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面试(哲理类)模拟试卷12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面试(哲理类)模拟试卷1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面试(哲理类)模拟试卷12及答案解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事业单位招录面试(哲理类)模拟试卷 12 及答案解析 (总分: 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面试题 (总题数: 4,分数: 8.00) 1.陶潜曾说:“勤学如春起之麦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分数: 2.00) _ 2.曾国藩在家书中说道:“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 则不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分数: 2.00) _ 3.后汉书中所载“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意思是说:“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分数: 2.00) _ 4.
2、爱因斯坦说:“踏着别人的脚步。就看不到自己的脚印。”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分数: 2.00) _ 事业单位招录面试(哲理类)模拟试卷 12 答案解析 (总分: 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面试题 (总题数: 4,分数: 8.00) 1.陶潜曾说 :“勤学如春起之麦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这句话告诉我,勤奋学习犹如春天的麦苗,看不见它增长,其实它每天都在长高;同样,放下学习犹如磨刀之石,无法一朝一夕就显现出来,但日积月累,终有所亏。此句话在提醒我们,在对待学习时,我们应坚
3、 持不懈,这样知识才会不断增长。 古今中外,不乏这种坚持学习的事例,东晋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祠堂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一池墨水,正是这种勤学苦练,使王羲之终于成为千古流芳的著名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神童方仲永五岁时就能写下四句诗。从此,指定题材叫他写诗,他立刻就能写成,诗的文采和义理都有可取之处。同县的人认为他才能非凡,渐渐地请他父亲带他去做客,他的父亲觉得那样做有利可图,就每天领着仲永四处拜访本县的人,而不让他学习。过了十年,仲永的才华已经消失,像普通 人一样了。王羲之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终会有所裨益,而方仲永的故事告诉我
4、们,尽管自己领悟力高于常人,但若没有后天持续的学习,终有一天,也将会成为一个平凡的人。 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来说,我们有着更好的学习条件,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加强学习,不可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对学习掉以轻心,要让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发展,不断成长,做一个对工作单位、对社会有用的人。 ) 解析: 2.曾国藩在家书中说道:“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分数: 2.00) _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题目中的这句话出自曾国藩家书致九弟 .宜自修处求强,意思是我们在自修方面求强好胜是可以的。而在与人争胜负时求强好胜是不可以的。这句话
5、告诫我们应该在提高自身修养、自身能力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到更强,而在与人争论、和人有分歧的时候,则应该懂得一个“让”字,不能过分争强好胜。 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同为 鬼谷子的弟子,庞涓一心求胜,只欲与孙膑分出个高低来,虽然多次设计陷害孙膑,但最终还是因为才疏学浅,沦为孙膑的手下败将。而与庞涓相比,孙膑则毫无胜人之心,不过是以自修为乐,最终通过“围魏救赵”“马陵之战”扬名于世,还写成孙膑兵法被千秋万代所传颂。由孙膑和庞涓的故事我们可知,争强好胜固然不错,但一定要分清楚和谁争,自争有日益增进之趣与人争则徒有满身负累。 作为事业 单位工作人员,我们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就应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事业单位 面试 哲理 模拟 试卷 1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