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425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42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425及答案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公务员(申论)425 及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总题数:1,分数:100.00)1进入夏季,全国的天气可以说陷入了水深火热当中,北方持续高温,南方大雨不停。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地,都出现了今年规模最大的一场强降雨,有的甚至超过了历史记录。眼下正是农业生产的关键阶段,如何来应对南方多处发生的洪涝灾害呢?为此经济半小时记者走访了广西灾情最严重的桂林市全州县。 2007 年 6 月 13 日上午 11 时 13 分,记者来到广西全州县的灌江河边,连续的降雨使灌江水位出现上涨,使灾情雪上加霜。 紧邻广西全州的
2、灌江是造成这次全州水患的主要水系,县防汛办公室副主任唐新玉告诉记者,由于灌江上游洪峰的迅猛倾泄,使包括全州在内的下游沿岸地区成为重灾区。 全州防汛副主任唐新玉:“当时灌江的两河段流量 7 个小时之内从 1000 个流量增大到 2500 个流量,致使两岸低洼的村庄遭到洪水的围困,农民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的损失。” 渐水岭村是整个全州县受灾最严重的一个村庄,在这里记者看到,很多被洪水泡过的房屋已经倒塌,虽然住户们已经撤离了危房,但沙发、床、竹筐等生活用品由于来不及搬运,被洪水冲的一片狼藉,一些房屋中冰箱、电视至今还被困在洪水中,在渐水岭村里,蒋大爷正在排除滞留在房子中间的积水。 记者:“您今年多大岁数
3、了?” 村民:“我今年 71 岁了。” 记者:“灌江这个水怎么样?” 村民:“水很大很猛,主要的就是快,东西都来不及搬。” 然而,让蒋大爷和当地的村民们更痛心和更担忧的,不是生活上的问题,而是因为这次洪水而绝收的大量农田。在路边的一片玉米田里,村民邓竹英正在无奈地扶着被洪水冲倒的玉米秧。 记者:“你好,这是你家的田吗?” 邓竹英:“对,田有很多田,有十多亩。” 记者:“全是遭受这样的水灾吗?” 邓竹英:“是呀,全部倒了,糟蹋了。” 记者:“那你现在扶起来的话能活吗?” 邓竹英:“扶不起了,倒了,没有收成了,扶起来也没有用了。” 邓大妈告诉记者,这次水灾过后,除了房子还在外,她几乎失去了其他一切
4、财产。 邓竹英:“家里面也进水了,哪里都很困难,吃没吃的,穿没穿的,都被卷去了。还欠了一批大债。现在粮食已经都是亲戚们捐起来的,粮食也是捐起来的。” 儿媳:“柴也没有啦,都是他们捐起来的。” 邓大妈的儿媳告诉记者,家里除了种田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在去年因为公公看病还欠下了银行近两万元的债务。如今已经拔节的玉米被洪水彻底冲毁,不仅今年的粮食没有了指望,就连家里的存粮和肥料也被大水冲走,洪水席卷了屋里的一切生活用具,她年仅 3 岁的小孩子也险些被洪水冲走。 邓大妈儿媳:“如果小孩子冲走了,我就活着没意思了。” 2和邓大妈一样面临困境的灾民,渐水岭村还有不少户。而和渐水岭同样遭遇的村庄,在全州有 1
5、00 多个。在灌江沿岸,稻田、果园及菜园都大面积地遭到洪水摧毁,洪水过后,农民的稻田里铺上一层沙石,即使被扶正的秧苗也面临着减产绝收的风险;原本火红的辣椒地被洪水冲洗后,只留下了孤零零的秸秆,辣椒冲走了,残留了一把泥灰。很多被水泡的粮食都发了芽,只能喂鸡或喂猪。全州县是当地闻名的农业大县,这次水灾对农业造成的损失到底有多大,县统计局长给出了这样一组数字: 全州县统计局长蒋济贤:“据初步统计,受灾农作物面积达到 45%以上;农业受灾损失占整个受灾面积损失达到 87%以上;这是我县历史上受灾损失最严重的一次。” 根据当地政府提供的数据,全县受灾群众达 38.9 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41.2 万亩
6、,水稻绝收面积 7.8 万亩,果树受灾 4.33 万亩;淹没鱼塘 2.6 万亩,倒塌房屋 2560 间,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3.2 亿元。 全州县副县长唐忠祥:“全州县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一旦受灾,对我县经济发展压力更大,我们经不起这种大灾害。”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重建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全州是广西的一个农业大县。这场洪水给全州经济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打击,大量农田被淹,农作物绝收,民房倒塌。不过,现在全州老百姓担心的还不仅是眼前的这些损失,今后怎么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更让他们发愁。 全州县副县长唐忠祥:“估计至少需要 3 年的发展才能恢复到灾前的经济水平。” 唐忠祥告诉记者,在全州,民政
