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同步辅导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docx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同步辅导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同步辅导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七章 中国 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 本章精讲 (一 )一般识记 1. 蔡和森 蔡和森 ( 1895 1931),湖南湘乡人, 1918 年同毛泽东等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后 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1 年冬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向导的首任主编,在该刊上发表了 许多文章。蔡和森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他的文章能抓住重要的实际问题,提到理论高度来分析,具体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他于 1925 年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会议, 1931 年在香港被捕后引渡至广州,被反动军阀杀害。 2. 恽代英 恽代英 ( 1895 1931),江苏武进人。 1915 年在武昌中华大
2、学读书,五四后在武汉创办工人 补习学校,开设利群书社,编辑学生周刊和武汉星期评论。 1921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23 年赴上海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 1924 年国共合作后担任国民党上海市执 行部工农 部秘书,曾领导上海民国日报副刊部的工作。 1926 年赴广州,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 官兼中共党团书记、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员。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1928 年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主编红旗。 1930 年 5 月被捕, 1931 年 4 月 29日在南京 被杀害。 3. 萧楚女 萧楚女 ( 1897 1927),原名树烈,字秋,湖北汉阳人。 1920 年
3、参加利群书社, 1922 年加 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去四川任中学教师兼新蜀报主笔。 1925 年赴上海,任中国青年编辑,该刊的“新刊批评”专栏主要由他执笔。他在中国青年上发表了许多文章,热情地鼓励青年要有 “入世宏愿”,勇于变革现实, 1926 年赴广州,协助毛泽东编政治周报,曾任农民运动讲习所专职教员、黄埔军校政治教官。 1927 年在广州反革命大屠杀中被害,他写过许多文章和小册子, 其中著名的有显微镜下的醒 狮 派、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 4. 五卅惨案 1925年 5 月 15 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十多人,激起全市工 人、学生、知识分子和市民的愤怒。 30 日,
4、上海学生两千多 人在公共租界内集合声援工人斗争, 要求收回租界,英国巡捕逮捕讲演学生一百多人。随即,群众万余人在公共租界南京路巡捕房门前集会要求释放被捕者。英国巡捕对群众开枪,打死十多人,打伤数十人,逮捕数十人,造成 “五卅惨案”。 5. 成舍我 成舍我 ( 1898 1991),原名成勋,又名成平,笔名舍我,原籍湖南湘乡,曾在上海民国日报 任校对、助理编辑,在北京益世报任编辑、总编辑。他于 1924 年 4 月 16 日创办世界晚报, 1925 年 2 月 10 日创办世界日报,同年 10 月 1 日出版单张世界画报。 6. 邵飘萍、林白水遇害 1926 年,著名报人邵飘萍、林白水先后在北京
5、被奉系军阀杀害,成为震动全国的重大事,也 是中国新闻界的重大损失。 邵飘萍和他主持的京报由于积极投入五四运动、支持群众的爱国行动而为皖系军阀所不 容。1926 年 3 月,他积极投 入 “三一八”运动,京报对运动作了大量报道和宣传,奉系军阀以 “宣传赤化”的罪名逮捕邵飘萍, 26 日将他枪杀于天桥。邵飘萍是忠诚的爱国者,他除了办报 外,还为党做了许多具体工作,如帮助印刷与发行报刊及宣传品,协助党培养新闻工作干部,同 孙中山、冯玉祥等著名人士保持联系等。 1926 年 8月 6 日,著名报人林白水也被奉系军阀杀害。 1926 年 8 月 5 日,林白水在他所办 的社会日报上发表时评官僚之运气,辛
6、辣地讽刺了奉系军阀张宗昌的得宠官僚、国务总理潘复,因而遭杀身之祸。 (二)重点理解 1.中共中央机关报刊 (1) 向导 向导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是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 16 开本。 1922年 9月 13 曰在上海创刊, 1927 年 7 月停刊,共出版 201 期。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陈独 秀、李大钊、毛泽东、罗章龙,赵世炎等是主要撰稿人。 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 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形势,指出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统治是造成中国混乱局面的根源,也是导致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通过革命报刊的宣传
7、,反对“帝国主义”和“打倒封建军阀”很快成为广大群众的行动口号。 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激烈的舆论斗争。向导发表文章痛斥顺天时报、字林西报、京津泰唔士报等攻击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的言论,并开辟了“外患日志”专栏,逐日记载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 批驳各种错误思想与主张,指出改良主义是有害的幻想, “中国现在需要打倒军阀和 外国压迫 。 受到读者欢迎,影响日益扩大,发行量从最初的两三千份很快超过万份,除在国内各地发 行外,还远销至越南、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国内读者赞扬它是“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2) 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 新青年季刊 1923 年 6月 15 日在广州创刊,瞿秋
8、白主编, 1926 年 7 月出版第 5 期后终刊。新青年季 刊及不定期刊,以宣传马列主义理论为基本任务,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介绍马列 主义的有关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出版共产国际号、列宁号、世界革命号等专 号 ;二是从理论上论证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和主张;三是参加“科学与人生观”的讨 论,发表陈独秀、瞿秋白等人的文章,批评唯心主义观点,宣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前锋月刊 1923年 7 月 1 日在上海创刊,瞿秋白主编, 1924 年 2 月 1 日出版第 3 期后停刊。它的基本 任务是通过对中国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主张。它
9、重视调究材料,采用了许多统计数字,具有鲜明的理论色彩。 ( 3) 向导和前锋的不足 向导和前锋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宣传不力,甚至有错误的观点。如, 把民主革命的成功说成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胜利,而“幼稚的无产阶级目前只有在此胜利的奋斗中才有获得若干自由及扩大自己能力的机会” ; “我们在此运动中,不敢说是领袖,更不敢说是先觉,只愿当前锋,只顾打头阵”。 2.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刊物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准备建党的同时,开展了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活动,有些地方团组织办起了面向青年群众的报刊,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团刊。其中有四川成都团组织的先驱半刊,广东团组织的 青年周刊等
