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职业资格】二级C语言-220及答案解析.doc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二级C语言-22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类职业资格】二级C语言-220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二级 C 语言-22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下面关于算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50)A.算法的执行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B.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C.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程序中指令(或语句)的条数D.以上三种描述都正确2.下列二叉树描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50)A.任何一棵二叉树必须有一个度为 2 的结点B.二叉树的度可以小于 2C.非空二叉树有 0 个或 1 个根结点D.至少有 2 个根结点3.如果进栈序列为 A,B,C,D,则可能的出栈序列是_。(分数:
2、2.50)A.C,A,D,BB.B,D,C,AC.C,D,A,BD.任意顺序4.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序言性注释的是_。(分数:2.50)A.程序标题B.程序设计者C.主要算法D.数据状态5.下列模式中,能够给出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的是_。(分数:2.50)A.内模式B.外模式C.概念模式D.逻辑模式6.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的是_。(分数:2.50)A.便于用户,开发人员进行理解和交流B.反映出用户问题的结构,可以作为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和依据C.作为确认测试和验收的依据D.便于开发人员进行需求分析7.下列不属于软件工程 3 个要素的是_。(分数:2.50)A.工
3、具B.过程C.方法D.环境8.数据库系统在其内部具有 3 级模式,用来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_。(分数:2.50)A.外模式B.概念模式C.内模式D.存储模式9.将 E-R 图转换到关系模式时,实体与联系都可以表示成_。(分数:2.50)A.属性B.关系C.记录D码10.某二叉树中度为 2 的结点有 10 个,则该二叉树中有_个叶子结点。(分数:2.50)A.9B.10C.11D.121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50)A.C 程序中注释部分可以出现在程序中任意合适的地方B.C 程序的书写格式是固定的,每行只能写一条语句C.构成 C 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所有函
4、数名都可以由用户命名D.在对 C 语言程序进行编译时,可以发现注释行中的拼写错误12.下面的程序在编译时产生错误,其出错原因是_。 #include stdio.h main() int 1_case;float printF; printf (“请输入 2 个数:“); scanf(“%d%f“, printf(“%d%f/n“,1_case,printF); (分数:2.50)A.定义语句出错,1_case 不能作为变量名B.定义语句出错,printF 不能用作用户自定义标识符C.定义语句无错,scanf 不能作为输入函数使用D.定义语句无错,printf 不能输出 1_case 的值13
5、.以下不正确的转义字符是_。(分数:2.50)A.“/“B.“/d“C.“/s“D.“088“14.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_。 y=5;x=14;y=(x=3*y,x+6),x-1); print f(“x=%d,y=%d“,x,y);(分数:2.50)A.x=27,y=27B.x=12,y=13C.x=15,y=14D.x=y=2715.sizeof(char)是_。(分数:2.50)A.一种函数调用B.一个整型表达式C.一个字符型表达式D.一个不合法的表达式16.下列 4 个程序中,完全正确的是_。(分数:2.50)A.#include stdio.hmain();/*programming
6、*/printf(“programming!/n“);B.#include stdio.hmain()/*/programming/*/printf(“programming!/n“);C.#include stdio.hmain()/*/programming*/*/printf(“programming!/n“);D.include stdio.hmain()/*programming*/printf(“programming!/n“);17.设变量均已正确定义,若要通过 scanf(“%d%c%d%c“,语句为变量 a1 和 a2 赋数值 10和 20,为变量 c1 和 c2 赋字符 X
7、 和 Y。下列所示的输入形式中正确的是(注:代表空格字符)_。(分数:2.50)A.10X20YCRB.10X20YCRC.10XCR20YCRD.10XCR20YCR18.两次运行下面的程序,如果从键盘上分别输入 3 和 2,则输出结果是_。 #includestdio.h main() int x; scanf(“%d“, if(x+2) printf(“%d“,x); else printf(“%d/n“,x-); (分数:2.50)A.4 和 3B.4 和 2C.4 和 1D.3 和 219.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分数:2.50)A.在不同的函数中可以使用相同的名字的变量B.函数中
8、的形式参数是局部变量C.在一个函数内定义的变量只在本函数范围内有效D.在一个函数内的复合语句中定义的变量在本函数范围内有效20.运行下面的程序,输入字符串 Microsoft Visual Studio,则程序的执行结果是_。 #includestdio.h main() char Chr20; scanf(“%s“, printf(“%s/n“,Chr); (分数:2.50)A.Microsoft Visual StudioBMC.MicrosoftD.MicrosoftVisualStudio21.若有“double a;”,则正确的输入语句是_。(分数:2.50)A.scanf(“%lf