7、部门、财政部门在极为有限的财力下拿出了 132 万元资金救济灾民,但对于庞大的受灾损失,无异于杯水车薪。 民政局长高山:“在生活上民政部门能给予解决,在生产上扶持难度很大。” 生产自救是摆在全州县 38.9 万灾民面前的一大问题,因为上级救济的资金有限,这个问题显得更加艰难。在渐水岭村,面对应急的生产自救,邓大妈只有一条可以选择的路子。 邓大妈:“水把表面的土洗走了,下一步就准备种红薯等别的东西,就是收入很少。” 把玉米、水稻改种红薯可以弥补农田的一点损失,但仍然解决不了邓家的经济困境,燃眉之急是需要筹集到购买化肥和种子的资金。邓大妈想要到一家信用社贷款,但却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邓大妈:“不好
8、贷。很麻烦的。” 记者:“面向农业这方面的贷款比如农药花费能贷到吗?” 邓大妈:“没有。借不到的。他知道你家里什么都没有是不可能贷给你的,就是没有抵押的东西,我们贷款都是要拿我们房屋来抵押的。” 邓大妈儿媳告诉记者,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她只能催促丈夫去外面打工了。 邓大妈儿媳:“这里没有事情做,只有到外面打工了。” 3与邓大妈的遭遇不同,百宝乡中山村的五保户唐大爷在财产受到损失的时候,却意外的找到了一条出路。因为洪水围困村庄,至今唐大爷的房子还在洪水中浸泡,房屋的很多角落出现倒塌,墙体也劣迹斑斑。在天气转晴后的第一天,县人财保险公司的员工就来到中山村上门了解唐大爷的房屋现况,原因是唐大爷是民政局
9、为弱势群体助投房产险的 3 个五保户之一。 五保户唐田生:“政府部门想到给我买了保险,我就可以起(建)房子了。” 一份保险让唐大爷在惊喜中规避了风险,但这仅仅是全州县屈指可数的一个个例。记者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受灾农户都没有参加过任何保险,在突如其来的洪灾面前,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搞农副业养殖的王家四兄弟就是其中一例。 王明豪:“要是人了保险就好了,人了保险损失没这么大。” 原来,这场洪水,让他们付出了 16 年心血、预计今年秋季盈利的甲鱼养殖场变成了一座烂池塘。短短几个小时内,突袭的洪水卷走了甲鱼和鱼苗,偌大的养殖场仅残留了一只大甲鱼和一只死去的小甲鱼,滚动投入的 30 万元资金瞬间化为乌有。
10、看着空空的鱼塘,王明豪欲哭无泪。他始终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连续几天,他还是改不了每天都要察看鱼塘的习惯。 记者:“你挖的什么东西?” 王明豪:“现在甲鱼都被水冲走了,只剩下这些甲鱼蛋。” 记者:“现在一些鱼苗也全被冲走了吗?” 王明豪:“是啊,全冲走了。” 鱼塘还未盈利,县信用社的贷款又即将到期,王家四兄弟原本富裕的家庭在水灾后变成了困难户。没有投保的王明豪家也想通过贷款尽快恢复养殖。 王明豪:“恢复生产起码需要 15 万块钱。” 但信用社只能解决最多3 万元的农户联保贷款,这和王明豪的需求有着明显的差距。 县联社办公室主任蒋振宇;“贷款贷大了,对于信用社承担的风险也比较大,贷多的话,对我们信
11、用社发展不利。” 在这样的状况下,王家四兄弟只能独自承担天灾带来的风险与后果。 记者:“现在给你造成这么大的损失,现在有什么办法?” 王明豪:“没有什么办法,现在是靠政府扶助一点,这是没有办法的。” 记者:“除了政府帮助你们,还有其他办法吗?” 王明豪:“其他办法现在没有了,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了。” 走投无路之际,王明豪和其他灾民最终把希望寄托在了政府身上,那么,政府能否承担起这部分风险呢?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这次水灾中有 147 个村庄全部被淹,而在此之前,这些村庄就已经被列入了搬迁计划,却至今未能实现。民政局长高山:“由于经费的问题,一直落实不下来,还是要国家给予资金上的扶持。” 在
12、 3.2 亿的损失面前,目前,以全州的经济能力,根本无法承担灾后的补偿和重建费用,记者从县财政局了解到了当地的财政收入情况。 全州县财政局副局长赵红梅:“去年我们全县的财政收入为 2.6 个亿,对于农业生产恢复,我们没有更多的财力投入。” 在从天而降的天灾面前,农民自身没有任何抵御风险的能力。一场洪水过后,即使本来还算富裕的农户,都变得一贫如洗。只有少数由政府投保的五保户幸运地避免了损失。可是,我国现在除了商业保险,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帮助农民分散风险就成了一道难题。 4在中国人财保险公司全州分公司理赔中心,记者遇到了前来报案的张金生夫妇。 记者:“他刚才报什么案
