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284-2003 公用电信网间通信质量技术要求-电话呼叫的接通率和拨号后时延.pdf
《YD T 1284-2003 公用电信网间通信质量技术要求-电话呼叫的接通率和拨号后时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284-2003 公用电信网间通信质量技术要求-电话呼叫的接通率和拨号后时延.pdf(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L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丫D/T 1284-2003公用电信网间通信质量技术要求电话呼叫的接通率和拨号后时延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 for inter-publictelecom network-call completion rate and post dailling delay for telephone call2003-07-28发布2003-07-28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丫D/T 1284-2003目次前言. 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3.1呼损(Call
2、 Loss Probability)。13.2网路接通率(Call Completion Rate)。13.3拨号后时延(Post Dialling Delay)13.4忙时(Busy Hour)23.5参考负荷A (Reference Load A)23.6参考负荷B (Reference Load B)。”24各种呼叫的参考连接(Reference Connections)。24.1固定电话呼叫24.1.1本地呼叫24.1.2长途呼叫。,34.1.3国际去话和来话呼叫的国内段。34.1.4电信服务呼叫。44.2移动电话呼叫。54.2.1本地呼叫。54.2.2移动用户间的长途呼叫54.3固定
3、用户呼叫移动用户。64.3.1固定用户呼叫本地移动用户,64.3.2固定用户与移动用户间的长途呼叫。64.4移动用户呼叫固定用户。74.4.1移动用户呼叫本地固定用户“74.4.2移动用户呼叫异地固定用户。74.5 IP电话呼叫的连接84.6用户拨号上网的呼叫参考连接84.7专用网与公用网互通的参考连接94.7.1专用网通过汇接局的方式与公用网互通。94.7.2专用网通过端局的方式与公用网互通94.7.3通过PABX与公用网互通94.7.4专用网与移动网的互通104.8智能网呼叫的参考连接. 105中继和交换节点的呼损指标115.1固定电话网。n5.2移动电话网。115.3 IP网的呼损115
4、.3.1 IP电话的呼损。115.3.2接人服务器呼损11丫D,汀1284-20035.4智能网的呼损.115.5业务台的呼损。11网间呼叫端到端接通率的测量指标一116.1网间呼叫接通率的计算公式。116.2各种呼叫连接的端到端的接通率的测量值。116.2.1固定电话的呼叫.。116.2.2移动用户间的呼叫.126.2.3固定用户呼叫移动用户。.136.2.4移动用户呼叫固定用户. 146.2.5 IP电话呼叫。156.2.6用户拨号上网的呼叫连接166.2.7专用网和公用网的连接166.2.8智能网连接的呼叫.166.2.9理论指标与考核指标偏差的规定16网间呼叫拨号后时延指标.167.1
5、固定网的呼叫连接时延,.167.2移动网的呼叫连接时延。.177.3 IP电话的呼叫连接时延.177.3.1媒体网关至媒体网关。.177.3.2 IP电话的呼叫建立时间的计算方法。177.4用户上网的认证时间。177.5卫星电路的时延。.17呼叫连接的拨号后时延的平均值和最大值178.1固定网的呼叫178.1.1本地呼叫。178.1.2长途呼叫。178.2移动用户间的呼叫.188.2.1本地呼叫。188.2.2长途呼叫。188.3固定呼叫移动.188.3.1固定呼叫本地移动188.3.2固定呼叫异地移动.188.4移动呼叫固定。188.4.1本地呼叫188.4.2长途呼叫.188.5 IP电话
6、呼叫188.5.1固定呼叫固定.188.5.2固定呼叫移动。.188.5.3移动呼叫固定。.188.5.4移动呼叫移动.188.6用户上网的呼叫,”。188.7智能网呼叫. 188.8理论指标与考核指标偏差的规定. 18丫D/T 1284-20039网间互联互通时考核指标的规定199.1考核指标的定义。.199.1.1试占比指标。199.1.2来话接通率指标。199.1.3发端网路呼损指标199.1.4拨号后时延.,199.2网关局的试占比指标要求.199.3来话接通率指标要求,199.4发端网路呼损指标要求。.209.5网间的时延指标要求。.209.6网间中继话务要求.20YD/T 1284
7、-2003前言本标准是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通信质量系列技术标准之一。随着我国电信市场中多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出现,呼叫连接可能在一个运营商的网路内完成,也可能需要跨多个运营商的网路才能完成。为了保证在多运营商环境下给用户提供满意的通信质量,需要对网间的通信质量做出规定。本标准规定的接续质量只包括接通率和拨号后时延两个指标,并对全程呼叫的接通率和拨号后时延指标进行了分配核算。为了使本标准规定的指标具有科学性同时又便于操作,本标准中规定的接续质量指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4,5,7章)规定了全程参考连接下的质量指标及其分配要求,这些指标的确定参考了电话网技术体制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是从满足用户的端
8、到端质量和网路配置资源的要求提出的,它是运营企业在网路规划和设计时应参考和遵循的。第二部分(第6章和第8章)规定的忙时的接通率和拨号后时延的指标,既可用于衡量用户的满意度,也可作为对运营企业网间互联互通时全程通信质量考核的理论指标。这些指标采用了平均值和最小值的方法进行衡量。第三部分指标(第9章)主要是网间互联互通通信质量的考核指标,是对电信业务经营者在互联互通时网间通信质量进行考核管理的最低要求。特别当端到端的质量指标不能满足要求时可用于检查互联互通质量的问题所在的考核指标。本标准规定的服务质量指标均是指忙时的质量指标,在非忙时的通行质量应优于忙时的通信质量。电信运营企业应加强对网间通信质量
9、的管理,不断提高网间通信质量。本标准规定的指标既适用于网间呼叫的接续质量评定,以及管理部门对运营者网间通信质量进行考核,也适用于一个运营者网内呼叫的接续质量评定。本标准可以为改善和提高通信质量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本标准与公用电信网间通信质量测试方法电话呼叫接通率和时延配套使用。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双瑾吕军王彦丫D/T 1284-2003公用电信网间通信质t技术要求电话呼叫的接通率和拨号后时延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用电信网间全程的接通率和拨号后时延指标及其分配要求。本标准规定的通信质量指标只包括电话呼叫的接通率和
10、拨号后时延指标,即固定电话呼叫、移动电话呼叫和IP电话呼叫的接通率和拨号后时延指标。公用电信网间呼叫的接通率和拨号后时延指标是在全程指标的基础上制定的。本标准适用于管理部门对运营者网间通信质量的评估,以及对运营者网间通信质量考核管理,本标准也可作为运营者规划和设计网路的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适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TZ 004-8502电话自动交换网技术体制YDN
11、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技术规范书YDN 088-1998自动夺林电话(教字、网枯犬休制3术语和定义3呼损(Call Loss Probability)呼叫损失(呼损)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用户发起呼叫后,由于网路的原因呼叫未能完成而损失的比率,该指标用呼叫损失的次数与总的呼叫次数的比值来规定。其中总的呼叫次数是指用户发起的有效呼叫次数,其中不包括由于主叫用户原因造成的呼叫损失,如用户错拨号,中途放弃等。呼叫损失的次数是指由于网路原因导致呼叫没有完成的呼叫次数,其中不包括用户忙,用户无应答、用户锁定、用户关机、用户不在覆盖区、用户拒绝等。呼损指标用百分数表示,可以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呼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284 2003 公用 电信 通信 质量 技术 要求 电话 呼叫 接通 拨号 后时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