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29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2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试卷29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 -试卷 29 及答案解析 (总分: 64.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4,分数: 48.00) 1.甲预谋抢劫乙,到乙租住的地方,发现有客人在,遂放弃了。甲的行为属于 ( )。(分数: 2.00)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预备阶段的中止 D.实行阶段的中止 2.卡车司机刘某倒车时不慎将路边高压电线杆撞倒后因害怕承担责任驾车逃逸,后来,放学回家的 12岁小学生宋某路过此处,触电死亡。对宋某的死亡,刘某主观方面属于 ( )。(分数: 2.00) A.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间接故意 3.
2、甲在乙家盗窃,将财物从窗户扔到楼下,待甲下楼时,财物已经被路人丙取走了。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甲的行为是盗窃的既遂 B.甲丙是共同犯罪 C.丙的行为不可能是盗窃 D.丙的行为不可能是侵占 4.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种类中的主犯,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 B.在犯罪集团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 C.在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 都是主犯 D.在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 5.未成年人犯罪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其量刑 ( )。(分数: 2.00) 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
3、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甲驾驶一辆越野车倒车时,一辆摩托车突然摔倒在车后,随车的包里有一堆陶瓷碎片。摩托车司机乙声称被碰碎了一千多年的古董,要求赔偿两千万元,乙还拿出鉴定文书。而所谓的古董实际只是普通陶瓷制品。乙的行为性质是 ( )。(分数: 2.00) A.敲诈勒索罪 B.诈骗罪 C.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想象竞合 D.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数罪 7.甲乙夫妇带着名贵爱犬去海边度假,散步时老婆乙和狗同时掉进海里,甲赶忙跳下海,先将狗救上岸,待再救乙上岸时,乙因溺水过久抢救无效死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甲的行为是不作为
4、 B.甲的主观上是故意的 C.本案属于义务冲突 D.乙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8.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但其构成条件有明确的规定关于紧急避险的构成条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必须且只能是为 了使国家的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B.必须是在不得已情况下所采取 C.不应超过必要的限度 D.这种危险必须是正在发生的 9.甲想去澳门赌博,但苦于没有资金,遂与乙携匕首将企业主丙劫持到宾馆客房,要求丙筹款丙以参与竞标名义让财务送来 2000 万元银行承兑汇票。乙继续看守丙,甲携汇票至澳门赌博,获利 650万元,第三天甲回来,将 2000 万元汇票还给丙。并支付
5、 32万元利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甲乙构成抢劫罪的既遂 B.甲乙构成抢劫罪的中止 C.甲乙构成绑架罪的既遂 D.甲乙 构成绑架罪的中止 10.刑法第 29条第 2 款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下列案件符合该款规定的是 ( )。(分数: 2.00) A.甲教唆乙故意伤害丙乙打死了丙 B.甲花 10 万元指使乙杀害丙乙拿钱后因害怕没有实施杀人行为 C.甲教唆乙抢夺乙实施了抢劫 D.甲教唆乙盗窃丙,乙在盗窃时被丙发现,乙刺伤丙后逃离 11.甲犯盗窃罪被判 12年,抢劫罪被判 15 年,诈骗罪被判 10 年,数罪并罚决
6、定执行 25年,执行 3年后,犯故意伤害罪,被判 10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对甲应该采用先并后减的方式数罪并罚 B.对甲再次数罪并罚的最高刑为有期徒刑 25 年 C.对甲再次数罪并罚的最高刑为有期徒刑 20 年 D.对甲再次数罪并罚的最高刑为有期徒刑 22 年 12.甲贩运走私货物,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为了避免被发现,遂强行闯关,检查人员乙上前示意停车接受检查,甲不予理睬,加大油门冲向关卡,乙没有及时躲避而被撞倒,导致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的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 ( )。(分数: 2.00)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 失 1
7、3.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防卫过当是指 ( )。(分数: 2.00) A.在不法侵害行为尚未开始之前实施的防卫行为 B.在不法侵害行为已经结束后实施的防卫行为 C.防卫手段过当 D.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 14.下列关于犯罪形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甲意图炸死乙某日持炸药在大楼里寻找乙,不料摔了一跤,炸药滚到楼下受冲击爆炸,恰巧将准备上楼的乙炸死甲构成故意杀人既遂 B.甲埋伏在路边意图抢劫,但整夜没有一人经过,懊恼回家,甲构成抢劫未遂 C.甲杀 伤乙乙逃离后乙因伤口感染死亡,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D.甲给乙发短信如果乙不和他在当晚发生性关系就杀死乙
8、,乙报警,甲被捕,甲构成强奸预备 15.甲 (华裔, F 国人 )因在国外贩毒被通缉,逃到我国境内后被公安机关抓获。我国对此案行使刑事管辖权的依据是 ( )。(分数: 2.00)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管辖原则 16.甲酒后驾车遇交警检查,甲停车后,因担心酒驾被发现,突然启动车辆逃跑,交警赵某抓住车门不放,甲猛打方向盘甩倒赵某,致其重伤。甲对赵某重伤的心理态度是 ( )。(分数 : 2.00)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17.甲深夜翻墙进入一院落盗窃农用三轮车,将车推出院门发动后,被主人发现,甲弃车逃走。甲的行为属于 ( )
