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B 032-2009 通信用后备式锂离子电池组.pdf
《YDB 032-2009 通信用后备式锂离子电池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B 032-2009 通信用后备式锂离子电池组.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通信标准类技术报告YDB 0322009通信用后备式锂离子电池组 Back-up lithium-ion battery for telecommunications 2009-04-29 发布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发布YDB 0322009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 1 4 产品系列 . 2 5 要求 . 2 6 试验方法 . 6 7 检验规则 . 12 8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 12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电池组的标称电压、容量和适用性 . 14 A.1 电池组工作电压 . 14 A.2 电池组容量(暂
2、行) . 14 A.3 电池组适用性 . . 14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通信用后备电源主要问题和锂离子电池组产业化现状 . 15 B.1 通信用铅酸蓄电池的主要问题 . 15 B.2 通信用后备式锂离子电池组的不足 . 16 YDB 0322009 II 前 言 为适应信息通信业发展对通信标准文件的需要,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安排下,对于技术尚在发展中,又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性文件引导其发展的领域,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组织制定“通信标准类技术报告”,推荐有关方面参考采用。有关对本技术报告的建议和意见,向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反映。 本技术报告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技术报告由
3、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报告起草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哈尔滨光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本技术报告主要起草人:胡芳、李海、马向民、黄茂胜、熊兰英、吴京文、黄睿、江文锋、唐志雄、吴建华、刘铁建 YDB 0322009 1 通信用后备式锂离子电池组 1 范围 本技术报告规定了通信用后备式锂离子电池组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技术报告适用于通信用后备式锂离子电池组(以下简称电池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
4、报告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报告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本技术报告,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报告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报告。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08-2008 塑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检查)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
5、抗扰度验 YD/T 983-1998 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报告。 3.1 额定容量 rated capacity 指在环境温度为252条件下,以电池组5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C 5表示,数值为1.0C 5,单位为安时 (Ah);5h率放电电流用I 5表示,数值为0.2C 5,单位为安培(A)。 3.2 标称电压 nomina l voltage 用于表示电池组电压平均值的近似值,单位为伏特(V)。 3.3 充电限制电压 charge li mit voltage 电池充电时要求的最高充电电压值。 3.4 终止电压
6、 end of disc harge voltage 电池停止放电时的电压。 3.5 循环寿命 cycle life 在规定条件下,电池组在特定性能失效之前所能进行的充放电循环次数。 3.6 容量保存率 save rate of capacity 电池组在规定环境条件下,存储一定的时间后,在规定放电条件下,电池组放出可用容量的能力。 YDB 0322009 2 4 产品系列 4.1 单体电池容量系列(Ah) 2、4、5、8、10、20、30、40、50、60、80、100、150、200。 注:当用户提出要求并与制造厂协商后可以生产系列数值以外的产品。 4.2 输出电压标称值系列 48V,12
7、V。 5 要求 5.1 工作温度范围 电池组在环境温度-2060条件下使用: 充电环境温度:055; 放电环境温度:-2060。 5.2 电池组的组成 图1 电池组组成示意图 电池组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功能上,电池组包括两部分:电池组模块和电池管理系统,其中电池组模块由一个或多个单体锂离子电池组合而成,电池管理系统(BMS)及充放电电路既可内置于电池组模块也可外置于电池组模块。 5.3 外观 电池组外观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电池组表面应清洁,无明显变形,无机械损伤,接口触点无锈蚀; b) 电池组表面应有必需的产品标识,且标识清楚; c)电池组的正、负极端子及极性应有明显标记,便于连接; d
8、)电池组的电源接口、通讯(或告警)接口应有明确标识。 5.4 电气性能 5.4.1 电池组内单体电池性能一致性 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应为同一厂家生产、结构相同、化学成分相同的产品,且符合下列要求: a)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静态开路电压偏差应不大于0.05V; b)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最大静态内阻偏差应符合:10m以下的,偏差绝对值不超过1m,10m以上的不超过平均值的5; c)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之间最大容量偏差应不超过平均值的1。 5.4.2 放电性能 放电性能见表1。 YDB 0322009 3 表1 放电性能 环境温度 放电电流 技术要求 25 0.5C5 A 电池组按 6.3.
