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151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15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申论)151及答案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国家公务员(申论)151 及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总题数:1,分数:100.00)不良短信的升级:传播“非典”谣言,触犯刑法 从 2003 年 4 月 25 日起,广东省内大部分手机用户突然收到一条短信:“中国卫生部告知:非典型肺炎突破一万例,五一节放假一天,请把信息转发给10 个用户,你的手机账上将获得 188 元话费,我刚试过是真的,快转”至 4 月 26 日,全省手机用户转发该短信已多达 213 万多条。 针对大量有关“非典”谣言的手机短信息在广东部分地区传播,广东各级公安机关对此迅速展开追查。目前,已拘留了 1
2、3 名制造、传播谣言的不法分子,其中个别情节严重者已被追究刑事责任。警方指出,利用“非典”型肺炎制造谣言是违法行为,转发此类谣言短信超过 10 条者同样违法,公安机关将严惩不贷。 4 月 26 日,北京董某在网上发表题为绝对可靠内部消息,上海隐瞒大量“非典”病例的文章称;上海已有四百余人因“非典”死亡。北京市公安机关迅速组织力量展开调查,于 5 月 3 日将董某查获,董某被刑事拘留。公安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个别人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传播不实消息和谣言,在部分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严重影响防治“非典”工作的开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从公安机关查处的案件中分析,涉案人员多为不明真相的青少年,但也确有一些别
3、有用心的人和境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借机造谣惑众,妄图引发社会恐慌,破坏社会稳定。 不良短信的起源:无孔不入的黄段子 一项调查表明,春节期间,手机用户人均短信发送量超过 40 条,而北京地区的手机短信总量超过 70亿条。收视率最高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也有短信的角色,短信成了春节联欢晚会与全国观众互动沟通的主要方式,发向晚会的短信超过 1300 万条。 短信息拜年之所以能成为当前最受欢迎、被普遍采用的拜年方式,是因其经济、便捷、时尚,省去了繁文缛节的旧理念,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节奏。据调查,目前的短信内容除了新闻、服务等种类的信息外,还有一个共同的趋向迎合低级趣味,搞性暗示。短信一族对此都深有感
4、触,有些短信极富挑逗性和骚扰性,甚至不堪入目。 近年来,黄段子逐渐成为交际场中的一股邪气歪风,在某些地方甚至风行一时。它成了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或“粘合剂”。当领导的,借以“联系群众”;做学问的,借以“放下清高”;当老板的,借以“取悦八方”;妙龄少女,以此表示并非“初出茅庐”;而上了年龄的,又借此显示自己的“壮心不已”所以,虽有人对此不满,也只略表缄默,但并不拍案而起,以免“坏了气氛”;而更多的人,则是于这种“口头花柳”之间,找到了“共同语言”,加深了“深厚友谊”,致使此股歪风,一发而不可收。 不良短信的演进:天上掉个大“馅饼”据媒体报道,广东、福建两省针对利用虚假短信诈骗、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
5、日渐猖撅的情况,于 2003年 1 月起联合开展为期 3 个月、代号为“DX”的打击行动。截至 4 月 1 日,两省共破获利用短信息犯罪案件 546 宗,抓获犯罪嫌疑人 159 名,打掉犯罪团伙 21 个,缴获赃款人民币 30 多万元,作案工具电脑 99台、手机 279 部、短信“群发器”74 部、银行存折 194 本、提款卡 117 张及一大批其他赃款赃物。 实际上,不法分子利用发短信息频频作案的骗术并不新鲜,其中不少是从境外移植过来的,前些年在境外一些地方也颇为流行,后来由于当地对其严厉打击,才逐渐转移到大陆来。据调查,利用虚假信息诈骗的手段主要有四个: 手段一:中奖 2003 年 2 月
6、 1 日,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刑警大队连续接到群众报案,2 名事主分别在 2002 年 11 月和 2003 年 1 月被人以他们在“香港某国际投资集团深圳办事处”举行的抽奖活动中中大奖为名,骗走人民币 20 万元。3 月 10 日、11 日,专案组在厦门市抓获犯罪嫌疑人林柏男、杨雪姣、李发兴等人。经初步审查,该团伙总部设在台湾,有严密的组织,共诈骗了群众 415 人,已经得手200 多宗,诈骗金额上百万元。 该团伙的行骗手法是:第一步,在深圳、厦门、南昌等地租下多处住房,每一个点称作某办事处。在每套租住的房子里安装 35 台有线电话。第二步,发短信息给受骗人,称受骗人已中“香港某国际投资集团
