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T 244-2017 电离辐射所致皮肤剂量估算方法.pdf
《GBZ T 244-2017 电离辐射所致皮肤剂量估算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Z T 244-2017 电离辐射所致皮肤剂量估算方法.pdf(3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100 C 57 GBZ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职 业 卫 生 标 准 GBZ/T 244-2017 代替 GBZ/T 244-2013, WS/T 188-1999 电离辐射所致皮肤剂量估算方法 Estimation methods of skin dose caused by ionizing radiation 2017 - 10 - 27 发布 2018 - 05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Z/T 244-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通用要求 1 4 X、 外照射皮肤 吸
2、收剂量 估算方法 . 1 5 中子外照射皮肤 吸收剂量 估算方法 4 6 电子外照射皮肤 吸收剂量 估算方法 5 7 粒子外照射皮肤 吸收剂量 估算方法 . 6 8 皮肤污染 时 的 皮肤 吸收剂量 估算方法 7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 X、 外 照射 皮肤 吸收剂量估算 中 的相关转换系数 8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 外 照射皮肤吸收剂量估算 方法应用 . 17 附录 C (资料性附 录 ) 中子外 照射 皮肤 吸收剂量估算 中 的相关转换系数 . 21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 电 子外 照射 皮肤 吸收剂量估算 中 的相关转换系数 . 26 附录 E (资料性附录 ) 粒子 外
3、 照射 皮肤 吸收剂量估算 中 的相关转换系数 28 附录 F (规范 性附录 ) 皮肤污染 所致 Hp(0.07)的估算 方法 . 29 参考文献 30 GBZ/T 244-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起草 。 本标准 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 代替 GBZ/T 244-2013射线所致皮肤剂量估算规范和 WS/T 188-1999 X、射线和中子所致皮肤损伤的剂量估算规范 , 与 GBZ/T 244-2013和 WS/T 188-1999相比 , 除编辑性修改外 主要 技术变化 如下 : 修改标准名称为 电离辐射所致皮肤剂量
4、估算 方法 ; 修改 了 X、 、 中 子和电子 外照射 剂 量估算 方法 及 相关参数 (见第 4章 6章 ,附录 A,附录 C和附录 D, WS/T 188-1999的第 4章, GBZ/T 244-2013的第 3章 和 第 4章 ) ; 增加了 粒子 外照射 和 皮肤 污染 所致皮肤剂量的估算方法 (见第 7章和附录 F) ; 增加了外 照射皮肤吸收剂量估算 方法举例 (见附录 B) 。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良安、孙全富 、 张文艺 、 焦玲 、 何玲 。 GBZ
5、/T 244-2017 1 电离 辐射所致皮肤剂量 估算 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 离辐射所致皮肤剂量估算的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 成人 受到电离辐射外照射时皮肤剂量的估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皮肤当量剂量 skin equivalent dose 特定电离 辐射在 皮肤 中产生的平均吸收剂量 与该种辐射的辐射 权重因子 的乘积。 2.2 照射几何条件 irradiation geometries 平行 辐射 束入射到人体上的照射几何条件 。 注: 常用的这类照射几何条件有: 前后入射 ( AP) :垂直于人体长轴 (Z轴 )从人体正面的入射; 后前入
