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概论)模拟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概论)模拟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类职业资格】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概论)模拟试卷6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概论)模拟试卷 6 及答案解析 (总分: 5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3,分数: 26.00) 1.下列不能体现客观实践决定认识的有 ( )。(分数: 2.00)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C.春江水暖鸭先知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我国的水能资源和煤炭探明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二位,但按照“乘除法” 多么小的问题乘以 13 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 13 亿都会变的很小。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分数: 2.00) A.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B.事物的发展变化
2、是从量变开始的 C.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抓主要矛盾 3.“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光未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表达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心声,激起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他们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 )。(分数: 2.00) A.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 B.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主导社会关系的变革 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D.任何事物 的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4.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多年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 ( )。(分数: 2
3、.00) A.陈独秀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5.北齐文学家刘昼说:“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分数: 2.00) A.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B.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起决定作用 C.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 D.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6.下列 不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是 ( )。(分数: 2.00) A.日出于东落于西 B.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C.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7.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
4、继续。”这说明真理 ( )。 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分数: 2.00) A. B. C. D. 8.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 义,是指 ( )。(分数: 2.00) A.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和学说体系 B.列宁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和学说体系 C.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9.恩格斯在总结和概括了近代哲学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
5、。(分数: 2.00) A.世界的状态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精神能否认识物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 的本原问题 10.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分数: 2.00)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D.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 11.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 )。(分数: 2.00) A.科学文化实践 B.社会政治实践 C.物质生产实践 D.人类社会的自生产 12.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路线坚持 ( )。(分数: 2.00) A.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B.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C.认识来源于实践 D.人
6、民群众创造历史 13.马克 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这段话表明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是 ( )。(分数: 2.00) A.生产关系 B.劳动对象 C.生产方式 D.生产工具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5,分数: 10.00) 14.“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黑格尔的这句话意在表明 ( )。(分数: 2.00) A.理性认识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 B.理性认识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 C.认识过程中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 15.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是统一在食
7、盐中添加碘的方式可能导致“补碘”过量,某些非缺碘地区增售无碘盐,人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该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分数: 2.00) A.做事情要掌握分寸 B.看问题要力求全面 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D.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16.在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上, ( )。(分数: 2.00) A.唯心主义回答都是否定的 B.唯物主义回答都是肯定的 C.有些唯心主义回答是肯定的 D.不可知论者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17.下列命题 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 )。(分数: 2.00) A.人的认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能通过实践改变世界 B.客观世界是人的认识的创造物 C.数学和逻辑是人
8、的理性的自由创造 D.认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8.“只要我们满怀希望,坚定信念,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这段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有 ( )。(分数: 2.00) A.意识对物质均有能动的反作用 B.事物的发展是 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三、判断题 (总题数: 1,分数: 2.00) 19.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 )(分数: 2.
9、00) A.正确 B.错误 四、论述题 (总题数: 1,分数: 2.00) 20.试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基本思想。(分数: 2.00) _ 五、 1 综合分析题 (总题数: 1,分数: 10.00) 【材料一】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红军力量遭受的严重损失,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纷纷要求改换错误的领导。同时,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对执行王明军事路线的一些领导同志做了耐心细致的工作,使他们很快觉悟过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西征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根据黎平政治局会议的决定,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领导同志的努
10、力促成下,红军占领 遵义后, 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材料二】 1935 年夏秋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国”。 12 月 9 日,北平爆发了“一二九”运动, 1 万多名学生举行抗日示威游行,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抗日救亡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为制定新时期党的战略策略,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决议,中共中央于 1935 年 12 月 17 日至 25 日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分数: 10.00) (1).下列 有关遵义会议的历史
11、意义表述错误的是 ( )。(分数: 2.00) A.结束了王明右倾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 C.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D.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 (2).瓦窑堡会议后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系统地阐明了党的 ( )的策略方针。(分数: 2.00)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爱国统一战线 C.联蒋抗日 D.国共合作 (3).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开展的 军事行动不包括 ( )。(分数: 2.00) A.四渡赤水河 B.强渡湘江 C.强渡大渡河 D.突破腊子口天险 (4
12、).遵义会议以后,直至 ( ),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正确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分数: 2.00) A.长征胜利结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 (5).根据毛泽东的报告,瓦窑堡会议相应通过了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决议提出的红军行动的战略方针不包括 ( )。(分数: 2.00) A.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 合起来 B.准备直接对日作战力量 C.停止内战 D.猛烈扩大红军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概论)模拟试卷 6 答案解析 (总分: 50.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3,
13、分数: 26.00) 1.下列不能体现客观实践决定认识的有 ( )。(分数: 2.00)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C.春江水暖鸭先知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解析:解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说明要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要接近这个人或这种东西近距离 观察,实践出真知。“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初春江水的回暖,蕴含的哲理就是要知道真实的情况只有自己身临其境才知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A、 C、 D 三项都反映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而“没有革命的理
14、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反映的是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故本题答案选 B。 2.我国的水能资源和煤炭探明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二位,但按照“乘除法” 多么小的问题乘以 13 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 13 亿都会变的很小。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分数: 2.00) A.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B.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 C.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抓主要矛盾 解析:解析:本题中由我国的水能资源和煤炭探明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二位,但按照“乘除法”,得出相应的人均占有量就变的很少了,说明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故本题答案选 A。 3.“风在吼,马在叫
15、,黄河在咆哮”,光未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表达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心声,激起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他们在艺术创作 上取得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 )。(分数: 2.00) A.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 B.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主导社会关系的变革 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解析:解析:艺术创作取得成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而艺术创造之所以取得成功,在于联系社会现实和时代诉求。体现了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4.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多年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
16、念的最早提出者是 ( )。(分数: 2.00) A.陈独秀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解析:解析: 1938 年 10 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他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5.北齐文学家刘昼说:“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分数: 2.00) A.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B.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起决定作
17、用 C.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 D.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解析:解析:题干说的是外部对人体的伤害,比羽毛还轻,因为大家看得到,可以马上处理:内部对人体的伤害,比泰山还重,因为大家无法察觉以至于根本无法规避。这里强调的是,内冈对事物发展变化起决定作用。故本题答案选 B。 6.下列不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是 ( )。(分数: 2.00) A.日出于东落于西 B.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C.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 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解析:解析: A 是反映了表面现象,其余选项都是通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故本题答案选 A。 7.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务员 职业资格 事业单位 公共 基础知识 毛泽东思想概论 模拟 试卷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