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测量员理论考试-全站仪及GPS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测量员理论考试-全站仪及GPS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测量员理论考试-全站仪及GPS及答案解析.doc(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测量员理论考试-全站仪及 GPS 及答案解析(总分:145.02,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判断题/B(总题数:32,分数:32.00)1.GPS 接收机的检定包括新购置的和修理后的 GPS 接收机的检定和使用中的 GPS 接收机的定期检定。( )(分数:1.00)A.B.2.在一个观测站上,原则上须有两个独立的观测距离才可以算出测站的坐标,观测站应位于以 3 颗卫星为球心,相应距离为半径的球面与地面交线的交点上。( )(分数:1.00)A.B.3.GPS 可向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全天候、高精度的三维位置、运动物体的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 )(分数:1.00)A.B.4.GPS 点是平面
2、控制点。( )(分数:1.00)A.B.5.由于卫星钟和接收机钟不可能精确同步,所以用 GPS 测出的传播时间中含有同步误差,由此算出的距离并不是真实的距离,观测中把含有时间同步误差所计算的距离称为“伪距”。( )(分数:1.00)A.B.6.GPS 网基线解算所需的起算点坐标,可以是不少于 30min 的单点定位结果的平差值提供的 WGS-84 系坐标。( )(分数:1.00)A.B.7.大、中城市的 GPS 网应与国家控制网相互连接和转换,并应与附近的国家控制点联测,联测点数不应少于 3 个。( )(分数:1.00)A.B.8.全站仪测量高差的原理与水准仪相同。( )(分数:1.00)A.
3、B.9.在动态相对定位的数据处理方式中,测后处理的观测数据无需存储,但难以发现粗差,精度较低。( )(分数:1.00)A.B.10.GPS 点高程(正常高)经计算分析后符合精度要求的可供测图或一般工程测量使用。( )(分数:1.00)A.B.11.一般来说,全站仪开机即进行到标准的测角模式,但需注意:全站仪开机后不可以切换到菜单模式或其他测量模式。( )(分数:1.00)A.B.12.GPS 用户部分接收机主要用于接收卫星播发的信号并利用本身的伪随机噪声码取得观测量以及内含卫星位置和钟差改正信息的导航电文,计算出接收机所在的位置。( )(分数:1.00)A.B.13.全站仪因自动化程度高,只要
4、能操作程序菜单就可以了,其他的操作如:对中、整平、瞄准、读数、记录、计算等,都能自动完成。( )(分数:1.00)A.B.14.全站仪能够在测站上同时观测、显示和记录水平角、竖直角、距离等,并能自动计算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 )(分数:1.00)A.B.15.若在放样工作之前,没有建立坐标文件,在设置测站点和后视方向时,也可采用坐标调用的方式来输入控制点坐标。( )(分数:1.00)A.B.16.GPS 可以用于夜间测量。( )(分数:1.00)A.B.17.在公路勘测中,主要是使用动态绝对定位。( )(分数:1.00)A.B.18.在图根控制方面,若把 GPS 测量与全站仪相结合,则地形碎部
5、测量、地籍测量等将是省力、经济和有效的。( )(分数:1.00)A.B.19.全站仪的安置方法与光学经纬仪的安置步骤基本相同。( )(分数:1.00)A.B.20.GPS 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分数:1.00)A.B.21.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测量时,首先在施工测量控制点上安置仪器、开机,进入标准测量模式,再按MENU键进入菜单模式,然后选择放样模式,进入施工放样菜单。( )(分数:1.00)A.B.22.仪器需根据工作时的气候条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工作时的海拔高度和工作成果要达到的精度要求,来进行相关工作参数的设置。( )(分数:1.00)A.B.23.绝对
6、定位,根据用户接收机天线所处的状态,又可分为动态绝对定位和静态绝对定位。(分数:1.00)A.B.24.动态相对定位是将一台接收机设在参考点上不动,另一台接收机安置在运动的载体上,两台接收机同步观测 GPS 卫星,从而确定流动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分数:1.00)A.B.25.GPS 的含义是利用卫星的测时和测距进行导航,以构成全球定位系统。( )(分数:1.00)A.B.26.GPs 接收机通过测量电磁波从卫星上传播到地面的单程时间来计算距离。( )(分数:1.00)A.B.27.GPS 的基本组成可分三大部分,即卫星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 )(分数:1.00)A.B.
