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内蒙古行政职业能力测验-35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内蒙古行政职业能力测验-3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内蒙古行政职业能力测验-35及答案解析.doc(4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内蒙古行政职业能力测验-3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数量关系/B(总题数:5,分数:5.00)1. (分数:1.00)_2.41,64,93,128,151,180,( )(分数:1.00)A.207B.215C.223D.2283.4,1,12,13,( )(分数:1.00)A.16B.19C.23D.284.48,52,( ),74,90,108,127(分数:1.00)A.56B.60C.61D.685.-2,4,1,( ),4,7(分数:1.00)A.3B.4C.5D.6二、B数学运算/B(总题数:10,分数:10.00)6.在 1,2,3100
2、这 100 个自然数中,取两个不同的数,使得它们的和是 7 的倍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分数:1.00)A.700B.707C.697D.7057.某年 10 月份有四个星期四,五个星期三,这年的 10 月 8 日是星期几?(分数:1.00)A.一B.二C.三D.四8.一人乘竹排沿江顺水飘流而下,迎面遇到一艘逆流而上的快艇,他问快艇驾驶员:“你后面有轮船开过来吗?”陕艇驾驶员回答:“半小时前我超过一艘轮船。”竹排继续顺水飘流了 1 小时遇到了迎面开来的这艘轮船。那么快艇静水速度是轮船静水速度的多少倍?(分数:1.00)A.2B.2.5C.3D.3.59.对下列两个图进行染色,要求相邻的区域
3、染不同颜色,问至少需要几种颜色? (分数:1.00)A.3、4B.3、5C.4、4D.4、510.甲有 56 本杂志,乙有 24 本杂志,两人为灾区捐出同样多的本数后,甲剩下的本数是乙剩下本数的 3倍,两人各捐出多少本书?(分数:1.00)A.5B.6C.7D.811.某班有 30 人参加长跑和乒乓球比赛。其中参加乒乓球比赛的有 16 人,参加长跑的有 23 人,两种比赛都参加的有几人?(分数:1.00)A.9B.7C.14D.612.有一列数:1,1995,1994,1,1993,1992,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中大数减小数的差。这列数中前 1995 个数的和是多少?(分数:1
4、.00)A.1770000B.1770230C.1772030D.177230013.将 1-9 九个自然数分成三组,每组三个数,第一组三个数之积是 48,第二组三个数之积是 45,三组数字中数字之和最大是多少?(分数:1.00)A.15B.17C.18D.2014.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 3,把个位数字移到百位数字之前组成的新数比原数少 171,原数是多少?(分数:1.00)A.393B.283C.523D.70315.一张长方形的纸,长 40 厘米,宽 28 厘米,要把它截成各边长都相同的最大的正方形纸片,一共可以截多少块?(分数:1.00)A.80B.160C.140D.70三、B言语理
5、解与表达/B(总题数:10,分数:10.00)16.我一生走南闯北,甚至出访欧美,然而想不到对自己少年时_的松花江,却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A.日思夜想 素昧平生B.望穿秋水 望洋兴叹C.大名鼎鼎 闻所未闻D.魂牵梦萦 缘铿一面17.世上有_的佳作,但一定没有未曾下过锤炼功夫的文豪。灵感是石头中的美,不知要凿去多少_,才能最终把它捕捉住。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A.一气呵成 废物B.一挥而就 废料C.轻而易举 废料D.一步登天 废物18.世间的种种定位_都还有一些可选择的余地,也许,正是对这种可选择性的承认与否和容忍的幅度,最
6、终决定着一个人的心理年龄,或者说大一点,决定着一种文化、一种历史的生命_和更新可能。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A.恐怕 潜质B.或许 可能C.未必 轮回D.毕竟 潜能19.中式建筑在_,中国建筑文化日渐式微,偶有复古建筑在城市露面,也多流于灰墙青瓦的厅堂殿庙形式,在车水马龙的_下,有着说不出的虚假。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A.退化 映衬B.没落 包围C.衰落 对比D.消亡 环绕20.但在当初,像希腊这样一个文明古国长期被土耳其统治,_略有文明记忆的人一定会非常痛苦。这种感觉,比一般的亡国之痛还要强烈,_文明早已成为一种生态习惯,却要全部拆
7、散,用一种低劣的方式彻底替代。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A.只要因为B.只有即使C.只要虽然D.只有尽管21.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_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的内在空虚,缺乏根基,一旦起了风浪,例如社会动乱、事业挫折、亲人亡故、失恋,等等,就会_乃至精神崩溃。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A.尽管 一败涂地B.即使 一蹶不振C.因为 六神无主D.倘若 望风披靡22.山门石框的横竖之间有深凹的门臼,地下石材上有战车进出的_,当门一站,眼前立即出现当年战云密布、车马喧腾的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
