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1251.2-2003 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pdf
《YD T 1251.2-2003 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1251.2-2003 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pdf(3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1 u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丫D/T 1251.2-2003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The conformance testing specification for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OSPF )2003-01-22发布2003-01-22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YD/T 1251.2-2003目次前言,。,。,。,。,11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缩略语。.14测试方法.25测试配置.,.一26邻接关系形成测试、。,.一37交换和洪泛协议测试. 78链路状态通告(1SA)测试,.199路由
2、计算测试,2710路由表功能测试.。.3111末梢区域测试. 32附录A(规范性附录)强度测试.34YD/T 1251.2-2003前言本部分是“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及名称如下:1. YD/T 1251.1-2003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交换协议(1S-1S)2. YD/T 1251.2-2003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3. YD/T 1251.3-2003(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边界网关协议(BGP4) )本部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
3、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袁琦魏亮刘宇李斌李强钟卫东丫D/T 1251.2-2003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支持IPv4的第二版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v2)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包括邻接关系形成测试、交换和洪泛协议测试、链路状态通告(ISA)测试、路由计算测试、路由表功能测试和末梢区域测试。本部分适用于运行OSPFv2协议的高、低端路由器或其它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
4、,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YD/T 1096-2001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一低端路由器YD/T 1097-2001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一高端路由器YD/T 1098-2001路由器测试规范一低端路由器YD/r 1156-2001路由器测试规范一高端路由器RFC 0768 (1990)用户数据包协议RFC 0791 (1990)互联网协议RFC 0792 (1990)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RFC 0793 (1990)传输控制协议RFC 0826 (1982) ARP协议RFC 1058 (1988)路由信息协议RFC
5、 1661 (1994)点到点协议(PPP)RFC 2328 (1998) OSPF协议(版本2)3术语和缩略语3.1术语本标准应用了下列术语。被测实现(IUT):实际开放系统中将要进行一致性测试的那部分,它应该是一个或多个相关协议的实现。在本标准中,IUT是指OSPF路由协议实体,位于被测设备(DUT)中。被测设备(DUT) : IUT所在的实际开放系统。在本标准中,DUT是指实现OSPF路由协议的设备,例如路由器等。洪泛(Flooding):如果路由器从某个接口收到新的ISA,路由器就会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并将此ISA发送给除接收接口外的所有其它接口,从而使整个网络上的网络拓扑结构数据库同步
6、。末梢区域(Stub Area):只有一个出口路径的区域,外部路由信息不必送达到此区域。3.2缩略语本标准应用了下列缩略语: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丫D,厅1251.2-2003ASASBRDRDUTIPv4IUTLSAOSPFAutonomous SystemAutonomous System Border RouterDesignated RouterDevice Under TestInternet Protocol v4Implication Under TestLink State AdvertiseOpen Shortest Pat