9、。(分数: 2.00) A.盗窃预备 B.盗窃中止 C.盗窃未遂 D.盗窃既遂 18.甲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0年,执行 7年后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满 1年时,甲又犯诬告陷害罪 (应判处有期徒刑 5 年 )。撤销假释后,对甲量刑的幅度是 ( )。(分数: 2.00) A.10 年以上 15年以下 B.7 年以上 12 年以下 C.5 年以上 8 年以下 D.8 年以上 10 年以下 19.甲 (15周岁 )绑架曲某后,向曲父索要 10万元赎金未果,便将曲某杀死。对甲可以判处的最重刑罚是 ( )。(分数: 2.00) A.15 年有期徒刑 B.无期徒刑 C.死刑立即执行 D.死刑缓期二年执
10、行 20.甲伪造保险公司保险单先后与 230 人签订保险合同,收取保费 70 余万元。甲在保单上留有真实的联系电话,当投保人发生保险事故时,甲便及时理赔。后案发,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分数: 2.00) A.合同诈骗罪 B.保险诈骗罪 C.非法经营罪 D.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21.甲因失恋对社会心生不满,在街道上用刀片偷划他人身体,一个月内划伤 20 余人,其中二人被划成轻伤。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 )。(分数: 2.00) A.寻衅滋事罪 B.故意伤害罪 C.侮辱罪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2.狱医甲工作不负责任,为装病的犯人王某出具就医诊断书,导致王某在外出就医期间脱逃,造成严
11、重后果。甲的行为构成 ( )。(分数: 2.00) A.私放在押人员罪 B.脱逃罪 (帮助 ) C.玩忽职守罪 D.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23.银行保安甲值班时发现客户遗忘 在 ATM 机内的信用卡,遂提取了卡中的 1 万元现金。甲的行为构成 ( )。(分数: 2.00) A.盗窃罪 B.侵占罪 C.职务侵占罪 D.信用卡诈骗罪 24.甲开枪射杀洪某,子弹斜穿过洪某的左眼后射中路人黄某头部,致洪某左眼失明,黄某死亡。对甲的行为 ( )。(分数: 2.00) A.应以故意杀人罪 (未遂 )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并罚 B.应以故意杀人罪 (未遂 )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C.应以故意杀人罪 (未遂 )定罪处
12、罚 D.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6,分数: 12.00) 25.甲用枪射杀乙, 乙中弹倒地。甲以为乙已死亡,遂弃“尸”于荒野。实际上,乙只是中弹受伤,并没有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 )。(分数: 2.00) A.实行终了的未遂 B.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C.能犯未遂 D.不能犯未遂 26.根据刑法规定,应当与刑罚的轻重相适应的有 ( )。(分数: 2.00) A.犯罪分子所犯罪行 B.犯罪分子所处社会地位 C.犯罪分子家庭背景 D.犯罪分子所承担的刑事责任 27.甲教唆乙 (17 周岁 )抢夺行人的手机。一日乙抢得手机逃跑时,将紧追不舍的被害人打成轻伤。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13、 ( )。(分数: 2.00) A.甲、乙构成抢夺罪的共同犯罪 B.甲应成立教唆犯对其应当从重处罚 C.乙的行为构成抢夺罪和故意伤害罪 D.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对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8.下列选项中可以构成单位犯罪主体的有 ( )。(分数: 2.00) A.单位的内设机构 B.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 C.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企业 D.符合我国法人资格条件的外国公司 29.甲因涉嫌收受章某 15 万现金贿赂 (经查,受贿事实不存在 )被司法机关询问时,主动交代了下列犯罪事实其中可以认定为自首的有 ( )。(分 数: 2.00) A.挪用公款进行赌博 B.收受某公司贿赂 C.向他人索取
14、贿赂 D.骗取所在单位财物 30.下列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相关理解中,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有 ( )。(分数: 2.00) A.黑社会性质组织是犯罪集团的一种类型 B.成立黑社会性质组织必须有国家工作人员充当“保护伞” C.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参加者应当对该组织所犯的全部罪行负责 D.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并有其他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三、判断题 (总题数: 2,分数: 4.00) 31.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离 开住处或指定的居所,但行动不受限制。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3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 )(分数: 2
15、.00)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 -试卷 29 答案解析 (总分: 64.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24,分数: 48.00) 1.甲预谋抢劫乙,到乙租住的地方,发现有客人在,遂放弃了。甲的行为属于 ( )。(分数: 2.00)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预备阶段的中止 D.实行阶段的中止 解析:解析:犯罪预备具有四个特征: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事实上未能着手实施犯罪: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本题中,甲遇到意志以外的障碍 (有客人在 ),未能着手实行犯罪因此属于犯罪预备。故本
16、题答案选 A。 2.卡车司机刘某倒车时不慎将路边高压电线杆撞倒后因害怕承担责任驾车逃逸,后来,放学回家的 12岁小学生宋某路过此处,触电死亡。对宋某的死亡,刘某主观方面属于 ( )。(分数: 2.00) A.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间接故意 解析:解析: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行为人对其行为可以发生危害社会结果一般都具有比较清楚、现实的认识,而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的现实性则往往认识不足。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排斥、反对态度,而在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对后果的发生是