8、:1.00)A.烙印氛围B.辙印气氛C.印记情景D.痕迹景象23.据法院的法官介绍,合议庭将根据被告犯罪事实和情节、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及司法所_的被告平时表现等材料,对被告是否具有缓刑的条件形成_意见。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A.出具 评价B.提出 评议C.出具 评议D.提出 评价24.不要以为进入核时代的我们有力量_这样的厄运,那些只不过是好莱坞灾难大片中乐观的_。根据地质纪录,火山岛每隔 10 万年便会发生崩塌。几分钟内,数十亿吨岩块沉入海底,杀人浪便会再度_。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A.挣脱 想象 降临B.脱离 猜想 来临C.逃
9、离 设想 降临D.摆脱 虚构 来临25.中国人民海军要_的使命,是进一步加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多样化军事行动能力建设,_构建起与维护国家海洋安全和发展利益要求相适应的海上防卫体系,在维护世界海洋和平的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数:1.00)A.执行 逐步B.履行 逐步C.履行 逐渐D.执行 逐渐四、B阅读理解/B(总题数:16,分数:20.00)26.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你的投入无法立刻得到相应的回报,但不要气馁,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 这段文字是想告诉我们( )。(分数:1.00)A.得不到回报也
10、不要气馁,因为贵在坚持B.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付出多少,得到多少”C.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这只是个时间问题D.投入可能无法立刻得到回报,但回报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27.怎么样看待群众的信访行为?为什么群众愿意选择信访渠道而不是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群众对政府有一种信任。从他迈开信访之路的第一步开始,他在良心深处就把政府当成了一个“说理的地方”。这与政府的定位是完全一致的。如果没有这种信任,就不会来找政府,不会来“麻烦”政府。即使是为同一件事情反复上访甚至越级上访的群众,他对政府仍然是信任的。 本段文字主要说明( )。(分数:1.00)A.信访是群众找政府说理的唯一方式B
11、.信访是群众对政府信任的访问C.信访是因为群众不敢公开而匿名向政府说理的方式D.信访是群众行为,与政府的定位完全一致28.中国青年报载文指出,数十名经济学家认为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明显加重。专家们认为,这样一个庞大的贫困群体可能来自于: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导致失业群体,资源枯竭型城市里大量具有正常劳动能力的城市居民,退休较早、仅依靠退休金的老年人,流入城市、成为城市新贫困阶层的大量农村人口。同时,社会保险、教育培训、医疗保障等制度上的缺位与失效,也在随时随地制造和产生着新的城市贫困人群。 关于这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由多种原因形成B.流入城市的大量农村人
12、口不能算作城市新贫困阶层C.资源枯竭型城市里具有劳动能力的市民不会贫困D.退休较早、仅依靠退休金的老年人生活有保障不会贫困29.人类大脑视觉中枢天然对价值较高的物体反应更强烈,即使本人并未意识到该物体的价值。研究者在实验对象面前交替出示红色和绿色的物体,其中一些价值 10 美分,而另外一些则一文不值,与此同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显示,当值钱的物体从眼前闪过时,大脑皮层中负责感知形状和颜色的 V1区域立时变得活跃起来,而那些不值钱的物体却不会导致这种变化。研究者表示,可能正如在明亮和昏暗的物体之间大脑对前者更敏感一样,物体的贵贱之分也会在潜意识中促成不同的反应。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断(
13、)。(分数:1.00)A.“见钱眼开”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B.人类脑视觉中枢对价值较高的物体反应更强烈C.物体的贵贱之分是人脑天然形成的反应D.人类天生对值钱的东西有偏爱30.“墨菲定律”源自于一位名叫墨菲的美国上尉。因为他认为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便不经意地说了句笑话:“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这句话迅速流传。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 以下选项中最不可能由这句话延伸的是( )。(分数:1.00)A.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B.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C.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
