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J 06-2013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pdf
《GDPJ 06-2013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DPJ 06-2013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pdf(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 编号: GDPJ 062013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 8月 I 目 录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内容与属性 . 3 4.1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内容 3 4.2 地面照片的属性 . 3 4.3 遥感影像实例的属性 . 4 5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采集要求 . 4 5.1 地面照片及其属性信息的采集要求 4 5.1.1 地面照片采集要求 4 5.1.2 地面照片属性及采集要求 5 5.1.3 地面照片属性采集方法 7 5.2 遥感影像实例及其
2、属性信息采集 7 5.2.1 遥感影像实例采集要求 7 5.2.2 遥感影像实例属性信息采集 9 6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存储要求 . 10 6.1 总则 . 10 6.2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库结构 10 6.2.1 数据表PHOTO 10 6.2.2 数据表SMPIMG . 12 6.2.3 关系表PHOTO_IMG . 13 6.3 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 14 7 汇交要求 14 7.1 数据格式 . 14 7.2 目录组织 . 14 I 前言 本文件是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技术规定之一, 其试行版本在普查试点 中使用,在此基础上修订形成本文件。 本文件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 本文
3、件由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周旭 程滔 贾云鹏 李力勐 王发良 陶舒 高志宏 刘倩 杨靓 刘若梅 陈新湖 II 引 言 遥感影像解译时,对地理环境的正确认知是保证解译结果正确的基本前提。 利用具有对照关系的地面照片和遥感影像为主的解译样本数据, 可以为遥感影像 解译者建立对相关地域的正确认识提供支持, 也可在解译结果的质量控制方面发 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长期监测积累实地参考资料。 本文件针对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需求, 参考现有的国家技术标准和行 业技术规范,依据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方案和第一次全国地
4、理国 情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以满足地理国情普查中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获取与 交换等实际生产作业需要为出发点,致力于规范解译样本数据的内容和形式,为 充分发挥解译样本数据在地理国情普查和相关工作中的作用奠定基础。1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的内容、 采集要求以及数据存储与汇交要 求。 本文件适用于地理国情普查、监测工作,其他相关工作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7408-2005/ISO 8601:2000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 示法 CIPA DC-008-2010 Exchangeabl