17、放任的,持无所谓的态度,是不反对的、容忍的。本题中,刘某明知高压电线杆被撞倒后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结果但却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属于间接故意。故本题答案选 D。 3.甲在乙 家盗窃,将财物从窗户扔到楼下,待甲下楼时,财物已经被路人丙取走了。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甲的行为是盗窃的既遂 B.甲丙是共同犯罪 C.丙的行为不可能是盗窃 D.丙的行为不可能是侵占 解析:解析: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就是既遂。本题中,甲将乙的财物扔到楼下就使财物脱离了乙的控制,其盗窃行为构成既遂。故本题答案选 A。 4.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种类中的主犯,表述不正确的是 (
18、 )。(分数: 2.00) A.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 B.在犯罪集团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 C.在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都是主犯 D.在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主犯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 26 条第 1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A、 B、 D 项说法正确。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不一定都是主犯。例如,如果实行犯起到的是次要作用,那么该实行犯是从犯。 C 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C。 5.未成年人犯罪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其量刑 ( )。(分数: 2.00) A.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从轻或者 减轻
19、处罚 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 17 条第 3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本题答案选 B。 6.甲驾驶一辆越野车倒车时,一辆摩托车突然摔倒在车后,随车的包里有一堆陶瓷碎片。摩托车司机乙声称被碰碎了一千多年的古董,要求赔偿两千万元,乙还拿出鉴定文书。而所谓的古董实际只是普通陶瓷制品。乙的行为性质是 ( )。(分数: 2.00) A.敲诈勒索罪 B.诈骗罪 C.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想象竞合 D.诈骗罪和敲诈勒 索罪数罪 解析:解析: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题中
20、,乙将普通陶瓷谎称为古董使甲陷入错误认识,构成诈骗罪。故本题答案选 B。 7.甲乙夫妇带着名贵爱犬去海边度假,散步时老婆乙和狗同时掉进海里,甲赶忙跳下海,先将狗救上岸,待再救乙上岸时,乙因溺水过久抢救无效死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甲的行为是不作为 B.甲的主观上是故意的 C.本案属于义务冲突 D.乙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解析:解析:不作为,是指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 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本题中,甲负有救助妻子的义务但甲却先救狗而导致妻子乙溺水过久死亡,甲的行为属于不作为。故本题答案选 A。 8.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但其构成条件有明确的
21、规定关于紧急避险的构成条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必须且只能是为了使国家的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B.必须是在不得已情况下所采取 C.不应超过必要的限度 D.这种危险必须是正在发生的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 21 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 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本题答案选 A。 9.甲想去澳门赌博,但苦于没有资金,遂与乙携匕首将企业主丙劫持到宾馆客房,要求丙筹款丙以参与竞标名义让财务送来 200
22、0 万元银行承兑汇票。乙继续看守丙,甲携汇票至澳门赌博,获利 650万元,第三天甲回来,将 2000 万元汇票还给丙。并支付 32万元利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甲乙构成抢劫罪的既遂 B.甲 乙构成抢劫罪的中止 C.甲乙构成绑架罪的既遂 D.甲乙构成绑架罪的中止 解析:解析: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本题中,甲乙是从丙处直接取走财物,应
23、认定为抢劫罪。甲乙的行为已构成抢劫罪的既遂。事后返还的行为不影响抢劫罪既遂的成立,只是会影响量刑。 10.刑法第 29条第 2 款 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下列案件符合该款规定的是 ( )。(分数: 2.00) A.甲教唆乙故意伤害丙乙打死了丙 B.甲花 10 万元指使乙杀害丙乙拿钱后因害怕没有实施杀人行为 C.甲教唆乙抢夺乙实施了抢劫 D.甲教唆乙盗窃丙,乙在盗窃时被丙发现,乙刺伤丙后逃离 解析:解析: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按照刑法理论,“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
24、罪”一般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1)被 教唆的人拒绝教唆犯的教唆; (2)被教唆的人虽然接受教唆,但并没有实施犯罪行为; (3)被教唆的人实施犯罪并不是教唆犯的教唆行为所致: (4)被教唆的人虽然实施了犯罪,但所犯之罪的性质与教唆犯所教唆之罪的性质完全不同。本题中只有 B项乙虽然接受教唆,但并没有实施犯罪行为,属于刑法第 29 条第 2款规定的情形。 11.甲犯盗窃罪被判 12年,抢劫罪被判 15 年,诈骗罪被判 10 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 25年,执行 3年后,犯故意伤害罪,被判 10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对甲应该采用先并后减的方式数罪并 罚 B.对甲再次数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事业单位 公共 基础知识 法律知识 试卷 2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