14、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D.只要肯努力,坏的事情也有可能变成好的事情31.一个人离开你的视线,只消失几秒钟,你便会给他一个评语,正视的时候却不行。聪明的人,一定把后背比前脸看得更加重要。这后背就是自己的一个雕像。雕塑是由别人操作的,材料和尺度则完全由自己提供我们不奢望把每个人都塑造成完人,但至少自己“走过去”别让别人戳脊梁骨。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分数:1.00)A.看好你的背影B.背影比前脸更重要C.人过留名,雁过留声D.背影是一个人的德性和名声32.事实上,目前所有的整形手术最大的危险不在于移植,而在于麻醉。伊法莲诊所强调,很多整形外科因为贪图方便,将麻醉这种重要手续简化,
15、没有请专业的麻醉师处理,这对病患者来说是相当危险的事情。这段话的观点是( )。(分数:1.00)A.很多整形外科因为贪图方便,将麻醉这种重要手续简化B.整形手术风险是移植C.麻醉容易给整形手术带来危险D.整形手术中最大的危险是麻醉33.在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增加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份额,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又在于积极发展民族教育,各级政府应下大决心,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分数:1.00)A.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把民族地区的经济发
16、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B.大力提高民族地区农业科技含量C.发展民族教育,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D.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份额34.世界银行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并具有相当的约束力,它既能要求得资方国家进行产权保护等制度性改革,又能直接参与投资,后者本身也让民间投资者更有信心,因而使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项目风险降低。这不仅能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而且使他们的融资成本降低。 这段话主要讨论的是( )。(分数:1.00)A.世界银行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B.世界银行如何降低投资风险C.世界银行具有什么样的作用D.世界银行如何建立投资者的信心35.现在国内每年创作歌曲 10 万多首,但作
17、品虽多,好歌难求。尽管也有歌曲通过网络一时蹿红,但无论在知名度还是传唱度上,都与“30 年 30 首歌”难以媲美,更谈不上久唱不衰。创作乏善可陈,通俗歌曲不通俗、流行歌曲不流行,已成为目前流行歌坛的致命症结。 这段话要表达的意思是( )。(分数:1.00)A.我国每年创作的歌曲数量过多B.网络歌曲只能流行一时C.好歌难求是流行歌坛最大问题D.流行歌曲无法长久传唱36.今后纯粹的新闻网站摘取普利策这样高级别的新闻奖,不是没有可能。但网络媒体的无限空间恰恰是束缚从业者精选内容的障碍。报纸的版面那么有限,迫使报纸编辑必须舍弃大量的资讯,而把最精要的内容展示给读者。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不希望媒体提供
18、的资讯也杂乱无章,报纸的优势因此显现。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分数:1.00)A.纯粹的新闻网站也可以获得普利策新闻奖B.网络媒体的无限空间是其精选内容出现的障碍C.报纸具有展示精要内容的天然优势D.报纸在普利策奖评选方面比新闻网站更有优势37.只需轻点鼠标,我们就可以把莎士比亚所有的作品免费下载到电脑里,但是,有耐心在屏幕前把它仔细读完的人,100 个人里恐怕都挑不出一个。据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屏与纸张两种介质在物理性质上的不同,直接决定了人们无法从电脑上获得传统的阅读乐趣。在阅读传统的纸质图书时,文字本身不会移动,可以让人平心静气,但在电脑屏幕前阅读时,鼠标点击和滚屏不可避免地会打断人
19、的注意力,令人失去耐心,以及对文字全面的把握。此外,手指在触摸纸张和显示屏时对大脑感知区域的刺激也完全不同,前者更有助于激发人的潜意识,帮助深入理解文字之美,而不是仅仅止步于获得信息。 下列不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分数:1.00)A.传统的纸质阅读更能激起人们的阅读兴趣B.跟纸质阅读相比,电子阅读更易使人失去阅读耐心C.纸质阅读有助于激发人的潜意识D.电子阅读是当前流行趋势38.在那个时代的欧洲学者心中,中国形象跟乌托邦一样完美无缺。当他们建构一个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时,并没有足够的现实材料,也没有一本扎实的专门著作进行学术论证。严格说来,这只是一场思想上的虚构。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20、 )。(分数:1.00)A.当时欧洲学者理想化看待中国B.当时欧洲学者不注重实证研究C.