5、e image file format for digital still cameras: Exif Version 2.3 GDPJ 01-2013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 用于辅助遥感影像解译收集获取的地面实景照片和对照遥感影像等样本数 据。 3.2 地面照片 用通用数码相机在地面实地拍摄的能较全面清晰反映一定范围内地物特征 的照片。 3.3 样点 也称拍摄点,拍摄地面照片的位置点,依据拍摄地面照片时照相瞬间相机的 空间坐标确定其空间位置。每一张地面照片代表一个样点。 3.4 样点组 被摄对象相同的一组地面照片代
6、表的样点组合。 2 3.5 遥感影像实例 从经过正射处理的影像数据源截取的与地面照片拍摄范围和内容一致的航 空航天遥感影像。 3.6 相机姿态参数 反应拍摄地面照片时照相瞬间相机的空间位置和与地面直角坐标系相对的 旋转姿态参数,类似于摄影测量中的像片外方位元素。 3.7 照片方位角 拍摄地面照片时照相瞬间相机镜头所指方向相对于地球正北或磁北的偏转 角。按顺时针方向从0-359.99度递增。 3.8 相机俯仰角 拍摄地面照片时照相瞬间相机成像中心与镜头连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偏转角。 根据偏转方向有正负之分, 负向表示连线延长线偏向地心, 正向相反, 分别在0-90 度范围取值,并根据正负向带相应符号
7、。正常情况下,相机俯仰角在10度以内。 3.9 相机横滚角 以相机镜头方向为前方向, 拍摄地面照片时照相瞬间从相机左侧中间点向相 机右侧中间点连线的延长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偏转角。根据偏转方向有正负之分, 负向表示连线延长线偏向地心,正向相反,分别在0-90度范围取值,并根据正负 向带相应符号。正常情况下,相机横滚角在10度以内。 3.10 拍摄距离 拍摄地面照片时相机所在位置到地面被摄景物中的主体地物之间的直线距 离。 注: 由于主体地物的确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且准确测定距离可操作性较差, 拍摄距离一般是估算的大致距离, 并在采用长焦拍摄远景时确定拍摄对象的大致 位置具有参照意义。 3.11
8、EXIF Exchangeable image file的缩写, 是日本相机影像产品工业协会和电子信息技 术产业协会联合制定的一种用于交换照片元数据的标准, 广乏用于数码相机领域。 是该领域的一个事实标准。 3 3.12 35mm等效焦距 与标准35mm胶片相机等效的焦距(不考虑数字变焦的因素)。 3.13 标识符 用以在一定范围内唯一识别不同对象的符号或代号。 标识符通常有一定的命 名规则。 4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内容与属性 4.1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内容 遥感解译样本数据包含两类,一是地面照片,二是遥感影像实例数据。两类 数据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地物影像形态特征,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可
9、以帮助 解译人员更高效地认知遥感影像所蕴含的信息。 两者之间根据位置和反映的内容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对应关系有以下几种 情况,都是合理的: 1)一对一关系:一张地面照片只对应一幅遥感影像实例。这种情况下,可 用的遥感影像数据源比较单一。 2)一对多关系:一张地面照片对应多张不同类型或时相的遥感影像实例。 3)多对一关系:多张地面照片对应一幅遥感影像。这种情况一般针对比较 复杂的地面环境,难以通过一张地面照片全面反映其特征,需要从不同 位置和角度对同一地点的地物拍摄多张地面照片。但针对拍摄对象所在 区域,只有一种可供采集遥感影像实例的数据源。 4)多对多关系:多张地面照片对应多幅遥感影像实例。
10、这是上面第 2)和 第 3)两种情况的综合。在第 3)种情况的基础上,有多种类型或时相的 数据源可供采集遥感影像实例。 为便于操作起见,每一张照片表示一个样点。对于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情况, 每一张照片及对应的遥感影像实例代表一个样点;对于多对一或多对多的情况, 有多个样点形成一个逻辑上的样点组, 该样点组由一组具有上述对应关系的地面 照片和遥感影像实例组成。 4.2 地面照片的属性 除拍摄能够比较全面清晰反映一定范围内地物特征的地面照片, 为了建立地 面照片和遥感影像实例的对应关系,并有利于后期深入利用,每一张地面照片需 要记录拍摄时的相机姿态参数、拍摄距离,以及由相机在照片中自动记录的拍摄 时
