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分类模拟题34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分类模拟题3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分类模拟题34及答案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申论分类模拟题 3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背景材料】 2016 年 2 月 19 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在我国,“主流媒体舆论场”所使用的媒介基本上是传统大众媒体,其新闻议程的设置和舆论的偏向都控制在把关人手里,整个舆论传播模式是单向的,受众缺乏反馈发声的机会。官方舆论关注的是宏观的社会效应,传递的是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服务的是最广大的人民,但在舆论宣传时往往采用“守门人”过
2、滤和单维度的线性传播方式,所用语言也多是格式化的官方语言,大部分公众的意见较难通过主流传媒得到及时、有效的反映,无论是态度立场还是话语方式,往往都给公众以乏味、不接地气的印象。 而“民间舆论场”以互联网新媒体为代表,具有双向通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传播者和受众互为主客体且拥有更强大的参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把分散的人群重聚起来的巨大作用,因而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也可能会被不断放大,形成超出预期的舆论影响力。 正是这种特点使得两个舆论场之间缺乏应有的交集,也是造成公众“对抗”官方舆论的根本原因。两个舆论场之所以割裂,最主要的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分割。也就是说,两种不同
3、类型的媒体进一步强化了两个舆论场的割裂,造成了不同的传播方式和形态。因此, 推动两个舆论场融合成一个主流舆论场,是媒体融合的战略任务。 背景材料结尾写道:“推动两个舆论场融合成一个主流舆论场,是媒体融合的战略任务。”请你结合背景材料,以“媒体融合”为主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背景材料,但不拘泥于背景材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 10001200 字。 (分数:34.00)_2.【背景材料】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敬业,就是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对待自
4、己工作。敬业的核心要求是严肃认真,一心一意,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敬业是最基本、最具体、最直观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准则,是其他三个准则的直接体现。敬业是爱国的具体体现。爱国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一个人不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何谈爱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靠每一个人的辛勤工作、艰苦努力,否则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敬业是诚信的内在要求。共产党员在入党时都要宣读誓词,其中就有“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等内容。公务员在新进时也要宣誓,“严守职业道德,恪
5、尽职守”;“以务实的作风、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形象,创造突出业绩”等等。员工在进入企事业单位时要签订合同,承诺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如果不敬业,就是违背誓言、不履行合同,是言行不一致、说话不算数,是不诚信。敬业还是友善的表现。在一个团队中,一个人不敬业,工作懈怠,就会给其他成员增加工作量,如果工作不认真细致、马虎大意,就可能给团队带来麻烦,事实上没有做到与人为善。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敬业是公民最基本的职业操守,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集中体现。 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围绕“爱岗敬业”这一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
6、参考背景材料,但不拘泥于背景材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 10001200 字。 (分数:33.00)_3.【背景材料】 当今社会,竞争白热化,每日高速度、快节奏奔波劳碌成为城市工作、生活的主旋律。超时、超负荷工作严重地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国内一项调查显示,84%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加急时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是普遍现象。英国有位时间管理专家说:“我们正处于一个把健康卖给时间和压力的时代。忙,特别是心理上的忙碌感所带来的伤害,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那种不眠不休的工作,是一种自杀式的生活。”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意大利人首先倡导“漫生活”方式,他们希望放慢生活
7、节奏,主张“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专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富”的充实、“穷”的快乐的生活状态,“工作再忙心不乱,生活再苦心不累”。 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背景材料结尾写道:“我们或许应该如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言,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背景材料,但不拘泥于背景材料; 3
8、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 10001200 字。 (分数:33.00)_申论分类模拟题 3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1.【背景材料】 2016 年 2 月 19 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在我国,“主流媒体舆论场”所使用的媒介基本上是传统大众媒体,其新闻议程的设置和舆论的偏向都控制在把关人手里,整个舆论传播模式是单向的,受众缺乏反馈发声的机会。官方舆论关注的是宏观的社会效应,传递的是主
9、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服务的是最广大的人民,但在舆论宣传时往往采用“守门人”过滤和单维度的线性传播方式,所用语言也多是格式化的官方语言,大部分公众的意见较难通过主流传媒得到及时、有效的反映,无论是态度立场还是话语方式,往往都给公众以乏味、不接地气的印象。 而“民间舆论场”以互联网新媒体为代表,具有双向通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传播者和受众互为主客体且拥有更强大的参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把分散的人群重聚起来的巨大作用,因而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也可能会被不断放大,形成超出预期的舆论影响力。 正是这种特点使得两个舆论场之间缺乏应有的交集,也是造成公众“对抗”官方舆论的根本原因
10、。两个舆论场之所以割裂,最主要的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分割。也就是说,两种不同类型的媒体进一步强化了两个舆论场的割裂,造成了不同的传播方式和形态。因此, 推动两个舆论场融合成一个主流舆论场,是媒体融合的战略任务。 背景材料结尾写道:“推动两个舆论场融合成一个主流舆论场,是媒体融合的战略任务。”请你结合背景材料,以“媒体融合”为主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背景材料,但不拘泥于背景材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 10001200 字。 (分数:34.00)_正确答案:()解析:范文 让舆论场在碰撞中融合近年来,互联网迅猛发展,使得信息传
11、播速度超乎想象,舆论生态发生改变。当前,以党报、电视台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舆论场正与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发生碰撞,两个舆论场因其话语体系、表达方式、关注点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二者相互冲击、相互融合,对舆论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社会瞬息万变,要顺应时代变化,处理好两个舆论场的关系,推动其融合发展。 主流媒体权威性高,可为民间舆论引导方向。主流媒体能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递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较强的公信力,加之主流媒体从业人员理论素养高,具备系统思维能力的优势,能对民间舆论进行深度引导,使其向主流思想舆论靠拢。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利用其技术优势,开发了多种信息传播平台,
12、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互动的渠道。然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民间舆论随意性大,每个人都可以运用发帖、微博、微信等手段表达意见,这极易导致人们盲目跟风,助长虚假信息、谣言的传播。山东问题疫苗事件引发持续关注,一些“问题疫苗在某某城市销售”“问题疫苗已在某医院使用”等“小道消息”“内部消息”在网络中快速传播开来,然而这些“小道消息”“内部消息”却并非事实,而是某些网民恶意造谣,给人们带来恐慌和不安。网络舆论是非难辨,亟须主流媒体负起责任,及时公开信息,作出澄清,对民间舆论进行引导。 民间舆论互动性强,能使主流媒体自我革新。新媒体信息传播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已经成为广大受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民情民意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申论 分类 模拟 3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