13、?” 保险理赔员:“谢柳军,因为洪水,车辆淹在水里,现在要一套施救方案。” 记者:“那现在因洪水报案的多不多?” 保险理赔员:“多。” 记者:“都是在哪些方面受到损失?” 理赔员:“一般都是货物、机电这些设备等东西。” 记者:“那有关农业生产损失方面的有没有来报案的?” 理赔员:“这个没有。”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老张家里的稻田在洪水中被冲毁,车辆被洪水淹没,但在减低损失方面,由于只加入了车辆险,他们也就只能在车辆获赔上受益。 记者:“你们车入了保险,农业入了没有?” 老张:“没有,现在还没有农业方面的条例。” 调查中,记者发现,虽然水灾发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周,但在全州没有一例农业方面保
14、险索赔的报案。 记者:“有因农田损失报案的吗?” 中国人财保险全州分公司经理刘中之:“没有。” 记者:“有没有开展种植业养殖业保险?” 刘中之:“没有。” 在全州,面向农民开办的只有一些商业保险,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险种几乎没有,特别是和农民关系密切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更是一片空白。由于缺乏专业险种,大量农民对农业保险知之甚少。 记者:“你了解农业这方面的保险吗?” 全州县渐水岭村村民邓竹英:“不了解,没有入保险。” 记者:“这方面有没有人宣传?” 邓竹英:“没有。” 那么,当地的保险公司为什么不设立与农业相关的险种呢?保险业务员帮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帐。如果说 1 亩稻田每年需要保费 10 元,那么
15、投保100 亩稻田,保险公司每年收益为 1000 元,50 年的收益是 50000 元,但在 50 年内只要有一次自然灾害,按每亩稻田需要赔付 800 元的损失计算,那么承保 100 亩稻田的支出则为 80000 元,远远超出保费收入。 邓竹英:“我们前几年也问过保险公司,他们都认为我们农田保险的风险大,一受灾就赔很多,这样他们可能就亏了,然后我们也没有买了。” 这次水灾给农民们上了惨痛的一课。大灾之后,很多农民已经意识到了保险的重要,他们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记者:“现在有(农业保险)的话是不是入?” 农民夫妇:“要入。” 白水邓家村村长:“现在每个群众都积极的要入了,认识不同了。”
16、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即使农民提高了风险意识,在当前商业保险遍地的情况下,当地农民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很多农民既想加入保险,又不愿增加更多的开销。在受灾严重的白宝乡中山村,村长唐广军谈了他的看法。白宝乡梅莲村委中山村村长唐广军:“我觉得我们农民的保险意识不够,认为保险的成本又高,农民负担不起。” 党委书记廖维新:“群众寄希望于国家,由国家来承保。” 在当前,农业保险机制不太健全的情况下,谁来为天灾的损失埋单?谁又能化解天灾对于农业生产凸现的高额风险?记者采访了全州县副县长唐忠祥。 全州县副县长唐忠祥:“还是政府埋单。” 唐副县长认为,农业生产的恢复以及农民损失赔偿,对财力有限的政府来说,压
17、力很大,需要出台新机制。 全州县副县长唐忠祥:“我觉得农民农业的受灾风险不定期需要上级探索一种长效机制,比如说灾民保险机制,通过保险金来解决灾民的生产生活资金来源。” 在全州这个农业大县中,特别是在今年遭遇的特大自然灾害后,灾民有多少风险可以承担,给灾民自己和政府部门都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专业的、适合农民参与的农业保险机制呼之欲出,为提高农民应对风险能力,保障农业生产效益打开了一条探索之路。 5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平均每年因为干旱、暴雨、热浪、台风等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 5000 万公顷,损失粮食 4300 万吨。可政府的财政投入毕竟有限,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农民应对这些天灾呢
18、?为此记者采访了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副司长庞陈敏。 在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庞陈敏副司长告诉记者,根据国家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总体应急预案,自然灾害的救助主要由民政部来负责。但是,如果遭遇灾害就完全依靠政府来救济明显是不现实的。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庞陈敏(副司长):“政府的保障是最基本的,比如说我们一定要保障受灾以后的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服穿,有病能得到救治,同时还要保障他有临时的居所,但是这样肯定不能跟我们现在社会生活水平(相比),它只是最基本的保障。” 目前,国家对灾害救助的基本政策是政府统一领导,灾害分级管理,社会互助和生产自救并行。在去年,中央财政投入的救灾资金就达到了 112 亿,但即便如此,也