9、4.1 规定进行放电,其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 96。 1.0C5 A 电池组按 6.3.4.2 规定进行放电,其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 92。 -10 0.2C 5 A 电池组按 6.3.4.3 规定进行放电,其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 60,电池组外观应无变形、无爆裂。 -20 0.2C 5 A 电池组按 6.3.4.4 规定进行放电,其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 40,电池组外观应无变形、无爆裂。 60 1.0C 5 A 电池组按 6.3.4.5 规定进行试验,其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 90,电池组外观应无变形、无爆裂。 5.4.3 容量保存率 电池组按6.3.5的方法测试,电池组容量应不低于
10、额定值的95。 5.4.4 循环寿命 电池组按6.3.6的方法测试,电池组的循环寿命应不少于800次。 注:锂离子电池组寿命与其他类型电池的比较参见附录B。 5.4.5 高温加速老化寿命 电池组按6.3.7的规定进行间歇式充电后放电,其外观应无明显变形、锈蚀、冒烟或爆炸,其测试循环次数应不少于52次。 5.5 电磁兼容性 5.5.1 静电放电抗扰性 电池组应满足GB/T 17626.2-2006 等级 4的要求;试验后,其外观应无明显变形、漏液、冒烟或爆炸,并能正常工作。 5.5.2 传导骚扰限值 电池组应满足YD/T 983-1998等级B的要求;试验后,其外观应无明显变形、漏液、冒烟或爆炸
11、,并能正常工作。 5.5.3 辐射骚扰限值 电池组应满足YD/T 983-1 998 等级 B的要求;试验后,其外观应无明显变形、漏液、冒烟或爆炸,并能正常工作。 5.5.4 浪涌(冲击)抗扰性 电池组应满足GB/T 1762 6.5-2008 等级4的要求; 试验后,其外观应无明显变形、漏液、冒烟或爆炸,并能正常工作。 5.6 电池管理系统 5.6.1 显示精度 电池组配有专用电池管理系统(BMS),BMS显示的各种参数值与电池组实际的参数值之间的误差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显示精度 参数名称 技术要求 电压 电池组按 6.4.1 规定进行试验,充电电压显示精度应优于 1%。 电流 电池组
12、按 6.4.2 规定进行试验,放电电流显示精度应优于 2.5%。 容量 电池组按 6.4.3 规定进行试验,电池组容量显示精度应优于 5%。 电池组工作环境温度 电池组按 6.4.4 规定进行试验,温度显示误差应小于 3。 5.6.2 监控功能 5.6.2.1 通讯接口 YDB 0322009 4 电池组宜具有RS232或RS485/422、IP、USB等标准通讯接口, 通信协议参见YD/T 1363.3-2005中的蓄电池检测装置通信协议,应提供与通讯接口配套使用的通讯线缆和各种告警信号输出端子。 5.6.2.2 监控内容 电池组应具有以下实时监控功能: 遥测:电池组容量(SOC)、电池组/
13、单体电池电压、电池组/单体电池电流、环境/电池组/PCBA板(可选)/单体电池温度(可选)等; 遥信:电池组的充电/放电状态、电池组充电过压/过流告警、电池组放电欠压/过流告警、单体电池充电过压告警、单体电池放电欠压告警、电池组极性反接告警、环境/电池组/PCBA/单体电池高温告警、环境低温告警、电池组容量过低告警、电池组温度/电压/电流传感器失效告警、单体电池失效告警(可选)、电池组失效告警(可选); 遥控:开/关机,充电/放电测试; 遥调:电池组的充电/放电管理参数等。 5.6.3 智能间歇式充放电管理 电池管理系统(BMS)应具备对整个电池组进行智能间歇式充放电管理功能。 智能间歇式充放
14、电步骤如 注:T1 和 T3 为充电过程,T1 为恒流-恒压充电阶段,T2 为电池组开路静置阶段;T3 为间歇式补充电阶段;T4 为电池组放电过程;X 值为 7595。 图 2 所示: 恒流-恒压充电阶段:电池组充电电路根据各单体电池的电压进行充电控制,控制电池单体和电池组的充电电压满足充电限制电压要求,直到所有电池都充满电,电池组充电限制电压见附录 A; 补充电阶段:电池组完成整个恒流-恒压充电过程后,电池组由BMS控制进入开路静置状态,如图3所示,直至容量减少到电池组充电限制电压初始容量的7595SOC时,由BMS控制电池组重新进入补充电状态,补充电方式也遵循恒流-恒压充电方式;在开路静置
15、状态时,若交流电停电,BMS应能控制电池组无延迟进入放电状态。 注:T1和T3为充电过程,T1为恒流-恒压充电阶段,T2为电池组开路静置阶段;T3为间歇式补充电阶段;T4为电池组放电过程;X值为7595。 图2 电池组间歇式充放电管理示意图 YDB 0322009 5 图3 电池组开路静置示意图 5.7 保护功能 5.7.1 过充电保护 电池组按6.5.1规定进行试验,电池组应切断充电电路,电池组应不漏液、冒烟、起火或爆炸。 5.7.2 过放电保护 电池组按6.5.2规定进行试验,电池组应切断放电电路,电池组应不漏液、冒烟、起火或爆炸 5.7.3 短路保护 电池组按6.5.3规定进行试验,电池
16、组应瞬间切断电路,电池组应不漏液、冒烟、起火或爆炸;瞬时充电后,电池组电压应不小于标称电压。 5.7.4 反接保护 电池组按6.5.4规定进行试验,电池组应切断电路,电池组应不漏液、冒烟、起火或爆炸;瞬时充电后,电池组电压应不小于标称电压。 5.7.5 过载保护 电池组按6.5.5规定进行试验,当放电电流达到过载保护电流值时,电池组应切断电路,电池组应不漏液、冒烟、起火或爆炸;瞬时充电后,电池组电压应不小于标称电压。 5.7.6 温度保护 电池组按6.5.6规定进行试验:温度达到表3中保护点范围时, 电池组应切断电路; 除电池组内部BMS元器件高温保护外,温度达到表3中恢复点范围时,电池组应自
