A 10.读元朝地图,在今天西藏地区,元朝管辖的机构是 ( ) A.行省 B.汗国 C.宣政院 D.驻藏大臣辖区 解析:本题依据元朝地图为切入点,考查元朝设置的宣政院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实行行省制度,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 C 11.宋辽夏金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其消亡的先后顺序是( ) A.辽、西夏、金、南宋、元 B.西夏、辽、金、南宋、元 C.辽、西夏、南宋、金、元 D.南宋、辽、西夏、金、元 解析:本题主要考
9、查学生对辽、宋、金、元政权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辽灭亡的时间是 1125 年;西夏灭亡的时间是 1227 年;金灭亡的时间是 1234 年;南宋灭亡的时间是 1276 年;元灭亡的时间是 1368 年; 因此其消亡的先后顺序是辽、西夏、金、南宋、元。 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答案: A 12.“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己。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 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解析:本题以史实材料为切入点,主
10、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根据题干材料“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众对民主共和并未真正理解,所以需要让民众改变思想,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是必要的。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答案: B 13.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 :“先生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下列选 项符合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的是 ( ) A.创立同盟会 B.提出三民主义 C.成立中华民国 D.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本题以习近平总
11、书记的话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孙中山的贡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先生,创立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成立了中华民国,但是最能体现他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的是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效果。 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D。 答案: D 14.依教育部有关通知的要求,为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自 2017 年起,中小学教材中凡有“八年抗战”字样的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此举意在( ) 改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某些历史事实 帮助中小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抗日战争的整个历史 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 14 年抗战是前后贯通的整体 突出七七事变前东北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伟大历史功绩 A.
12、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31 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到 1945 年日本签署投降书。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结束。因此,“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更全 面地理解抗日战争的整个历史;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 14 年抗战是前后贯通的整体,故 B.正确;改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某些历史事实、突出七七事变前东北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伟大历史功绩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故选 B。 答案: B 15.有学者说:“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
13、的新时代。”这位学者述说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准确认识,依据题干中“中 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可知指的是抗日战争,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由此分析可知 C 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 C 16.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 :“从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到 1938 年 10 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14、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己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 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解析: A 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不符合题干中“ 1937 年”; B项敌后战场己成为主战场说法不符合史实,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到 1938 年 10 月,国民党积极抗战,进行了四次大会战; C 项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表述不符合史实,蒋介石国民军队虽然组织了四次大会战,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 D 项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在民族危亡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因
15、此,“新气象”主要是指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故选 D。 答案: D 17.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 把分散的手工业组织起来 公私合营 引导手工业者参加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A. B. C. D. 解析:本题属于排列组合式的选择题,可以使用排除法,项公私合营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有的 ABC 三项,故选 D。 答案: D 18.在中国,要避免十年“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关键在于( ) 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B.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十年“文革
16、”的根本原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无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毛泽东错误的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因此,在中国,要避免十年“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关键在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D。 答案: D 19.在“一国两制”指导下, 1999 年回归祖国的是( ) A.英国侵占的香港 B.葡萄牙侵占的 香港 C.英国侵占的澳门 D.葡萄牙侵占的澳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澳门被侵占和回归的相关史实。根据课本知识,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 1999 年回归祖国的是葡萄牙占领
17、的澳门,而英国占领的香港是 1997 年回归祖国的。故答案选 D。 答案: D 20.下图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其揭示的的实质是( ) A.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B.维护奴隶的利益 C.表示人人平等 D.代表公平正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 拉比法典,法典宣扬“君权神授”,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太阳神正在持象征帝王权力的权标,授予国王”。 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答案: A 21.11 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究其影响,反映在( ) A.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B.兴起于相对隐蔽的地方,但规模较大 C.是
18、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D.所有的城市都发动了争取自治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欧城市兴起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1 世纪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 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答案: A 22.米兰多拉 (1463-1494)在论人的高贵的演说中借上帝之口说道:“亚当你就像一个拥有主权和自由的设计者,你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来塑造你自己。”作者的观点属于( ) A.君权
19、神授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启蒙思想 D.民主科学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认识,根据题目中的“你就像一个拥有主权和自由的设计者,你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来塑造你自己。”,反映出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重视人,歌颂人,强调人和人性的作用。 ACD 不符合题意, B 符合题意,故选 B。 答案: B 23.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成三府七十二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以上材料反映了明治维新在经济领域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采用封建土地制度 C.实行郡县制 D.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
20、近代工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在经济领域采取措施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故 D 项正确; A项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是明治维新政治方面的措施; B 项采用封建土地制度、 C 项实行郡县制都是日本大化改新的措施;故选 D。 答案: D 24.1919 年 1 月后,一战的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 ) A.目的是对战后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做出安排 B.参加国家有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 C.在签订的凡尔赛和约 中,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 D.凡尔赛和约决定并建立了由英、法、美主导的国际联盟 解析: A 项召开华盛顿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广东省 深圳市 龙岗区宏扬 学校 中考 模拟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