6、射 ( PA) : 垂直于人体长轴 (Z轴 )从人体背面的入射; 侧向入射 ( LAT) :垂直于人体长轴 (Z轴 )从人体侧面的入射,当需要更详细的描述时,从左侧的表示为 LLAT,从右侧的表示为 RLAT; 转动入射 ( ROT) :垂直于人体长轴 (Z轴 )围绕着长轴均匀速度转动方式的入射,也可以认为是身体在围绕着长轴均匀速度转动; 各向同性入射 ( ISO) :每单位立体角注量不随角度变化的辐射。 3 通用要求 3.1 仅 当 粒子能量 6.5 MeV , 电子能量 0.01 MeV, X、 射线能量 10 keV 才需进行外照射 皮肤剂量估算 。 3.2 在辐射损伤疾病诊断中,特别是
7、超剂量限值时,宜用皮肤吸收剂量作为皮肤剂量估算目标量;在辐射防护评价中应使用皮肤当量剂量为估算目标量。 3.3 皮肤 剂量估算的结果 报告时除给出 平均值 外 ,还应给出 受照射线种类、能量、剂量率、受照面积大小、照射的次数和照射间隔时间等信息 。 4 X、 外照射 皮肤吸收 剂量估算方法 4.1 有个人监测 信息 的剂量估算 GBZ/T 244-2017 2 当有 X、 个人剂量当量 Hp(d)监测 或估算结果 、 并有 射线能量和入射角等信息时 , 应用式( 1)估算皮肤 吸收剂量: S pp= ( )D f H d (1) 式中: DS 皮肤 吸收剂量,单位为毫戈 瑞 ( mGy); f
8、p 个人剂量当量 到皮肤吸收剂量的转换系数 ( 其值 参见 附录 A中 A.2的方法计算) ,单位 为毫戈 瑞每 毫希 沃特 ( mGy/mSv); HP(d) 个人剂量当量 (对 X、 射线 , 一般 应 采用 皮肤估算位置的 HP(0.07) 进行皮肤吸收剂量估算 ;无 HP(0.07)资料,且 为强贯穿辐射所致均匀照射 时 , 也可用 HP(10)进行皮肤吸收剂量估算 ) ,单位为毫希 沃特 ( mSv) 。 4.2 有 注量信息时的剂量估算 4.2.1有辐射场注量相关信息时,皮肤吸收剂量 用式 (2)进行 估算: 9Sz= 10 Df . (2) 式中 : DS 皮肤吸收剂量,单位 为
9、 毫 戈 瑞( mGy) ; fz X、 辐射场注量到皮肤吸收剂量的转换系数 (不同 照射几何条件 下的 值 参 见附录 A中表 A.6和 A.7) ,单位 为皮 戈 瑞 平方厘米 ( pGycm2); X、 辐射场 的 注量,单位 为 每平方厘米 ( cm-2) ; 10-9 皮 戈 瑞 转换为 毫 戈 瑞 的转换 系数 。 4.2.2 X、 辐射场的注量可用以下方式获取: a) 若有用注量率测量仪器直接测得的辐射场的注量 率,可用式( 3)计算出注量。 = t (3) 式中 : X、 辐射场 的 注量,单位 为 每平方厘米 ( cm-2) ; X、 辐射场 的 注量率,单位 为 每平方厘米
10、每 小时 ( cm-2h-1) ; t 人员在相应场所的停留时间 , 单位 为 小时( h)。 b) 若已知核素源的放射性活度,则可用式( 4)计算注量。 2 4AF tR . (4) 式中 : X、 辐射场的注量,单位为每平方厘米 ( cm-2) ; GBZ/T 244-2017 3 A 放射源的放射性活度,单位为贝可( Bq); F 放射源每次衰变发射 X、 射线的 分支比 ( 其值 参 见表 A.8) ; t 人员在相应场所的停留时间 , 单位为 秒 ( s) ; R 关注点到源的距离,单位为厘米( cm) 。 4.3 有 场所检测资料的 剂量 估算 4.3.1 有辐射场空气比释动能率信
11、息时,皮肤吸收剂量 用式 (5)进行 估算: -3S kS ( ) 10 D C k t . (5) 式中: DS 皮肤吸收剂量,单位为毫戈 瑞 ( mGy); k X、 辐射场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单位为微戈 瑞每 小时( Gy/h); CkS 空气比释动能到皮肤吸收剂量的转换系数 ( 其值 对男性 参见 附录 A中表 A.4;对女性 参见 表A.5) ,单位为戈 瑞 每戈 瑞 ( Gy/Gy) ; t 人员累积受照时间,单位为小时( h) ; 10-3 微戈 瑞 转换 为 毫戈 瑞 的转换 系数 。 4.3.2 X、 辐射场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可 用以下方式 之一 获取: a) 用 空气 比释动能