11、的 35mm等效焦距、拍摄时间、拍摄者等信息。此外,需说明照片主体内容所 属的地理国情信息类型,并尽可能对地面照片反映的内容提供文字说明。姿态参4 数中包含经纬度、高程、方位角、横滚角、俯仰角,此外,还需要尽可能记录影 响获得这些姿态参数精度水平的属性,包括定位方法、采用卫星定位时观测到的 卫星数量、平面定位精度,方位角的测量精度范围等。 4.3 遥感影像实例的属性 要正确识读遥感影像实例所包含的的地物信息,需要更多的属性信息支持。 因此,遥感影像实例还包含数据源类型、分辨率、波段数、拍摄时间等属性。另 外,为了后期查询检索方便,需要记录遥感影像实例四个角点的经纬度坐标。 5 遥感影像解译样本
12、数据采集要求 5.1 地面照片及其属性信息的采集要求 5.1.1 地面照片采集要求 1)总体原则 采集的地面照片需充分保证样本的典型性。每一个样本应能够代表所属 的覆盖类型,能综合反映该类型的总体特征,或者突出反映该类型某一 方面的特征;在地表地物分布和覆盖类型相对比较一致的一定区域内, 样本总体在数量上应能代表该区域的整体特征,在分布上应贴近地物和 覆盖类型分布的趋势。 地面照片反映的地表季相或覆盖状态应尽可能与遥感影像的时相接近; 如果季相差别较大,需确保通过照片判别出的地物或覆盖状态与影像上 判别出的一致,否则不应作为样本保留。 外业核查时,内业有疑问的图斑,以及外业发现分类错误的图斑,
13、原则 上都需要采集对应的解译样本数据。对内业较确定的图斑,可在任务区 内根据区域特点选取典型区域进行核查并采集样本,核查到的地方都应 采集样本,具体按照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技术规定执行。 地面照片的拍摄,可先设计好路线,并大致确定拍摄位置,在外业调查 中有目的性的拍摄;也可不设计路线,而在外业调查中直接拍摄典型地 物,并做好相关记录。 地面照片在整理过程中,除文件名称外,应避免对原始照片文件进行造 成属性信息发生错误改变的再加工处理。 2)数量要求 在前述总体原则的基础上,对所有要求识别的地表覆盖类型开展样本采 集,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区域情况参照下款要求确定样本数量。 以影像数据源类型、时
14、相比较一致(时相相差 1个月以内)且连片、地 理环境差异不大的区域作为范围,如果区域范围超过 1000 平方千米, 每种覆盖类型(最细一级类)采样点数量一般平均不少于 15 个;若区5 域范围小于 1000 平方千米,每种覆盖类型采样点数量一般平均不少于 10个,样点的分布应尽可能与图斑的分布相一致;难以到达的特殊困难 地区,每种覆盖类型采样点数量一般平均不少于 3个;对于图斑数很少 (100 个以下)且图斑总面积很小的覆盖类型,若具有典型性,也必须 至少采集 1个样点。 3)质量要求 拍摄时应尽可能水平持握相机,使其保持正常姿态,避免照片信息失真 误导使用者。特殊情况下,相机俯仰角或横滚角大
15、于 10 度以上时,需 记录其值。 应尽可能拍摄离相机 200米范围以内的景物,避免照片与遥感影像实例 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失真;难以到达只能通过远距离拍摄的,拍摄距离 大于 200米时,应估测拍摄距离并记录。可以现场估测,也可以内业确 定拍摄对象位置后测算其与相机位置之间的距离得到。 对于需要长焦远距离拍摄的景物,应在同一拍摄位置采用相同的相机姿 态(包括镜头方位角、俯仰角、横滚角3个参数)分别用正常焦距、中 焦和长焦拍摄3张照片,或至少用正常焦距和长焦拍摄两张照片,以利 于在照片上完整反映远方地物的位置和与其他地物的布局关系。 地面照片尽可能使用精细模式保存,总像素数量应在 200 万像素以
16、上。 由于数据量原因,不建议采用过大的总像素数量,建议一般控制在 1000 万像素以下。 地面照片的长宽尺寸不做限定, 可根据相机情况合理设置。 4)文件格式与命名 地面照片采用 JPG格式,后缀名为“.jpg”。 照片标识符按以下规则生成: 照片标识符用 32位字符表示,前 2位为“PH”,表示该文件为照片 文件;接下来的 14 位表示时间,使用表 5-1 中的拍摄时间,记录到秒, 格式为 YYYYMMDDHHMMSS;接下来的 7 位表示表 5-1 中的拍摄点 经度,按度分秒记录,格式为 DDDMMSS;紧接 6位为表 5-1中的拍摄 点纬度,按度分秒记录,格式为 DDMMSS;最后 3