19、只能解决灾区灾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的资金缺口依然惊人,庞陈敏认为,救灾工作政府不可能全包,而引入农业保险体制是最有效的举措之一。 庞陈敏(副司长):“还有一个,我觉得现在我们也在探索,就如何应对这种灾害,就是加强保险,金融机构也要进来,现在有一些地区,国务院也要大概六七个省去进行试点,就是说保险肯定可以把灾害这种能力分解、分担,让大家都来分担,所以这个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 6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张洪涛教授:“你说政府去救济一百块钱,它就是一百块钱的效益,我一百块钱,买了这个账篷,就买不了面包,买了面包,买不了水,是不是?但是作为保险的话,它是一个小的资金,一个
20、杠杆的原理,那我的保费是比较少的,但是我投了以后,发生事情以后,那我就产生了一个资金的放大效益,保险金额就会很大。” 张教授认为,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政策性的保险,如果没有国家扶持,尤其是财政政策的支持,要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真正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是不切合实际的。她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张洪涛教授:“资本市场它有很大的储存量,保险市场,在国际市场储存量比保险市场还要大。那么我觉得如果通过从宏观上政府通过洪灾的债券,或者是证券化的安排,再加上一个保险的洪水的计划安排,这样两个来结合起来,我觉得会更好一点。” 庞陈敏也表示,为了使国家的财政支持政策真正服务农业,需要明确补贴对象、补贴方式、补贴途径
21、,确保政策支持不会消失在路途中。同时对农业保险这种政策性保险,更加需要政府的力量来进行推广和覆盖。 记者:“是不是需要一种强制手段强制投保呢?” 庞陈敏(副司长):“现在各地可能推行的基本上就是政策倡导,而且基本上是带有一定的要求,强制性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各地都是政府来主导,来倡导来做。” (分数:99.99)(1).请用不超过 250 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分数:33.33)_(2).结合材料,用不超过 500 字的篇幅,谈谈如何解决农民要“入农业保险”与保险公司“不敢保”之间的矛盾。要求立意深刻,中心明确,有说服力。(分数:33.33)_(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
22、要问题,用 1200 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分数:33.33)_国家公务员(申论)425 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总题数:1,分数:100.00)1进入夏季,全国的天气可以说陷入了水深火热当中,北方持续高温,南方大雨不停。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地,都出现了今年规模最大的一场强降雨,有的甚至超过了历史记录。眼下正是农业生产的关键阶段,如何来应对南方多处发生的洪涝灾害呢?为此经济半小时记者走访了广西灾情最严重的桂林市全州县。 2007 年 6 月 13 日
23、上午 11 时 13 分,记者来到广西全州县的灌江河边,连续的降雨使灌江水位出现上涨,使灾情雪上加霜。 紧邻广西全州的灌江是造成这次全州水患的主要水系,县防汛办公室副主任唐新玉告诉记者,由于灌江上游洪峰的迅猛倾泄,使包括全州在内的下游沿岸地区成为重灾区。 全州防汛副主任唐新玉:“当时灌江的两河段流量 7 个小时之内从 1000 个流量增大到 2500 个流量,致使两岸低洼的村庄遭到洪水的围困,农民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的损失。” 渐水岭村是整个全州县受灾最严重的一个村庄,在这里记者看到,很多被洪水泡过的房屋已经倒塌,虽然住户们已经撤离了危房,但沙发、床、竹筐等生活用品由于来不及搬运,被洪水冲的一片狼
24、藉,一些房屋中冰箱、电视至今还被困在洪水中,在渐水岭村里,蒋大爷正在排除滞留在房子中间的积水。 记者:“您今年多大岁数了?” 村民:“我今年 71 岁了。” 记者:“灌江这个水怎么样?” 村民:“水很大很猛,主要的就是快,东西都来不及搬。” 然而,让蒋大爷和当地的村民们更痛心和更担忧的,不是生活上的问题,而是因为这次洪水而绝收的大量农田。在路边的一片玉米田里,村民邓竹英正在无奈地扶着被洪水冲倒的玉米秧。 记者:“你好,这是你家的田吗?” 邓竹英:“对,田有很多田,有十多亩。” 记者:“全是遭受这样的水灾吗?” 邓竹英:“是呀,全部倒了,糟蹋了。” 记者:“那你现在扶起来的话能活吗?” 邓竹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国家公务员 申论 42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