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山西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山西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山西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山西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卷 8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的主要审查对象是( )。(分数:2.00)A.行政处理行为B.行政决定行为C.抽象行政行为D.具体行政行为2.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作出的正确处理是( )。(分数:2.00)A.撤销行政许可B.如果继续实施该许可不会给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则不应撤销行政许可C.不能撤销行政许可D.如果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行政许可不予撤销3.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是
2、( )。(分数:2.00)A.国家的法律制度B.国家的经济制度C.国家的重要任务D.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4.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要求其必须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因此宪法的修改程序相对于其他法律也是更为严格的。我国宪法的修改权由( )行使。(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D.国务院5.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 )。(分数:2.00)A.国家所有B.集体所有C.个人所有D.公共所有6.下列选项中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是( )。(分数:2.00)A.教育部B.国务院C.山西省人民政府D.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7.甲去购买乙的书画作品,先将装有 2 万元的信
3、封交给乙,等乙当面点清放在桌上后,便故意转移乙的注意力,趁其不备将信封调包,换成假币。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抢夺罪B.盗窃罪C.抢劫罪D.诈骗罪8.甲为了获得乙的高级手机,便将乙约到酒店,用白酒将其灌得不省人事,趁机拿走乙的手机。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故意伤害罪B.绑架罪C.盗窃罪D.抢劫罪9.王某拾到李某丢失的钱包,当李某向王某讨还时,王某拒不归还,二人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 )。(分数:2.00)A.合同之债B.不当得利之债C.无因管理之债D.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之债10.甲委托朋友乙通过网络平台给自己的手机充话费,不料乙输错电话号码,将话费充至陌生人丙
4、的手机里,则( )。(分数:2.00)A.丙是不当得利,应当将话费返还B.错充话费是乙操作失误所致,应当由乙承担损失C.话费是在网络平台上错充的,损失应当由该网络平台承担D.甲委托乙为其充话费,应为乙的过失行为导致的损失承担责任11.甲针对手机安卓系统开发了一个跑酷游戏软件。甲对该软件享有( )。(分数:2.00)A.著作权B.商标权C.专利权D.发明权12.物权法第 39 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一规则是( )。(分数:2.00)A.授权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C.强制性规则D.任意性规则13.根据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关于监护权的说法,正确
5、的是( )。(分数:2.00)A.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可以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也可以由人民法院裁决B.监护人因不履行监护职责,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无须承担赔偿责任C.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公安局申请宣告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D.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的,关系密切的朋友可以成为监护人14.万某因出国留学将自己的红星商贸有限公司委托陈某管理,并授权陈某在 10 万元以内的开支和 100 万元以内的交易可以自行决定,假设若第三人对此授权不知情,则陈某受托期间实施行为无效的是( )。(分数:2.0
6、0)A.未经万某同意与某公司签订交易额为 90 万元的合同B.未经万某同意将自己的汽车以 3 万元出售给红星商贸公司C.未经万某同意向某电视台支付广告费 8 万元D.未经万某同意聘用其妻为企业销售主管15.依据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是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 )的经营实体。(分数:2.00)A.有限责任B.无限责任C.连带责任D.按份责任16.“售出商品概不退换”侵犯了消费者的( )。(分数:2.00)A.依法求偿权B.公平交易权C.知悉真情权D.自主选择权17.工资分配原则不包括( )。(分数:2.00)A.工资总量宏观调控原则B.
7、按劳动分配原则C.同工同酬原则D.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原则18.甲欲射杀乙,明知有可能射中乙旁边的丙,但甲抱着“无所谓”的念头,结果丙被射伤,甲对射伤丙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分数:2.00)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9.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情形有( )。(分数:2.00)A.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B.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废止的C.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D.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20.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依法对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
8、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的事项包括( )。(分数:2.00)A.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B.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C.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D.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21.关于行政许可,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分数:2.00)A.对依法不属于某行政机关职权范围内的行政许可申请,行政机关作出不予受理的规定,应向当事人出具加盖该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B.所有的行政许可适用范围均没有地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有效C.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除涉及国家机密的,应一律公开D.行政许可听证均为依当事人申请的听证,行政机关不能主动进行听证22.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
9、。(分数:2.00)A.某国家机关为建住宅楼与某建筑公司签订建筑工程承包合同B.某县技术监督局对所管境内某化工厂生产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行为予以处罚C.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根据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某专利权无效D.工商机关为符合条件的企业颁发营业执照23.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国家机关有( )。(分数:2.00)A.省级人民政府B.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C.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D.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24.关于被害人承诺阻却行为的违法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儿童赵某生活在贫困家庭,甲征得赵某父母的同意,将赵某卖至富贵人家。甲的行为得到了赵某父母的有效承诺,并有利
10、于儿童的成长,故不构成拐卖儿童罪B.在钱某家发生火灾之际,乙独自闯入钱某的住宅搬出贵重物品。由于乙的行为事后并未得到钱某的认可,故应当成立非法侵入住宅罪C.孙某为戒掉网瘾,让其妻子丙将其反锁在没有电脑的房间一星期。孙某对放弃自己人身自由的承诺是无效的,丙的行为依然成立非法拘禁罪D.李某同意丁砍掉自己的一个小手指,而丁却砍掉了李某的大拇指。丁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25.W 教授退休后应邀在 Y 大学主持航天科研项目,W 教授立下遗嘱,将下列财产分配给儿子 Z:(1)W 的个人存款;(2)W 撰写的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走向的发表权;(3)W 以 Y 大学科研专家身份开通的 QQ 账号;(4)Y 大学出