17、位为表 5-1 中的照 片方位角,记录到度,格式为 DDD。以上不足部分均用 0填充。 在地面照片拍摄时,相机会按照一定规则自动生成其文件名,但不能保 证文件名的全局唯一性。需要在照片整理阶段,把文件名改用照片标识 符命名,文件名的后缀名不变。 5.1.2 地面照片属性及采集要求 地面照片包含18项属性内容,其获取方法和采集要求见表5-1。 应正确操作获取相关属性参数的仪器,照片的拍摄点位置、照片方位角的值 应尽可能发挥仪器设备的精度水平,确保获得高质量的数据。拍摄点位置定位精 度一般应控制在15米以内。照片方位角的精度应在5度以内。 6 表 5-1 地面照片属性定义及采集要求 序号 属性内容
18、 获取说明 采集要求 1 照片的标识符 按规则生成 根据 5.1.1 节定义的规则生成。 2 拍摄时间 相机自动记录 采用北京时间,格式为 YYYY-MM-DDTHH:MM:SS。从照片 EXIF 信息的DateTimeOriginal标记中 读取。如:2013-07-07T10:01:01 3 拍摄点经度 部分相机自动记录;也可通过与 GPS 设备同步提取 从照片 EXIF 信息的GPSLongitude标 记中读取。采用 WGS84坐标系。 4 拍摄点纬度 同上 从照片 EXIF信息的GPSLatitude标记 中读取。采用 WGS84坐标系。 5 位置定位平面 精度水平 同上 从照片 E
19、XIF 信息的GPSDOP标记中 读取。无法获时可以不填写。 6 拍摄点高程 同上 从照片 EXIF 信息的GPSAltitude标记 中读取。为大地高。 7 定位方法 同上。如果不是卫星定位需要填 写。手机定位填写“CELLID”, 无线网定位成填写“WiFi”,不 确定的填写“Unknown” 可从照片 EXIF 信息的 GPSMeasureMode标记中读取。 8 定位时观测到 的卫星数量 同上 从照片 EXIF信息的GPSSatellites标记 中读取。无法获取时可以不填写。 9 照片方位角 部分相机自动记录 从照片 EXIF 信息的GPSImgDirection 标记中读取。 10
20、 照片方位角的 参照方向 字母 G表示磁北; 字母 T表示真 北。部分相机自动记录 从照片 EXIF 信息的 GPSImgDirectionRef标记中读取。 11 方位角准确程 度 部分相机或一体化系统自动记录 无法确定时可以不填写。 12 拍摄距离 需估测填写 当距离被摄对象在 200米以上时,填 写估测距离。 13 相机俯仰角 部分相机或一体化系统自动记录 当镜头俯仰角度大于 10 度时, 需要填 写。 14 相机横滚角 部分相机或一体化系统自动记录 当相机横滚角大于 10 度时,需要填 写。 15 照片主体所属 的地理国情信 息类型代码 需人工或批量自动填写。 依据 地 理国情普查内容
21、与指标的定义 填写。 可与地理国情信息数据结合批量自动 获取。 16 样点地理环境 描述 需人工填写 对样点处被拍摄范围的地理环境进行 直观、简要说明。可包括所在地地名 或实体名、周围情况、植被或作物类 型以及对覆盖物的直观描述。具体可 灵活掌握,起到准确完整传递照片中 拍摄对象包含的信息即可。 7 序号 属性内容 获取说明 采集要求 17 拍摄者 相机自动记录 从照片的 EXIF信息的Artist标记中读 取。 18 35mm等效焦距 相机自动记录 从照片的 EXIF 信息的 FocalLengthIn35mmFilm标记中读取。 5.1.3 地面照片属性采集方法 1)方法一 使用支持自动记
22、录相机姿态参数和相机成像参数信息的一体化外业调绘核 查系统,其他信息通过人工交互方式输入并同步记入数据库。 2)方法二 使用支持在照片 EXIF信息中自动记录相机姿态参数和相机成像参数信息的 照相机,其它属性信息由人工记录到手簿上。 3)方法三 若使用的相机不能自动记录相机姿态参数, 可同时携带事先做好相机时间对 准的手持 GPS 接收机记录采集者的行走轨迹,拍摄照片同时在手簿上记录其他 属性信息。事后内业读取 GPS 记录和地面照片 EXIF信息中的拍摄时间,通过时 间同步,把相应的位置信息挂接到地面照片上。 上述第 2)和第 3)两种方法中,保证人工记录信息与拍摄的地面照片之间 正确关联非
23、常重要。为提高外业工作效率,可以在人工记录属性信息时,同时在 手簿上准确记录拍摄地面照片的时间,内业整理完人工记录的属性信息后,自动 读取地面照片 EXIF中包含的其他信息,并通过时间关联方式与拍摄的地面照片 及其他属性信息批量自动挂接。 注: 有许多软件可以读取照片的 EXIF 信息,其中可以参照使用免费的 ExifTool (http:/www.sno.phy.queensu.ca/phil/exiftool/ )的命 令行工具实 现批处理。 该命令带 -T 参 数时, 可以以表格方式输出指定的一批照片的 EXIF 信 息。 例如, 下面的命令可以把当前目 录下所有 jpg 格式的照片中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DPJ 06 2013 遥感 影像 解译 样本 数据 技术 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