7、h First自治系统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指派路由器被测设备互联网协议(第4版)被测实现链路状态通告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测试方法本标准采用ITU-T建议中规定的横断式测试法。测试配t本标准采用3种测试配置方式。方式1:协议侧试仪端口1被侧设备协议侧试仪端口2侧试网络1侧试网络2区城A日1方式1侧试配t示意参考配置说明:1)如图1所示,将协议测试仪端口与被测设备DUT相连,测试网络类型为广播型。2)将协议测试仪端口1, 2的地址分别设为10.1.1.1和10.2.1.1,被测设备的端口地址设为10.1.1.2和10.2.1.2,所有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3)设置协议测试仪和被测设备位
8、于同一区域A,并设置相关的网络参数。方式2:协议侧试仪端口1被洲设备协议侧试仪端口2侧试网络1区城A侧试网络2区城B.z方式z侧试配I示盒丫D/T 1251.2-2003参考配置说明:1)如图2所示,将协议测试仪端口与被测设备相连,测试网络类型为广播型。2)将协议测试仪端口1, 2的地址分别设为10.1.1.1和10.2.1.1,被测设备的端口地址设为10.1.1.2和10.2.1.2,所有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3)设置协议测试仪和被测设备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被测设备为域边界路由器,并设置相关的其它网络参数。方式3:区城A侧试网络3.3方式3侧试配t示意参考配置说明:1)如图
9、3所示,将协议测试仪端口与被测设备相连,测试网络类型为广播型。2)将协议测试仪端口1, 2, 3的地址分别设为10.1.1.1, 10.2.1.1和10.3.1.1,被测设备的端口地址设为10.1.1.2, 10.2.1.2和10.3.1.2,所有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3)设置协议测试仪和被测设备位于同一区域A,并设置相关的网络参数。6邻接关系形成测试测试编号:OSPFes 1_ 1测试项目:发送/接收hello包的正确性测试测试依据:RFC 2328 9.5测试目的:保证被测设备不接收域ID不匹配的hell。包测试配置见方式1测试步骤:1)开启协议测试仪的端口,向测试网络和
10、被测设备开始发送/接收域ID不匹配的Hello包;2)延迟20。后,观察协议测试仪端口的状态;3)关闭协议测试仪的端口。预期测试结果:步骤2)完成后,协议测试仪端口应没有到达2-WAY状态。判定原则: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丫D/T 1251.2-2003测试编号:OSPF 1 2测试项目:发送/接收hell。包的正确性测试测试依据:RFC 2328 9.5和10.5测试目的:保证被测设备不接收hello间隔不匹配的hello包测试配置见方式1测试步骤:”开启协议测试仪的端口,向测试网络和被测设备开始发送/接收hello间隔不匹配的hello包;2)延迟20s后,观察协议测试仪
11、端口的状态;3)关闭协议测试仪的端口1和端口20预期测试结果:步骤2)完成后,协议测试仪端口应没有到达2-WAY状态。判定原则: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测试编号:OSPFee 1 3测试项目:发送/接收hello包的正确性测试测试依据:RFC 2328 9.5和10.5测试目的:保证被测设备不接收子网掩码较长的hello包测试配置见方式1测试步骤:1)开启协议测试仪的端口,向测试网络和被测设备开始发送/接收子网掩码较长的hell。包;2)延迟20s后,观察协议测试仪端口的状态;3)关闭协议测试仪的端口。预期测试结果:步骤2)完成后,协议测试仪端口应没有到达2-WAY状态。判定原
12、则: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丫D/T 1251.2-2003测试编号:OSPF 1 4测试项目:发送/接收hello包的正确性测试测试依据:RFC 2328 9.5和10.5测试目的:保证被测设备不接收子网掩码较短的hello包测试配置见方式1测试步骤:1)开启协议测试仪的端口,向测试网络和被测设备开始发送/接收子网掩码较短的hello包;2)延迟20s后,观察协议测试仪端口的状态;3)关闭协议测试仪的端口。预期测试结果:步骤2)完成后,协议测试仪端口应没有到达2-WAY状态。判定原则: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测试编号:OSPFes 1 5测试项目:发送/接收h
13、ello包的正确性测试测试依据:RFC 2328 10.5测试目的:保证被测设备不接收选项域不匹配的hello包测试配里见方式1测试步骤:1)开启协议测试仪的端口,向测试网络和被测设备开始发送/接收选项域不匹配的hello包;2)延迟20s后,观察协议测试仪端口的状态;3)关闭协议测试仪的端口。预期测试结果:步骤2)完成后,协议测试仪端口应没有到达2-WAY状态。判定原则: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丫D/T 1251.2-2003测试编号:OSPF 1 6测试项目:发送/接收hello包的正确性测试测试依据:RFC 2328 9.5和10.5测试目的:保证被测设备不接收路由器死亡
14、间隔不匹配的hello包测试配置见方式1测试步骤:1)开启协议侧试仪的端口,向侧试网络和被测设备开始发送/接收路由器死亡间隔不匹配的hello包;2)延迟20s后,观察协议测试仪端口的状态;3)关闭协议测试仪的端口。预期测试结果:步骤2)完成后,协议测试仪端口应没有到达2-WAY状态。判定原则: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测试编号:OSPF 1 7测试项目:发送/接收hello包的正确性测试测试依据:RFC 2328 9.5和10.5测试目的:保证被测设备接收匹配的hello包测试配置见方式1测试步骤:1)开启协议测试仪的端口,向测试网络和被测设备开始发送/接收匹配的hell。包;