7、”的奖金,并告知集团联系电话。第三步,受骗人按信息上的电话,核实中奖情况,被告知中了三等奖,奖金 5 万元,并要受骗人先往其指定账号汇税款和手续费 2000 元。第四步,受骗人汇入 2000 元后,团伙再次发短信息告知受骗人,称其不是会员,要寄二张照片、身份证复印件、现金 8000 元,才能入会,否则不能领取奖金。第五步,受骗人再次汇入 8000 元,团伙通过短信告知,经董事会研究,受骗人被破例录取为会员,同时还提供给受骗人一个会员编号。第六步,一名自称科长的人主动打电话向受骗人介绍公司情况,让受骗人将中奖的钱再拿出一部分,由公司代为投注,每注 1000元。过一段时间,通过短信息告诉受骗人,公
8、司已为其投了注,中了一等奖,奖金 500 万元,受骗人需再汇入 20 万的税款和手续费才能领奖。受骗人汇入巨款。第七步,发短信息告知受骗人,公司已将其中奖的全部奖金汇入受骗人提供的账号,要受骗人 3 天后查询汇款情况,其后受骗人多次查询无款汇入,打电话无人接听。 手段二:征婚 近日,远在沈阳的被骗事主曲某向深圳警方反映,2002 年 9 月 18 日,她收到一自称肖南的男子发来的征婚短信息,此后上当受骗,从 2002 年 9 月 18 日至 2003 年 1 月 21 日,肖先后 4 次骗取曲汇往银行账户人民币 25000 余元。警方在深圳将犯罪嫌疑人姜跃军等 4 名涉案人员抓获。2003 年
9、 2 月,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黄贝派出所侦破了以杨文革为首的利用短信息和刊登广告等形式从事婚介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杨文革等 5 名犯罪嫌疑人。经查,2002 年 2 月至 2003 年 3 月,杨文革伙同张珍等人,先后诈骗了 100 多人,在深圳市联兴大厦、林茂大厦,以发送婚介短信息、刊登婚介广告等手段,先后诈骗了 100 多人,其中杨文革分得赃款人民币 2 万多元。 手段三:办证 2003 年 3 月 14 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接到辽宁省大连市市民刘某报案,称接到一手机短信息称可代办各种证件,刘某在两次汇款后发现被骗。南山分局刑警大队立即开展侦查,并迅速发现有关线索。3 月 20 日凌晨
10、,采取缉捕行动,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吴燕林等 3 人,缴获作案工具电脑 1 部、手机 10 台、手机短信群发器 1 台及赃款赃物一批。经审讯,犯罪嫌疑人交待了自 2002 年 6 月以来采用短信息群发技术,发送办理证件的短信息实施诈骗近 200 宗的犯罪事实。 手段四:敲诈 2003 年 3 月 12 日,韶关市广客隆连锁店经理黄某到韶关市刑警支队报案,称其接到一手机短信息,威胁称已在韶关市内广客隆三家连锁店安置炸弹,勒索事主 20 万元,要求 5 天内交钱,否则引爆炸弹。接报后,韶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立即封锁现场,清查广客隆各连锁店后证实没有爆炸物品。经侦查,于 3 月 25 日将犯罪嫌疑人邝俊
11、伟抓获,现场缴获赃款 3 万多元。 (分数:99.99)(1).请用不超过 150 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分数:33.33)_(2).以政府调研员的身份,用不超过 350 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分数:33.33)_(3).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 1200 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分数:33.33)_国家公务员(申论)151 答案解析(总分:99.99,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总题数:1,分数:100.0
12、0)不良短信的升级:传播“非典”谣言,触犯刑法 从 2003 年 4 月 25 日起,广东省内大部分手机用户突然收到一条短信:“中国卫生部告知:非典型肺炎突破一万例,五一节放假一天,请把信息转发给10 个用户,你的手机账上将获得 188 元话费,我刚试过是真的,快转”至 4 月 26 日,全省手机用户转发该短信已多达 213 万多条。 针对大量有关“非典”谣言的手机短信息在广东部分地区传播,广东各级公安机关对此迅速展开追查。目前,已拘留了 13 名制造、传播谣言的不法分子,其中个别情节严重者已被追究刑事责任。警方指出,利用“非典”型肺炎制造谣言是违法行为,转发此类谣言短信超过 10 条者同样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国家公务员 申论 15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