11、资购买并登记在 W 名下的研究室。W 死后,在遗产分割上 Y 大学与 Z 之间发生争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W 的个人存款属于其个人财产,应当由其继承人 Z 予以继承B.W 撰写的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走向属于职务作品,其发表权应归 Y 大学所有C.W 以 Y 大学科研专家身份注册的 QQ 账号,目的是宣传研究成果,其账号应归 Y 大学所有D.研究室虽然登记在 W 名下,但 W 并非事实上所有权人,其产权应归 Y 大学所有26.甲公司被法院宣告破产,清算组在清理该公司财产时,发现的下列哪些财产应列人该公司的破产财产?( )(分数:2.00)A.该公司依合同将于 3 个月后
12、获得的一笔投资收益B.该公司提交某银行质押的一辆轿车C.该公司对某大桥上的未来 20 年的收费权D.该公司一栋在建的办公楼27.有关承兑的以下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分数:2.00)A.承兑是汇票特有的票据行为B.承兑是无条件的C.见票即付的汇票无须承兑D.承兑记载在汇票的正面28.用人单位有以下( )情形时,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分数:2.00)A.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B.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C.以暴力、胁迫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D.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29.甲与乙签订了一份二手房买卖合同,约定乙在 3
13、0 天内向甲支付并过户 A 房屋,在签订买卖合同第三天,甲又与丙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 50 天后出租 A 房屋给丙居住,从这两份合同中,可以看出,对于甲的行为,法律显示出哪些作用?( )(分数:2.00)A.评价作用B.预测作用C.强制作用D.指引作用30.常某,78 岁,因心脏病突发病逝。其身后留有积蓄 80 万有一套住房,常某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继承了这些遗产。那么常某的死亡,在法理上来讲属于( )。(分数:2.00)A.法律事实B.法律事件C.法律行为D.法律规范山西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试卷 8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
14、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的主要审查对象是( )。(分数:2.00)A.行政处理行为B.行政决定行为C.抽象行政行为D.具体行政行为 解析:解析:2015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的新行政诉讼法第 6 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2.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作出的正确处理是( )。(分数:2.00)A.撤销行政许可B.如果继续实施该许可不会给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则不应撤销行政许可C.不能撤销行政许可D.如果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行政许可不予撤销 解析:解析
15、:行政许可法第 69 条第 2、3 款规定,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依照上述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据此可知,D 项是正确的,应选。3.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是( )。(分数:2.00)A.国家的法律制度B.国家的经济制度C.国家的重要任务D.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解析: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因此本题选D。4.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要求其必须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因此宪法的修改程序相对
16、于其他法律也是更为严格的。我国宪法的修改权由( )行使。(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D.国务院解析:解析:我国宪法第 62 条第 1 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宪法修改权。而全国人大常委会只拥有修宪提案权,本身并没有修改宪法的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法律委员会统一审议向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法律议案。作为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它并没有修改宪法的权力。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但其制定的行政法规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5.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 )。(分数:2.00)A.国家
17、所有B.集体所有 C.个人所有D.公共所有解析:解析:宪法第 10 条第 2 款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故本题应选 B。6.下列选项中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是( )。(分数:2.00)A.教育部B.国务院C.山西省人民政府D.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解析:宪法第 100 条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故选 D。7.甲去购买乙的书画作品,先将装有 2 万元的信封交给乙,等乙当面点清放在桌上后
18、,便故意转移乙的注意力,趁其不备将信封调包,换成假币。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抢夺罪B.盗窃罪 C.抢劫罪D.诈骗罪解析:解析: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本题中,甲已经将 2 万元交予乙,而动产以交付作为所有权转移的标志,亦即 2 万元已属于乙所有,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故意转移乙注意力的方式秘密将钱掉包成假币,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题中甲并没有用虚构的方式骗乙,不属于诈骗罪。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19、,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故选 B。8.甲为了获得乙的高级手机,便将乙约到酒店,用白酒将其灌得不省人事,趁机拿走乙的手机。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故意伤害罪B.绑架罪C.盗窃罪D.抢劫罪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成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
20、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题中甲故意用白酒灌倒乙,就属于以“其他方法”使乙丧失抵抗能力从而拿走其手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本题选 D。9.王某拾到李某丢失的钱包,当李某向王某讨还时,王某拒不归还,二人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 )。(分数:2.00)A.合同之债B.不当得利之债 C.无因管理之债D.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之债解析:解析: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民法通则第 92 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
21、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故选 B。10.甲委托朋友乙通过网络平台给自己的手机充话费,不料乙输错电话号码,将话费充至陌生人丙的手机里,则( )。(分数:2.00)A.丙是不当得利,应当将话费返还 B.错充话费是乙操作失误所致,应当由乙承担损失C.话费是在网络平台上错充的,损失应当由该网络平台承担D.甲委托乙为其充话费,应为乙的过失行为导致的损失承担责任解析:解析:民法通则第 92 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题目中丙对于误充到自己手机里的话费构成不当得利,应该返还。11.甲针对手机安卓系统开发了一个跑酷游戏软件。甲对该软件享有( )。(
22、分数:2.00)A.著作权 B.商标权C.专利权D.发明权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著作权法知识。著作权法第 2 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第 3 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8)计算机软件故本题甲对该软件享有著作权。本题选择 A。12.物权法第 39 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一规则是( )。(分数:2.00)A.授权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C.强制性规则D.任意性规则解析:解析: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出一定行为或不做出一定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山西省 事业单位 公共 基础知识 法律 试卷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