17、动恢复工作;电池组应不漏液、冒烟、起火或爆炸。 表3 温度保护 项目 保护点 恢复点 环境高温禁止充电保护 602 352 环境高温禁止放电保护 702 552 环境低温禁止放电保护 -302 -152 环境低温禁止充电保护 -52 52 5.8 电池组安全性能 5.8.1 抗重物冲击 电池组按6.6.2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 5.8.2 抗热冲击 电池组按6.6.3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 5.8.3 抗过充电 电池组按6.6.4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 YDB 0322009 6 5.8.4 抗过放电 电池组按6.6.5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 5.8.5
18、 抗短路 电池组按6.6.6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 5.8.6 高温储存 电池组按6.6.7规定进行试验,应不漏液、冒烟、起火或爆炸。 5.8.7 抗加热 电池组按6.6.8规定进行试验,爆炸电池没有任何部分穿透网屏,没有部分或全部电池突出网屏。 5.8.8 抗穿刺 电池组按6.6.9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 5.8.9 抗挤压 电池组按6.6.10规定进行试验,应不起火、不爆炸。 5.8.10 抗低压 电池组按6.6.11规定进行试验,应不漏液、冒烟、起火或爆炸。 5.8.11 恒定湿热 电池组按6.6.12规定进行试验后,其外观应无明显变形、锈蚀、冒烟或爆炸,其容量应不低
19、于额定值的90。 5.8.12 抗振动 电池组按6.6.13规定进行试验, 其外观应无明显损伤、漏液、冒烟或爆炸,并能正常工作。 5.8.13 抗碰撞 电池组按6.6.14规定进行试验, 其外观应无明显损伤、漏液、冒烟或爆炸. 并能正常工作。 5.8.14 温度循环 电池组按6.6.15规定进行试验,其应不漏液、冒烟、起火或爆炸;电池组外观无破裂,无质量损失,容量不低于初始状态时的70。 5.8.15 阻燃性能 对于塑料外壳和保护盖的电池组,按照6.6.16规定进行测试,外壳应符合GB/ T2408-2008中第8.3.2条FH-1(水平级)和第9.3.2条FV-0(垂直级)的要求。 注:阻燃
20、性能要求不适用于金属外壳的电池组。 5.8.16 绝缘电阻 对于金属外壳的电池组,电池组正负极接口分别对电池组金属外壳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M。 注:绝缘要求不适用于塑料外壳和保护盖的电池组。 5.8.17 抗浸水(可选) 电池组应满足6.6.18抗浸水试验的要求。 5.9 出厂容量 电池组按6.7规定进行试验,容量应在40%75%标称容量范围内或按用户特殊要求约定。 5.10 储存 电池组按6.8规定进行试验,0.2C 5A放电容量应不小于额定值的 85。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除特殊说明,各项试验应在以下条件下进行: 温度:1525(建议25 2); 相对湿度:45%85%; 大气压
21、力:86kPa106kPa。 YDB 0322009 7 6.2 测量仪表要求 测量仪表的要求如表4所示。 表4 测量仪表要求 项目 要求 电压表 精度应不低于 0.5 级,内阻应不小于 10k/V。 电流表 精度应不低于 0.5 级。 测量时间的仪表 精度应不低于0.1%。 恒流源 电流连续可调,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其电流变化应在1%范围内。 恒压源 电压连续可调,其电压变化应在0.5%范围内。 电池内阻测试仪 精度应不低于 1m。 点温计或者温度计 精度应不低于1。 电池充放电测试仪 电压电流连续可调,电压输出和检测精度不低于0.5%,电流输出和检测精度不低于0.1%。6.3 试验方法 6
22、.3.1 充电方式 6.3.1.1 标准充电方式试验方法 在环境温度252的条件下,以0.2C 5A充电,当电池组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0.05C 5A。 6.3.1.2 快速充电方式试验方法 在环境温度252的条件下,以1.0C 5A充电,当电池组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0.05C 5A。 6.3.2 外观 目测检查被测电池组的外观及电池组与通信设备或模拟装置配合情况,应符合5.3条的规定。 6.3.3 单体电池性能一致性 按下列步骤进行试验: a)测量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的电压,应符合 5.4.1 的规定;将电池组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B 032 2009 通信 后备 锂离子 电池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