12、率测量仪器直接测得 的辐射场的空气 比释动能率 ; b) 若有辐射场周围剂量当量率的测量数据 , 可用式 ( 6)计算辐射场的空气 比释动能率 ; *kH(10)Hk C . (6) 式中: k X、 辐射 场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单位为微戈 瑞每 小时( Gyh-1); *(10)H X、 辐射场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单位为微希 沃特每 小时( Svh-1); *kHC 空气比释动能到周围剂量当量的转换系数 (其值 参 见附录 A中表 A.9),单位 为希 沃特每戈 瑞 ( Sv/Gy) 。 c) 若有辐射场 定向 剂量当量率的测量数据 , 可用式 ( 7)计算辐射场的空气 比释动能率 ; okH(
13、0.07, 0 ) Hk C . (7) 式中: k X、 辐射 场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单位为微戈 瑞每 小时( Gy/h); (0.07)H 定向剂量当量率,单位 为微希 沃特每 小时( Sv/h); kHC 空气比释动能到定向剂量当量的转换系数 (其值 参 见附录 A中表 A.9) ,单位 为希 沃特每 戈 瑞 ( Sv/Gy) 。 GBZ/T 244-2017 4 4.3.3 X、 外照射 皮肤吸收 剂量估算方法 举例 参 见 附录 B。 5 中子外照射 皮肤 吸收剂量估算 方法 5.1 有个人监测 信息 的剂量估算 当有 中子 个人剂量当量 Hp(10)监测 结果 、 并有 中子射线能量
14、和入射角信息时 , 应用 式( 8) 估算 皮肤 吸收剂量: S pn p (10)D f H . (8) 式中: DS 皮肤吸收剂量,单位为毫 戈 瑞( mGy); fpn 个人剂量 当量 到皮肤吸收剂量的转换系数 (其值 参见 附录 C中 C.1的方法计算 ),单位为 戈 瑞每希 沃特 ( Gy/Sv); HP(10) 个人剂量当量,单位为 毫 希 沃特 ( mSv) 。 5.2 有 注量信息时的剂量估算 5.2.1有辐射场注量相关信息时,皮肤吸收剂量 用式 (9)进行 估算: 9S e n= 10 DC . (9) 式中 : DS 皮肤吸收剂量,单位 为毫 戈 瑞( mGy) ; eC
15、中子 辐射场注量到皮肤吸收剂量的转换系数 ( 其值 参 见附录 C中表 C.1和表 C.2) ,单位 为皮 戈 瑞 平方厘米 ( pGycm2); n 中子 辐射场 的 注量,单位 为 每平方厘米 ( cm-2) ; 10-9 皮 戈 瑞 转换为毫 戈 瑞 的转换 系数 。 5.2.2 中子 辐射场 的 注量 可用以下方式 之一 获取: a) 若有用中子注量率测量仪器直接测得的辐射场的注量率,可用 式( 10) 计算出注量。 nn= t . (10) 式中 : n 中子 辐射场 的 注量,单位 为 每 平方厘米 ( cm-2) ; n 中子 辐射场 的 注量率,单位 为 每平方厘米 小时 (
16、cm-2h-1) ; t 人员在相应场所的停留时间 , 单位 为 小时( h)。 b) 若已知核素源的放射性活度,则可用 式 ( 11) 计算注量。 n2A 4 FtR (11) GBZ/T 244-2017 5 式中 : 中子 辐射场 的 注量,单位 为 每平方厘米 ( cm-2) ; A 放射源的放射性活度,单位为贝可( Bq); Fn 中子放射源每次衰变发射的中子数 ( 其值 参 见附录 C中表 C.4) ; t 人 员在相应场所的停留时间 , 单位 为秒 ( s) R 关注点到源的距离,单位为厘米( cm)。 c) 若有 中子辐射场周围剂量当量率监测数据时, 则可用 式( 12) 计算
17、注量 : *6n H(1 0 ) 1 0HtC . (12) 式中: n 中子辐射场注量,单位为 每平方厘米 ( cm-2) ; )10(*H 周围剂量当量率,单位 为 微希 沃特 每小时 ( Sv/h); t 人员在相应场所的停留时间 , 单位 为 小时( h) ; C H 中子注量到 周围剂量当量的转换系数 ( 其值 参 见 附录 C中表 C.3) ,单位 为皮希 沃特平方厘米 ( pSvcm2) ; 106 微希 沃特每小时 转化为 皮希 沃特每小时 的转换系数 。 5.2.3 中子 外照射 皮肤吸收 剂量估算方法 举例 参 见 附录 B。 6 电子外照射 皮肤吸收 剂量估算方法 6.1
18、 有 注量信息的剂量估算 6.1.1有辐射场注量相关信息时,皮肤吸收剂量 用式 (13)进行 估算: -9S ze e 10Df . (13) 式中: DS 皮肤吸收剂量,单位 为 毫 戈 瑞( mGy) ; fze 电子 辐射场注量到皮肤吸 收剂量的转换系数 ( 其值 参 见附录 D中表 D.1) ,单位 为皮 戈 瑞 平方厘米 ( pGycm2); e 电 子辐射场 中皮肤相应位置的 注量,单位 为 每平方厘米秒( cm-2) ; 10-9 皮 戈 瑞 转换为 毫 戈 瑞 的转换系数 。 6.1.2 电子 辐射场的注量可用以下方式 之一 获取: a) 若有用电子注量率测量仪器直接测得的辐射
