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湖北省武汉、宜昌、十堰公务员下午面试真题2010年8月27日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湖北省武汉、宜昌、十堰公务员下午面试真题2010年8月27日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湖北省武汉、宜昌、十堰公务员下午面试真题2010年8月27日及答案解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湖北省武汉、宜昌、十堰公务员下午面试真题 2010 年 8 月 27 日及答案解析(总分:7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75.00)1.在汶川大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事件中,我国人民表现出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谈谈这些精神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意义。(分数:25.00)_2.你和领导意见不合,而且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你怎么向领导说明?(分数:25.00)_3.现在社会上很多年轻夫妇月收入不超过 1 万元不生育,对此现象,你怎么看?(分数:25.00)_湖北省武汉、宜昌、十堰公务员下午面试真题 2010 年 8 月 27 日答案解析(总分:75.00,做题
2、时间:90 分钟)一、B论述题/B(总题数:3,分数:75.00)1.在汶川大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事件中,我国人民表现出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谈谈这些精神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意义。(分数:25.00)_正确答案:()解析:(1) 汶川大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事件表现出了中国人民坚强的意志,体现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使我觉得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两点。 第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灾难发生之后,全国上下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驰援灾区,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和众多的医疗救护人员奔赴灾区,在灾区重建工作中全国大部分省区对口援建受灾地区。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在灾难
3、面前发挥了巨大的号召力和精神作用,正是在这一口号的号召下,灾区人民受到了最大限度的救助,源源不断的救灾物资和资金汇聚灾区,复杂艰巨的重建工作得以迅速及时有效地展开。在这一口号的号召下,灾区的重建得以稳定有序的进行。可以这样说,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一传统美德将会继续发挥其强大的号召力和精神作用,也将会同时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第二,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在汶川地震和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灾区人民并没有坐等外界的援助。在灾区救援现场,他们同赶来的救援人员、志愿者一起抢险救灾、抢救伤员,灾难过后,他们同援建人员一起为重建美好家园而努力劳动着。 (2) 正是因
4、为有了这种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精神,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虽然坎坷崎岖,但是却在稳步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这种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和斗志,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境界和精神风貌,这些无疑将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 实际上,灾难面前,那些种种让我们振奋感动的大小英雄的事迹,就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即“八荣八耻”的最好诠释和体现,它坚持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品质。在汶川大地
5、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等灾害中表现出的中华传统美德正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体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中国才拥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前进动力,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丢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并发挥积极作用。 题目分析 这是一道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题目,要求考生平时对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思考和积累。 思路拓展 对于这类题目,考生要提炼出言之有物的传统美德,并且尽量能让自己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最后可以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升华主题。2.你和领导意见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湖北省 武汉 宜昌 十堰 下午 面试 2010 2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