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并不存在D.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并不完美请根据下文回答 41-45 题: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它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从而达到灭虫、防病、除草的目的。土壤熏蒸后,残留的溴甲烷能迅速挥发,短时间内即可播种。因此,溴甲烷是目前最受农民欢迎的一种土壤熏蒸剂。由于溴甲烷五色无味,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常常在这种熏蒸剂中加入约 2%的催泪剂作为警报剂。但是,前段时间,联合
21、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一项声明, 全世界进一步限制使用溴甲烷。与真菌、细菌、病毒、昆虫等生物相比,人可能更 所以,作为一种对有害生物所向披靡的杀虫剂,它对人的毒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剂,可对人的皮肤、肺、肾脏和肝脏造成直接的损伤。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心脏衰竭、休克等症状,个别中毒者还会双目失明。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溴甲烷用于土壤消毒的量约占溴甲烷消费总量的 70%。经溴甲烷消毒后的土壤,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然而,溴甲烷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而这些生物对于调节土壤的微生态、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经溴甲烷熏蒸处理后,土壤
22、中的生物种类急剧减少,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由于没有其他种类生物的竞争和牵制,农作物的病原菌势必大量繁殖、积累,这就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反过来,又不得不加大溴甲烷的用量,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到大气中,影响大气臭氧层,破坏大气环境。正是由于溴甲烷存在“不光彩”的一面,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呼吁尽快禁止使用溴甲烷。1997 年 9 月,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达国家于 2005 年停止生产并禁用溴甲烷;发展中国家从 2005 年起,每年溴甲烷的生产量和消耗量不超过 19951998 年间平均用量的 80%,并且将于 2015年最终淘
23、汰溴甲烷。由于世界各国对禁用溴甲烷十分重视,加上蒙特利尔议定书的限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目前,已经有 15 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不过,如果这一承诺不能兑现,87 个发展中国家将不可能在 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分数:5.00)(1).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1.00)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B.溴甲烷是一种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的土壤熏蒸剂C.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D.溴甲烷熏蒸土壤后挥发迅速,很快就可播种,不误农时(2).从上下文看,下列对溴甲
24、烷“不光彩的一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1.00)A.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挥发到大气中,破坏大气臭氧层,恶化大气环境B.溴甲烷无色无味,作为熏蒸剂使用时,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从而存在安全隐患C.溴甲烷虽然能杀灭病原菌,但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D.溴甲烷可使有的中毒者出现心脏衰竭、休克、双目失明等症状(3).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分数:1.00)A.熏蒸土壤时,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从而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B.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展中国家从 2005 年起,每年生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内蒙古 行政职业能力 测验 3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