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刑法)模拟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刑法)模拟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刑法)模拟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刑法)模拟试卷 3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分数:2.00)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B.对象认识错误C.手段认识错误D.客体认识错误2.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体现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 )。(分数:2.00)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3.盗窃罪属于( )。(分数:2.00)A.故意和过失犯罪B.过失犯罪C.故意犯罪D.故意或过失犯罪4.假定甲有外遇,为达到和第三者结婚的目的,准备
2、杀妻,已将毒药放入妻子的碗中,妻子发觉饭有异味而将饭倒掉,幸免于难,则甲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5.某甲捏造某乙(某机关干部)受贿 20000元,并写成小字报四处散发、张贴,致使某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某甲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诬告陷害罪B.诽谤罪C.侮辱罪D.报复陷害罪6.甲、乙二人携带炸药去水库僻静处炸鱼,甲在岸边准备往水中投掷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将乙炸死,自己也受重伤。则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分数:2.00)A.过失爆炸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意外事件D.非法捕捞水产品罪7.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
3、的年龄为不满( )。(分数:2.00)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12周岁8.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区别的关键在于( )。(分数:2.00)A.犯罪行为是否已经着手实施B.犯罪行为是否已经实施完毕C.犯罪行为是否已经造成犯罪结果D.犯罪行为是否具备了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9.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刑法抢劫罪加重法定刑事由的是( )。(分数:2.00)A.在学校门口抢劫的B.多次抢劫的C.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10.甲乙二人是交往多年的好友,一日,甲请乙在某酒店喝酒,两人微醉。下楼时,因一小事意见不合,甲推了乙一把,乙从三楼摔至一楼,导致颅脑严重损伤,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身
4、亡,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分数:2.00)A.构成故意杀人罪B.构成故意伤害罪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属于意外事件11.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不作为行为方式的是( )。(分数:2.00)A.甲因高兴将 3岁儿子抛接但因失手致其死亡B.乙分娩婴儿后为掩盖未婚先孕真相将婴儿扔出窗外致婴儿死亡C.丙分娩女婴后不愿抚养,遂以 2万元价格将其卖给他人D.丁分娩婴儿后将婴儿弃置于火车站致其冻成重伤12.间歇性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 )。(分数:2.00)A.应当负刑事责任B.不负刑事责任C.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待治疗痊愈后再追究
5、刑事责任13.非法拘禁罪属于( )。(分数:2.00)A.继续犯B.牵连犯C.结合犯D.连续犯14.在下列犯罪中,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的是( )。(分数:2.00)A.重大责任事故罪B.交通肇事罪C.放火罪D.破坏交通工具罪1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罪判处拘役的期限应为( )。(分数:2.00)A.1个月以上 6个月以下B.1个月以上 1年以下C.2个月以上 6个月以下D.3个月以上 1年以下16.假定甲和丁因为工作上的原因素来积怨很深,便产生了除掉丁的念头,虽然知道戊正跟丁一块跑车,仍将丁的车的刹车装置弄坏,导致丁在开车时因刹不住车而掉下山崖,车毁人亡,戊也因此丧命,则甲对丁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6、( ),对戊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分数:2.00)A.直接故意间接故意B.间接故意直接故意C.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D.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17.甲与乙通奸,共谋毒杀乙之夫丙。为此,甲弄来一包砒霜交给乙,甲让乙伺机下毒,乙后悔,没有下毒且到公安机关自首。对本案的正确处理是( )。(分数:2.00)A.甲、乙共同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B.甲、乙共同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预备C.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预备,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中止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中止18.假定甲准备对富人丙家实施盗窃,多次到丙家门外进行观察,打探丙家人的行踪、活动规律,有一次甲正在观望时因形迹可疑被丙发现而被
7、告发,则甲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19.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 )。(分数:2.00)A.适用我国刑法B.可以适用我国刑法C.有条件地适用我国刑法D.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不适用我国刑法20.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刑法中规定的强奸罪加重法定情节的是( )。(分数:2.00)A.强奸妇女多人的B.利用妇女处于昏醉状态而强奸的C.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D.二人以上轮奸的21.假设甲等 5人以抓卖淫嫖娼为名强行从一私人小旅馆抓了 4名旅客,然后将 4人押到一废弃的小庙内。随后甲等 5人对 4人进行殴打,逼迫他们
8、承认自己是嫖客。4 人无奈只好承认自己是嫖客,接着甲某等人即要求 4人与家属联系交纳赎金,才能将他们放走。旅客乙与家人联系,由家人帮忙凑好 5000元赎金,马上送来。当甲某等人收取乙的家人送来的赎金,欲将乙放走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甲某等人( )。(分数:2.00)A.构成绑架罪B.构成抢劫罪C.构成敲诈勒索罪D.构成绑架罪和寻衅滋事罪22.我国刑法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 1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 2和承担的 3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 4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在这段话的空格中( )。(分
