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行测(阅读理解)模拟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行测(阅读理解)模拟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行测(阅读理解)模拟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公务员行测(阅读理解)模拟试卷 6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阅读理解/B(总题数:6,分数:60.0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国家统计局 15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 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141066 万吨,较 2014 年增长 33。至此,我国夏粮实现了“十二连丰”。“十二连丰”成绩喜人,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然而,在连年丰收的同时,我国粮食进口和库存也保持着同步多增态势,去年我国粮食进口首次突破 1 亿吨大关,库存升至近年历史高点,我国粮食正遭遇产量多、进口多、库存多“三多并存”新课题。 “进口多增,并不是我们的粮食不够吃,主要
2、是国内外粮食的巨大差价所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主任叶兴庆介绍,2004 年以来,我国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希望借此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但随着收购价的_,国内粮食市场价格跟着_,然而近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却_,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日趋明显。 “由于国内农业生产成本的逐渐攀升,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逐年提高最低收购价格,与其他因素共同催生了国内与国外,生产与加工领域间的价格倒挂,催生当前三多并存现象,根本原因在于_。”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说。 “我国平均一个劳动力只能种 7 亩左右耕地,然而在机械化耕作背景下,欧洲一个劳动力能种几百亩,美
3、国一个劳动力能种几千亩甚至上万亩,这种差距就是_。”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说。 分析人士认为,解决“三多并存”考验,国家一方面要改革现有的粮食收储制度,遏制价格倒挂趋势;另一方面,则应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向现代农业转变。 “中国农业要想做强,就必须走现代农业的道路。要通过制度创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提升规模效益和科技水平,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走出三多并存困局。”孔祥智建议。(分数:10.00)(1).第段中,依次填入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分数:2.00)A.逐渐上涨水涨船高掉头向下B.不断调整保持稳定持续下
4、降C.不断攀升日趋走高持续稳定D.逐渐下调不断下降徒然提升(2).请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第段中的“根本原因”应当是( )。(分数:2.00)A.我国农业生产成本低、劳动生产率低B.我国农民生产成本低、劳动生产率高C.我国农业生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高D.我国农业生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3).根据第段语意进行概括,这种差距是( )。(分数:2.00)A.农业生产成本的差距B.劳动生产率的差距C.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D.农户经营规模的差距(4).根据全文推断,要解决我国“三多并存”考验,下列措施不当的一项是( )。(分数:2.00)A.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
5、变B.继续发挥我国农户众多且经营规模小、转型灵活等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C.提高耕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竞争力D.在确定口粮基本自给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5).为短文拟定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2.00)A.如何答好我国粮食“三多并存”新考题B.走出我国粮食“三多并存”的困局C.价格倒挂:“三多并存”现象的谜底D.我国粮食“三多并存”现象日益显现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以下问题。 现在媒体对随机取样、样本代表性等概念备加关注。这种关注导致许多人错误地认为,随机取样和代表性是所有学科做调查研究的必要条件,人体生物学研究因为很少使用随机的被
