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资格考试初级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分类模拟16及答案解析.doc
《经济师资格考试初级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分类模拟1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师资格考试初级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分类模拟16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经济师资格考试初级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分类模拟 1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3,分数:66.00)1.一般来说,服务质量特性可分为_。(分数:2.00)A.可靠性B.响应性C.保证性D.移情性E.舒适性2.质量管理是指从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_。(分数:2.00)A.质量目标B.质量策划C.质量控制D.质量保证E.质量反馈3.质量控制适用于对组织任何质量方面的控制,包括_。(分数:2.00)A.生产领域B.产品的设计C.生产原料的采购D.服务的提供E.产品的种类4.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有_。(分数:2.
2、00)A.统计质量控制阶段B.统计质量分析阶段C.质量检验阶段D.质量调查阶段E.全面质量管理阶段5.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主要包括_。(分数:2.00)A.分层法B.调查表法C.散布图D.排列图E.折线图6.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_。(分数:2.00)A.方法B.机器C.原料D.环境E.产品7.过程能力指数过大的处置方法有_。(分数:2.00)A.降低过程能力B.更改设计,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C.努力提高设备精度,并使工艺更为合理和有效D.为了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实行分级筛选来提高产品质量E.采取合并或减少工序等方法8.计量值控制图适用于以_为控制对象的情况。(分数:2.0
3、0)A.长度B.强度C.纯度D.宽度E.数据的质量特性值9.按照生产加工的流程,企业实际生产活动中的质量检验可分为_。(分数:2.00)A.验收检验B.过程检验C.进货检验D.工序检验E.完工检验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序检验的形式的有_。(分数:2.00)A.首件检验B.巡回检验C.末件检验D.理化检验E.感官检验11.2008 版 ISO 9000 族标准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_。(分数:2.00)A.支持性标准和文件B.技术报告C.技术规范D.核心标准E.小册子12.2008 版 ISO 9000 族标准的核心标准部分包括_。(分数:2.00)A.GB/T 190002008 idt IS
4、O 9000:200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B.GB/T 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C.ISO/TR 10006 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指南D.GB/T 190042009 idt ISO 9004:2009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E.GB/T 190112003 idt ISO 19011:2002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13.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可用于_。(分数:2.00)A.需要实施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内部或外部审核或需要管理审核方案的所有组织B.组织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C.认证、审核、法规或
5、合同的目的D.内部和外部(第二方或第三方)评价组织提供满足组织自身要求、顾客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E.组织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14.质量认证的发展阶段包括_。(分数:2.00)A.合格声明B.第三方合格评定C.第二方独立证实D.风筝标志E.合格评定15.关于质量认证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00)A.有利于保护生产者利益B.节约大量社会检验费用C.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D.促进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E.有利于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16.质量认证的类型不包括_。(分数:2.00)A.型式试验加认证后监督市场抽样检验B.型式试验C.型式试验加认证后监督需求方抽样检验D.全数
6、检验E.市场质量管理体系评定17.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时,其要求包括_。(分数:2.00)A.全行业的质量管理B.全企业的质量管理C.全过程的质量管理D.全员的质量管理E.多方法的质量管理18.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应坚持抓住思想、目标、体系、技术四个要领这一原则,就应明确_。(分数:2.00)A.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B.企业的质量目标是通过一个健全而有效的体系来实现的C.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围绕一定的质量目标来进行D.全面质量管理是一套能够控制质量、提高质量的管理技术和科学技术E.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19.下列各项属于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有_。(分数:2.00)A.领导作用B.持续改进
7、C.与购买方互利的关系D.以理论依据为基础进行决策E.过程方法20.全面质量管理实施的工作程序包括_。(分数:2.00)A.分析B.决策C.准备D.开始E.扩展21.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对整个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综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00)A.企业需要对整个组织的质量管理状况进行定期的审核B.企业应该对主要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C.企业需要建立各个层次的完整的目标体系D.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关键业务流程E.企业需要明确主要的成功因素,在成功因素基础上确定关键业务流程22.关于 PDCA 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分数:2.00)A.计划阶段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市场调查、客户访问、了解国家经
