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377.1-2005 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 第一部分 固定网和移动网间短消息互通的测试方法.pdf
《YD T 1377.1-2005 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 第一部分 固定网和移动网间短消息互通的测试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377.1-2005 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 第一部分 固定网和移动网间短消息互通的测试方法.pdf(5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 1377.12005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 第 1 部分:固定网和移动网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测试方法 Test Methods of Service and Protocol of Peer to Peer Short Message Interworking between Networks Part 1: Test Methods of Peer to Peer Short Message Interworking between PSTN and PLMN 2005-9-1 发布 2005-12-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2、发布YD I 目 次 前 言 . II 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 . 1 第 1部分:固定网和移动网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测试方法 . 1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缩略语 . 1 4 测试环境 . 1 4.1 测试配置 . 2 4.2 测试的前提条件 . 3 4.3 测试组合 . 3 5 测试内容 . 5 5.1 业务和协议测试 . 5 5.1.1 不需要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业务 . 5 5.1.2 需要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业务 . 17 5.2 功能测试 . 36 5.2.1 状态报告路由功能 . 36 5.2.2 路由限制功能 . 38 5.2.3 短消
3、息内容格式转换 . 41 5.2.4 互联网关间的号码传送 . 45 5.3 连接测试 . 46 5.3.1 逻辑应用层连接 . 46 5.3.2 终止逻辑应用层连接 . 47 YD/T 1377.12005 II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我国固定网和移动网短消息业务的相关通信行业标准以及各运营商开展短消息业务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含义是指不同运营商网络中的短消息终端之间互相直接发送和接收短消息。 本标准是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预计如下: 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总体技术要求 第1 部分:固定网与移动网之间互通 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总体技术要求 第2 部分:
4、固定网与固定网之间互通 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 第1部分 固定网和移动网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测试方法 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 第2部分 固定网和固定网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测试方法 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协议要求 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设备技术要求 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设备测试方法 点对点网间短消息的服务质量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是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的第 1 部分 本标准由网络互联互通技术标准工作组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网络通信
5、集团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盛蕾、张大坤、王彦、龚双瑾、徐穗、孙立志、刘健民、李振营、祝龙双、王桂芝 YD/T 1377.12005 1点对点网间短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 第1 部分:固定网和移动网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定网与移动网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业务和协议测试、功能测试和连接测试等。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网与移动网间点对点短消息的业务和协议互通测试。对于互通双方各自网内的短消息的测试方法不包括在本标准中。 本标准适用于实验室环境测试。对于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有困难的测试项目可以在现网环境下进行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YD/T 1290.1-2003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总体技术要求 第1部分 固定网与移动网之间互通 YD/T 1291-2003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协议要求 3 缩略语 IWGW Interworking Gateway 互联网关 MS Mobile Station 移动终端 SMSC 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
7、 短消息业务中心 SMTE Short Message Terminal Equipment (固定网)短消息终端设备 4 测试环境 测试结构如下: YD/T 1377.12005 2图 1 固定网与移动网之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测试结构示意图(不需要第三方网关转接) 注:图中第三方 IWGW 以固网 IWGW1 为例。 图 2 固定网与移动网之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测试结构示意图(需要第三方网关转接) 4.1 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包括: 固定网短消息终端 多部(为固定网短消息终端 SMTE 或固定无线接入终端) 移动网短消息终端 多部(为 GSM 手机或CDMA 手机) 移动短消息系统(SMSC) 1
8、 套(移动短消息终端归属于此 SMSC) 固网短消息系统 (SMSC) 2套 (固网短消息终端SMTE1、 SMTE2分别归属于SMSC1和SMSC2) 监视仪表固网 IWGW2移动网运营商 固定网运营商 2 移动 IWGW 移动 SMSC 固网 SMSC2 移动网 固定网 固网 IWGW1(第三方 IWGW)固网 SMSC1固定网固定网运营商 1监视仪表固网 IWGW1移动网运营商 固定网运营商 1 移动 IWGW 移动 SMSC 固网 SMSC1 移动网 固定网 YD/T 1377.12005 3固定网互联网关(IWGW) 2 套(其中IWGW1 与移动网 IWGW 直接相连,IWGW2需
9、要经由 第三方互联网关 IWGW1转接后与移动网 IWGW 相连。 ) 移动网互联网关(IWGW) 1 套 测试监视仪表 1台(也可同时在互联网关的终端上监视) 4.2 测试的前提条件 测试前各运营商的短消息系统应完成本网内的测试,然后再进行互通测试。按图1和图2所示测试结构图准备相关的测试环境,同时保证各自的系统做好如下准备: a) 互联网关的代码及测试的路由数据正确配置; 互联网关代码中的运营商代码的参考设置为:中国电信为 90,中国联通为 93,中国移动为 95,中国网通为 96,中国铁通为 97。 b) 各地网关将等待状态报告的时间统一设置为 49小时,建议各地短消息中心有效期设置的时