6、试样本,许多研究成果都会受到批评。 但只要想一下其他学科的情况,就很容易理解这种想法的荒谬,化学家从没尝试过抽取化合物的随机样本,生物学家也不曾用细胞或组织的随机样本进行实验,这些研究结果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非学术研究都需要使用随机样本。因此,我们在此需要强调的重点是:随机取样和随机分配不是一回事。 随机分配和随机取样两个词里都包含“随机”,因此许多人以为它们所指是一回事。事实上,它们是非常不同的概念,唯一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采用了随机生成数字这一点。然而其目的却_。 随机取样涉及的是如何选择被试进行研究。如前所述,并不是所有研究都要求随机取样,但当它成为必要条件时(例如在市场调查中),我们则需
7、要用一种方法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这种方法要确保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中,被抽中的个体就成为之后调查研究中的被试。有一点非常重要,这种随机取样的调查研究既可能是相关研究,也可能是一个真实验,只有使用了随机分配的方式,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实验。 随机分配是真实验所必需的条件。实验人员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当每一名被试被分到实验组的机会和被分到控制组的机会相等时,则实现了随机分配。为了达到这一点,常会用到像掷硬币这样的随机化手段(更常用的是一种特殊的随机化数字表格)因为它在给被试分组时没有任何偏向。 随机分配和随机取样不是一回事,牢记这一点的最好方法是弄清楚四种组合:非随机分配的非
8、随机样本,随机分配的非随机样本,非随机分配的随机样本以及随机分配的随机样本。大部分实验没有使用随机样本,因为没有这个必要。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方便取得的样本。如果一个研究中使用了随机分配的方法,那么它就是一项真实验;如果没有使用,那么它是一项相关调查。许多使用随机取样的研究没有使用随机分配,那是因为它们只是调查性研究,旨在寻找关联。一些研究既使用了随机取样,又使用了随机分配,那么它们肯定是真实验。(分数:10.00)(1).根据文意,下列有关“随机取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市场调查中常常采用这种方法B.学术研究有些需用该方法,有些则不需C.媒体常常使用此方法,因而误导
9、了大众D.人体生物学研究很少采用这种方法(2).文章提到四种组合: 非随机分配的非随机样本 随机分配的非随机样本 非随机分配的随机样本 随机分配的随机样本 其中符合做“真实验”的是( )。(分数:2.00)A.B.C.D.(3).文章认为“随机分配”不同于“随机取样”的关键在于( )。(分数:2.00)A.被试机会相等地被分在实验组或控制组B.采用掷硬币或数字表格这样的随机方法C.实验人员分配被试不附加任何外在条件D.所做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求某种关联(4).填入文章中画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2.00)A.南辕北辙B.泾渭分明C.本末倒D.大相径庭(5).这篇文章主要强调的观点是(
10、 )。(分数:2.00)A.随机分配和随机取样是不同的概念B.科学研究与媒体调查的方法差别很大C.“真实验”必须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D.随机取样与科学研究并无很大关系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 生态整体观古已有之,古希腊的“万物之一”“存在的东西整个连续不断”等可谓生态整体主义的最早发端。作为一种系统理论,生态整体主义形成于 20 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
11、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利奥波德提出了“和谐、稳定和美丽”三原则,罗尔斯顿对生态整体主义进行了系统论证,并补充了“完整”和“动态平衡”两个原则,深层生态学代表人物奈斯又补充了“生态的可持续性原则”。国内外有一些学者把生态整体主义称为“生态中心主义”。这并不准确,甚至可以说是用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来误解生态整体观。生态整体主义的基本前提就是非中心化,它的核心特征是对整体及其整体内部联系的强调,绝不把整体内部的某一部分看作整体的中心。中心都没有,又何来中心主义? 生态整体主义超越了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超越了以人类个体的尊严、权利、自由和发展为核心思想的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颠覆了
12、长期以来被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它要求人们不再仅仅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不再仅仅关注和谋求人类自身的利益,要求人们为了生态整体的利益而不只是人类自身的利益自觉主动地限制超越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物质欲求、经济增长和生活消费。 从生态危机和生态整体观的角度来看,人类几千年来所犯的最致命的错误,就是以自己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为尺度,没有清楚而深刻地认识到与人类的长久存在密切相关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和整体价值。这个错误导致了无数可怕的、难以挽救的灾难。今后,如果人类还要继续以自己的意愿为【 】判断标准,则必将犯更多、更可怕的错误,直至自己走向灭亡。生态整体主义倡导人类跳出数千年来的旧思路,努力去