19、场的注量率,可用 式 ( 14) 计算出注量。 ne= t . (14) 式中 : e 电子 辐射场 的 注量,单位 为 每平方厘米 ( cm-2) ; GBZ/T 244-2017 6 e 电子 辐射场 的 注量率,单位 为 每平方厘米 小时 ( cm-2h-1) ; t 人员在相应场所的停留时间 , 单位 为 小时( h)。 b) 若已知核素源的放射性活度及每次衰变发射的 (包括电子)粒子数,则可用 式 ( 15) 计算注量。 ee 2A 4 FtR(15) 式中 : e 电子 辐射场 的 注量,单位 为 每平方厘米 ( cm-2) ; A 放射源的放射性活度,单位为贝可( Bq); Fe
20、 发射放射源每次衰变发射的电子数 ( 其值 参 见 附录 D中表 D.2) ; t 人员在相应场所的停留时间 , 单位 为秒 ( s) R 关注点到源的距离,单位为厘米( cm)。 6.2 有定向剂量当量率信息 6.2.1 当有电子辐射场定向剂量当量率信息时,可用 式( 16) 先计算出中子注量率,再用 式( 13) 计算皮肤 吸收剂量。此时的估算仅适用于全身均匀照射的情况。 3e eH( 0 .0 7 , 0 ) ( 0 .0 7 , ) 1 0HR C (16) 式中: CeH 电子注量到周围剂量当量的转换系数 ( 其值 参 见 附录 D 中的表 D.3) ,单位 为 纳希 沃特 平方厘米
21、( nSvcm2) ; )0,07.0( H 入射方向为 0时的浅层定向剂量当量率, 单位为 微 希 沃特每小时 ( Sv/h) ; R( 0.07, ) 相对于入射角度为 时的定向剂量当量修正值 ( 其值 参 见 附录 D 表 D.4 表 D.5) ; 103 微 希 沃特每小时转换为 纳希 沃特每小时的转换系数 。 6.2.2 电子 外照射 皮肤吸收 剂量估算方法 举例 参 见 附录 B。 7 粒子 外照射 皮肤吸收 剂量估算方法 7.1 一 般情况下, 粒子不会引起外照射辐射损伤,仅当 粒子能量 6.5 MeV 才需要进行 皮肤剂量的估算。 7.2 若需要进行皮肤剂量的估算,皮肤吸收剂量
22、 用式 (17)进行 估算: S ze e D f t . (17) 式中: DS 皮肤吸收剂量,单位 为 微 戈 瑞( Gy) ; GBZ/T 244-2017 7 fz 粒子 辐射场注量到皮肤吸收剂量的转换系数 ( 其值 参 见附录 E中表 E.1) ,单位 为微 戈 瑞 平方厘米 ( Gycm2); e 用仪器测量的 粒子 辐射场 的 注量率,单位 为 每平方厘米 小时 ( cm-2h-1) ; t 人员在相应场所的停留时间 , 单位 为 小时( h)。 8 皮肤污染 时的皮肤吸收 剂量估算方法 8.1 皮肤剂量估算 在皮肤表面污染的情况时,基于 Hp(0.07)可用 式( 18) 计算
23、污染处皮肤的吸收剂量。 S dH (0 .07) pD f H (18) 式中: DS 皮肤吸收剂量,单位 为微 戈 瑞( Gy) ; Hp(0.07) 皮肤表面污染所致的个人剂量当量,单位为微 希 沃特( Sv) ; fDH Hp(0.07)到 污染 皮肤吸收剂量的转换系数,单位 为微 戈 瑞 每 微 希 沃特 (Gy/Sv)。 注: 可用实验方法确定 fDH,亦可 粗略将 Hp(0.07)的数值 视 为污染皮肤的吸收剂量的数值(这时可取 fDH1)。 8.2 Hp(0.07)估算 参见 附录 F 的方法估算 Hp(0.07)。 GBZ/T 244-2017 8 附 录 A ( 资料 性 附
24、录) X、 外 照射皮肤吸收剂量估算 中 的相关转换系数 A.1 空气比释动能与注量的相互转换系数 表 A.1 列出了 X、 外照射,空气比释动能与注量的相互转换系数。 表 A.1 空气比释动能与注量相互转换 时 的 转换系数 光子能量 MeV (tr/)air cm2g1 单位注量的空气比释动能 pGycm2 0.010 4.61 7.38 0.015 1.27 3.052 0.02 0.511 1.637 0.03 0.148 0.711 0.04 0.0668 0.4281 0.05 0.0406 0.3252 0.06 0.0305 0.2932 0.07 0.0270 0.3028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ZT2442017 电离辐射 所致 皮肤 剂量 估算 方法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