10、间比网 关设置的等待状态报告时间短。 c) 各互联网关的连接正常并且保持时间一致,误差在一分钟之内。 4.3 测试组合 固定网与移动网之间点对点短消息互通的测试组合包括: 固定网(固定网短消息终端)-移动网(GSM手机); 固定网(固定无线接入终端)-移动网(GSM手机); 固定网(固定网短消息终端)-移动网(CDMA手机); 固定网(固定无线接入终端)- 移动网(CDMA手机); 其中,测试终端也可以为模拟终端,短消息中心也可以为模拟短消息中心。 根据测试的需求,对所选的测试组合完成下述所有的测试项的测试。其中,不需要第三方转接的测试连接见图1,需要第三方转接的测试连接见图2,并且在测试前第
11、三方互联网关(以固网IWGW1为例)与移动IWGW和固网IWGW2已完成互联测试。对于经多个第三方互联网关的情况,参照下述测试项进行测试。测试项目列表见表1。 表1 测试项目列表 项目编号 测试项目 备注 1. 业务和协议测试 1.1 不需要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业务 题目 1.1.1 接收方互联网关返回成功的状态报告 题目 1.1.1.1 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1.1.2 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1.2 接收方互联网关返回失败应答 题目 1.1.2.1 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1.2.2 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1.3 互联网关连接断
12、题目 1.1.3.1.1 固网 IWGW1 与移动 IWGW 之间的连接断(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 1.1.3.1.2 固网 IWGW1 与移动 IWGW 之间的连接断(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超过规定的时间后恢复 1.1.3.2.1 固网 IWGW1 与移动 IWGW 之间的连接断(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 YD/T 1377.12005 41.1.3.2.2 固网 IWGW1 与移动 IWGW 之间的连接断(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超过规定的时间后恢复 1.1.4 接收方互联网关返回失败状态报告
13、题目 1.1.4.1 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1.4.2 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2 需要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业务 题目 1.2.1 接收方互联网关返回成功的状态报告 题目 1.2.1.1 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2.1.2 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2.2 发送方互联网关接收到失败应答 题目 1.2.2.1 第三方互联网关(IWGW1)返回失败应答(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2.2.2 接收方互联网关(固网 IWGW2)返回失败应答( 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2.2.3 第三方互联网关(IWGW1 )返回失败
14、应答( 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2.2.4 接收方互联网关( 移动 IWGW)返回失败应答( 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2.3 互联网关连接断 题目 1.2.3.1.1 移动 IWGW 与固网 IWGW1 之间的连接断(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 1.2.3.1.2 移动 IWGW 与固网 IWGW1 之间的连接断(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超过规定的时间后恢复 1.2.3.2.1 固网 IWGW1 与固网 IWGW2 之间的连接断(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 1.2.3.2.2 固网 IWG
15、W1 与固网 IWGW2 之间的连接断(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超过规定的时间后恢复 1.2.3.3.1 固网 IWGW1 与固网 IWGW2 之间的连接断(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 1.2.3.3.2 固网 IWGW1 与固网 IWGW2 之间的连接断(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超过规定的时间后恢复 1.2.3.4.1 移动 IWGW 与固网 IWGW1 之间的连接断(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 1.2.3.4.2 移动 IWGW 与固网 IWGW1 之间的连接断(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超
16、过规定的时间后恢复 1.2.4 发送方互联网关收到失败状态报告 题目 1.2.4.1 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1.2.4.2 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2. 功能测试 2.1 状态报告路由功能测试(需要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情况) 题目 2.1.1 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2.1.2 固定网用户向移动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2.2 路由限制功能 题目 YD/T 1377.12005 52.2.1 路由限制功能测试 题目 2.2.1.1 移动网向固定网发送短消息时的路由限制功能测试(不需要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情况或需要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情况) 2.2.1.2 固定网向移动网
17、发送短消息时的路由限制功能测试(不需要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情况) 2.2.2 路由限制功能测试(需要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情况) 题目 2.2.2.1 固定网向移动网发送短消息时的路由限制功能测试 2.3 短消息内容格式转换 题目 2.3.1 短消息内容格式转换测试- 移动到固定 题目 2.3.1.1 短消息内容格式转换测试- 移动到固定( 不需要经过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情况) 2.3.1.2 短消息内容格式转换测试- 移动到固定( 需要经过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情况) 2.3.2 短消息内容格式转换测试- 固定到移动 题目 2.3.2.1 短消息内容格式转换测试- 固定到移动( 不需要经过第三方
18、互联网关转接的情况) 2.3.2.2 短消息内容格式转换测试- 固定到移动( 需要经过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情况) 2.4 互联网关间的号码传送 3. 连接测试(可选) 3.1 请求逻辑应用层连接协议测试 可选 3.2 终止逻辑应用层连接协议测试 可选 5 测试内容 5.1 业务和协议测试 5.1.1 不需要第三方互联网关转接的业务 5.1.1.1 接收方互联网关返回成功的状态报告 测试编号: 1.1.1.1 测试参考: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总体技术要求、点对点短消息网间互通协议要求 测试项目:双方互联网关直接相连的正常流程测试 测试分项目:移动网用户向固定网用户发送短消息 测试目的:双方IWGW
19、直接相连的情况下,移动网用户能够正确发送短消息到固定网用户 测试预置条件: 1. 各网关实体按照组网图中的关系连接好,各实体之间的连接和通信正常。 2. MS已登记为移动SMSC归属的用户。 3. SMTE1已登记为固网SMSC1归属的用户。 YD/T 1377.12005 6测试步骤: 1. MS向SMTE1发送一条短消息,同时记录MS发送的此短消息的发送时间、内容、有效期等。 2. 检查SMTE1收到的短消息。 3. 检查移动IWGW和固网IWGW1是否产生成功话单。 4. 在监视仪表上检查消息流程和消息中的参数。 预期消息流程: 预期结果: 1. 移动IWGW发给固网IWGW1的Forw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377.1 2005 点对点 短消息 业务 协议 测试 方法 第一 部分 固定 移动 互通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34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