13、认识生态系统,进而将认识到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衡量人类的一切观念、行为、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基本标准,为防止人类重蹈覆辙、为人类缓解乃至最终消除生态危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根源。(分数:10.00)(1).对“生态整体主义”这一概念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生态整体主义是指把生态系统整体利益和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的生态观B.生态整体主义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形成于 20 世纪,其代表人物是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C.生态整体主义把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D.生态整体主义不再考虑人类的利益(2).下列对“生态整
14、体主义超越了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生态整体主义和以往的生态观不同,它不是以人类利益为出发点,而是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考虑问题B.生态整体主义要求人们不再从人的角度认识世界,不再关注和谋求人类自身的利益C.生态整体主义不再和以前的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一样,完全以人类个体的尊严、权利、自由和发展为核心思想D.生态整体主义要求人们为了生态整体的利益而不只是人类自身的利益自觉主动地限制超越生态系统承受能力的物质欲求、经济增长和生活消费(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生态整体主义为人类缓解乃
15、至最终消除生态危机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可行的方法B.生态整体主义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而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与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C.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犯过很多错误,走过许多弯路,其中以自己为中心,导致生态危机就是一个严重的错误D.如果人类还要以自己的利益为尺度,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唯一判断事物的标准,后果是相当严重的(4).下列选项中对生态整体主义对人类的要求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人类应该以生态环境的长效发展为中心利益标准B.我们应该消除人本主义,发展环境本位主义C.人类应该建立联系、平衡的观念,将人类作为生态环境的一部分重新建立利益体系D.人类应该尽快终
16、止目前以人为中心的一切行为,转变自身的价值标准(5).文中【 】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分数:2.00)A.唯一B.一切C.基本D.永恒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2500 年前诞生的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代表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最高境界,但是它的作者究竟是谁? 司马迁在史记.孙武吴起列传中说,孙武和孙膑都确有其人,孙武生于春秋末期,孙膑则晚 100 多年,生于战国,各有兵法传世。由于孙武是春秋末期吴王的客卿,孙膑在战国中期的齐国担任过军师,因此班固在汉书中把孙武的兵法叫吴孙子,把孙膑的兵法叫齐孙子。吴孙子就是一直流传于世的孙子兵法,而齐孙子(孙膑兵法)在魏晋
17、时已无记载。 唐宋以后,有人对孙子兵法及作者提出疑问,认为此书源于孙武,却完成于孙膑;也有人认为先秦著作往往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唐代杜牧说,孙武的兵法原有数十万言,曹操削其繁剩,笔其精粹,以成此书;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等不但怀疑孙子兵法其书为伪,甚至怀疑孙武、孙膑为同一人。 孙武与孙膑是否同为一人?他们各自是否都有兵书留世?此谜在 20 世纪 70年代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的考古发掘中被解。1972 年,临沂地区偶然发现一座汉墓,陪葬品中有大量竹简,其中包括孙子兵法(105 枚)、孙膑兵法(232 枚),这批竹简经刮削、烤炙而成,做工精细,两端平整,无刀削痕迹,系先用锯锯成而后锉磨而成。银雀山汉简的形
18、制、书写格式、篇题的处理及各式符号的运用等,均符合汉代的简册制度。 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带给世人最大的惊喜,莫过于还原了孙子兵法十三篇全貌以及孙膑兵法十六篇。经专家整理分析,银雀山竹简中的孙子兵法十三篇都有文字保存,这是现存最早的孙子兵法版本,大约成书于西汉初期,是最接近作者原始思想的版本,为校勘和研究孙子兵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献价值非同一般。竹简本孙子兵法计 2300 余字,现存内容与宋代版本相比,有 100 多处不同点,十分值得研究。 竹简本孙膑兵法整理出 222 枚,共计 6000 字以上,该兵法在消失了上千年后,失而复得。该书整理出上、下两编,上编可以确定属于齐孙子,共十五篇;下编是还