9、数:2.00)A.2处填写“罪刑”,4 处填写“罪行”B.1处填写“罪刑”,3 处填写“罪行”C.4处填写“罪刑”,2 处填写“罪行”D.1处填写“罪刑”,2 处填写“罪行”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23.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中的选择要件包括( )。(分数:2.00)A.犯罪行为B.特定的犯罪方法C.特定的时间、地点D.犯罪客体24.有权对刑法作出司法解释的机关包括( )。(分数:2.00)A.公安部B.最高人民检察院C.最高人民法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5.下列关于数罪并罚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郭某因犯贪污罪被判 5年入狱,后发现有漏罪受
10、贿罪,法院应按照“先并后减”原则实行数罪并罚B.孙某因犯贪污罪被判 10年入狱,后发现漏罪挪用公款罪,法院应按照“先减后并”原则实行数罪并罚C.许某因犯抢劫罪被判 10年入狱,又犯破坏监管秩序罪,法院应按照“先减后并”原则实行数罪并罚D.柴某因犯盗窃罪被判 6年入狱,又犯故意伤害罪,法院应按照“先并后减”原则实行数罪并罚26.关于罪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犯罪故意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B.犯罪过失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C.罪过的本质在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在主观上应当受到谴责D.坚持罪过责任原则,意味着反对“主观归罪”27.甲唆使乙盗窃丙的财物,乙为抗拒抓捕而
11、当场使用暴力致使丙死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B.甲构成盗窃罪C.乙构成抢劫罪D.对甲而言,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罪28.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 )。(分数:2.00)A.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B.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C.受委托经营、管理国有财物的人员所经营、管理的国有财物D.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三、判断题(总题数:2,分数:4.00)29.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0.在挪用公款罪、徇私舞弊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和玩忽职守罪等罪名中,其中只有挪用公款罪属
12、于贪污贿赂罪。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刑法)模拟试卷 3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分数:2.00)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B.对象认识错误C.手段认识错误D.客体认识错误 解析:解析: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有不正确的理解。处理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总原则是: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依法判定,不因主观上的认识错误而发生变化。所以,选项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不可能排除犯罪故意。如果行为人只是
13、对犯罪对象认识错误,但是对犯罪客体认识没有错误,则不能排除犯罪故意,对刑事责任也不能发生任何影响。所以,选项 B对象认识错误也不能排除犯罪故意。手段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罪过成立,但是可能影响犯罪停止形态,即如果危害结果没有发生,行为人只负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所以,选项 C手段认识错误也不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客体认识错误,即行为人意图侵犯一种客体,而实际上侵犯了另一种客体。对于客体认识错误的案件,一般认为应当按照行为人意图侵犯的客体定罪,即依行为人主观认识的客体种类定罪。在客体认识错误的情况下,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2.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体现犯罪实质特征的
14、要件是( )。(分数:2.00)A.犯罪客体 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解析:解析:体现犯罪实质特征的犯罪要件是犯罪客体。3.盗窃罪属于( )。(分数:2.00)A.故意和过失犯罪B.过失犯罪C.故意犯罪 D.故意或过失犯罪解析:4.假定甲有外遇,为达到和第三者结婚的目的,准备杀妻,已将毒药放入妻子的碗中,妻子发觉饭有异味而将饭倒掉,幸免于难,则甲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解析:解析:因甲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所以属于犯罪未遂。5.某甲捏造某乙(某机关干部)受贿 20000元,并写成小字报四
15、处散发、张贴,致使某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某甲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诬告陷害罪B.诽谤罪 C.侮辱罪D.报复陷害罪解析:解析:甲的行为构成诽谤罪。如果某甲向公检法等机关告发意欲使乙受刑事处罚,则构成诬告陷害罪,但本案中甲只是将诽谤的情况写成小字报散发,因此是诽谤罪。6.甲、乙二人携带炸药去水库僻静处炸鱼,甲在岸边准备往水中投掷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将乙炸死,自己也受重伤。则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分数:2.00)A.过失爆炸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 C.意外事件D.非法捕捞水产品罪解析:7.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分数:2.00)A.14周岁 B.16
16、周岁C.18周岁D.12周岁解析:8.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区别的关键在于( )。(分数:2.00)A.犯罪行为是否已经着手实施B.犯罪行为是否已经实施完毕C.犯罪行为是否已经造成犯罪结果D.犯罪行为是否具备了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 解析:解析: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而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9.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刑法抢劫罪加重法定刑事由的是( )。(分数:2.00)A.在学校门口抢劫的 B.多次抢劫的C.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解析:解析: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
17、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10.甲乙二人是交往多年的好友,一日,甲请乙在某酒店喝酒,两人微醉。下楼时,因一小事意见不合,甲推了乙一把,乙从三楼摔至一楼,导致颅脑严重损伤,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身亡,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分数:2.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山东省 事业单位 公共 基础知识 刑法 模拟 试卷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