10、。 ( 1) 先驱 于 1921 年 1 月 15 日创办,出版第 25 期 ( 1923 年 8 月 15 日)后停刊。在首批团刊中,先 驱是出版时间最长的,也是唯一由地方团刊转为中央团刊的。 1922 年 5 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立团中央机构,先驱从此正式成为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 先后担任编辑的有施存统、蔡和森、高尚德等。它的基本内容是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青年运动的状况,评述中国青年思想和青年运动的现状,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报道团的活动和刊载团的文件等。 ( 2) 中国青年 1923 年 10 月作为团中央机关刊物在上海创刊,周刊,出至 19
11、27年 10 月停刊。恽代英、萧 楚女,李求实等先后担任主编。中国青年在发刊词中表示,它是给青年以“忠实的友谊的刊 物”,“要引导一般曹年到活动路上”。它的基本内容:是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工作、学习、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 ;二是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三是 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同各种反动的、错误的思想斗争。重视青年的要求,从内容到形式符合青年 的需求,是中国青年的特色。 3.工人报刊 ( 1) 劳动周刊 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也是党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工人报纸。 1921 年 8 月 20日创刊,它的发刊词宣布:“我们的周刊不是营业的性质,是专门本着中国
12、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宗旨,为劳动者说话,并鼓吹劳动组合主义”,希望中国工人“都来维护这唯一的言论机关,扩大解放全人类的声浪,促进解放全人类的事业实现”。 1922 年 6 月 19 日,被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以“载过激言论”、“鼓吹劳动革命”的罪名勒令停刊。 ( 2) 工人周刊 于 1921 年 7 月创刊,最初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以“工人周刊社”名义刊行, 1922 年夏改为 新成立的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机关报,并迁至郑州出版。因受军阀政府迫害,多次停刊,终刊 时间不详。 工人报刊的宣传报道中心是向工人群众通俗地介绍马列主义理论,反映工人群众的生活和工会组织的活动,号召工人阶级团结起来,进行反对帝国
13、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在我国第一次罢工运动高潮中,工人报刊发挥了宣传鼓动作用和组织作用,许多报刊及其工作人员在罢工运动中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如汉口真报。“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工人报刊 中多数被迫停刊或被查封。 4.中共早期报刊的主要特点 ( 1) 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决议中,对于出版党的报刊作了原则的规定。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完全采纳了共产国际对党的报刊的要求。因此,把党的报刊作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党性原则,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是中共早期报刊的主要特点之一。 ( 2) 继承与
14、发扬五四时期报刊的革命精神,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 指导革命斗争为基本任务。在文风上,党的报刊也坚持了五四时期倡导白话文的正确方向。 (3) 在以广大工人为读者对象的同时,要面向民众,面向社会,扩大影响范围。中国的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斗争,需要实现“民众的大联合”,党的报刊不仅要报道与评论民众所关心的一切 方面,而且应争取在社会各阶层中拥有自己的读者。 5.国共合作后的统一战线报刊 ( 1) 政治周报 政治周报是国民党中央机关报,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出版, 1925 年 12 月 5 日创刊于广州,毛泽东主持筹办工作并担任首任主编。它创刊时,国民党右派刚刚在北京西山召开过
15、会议,公开进行反共,反统一战线活动,帝国主义和一些军阀也公开对聚集在广东的革命势力造谣中伤,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一文中指出:“我们现在不能再放任了,我们要开始向他们反攻。向反革命派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派宣传,便是政治周报的责任。”这篇文章提出了“为了革命”办报的理论与方法,是体现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论著之一。 ( 2) 中国农民和农民运动 中国农民和农民运动都是由国民党中央 农民部主持出版、共产党员经办的。中国农民月刊于 1926年 1 月在广州创刊,经常为它撰稿的有毛泽东、李大钊、林伯渠、李立三、彭湃、 阮啸仙等共产党员。毛泽东的中国农民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和中
16、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文章,都是在中国农民上发表的。农民运动是一个通俗性的周刊,刊载有关农 民运动的论文、宣传材料和报道, 1926 年 8 月 1 日创刊于广州,后迁至武汉,终刊时间不详。 ( 3) 楚光日报和汉口民国日报 在报纸中,楚光日报和汉口民国日报都是由共产党员主持、用国民党名义出版的。楚光日报于 1926 年 3 月在汉口创刊,创办人董必武,总编辑宛希俨、陈潭秋,是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机关报。汉口民国日报在董必武主持下于 1926 年 11 月 25 日创刊,用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机关报的名义出版,经理毛泽民,先后担任主编的是宛希俨、高语罕、沈雁冰。楚光日报和汉口民国日报积极报道工人运动、农
17、民运动和北伐战争的形势,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孙中山 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4) 民国日报 在上海、广州、南昌都出版了国民 党的机关报民国日报,都有共产党员参与。上海民国日报由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党员共同组成副刊部,主持副刊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影响较大的是觉悟和评论之评论 9 西山会议后,上海民国日报完全为右派所控制。南昌民国曰报由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党员合作,同国民党右派进行了反复争夺,最终为右派所控制。广州民国日报也是先左后右。 ( 5) 新民周报 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机关刊物新民周报于 1924 年 4 月 17 日创刊,共产党员李维汉任主 笔,刊行时间不长,终刊情况不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新闻 传播 第三 同步 辅导 第七 中国共产党 成立 大革命 时期 事业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