19、不能确定属于齐孙子的论兵之作。竹简本篇数大大少于艺文志著录本,也不是完善的版本。这些实物证据揭示了历史上的孙武、孙膑并非一人,也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孙武、孙膑记载的真实性,孙膑兵法确有其书。(分数:10.00)(1).唐代杜牧对孙子兵法的观点是( )。(分数:2.00)A.现存版本是根据原著缩减而成的B.是由多位作者合著而成的C.是后人以孙膑的名义写成的D.前部分由孙武完成,孙膑完成后续成书工作(2).关于孙子兵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曾经失传上千年B.班固称其为吴孙子C.作者生活于战国时期D.魏晋之后的史书中已无相关记载(3).银雀山汉墓竹简不能用来证明( )。(
20、分数:2.00)A.孙膑兵法的作者是谁B.司马迁相关记载的可靠性C.孙膑兵法是否确有其书D.孙武、孙膑是否为同一人(4).根据本文,确定银雀山汉墓竹简年代依据的是( )。(分数:2.00)A.书写文字B.陵墓特征C.陪葬物品D.简册特征(5).最适合本文的标题是( )。(分数:2.00)A.银雀山汉墓整理出土大批竹简B.银雀山汉墓简:为孙武、孙膑正名C.银雀山汉墓孙子兵法的发现和破译D.20 世纪的考古大发现银雀山汉墓竹简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跟电视一样,收视率对中国的电视和广告行业而言,是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在中国的应用不过短短二十余年。由于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指标,因此不仅国内开展此
21、类业务的经验还有待摸索和积累,而且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专家和机构也少之又少。如此一来,在当前收视率已经被看作电视、广告行业的通行货币的情况下,促进收视率调查的公开、透明和公正,就显得尤为迫切。根据美国、英国等开展该项业务较早的国家的经验,要真正实现收视率调查的公正、可信,不仅需要收视率调查机构本身的科学方法和诚信态度,更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调控及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而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通过一组报道,让更多公众知道了收视率这个行业术语,了解了收视率调查的方法,未尝不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另一方面,在获得了准确可信的收视率后,更为重要的恐怕是如何看待和使用收视率。说到底,收视率只是一个可供行
22、业参考的数据,任何对其本身的攻击都只是_,而如何将它用得科学、用得合理,却完全关乎从业人员的态度。 实际上,与收视率一样,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点击率、电影票房、图书销售量、剧院上座率等一系列数字,也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俨然将成为衡量文化产业各门类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殊不知,文化产品质量的优劣,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却远不是几个简单的数字就可以量化评估的。一味地追求与商业利益挂钩的数字效应,不仅不能反映产业发展的真实面貌,还难免使产业发展走向歧途。从这个意义上说,收视率造假事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不仅要警惕“唯收视率是瞻”,更要警惕整个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唯数字是瞻”。(分数:10.0
23、0)(1).第一段意在阐述这样一种观点,即( )。(分数:2.00)A.保证收视率公正可信的前提是了解收视率调查方法B.现在我国亟需促进收视率调查的公开、透明和公正C.目前在收视率调查方面我国仍需借鉴英美等国经验D.只有加强行业主管部门监控才能保证收视率的真实(2).关于收视率,下列哪项与本文不符?( )(分数:2.00)A.收视率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指标B.收视率只是一个可供行业参考的依据C.收视率调查的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摸索和积累D.对收视率的态度和使用比收视率调查更重要(3).填入文中第 2 段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2.00)A.欲加之罪B.以偏概全C.欲盖弥彰D.推波助澜
24、(4).根据本文,合理而科学地使用收视率关键在于( )。(分数:2.00)A.行业专家和机构要深入研究B.行业的主管部门要加强监控C.行业的从业人员要端正态度D.收视率调查机构要公正可信(5).第 3 段旨在说明( )。(分数:2.00)A.简单的数字无法准确量化评估文化产品质量B.要警惕数字效应对文化产业产生的负面影响C.收视率与网络点击率、电影票房等本质相同D.目前收视率造假的最大驱动力就是商业利益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以下问题。 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实际上产生于战国后期,但对历史地理现象的注意和记录在更早的著作中已可找到例证。成书于公元 1 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国家公务员 阅读 理解 模拟 试卷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