15、2)延迟20s后,观察协议测试仪端口的状态;3)关闭协议测试仪的端口。预期测试结果:步骤2)完成后,协议测试仪端口应高于2-WAY状态。判定原则: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丫D/T 1251.2-2003测试编号:OSPF 1 8测试项目:路由器建立邻接关系测试测试依据:RFC 2328 7测试目的:保证被测设备和其它端口之间建立邻接关系测试配置见方式3测试步骤:1)开启协议测试仪的3个端口,向测试网络和被测设备开始发送/接收hello包;2)在协议侧试仪端口上观察状态,证实被测设备和各端口之间是否建立邻接关系;3)关闭协议测试仪的端口。预期测试结果:步骤2)完成后,协议测试仪的
16、各端口应处于FULL状态。判定原则:侧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7交换和洪泛协议测试测试编号:OSPF 2es 1测试项目:链路状态请求/刷新机制测试测试依据:RFC 2328 10.7测试目的:保证被测设备正确处理链路状态请求/9叮新包测试配置见方式1测试步骤:1)在协议测试仪的端口1插人一些LSA;2)开启协议测试仪端口1,使它和被测设备到达FULL状态;3)开启协议测试仪端口2,使它和被测设备到达FULL状态;4)关闭协议测试仪的端口。预期测试结果:步骤3)完成后,协议测试仪端口1的LSA应出现在协议测试仪端口2中。判定原则: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YD/T
17、1251.2-2003测试编号:OSPF 2se 2测试项目:链路状态刷新包侧试测试依据:RFC 2328 A.3.5测试目的:保证被测设备接收并转发正确的链路状态刷新包测试配置见方式1测试步骤:1)开启协议测试仪端口1和端口2,使它和被测设备到达FULL状态;2)在协议测试仪的端口1插人一些LSA ;3)观察协议测试仪端口2的状态;4)关闭协议测试仪的端口。预期测试结果:步骤2)完成后,被测设备转发LSA。协议测试仪端口2存在端口I的LSAo判定原则:侧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测试编号:OSPFes 2es 3测试项目:主从路由器关系建立测试测试依据:RFC 2328 10.6
18、测试目的:保证获得较大路由器ID的路由器成为主路由器测试配置见方式I测试步骤:1)设置两个协议测试仪端口的Router ID,使它小于被测设备的地址;2)在协议测试仪端口1的数据库里安装一些ISA ;3)开启协议测试仪的端口1,使它和被测设备到达FULL状态;4)关闭协议测试仪的端口。预期测试结果:步骤3)完成后,被测设备成为主路由器。判定原则: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丫D/T 1251.2-2003测试编号:OSPF 2 4测试项目:发送数据库描述包状态测试测试依据:RFC 2328 10.6测试目的:保证主路由器发送数据库描述包后,主从路由器发生正确的状态变化测试配置见方式
19、1测试步骤:1)设置协议测试仪端口1地址,使它小于被测设备的地址;2)在协议测试仪端口1插人足够大的ISA数据库,以至于被测设备需求更多的数据库描述包,例如MA数据库的数目为5倍于MAX_ISAS_PER_PKT的值;3)开启协议测试仪端口1,使它和DUT到达FULL状态;4)关闭协议测试仪的端口。预期测试结果:步骤3)完成后,被测设备作为主路由器发送足够多的数据库描述包,从路由器发送整个的ISA数据库。判定原则: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测试编号:OSPFes 2es 5测试项目:主从路由器关系建立测试测试依据:RFC 2328 10.6测试目的:保证获得较小路由器ID的路由器
20、成为从路由器测试配置见方式1测试步骤:1)设置协议测试仪的端口1地址,使它大于被测设备的地址;2)在协议测试仪端口1的数据库里安装一些ISA;3)开启协议测试仪的端口1,使它和被测设备到达FULL状态;4)关闭协议测试仪的端口。预期测试结果:步骤3)完成后,被测设备成为从路由器。判定原则: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丫D/T 1251.2-2003测试编号:OSPFes 2es 6测试项目:发送数据库描述包状态测试测试依据:RFC 2328 10.6测试目的:保证从路由器发送数据库描述包后,主从路由器发生正确的状态变化测试配置见方式1测试步骤:1)设置协议测试仪端口1地址,使它大于
21、被测设备的地址;2)在协议测试仪端口1插人足够大的ISA数据库,以至于被测设备需求更多的数据库描述包,例如ISA数据库的数目为5倍于MAXes ISASes PERes PKT的值;3)开启协议测试仪端口1,使它和DUT到达FULL状态;4)关闭协议测试仪的端口。预期测试结果:步骤3)完成后,被测设备作为从路由器发送足够的数据库描述包,从路由器发送整个的ISA数据库。判定原则: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测试编号:OSPFes 2- 7测试项目:BA同步性测试测试依据:RFC 2328 7.2测试目的:保证相邻路由器建立邻接关系后,ISA保持同步测试配置见方式1测试步骤:1)在协议
22、测试仪端口1的数据库里安装5种类型ISA;2)开启协议测试仪的端口1,向测试网络和被测设备开始发送/接收hello包;3)延迟一定时间后,协议测试仪端口1到达FULL状态;4)开启协议测试仪的端口2,向测试网络和被测设备开始发送/接收hello包;5)延迟一定时间后,协议测试仪端口2到达FULL状态;6)关闭协议测试仪的端口。预期测试结果:步骤5)完成后,协议测试仪端口1的ISA应出现在端口2的数据库里。判定原则: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否则不符合要求。丫D/T 1251.2-2003测试编号:OSPF 2es 8测试项目:ISA同步性测试测试依据:RFC 2328 7.2测试目的:保证相邻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1251.2 2003 路由 协议 一致性 测试 方法 开放 路径 优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