9、“,a);B.scanf(“%f“,C.scanf(“%lf“,22.if 语句的基本形式为:if(表达式) 语句,其中“表达式”_。(分数:2.50)A.可以是任意合法的表达式B.必须是逻辑表达式C.必须是逻辑表达式或关系表达式D.必须是关系表达式23.若 i、j 已定义成 int 型,则以下程序段中内循环体的总执行次数是_。 for(i=6;i0;i-) for(j=0;j4;j+).(分数:2.50)A.20B.24C.25D.3024.以下选项中非法的字符常量是_。(分数:2.50)A.“/“B.“/0201“C.“/xAA“D.“0“25.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 #includes
10、tdio.h int m=13; int fun(int x,int y) int m=2; return(x*y-m); main() int a=7,b=6; printf(“%d“,fun(a,b)/m); (分数:2.50)A.1B.3C.7D.1026.下面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 #includestdio.h main() int a5=1,0,4,2,0,b5=1,2,3,4,5,i,s=0; for(i=0;i5;i+)s=s+bai; printf(“%d/n“,s); (分数:2.50)A.12B.15C.11D.827.已知下列函数定义: fun(int *b,int
11、 c,int n,int data) int k; for(k=0;km*n;k+) *b=data; b+; 则调用此函数的正确写法是(假设变量 a 的说明为 int a50)_。(分数:2.50)A.fun(*a,4,5,1);B.fun(C.fun(int*)a,4,5,1);D.fun(a,4,5,1);28.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_。 #includestdio.h main() char p4=“ABC“,“DEF“,“GHI“; int i; for(i=0;i3;i+) puts(pi); (分数:2.50)A.ABCB.ADGC.ABCDEFGHID.ABC29.下面程序的运
12、行结果是_。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main() char*s1=“abDuj“; char*s2=“ABdUG“; int t; t=strcmp(s1,s2); printf(“%d“,t); (分数:2.50)A.正数B.负数C零D.不确定的值30.已知:int c34;,则对数组元素引用正确的是_。(分数:2.50)A.c14B.c1.50C.c1+00D.以上表达都错误31.以下程序: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main() char str=“abcd/n/123/xab“; printf(“%d“
13、,strlen(str); 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分数:2.50)A.10B.9C.7D.1432.C 语言中允许用外部说明来指定变量、函数和其他标识符的特征,这里所说的外部指的是_。(分数:2.50)A.冠以关键字 externB.位置在函数体外部C.作用范围是全程的D.位置在函数的外部33.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int fun(int x,int y) if(x=y)return(x); else return(x+y)/2); main() int a=1,b=2,c=3; printf(%d/n“,fun(2*a,fun(b,c);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
14、。(分数:2.50)A.2B.3C.4D.534.若有 char s33=“AAA“,“BBB“,“CCC“;说明语句,则与它等价的语句是_。(分数:2.50)A.char*s=“AAA“,“BBB“,“CCC“;B.char*s3=“AAA“,“BBB“,“CCC“;C.char s5=“AAA“,“BBB“,“CCC“;D.char s3=“AAA“,“BBB“,“CCC“;35.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的运行方法有编译执行和解释执行两种,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50)A.C 语言程序仅可以编译执行B.C 语言程序仅可以解释执行C.C 语言程序既可以编译执行又可以解释执行D.以上说法都
15、不对36.若有如下说明,且 int 类型占两个字节,则正确的叙述为_。 struct st int a; int b2; a;(分数:2.50)A.结构体变量 a 与结构体成员 a 同名,定义是合法的B.程序只在执行到该结构体时才为结构体 st 分配存储单元C.程序运行时为结构体 st 分配 8 字节存储单元D.类型名 struct st 可以通过 extern 关键字提前引用37.有以下程序: #include stdio.h int fun(int *k) int b=0; b=*k+b; return(b); main() int a10=1,2,3,4,5,6,7,8,i; for(i
16、=2;i4;i+)printf(“%d“,fun( printf(“/n“);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分数:2.50)A.10 12B.8 10C.3 4D.10 2838.设有一联合体变量定义如下: union data long a; float b; int c; char d; ; union data x; 执行下列语句后,正确的联合体变量 x 的值是_。 x.a=111111; x.b=2222; x.c=2.1546; x.d=“R“;(分数:2.50)A.111111B.2222C.2.1546DR39.若 x=2,y=3,则 x int age; float p6; 定
17、义一个数组:struct a number10; 假定文件已正确打开,不能正确地从文件中读入 10 名工人数据到数组 b 中的是_。(分数:2.50)A.fread(b,sizeof(struct a),10,fp);B.for(i=0;i10;i+)fread(bi,sizeof(struct a),1,fp);C.for(i=0;i10;i+)fread(b+i,sizeof(struct a),1,fp);D.for(i=0;i5;i+=2)fread(b+i,sezeof(struct a),2,fp);二级 C 语言-220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