8、济政策与产业发展导向等,摸清顾客明示或隐含的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确定企业质量方针、政策、目标和计划等B.执行阶段是实施计划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根据质量定位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但不包括计划执行前的员工培训C.检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D.处理阶段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E.实际运行中,可将计划阶段分为四个步骤,即分析现状找问题、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找出主要质量原因和制定对策和措施23.六西格玛管理的主要特征具体包括_。(分数:2.00)A.以顾客为关注中心B.依据数据和事实,使管理成为量化的科学C.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降
9、低资源成本,促使组织的业绩提升D.强调全体队伍的建设,以项目为基本单元而运作E.追求完美,容忍失误24.关于六西格玛管理,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分数:2.00)A.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目标管理方式B.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量化的综合管理方法C.六西格玛管理是绩效管理D.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技能管理E.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主动改进型管理25.下列各项中,属于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及其成员的有_。(分数:2.00)A.质量管理委员会B.质量领导C.发起者D.倡导者E.黑带大师26.关于六西格玛组织的成员,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分数:2.00)A.质量管理委员会由企业高级管理层组成,专职负责公司的质量工作B.质量
10、领导直接面对公司最高领导C.倡导者一般由企业高级管理层组成,大多数为兼职D.黑带大师负责六西格玛的操作管理,推动六西格玛质量计划方法和工具使用E.绿带为全职人员,是企业内部推行六西格玛管理的众多底线收益项目的负责人27.关于全面质量管理与六西格玛管理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00)A.全面质量管理关注由顾客反应确定的关键过程与系统B.全面质量管理追求顾客满意以及连续不断地满足顾客需求,强调人人参与C.六西格玛管理不仅重视顾客的声音,同时也重视股东的利益和追求财务方面的效果D.主管领导尤其是高层领导的承诺和支持都是很重要的E.全面质量管理与公司策略结合在一起28.产品质量立法的基本原则有_
11、。(分数:2.00)A.有限范围原则B.统一立法、区别管理原则C.实行行政区域统一管理、组织协调的属地化原则D.奖优罚劣原则E.质量等级划分原则29.关于产品质量责任,下列叙述错误的有_。(分数:2.00)A.生产者、购买者和销售者以及对产品质量负责的人违反产品质量规定的义务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B.购买者以及对产品质量负责的人违反产品质量规定的义务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C.销售者以及对产品质量负责的人违反了产品质量规定的义务,应当承担产品质量责任D.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对产品质量负责的人违反产品质量规定的义务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E.产品质量责任包括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不履行保证产品质
12、量义务的民事责任30.产品质量法规定了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包括_。(分数:2.00)A.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条件B.明确表示的产品质量标准C.消费者的消费经验D.产品生产流程缺陷E.产品缺陷31.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的原因主要有_。(分数:2.00)A.产品设计上的原因导致不合理危险B.产品选材上的原因导致不合理危险C.制造上的原因产生的不合理危险D.告知上的原因产生的不合理危险E.使用者使用不当导致不合理危险32.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包括_。(分数:2.00)A.保证产品内在质量B.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C.产品包装必须符合规定要求D.保证产品标识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E.保持产品原有
13、质量33.下列对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的叙述,错误的有_。(分数:2.00)A.是一项强制性的行政措施,而非法制手段B.产品质量法规定,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C.监督抽查工作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规划和组织D.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E.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申请复检的期限为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 20 日内二、案例分析题(总题数:6,分数:34.00)某电池生产企业对其生产的 A、B、C 三种电池的生产过程能力进行评估。经随机抽样并计算,得出如下数据:A 电池的过程能力指数为 1.8,B 电池的过程能力指数为 0.7,C 电池的设计寿命
14、要求不低于 8500 小时。随机抽取的该电池样本的平均寿命为 8860 小时,样本标准偏差为 120 小时。(分数:6.00)(1).对 A 电池的过程能力指数进行判断,其生产过程能力_。(分数:2.00)A.过剩B.充足C.正常D.不足(2).根据 B 电池的生产过程能力指数,该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分数:2.00)A.若设计上允许,降低产品的技术要求B.努力提高设备精度,并使工艺更为合理和有效C.采取合并或减少工序等方法D.降低原材料质量及加工性能(3).C 电池的过程能力指数为_。(分数:2.00)A.0.83B.1.00C.1.20D.1.34某型号零件的内径设计尺寸为 20mm,
15、公差为(+0.15,-0.15)mm。某道工序承担该零件内径的最后加工,现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共抽取 200 个样本,经测算,该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 0.08mm。(分数:6.00)(1).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_。(分数:2.00)A.2.2052B.1.635C.1.414D.0.625(2).若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 1.5,可以判断该工序的工序能力_。(分数:2.00)A.充足B.正常C.不足D.严重不足(3).在该型号零件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能是_。(分数:2.00)A人B.方法C.价格D.机器某标准件厂质量控制中心正在分析某型号螺
16、母的工序能力和质量控制问题,该型号螺母的内径设计尺寸为160.15mm,在生产过程中某道工序承担该型号螺母内径的最后加工,通过对加工完成该道工序的内径尺寸随机抽样,经计算得知:样本内径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 s=0.025mm。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 C P 为_。(分数:2.00)A.2B.1.8C.1.4D.0.6(2).若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 0.4,可以判断该工序的工序能力等级为_。(分数:2.00)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3).在该型号螺母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能是_。(分数:2.00)A人B.方法
17、C.价格D.机器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 3.1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15,-0.0020)。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 250 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0.00049。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 C P 为_。(分数:2.00)A.1.19B.1.25C.1.28D.1.30(2).通过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_。(分数:2.00)A.不足B.正常C.充足D.过剩(3).若需在某道工序中控制该齿轮
18、材料的强度,则要求控制该工序的_。(分数:2.00)A.双侧公差B.公差中心C.上限公差D.下限公差某车间正在对工序的过程能力进行分析,得知某零件第 n 道工序加工时,设计尺寸(单位 mm)为 T U =20.000,T L =19.991。通过随机抽样,经计算得知: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0.00131。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该工序的过程能力指数为_。(分数:2.00)A.0.67B.1.00C.1.33D.1.15(2).该工序的过程能力_。(分数:2.00)A.过剩B.不足C.正常D.严重不足(3).在全面质量管理中,人们常用_来整理数据,描述质量
19、特性数据分布状态,观察产品的质量波动,从而了解工序质量的分布规律。(分数:2.00)A.直方图B.排列图C.鱼骨图D.控制图某部件加工的时候,设计尺寸 10mm(误差为+0.010,-0.005),通过随机检验,经过计算已经知道: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0.008。 回答下列问题:(分数:4.00)(1).过程能力是指过程处于受控或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其与质量波动的关系为_。(分数:2.00)A.过程能力越强,质量波动越小B.过程能力越强,质量波动越大C.过程能力越弱,质量波动越小D.过程能力越弱,质量波动越大(2).工序能力指数计算结果为_。(分数:2.00)A.0.2473B.
20、0.3125C.1.1462D.1.4759经济师资格考试初级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分类模拟 1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3,分数:66.00)1.一般来说,服务质量特性可分为_。(分数:2.00)A.可靠性 B.响应性 C.保证性 D.移情性 E.舒适性解析:解析 服务质量特性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可靠性,准确地履行服务承诺的能力;响应性,帮助顾客并迅速提供服务的愿望;保证性,员工具有的知识、礼节以及表达出自信与可信的能力;移情性,设身处地地为顾客着想和对顾客给予特别的关注;有形性,有形的设备、设施、人员和沟通材料的外表。2.质量管理是指从
21、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_。(分数:2.00)A.质量目标 B.质量策划 C.质量控制 D.质量保证 E.质量反馈解析:解析 质量管理是指从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这几个环节。3.质量控制适用于对组织任何质量方面的控制,包括_。(分数:2.00)A.生产领域 B.产品的设计 C.生产原料的采购 D.服务的提供 E.产品的种类解析:解析 质量控制适用于对组织任何质量方面的控制,不仅仅限于生产领域,产品的设计、生产原料的采购、服务的提供、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配置等涉及组织内几乎所有的活动均
22、适用。4.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有_。(分数:2.00)A.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B.统计质量分析阶段C.质量检验阶段 D.质量调查阶段E.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解析:解析 20 世纪,人类跨入了以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垄断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在整整一个世纪中,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5.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主要包括_。(分数:2.00)A.分层法 B.调查表法 C.散布图 D.排列图 E.折线图解析:解析 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常用统计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分层法、调查表法、散布图、排列图、因果分析图、直方图等方法。运用这些工具可以从经常变
23、化的生产过程中系统地收集到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种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进而画出各种图表,计算某些数据指标,找出质量变化的规律,实现对质量的控制。6.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_。(分数:2.00)A.方法 B.机器 C.原料 D.环境 E.产品解析:解析 过程能力又称工序能力或工艺能力,它是指过程处于受控或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影响过程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人(Man)、机器(Machine)、原料(Material)、方法(Method)、测量(Measurement)和环境(Environment),简称 5M1E。7.过程能力指数过大的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师 资格考试 初级 工商管理 专业知识 实务 分类 模拟 1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