18、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下面关于算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50)A.算法的执行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B.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C.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程序中指令(或语句)的条数D.以上三种描述都正确解析:解析 算法在运行过程中需辅助存储空间的大小称为算法的空间复杂度。算法的有穷性是指一个算法必须在执行有限的步骤后结束。2.下列二叉树描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50)A.任何一棵二叉树必须有一个度为 2 的结点B.二叉树的度可以小于 2 C.非空二叉树有 0 个或 1 个根结点D.至少有 2 个根结点解析:解析 二叉树是由
19、n0 个结点的有限集合构成,此集合或者为空集,或者由一个根结点及两棵互不相交的左右子树组成,并且左右子树都是二叉树。二叉树可以是空集合,根可以有空的左子树或空的右子树。二叉树不是树的特殊情况,它们是两个概念。 二叉树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非空二叉树只有一个根结点; 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两棵子树,且分别称为该结点的左子树与右子树。3.如果进栈序列为 A,B,C,D,则可能的出栈序列是_。(分数:2.50)A.C,A,D,BB.B,D,C,A C.C,D,A,BD.任意顺序解析:解析 栈的操作原则为后进先出。选项 B 中出栈顺序可按“A 进,B 进,B 出,C 进,D 进,D 出,C 出,A 出”实现。
20、4.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序言性注释的是_。(分数:2.50)A.程序标题B.程序设计者C.主要算法D.数据状态 解析:解析 注释一般为序言性注释和功能性注释。序言性注释常位于程序开头部分,它包括程序标题、程序功能说明、主要算法、接口说明、程序位置、开发简历、程序设计者、复审者、复审日期及修改日期等。功能性注释一般嵌在源程序体之中,用于描述其后的语句或程序的主要功能。5.下列模式中,能够给出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的是_。(分数:2.50)A.内模式 B.外模式C.概念模式D.逻辑模式解析:解析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或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指
21、数据库用户所看到的数据结构,是用户看到的数据视图。模式,或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对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是所有用户所见到的数据视图的总和。外模式是模式的一部分。内模式,或存储模式,或物理模式,是指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的存储介质上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取方式的描述。6.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作用的是_。(分数:2.50)A.便于用户,开发人员进行理解和交流B.反映出用户问题的结构,可以作为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和依据C.作为确认测试和验收的依据D.便于开发人员进行需求分析 解析:解析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便于用户、开发人员进行理解和交流; 反映出用
22、户问题的结构,可以作为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作为确认测试和验收的依据。7.下列不属于软件工程 3 个要素的是_。(分数:2.50)A.工具B.过程C.方法D.环境 解析:解析 软件工程包括 3 个要素,即方法、工具和过程。方法是完成软件工程项目的技术手段;工具支持软件的开发、管理、文档生成;过程支持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的控制、管理。8.数据库系统在其内部具有 3 级模式,用来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_。(分数:2.50)A.外模式B.概念模式 C.内模式D.存储模式解析:解析 概念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对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应用公共数据视图。它
23、不涉及具体的硬件环境与平台,与具体的软件环境也无关。9.将 E-R 图转换到关系模式时,实体与联系都可以表示成_。(分数:2.50)A.属性B.关系 C.记录D码解析:解析 E-R 图由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3 个要素组成,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是一组关系模式的集合,将 E-R 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将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化为关系模式。如下表所示。 E-R 模型与关系间的比较表 E-R 模型 关系 E-R 模型 关系 属性 属性 实体集 关系 实体 元组 联系 关系 10.某二叉树中度为 2 的结点有 10 个,则该二叉树中有_个叶子结点。(分数:2.50)A.9B.10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职业资格 二级 语言 22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