7、28.为了野外数据采集的方便,必须事先建立控制点坐标数据文件,以便于在建立测站时调用。( )(分数:1.00)A.B.29.全站仪既能测角、测距、测高差,还能自动读数、记录、计算。( )(分数:1.00)A.B.30.GPS 的地面主控站根据各监测站观测到的数据推算和编制的卫星星历、钟差、导航电文和其他控制指令,通过监控站注入相应卫星的存储系统。( )(分数:1.00)A.B.31.全站仪的测距精度高于光电测距仪的测距精度。( )(分数:1.00)A.B.32.用 GPS 建立控制点时,控制点之间不要求通视。( )(分数:1.00)A.B.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7,分数:57.00)
8、33.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或坐标测量前,不仅要设置正确的大气改正数,还要设置( )。(分数:1.00)A.乘常数B.湿度C.棱镜常数D.温度34.若全站仪使用南方公司生产的棱镜,其常数设置为( )。(分数:1.00)A.-10B.-15C.-20D.-3035.在 GPS 的地面控制部分中,主控站设在( ),该站负责对地面监控站的全面监控。(分数:1.00)A.美国的科罗拉多B.大西洋的阿松森岛C.印度洋的迭哥伽西亚D.南太平洋的卡瓦加兰36.GPS 相对定位对于中等长度的基线,其精度可达( )。(分数:1.00)A.10-810 -6B.10-710 -6C.10-610 -5D.10-610
9、-437.GPS 定位系统对一条基线精密相对定位要( ),短基线的快速定位只需几分钟。(分数:1.00)A.12hB.13hC.23hD.24h38.在公路勘测中,主要是使用( )方法。(分数:1.00)A.绝对定位B.相对定位C.动态定位D.静止定位39.全站仪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最大测程、测角精度、放大倍率和( )。(分数:1.00)A.最小测程B.缩小倍率C.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D.测距精度40.在使用全站仪时,测线应高出地面和离开障碍物( )以上。(分数:1.00)A.1mB.1.2mC.1.3mD.1.5m41.在 GPS 绝对定位原理中,求算测站点坐标实质上是空间距离的( )。(分数:1
10、.00)A.后方交会B.前方交会C.角度交会D.距离交会42.根据 GPS 的精度分级,( )GPS 的比例误差系统 b5。(分数:1.00)A.B 级B.C 级C.D 级D.E 级43.( )GPS 主要用于局部变形监测和各种精密工程测量。(分数:1.00)A.A 级B.B 级C.C 级D.D 级44.GPS 的卫星轨道相互间隔为( )。(分数:1.00)A.100B.110C.120D.15045.具有全球、全天候、连续实时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全球定位系统是( )。(分数:1.00)A.GISB.RSC.GFSD.GES46.GPS 的卫星分布在( )不同的轨道面上。(分数:1.00
11、)A.5 个B.6 个C.8 个D.10 个47.我国 NGPSN A 级网的边长相对精度为( )。(分数:1.00)A.210 -5B.210 -6C.210 -7D.210 -848.我国从( )开始对 NGPSN 页目进行生产性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制定了建网的观测方案、技术规程与仪器检定规程。(分数:1.00)A.1990 年B.1991 年C.1992 年D.1995 年49.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CH 8016-1995),检定分两类,共检定 10 项,检定周期为( )。(分数:1.00)A.6 个月B.9 个月C.1 年D.1 年半50.我国 NGPSN
12、 网的施测与精度情况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大地坐标框架的精度( )量级的飞跃。(分数:1.00)A.从 10-4到 10-5B.从 10-5到 10-6C.从 10-6到 10-7D.从 10-7到 10-851.我国 GPS 相对定位的精度等级分为( )级。(分数:1.00)A.一、二、三、四B.AA、A、B、C、D、EC.精密、普通D.甲、乙、丙、丁5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导线坐标计算的步骤的是( )。(分数:1.00)A.测角B.角度闭合差计算C.方位角推算D.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53.GPS 的卫星轨道相邻轨道面邻星相位差为( )。(分数:1.00)A.30B.40C.50D
13、.6054.GPS 卫星网的布置格局保证了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能同时观测到卫星,最多能观测到( )。(分数:1.00)A.8 颗B.10 颗C.11 颗D.15 颗55.全站仪测量点的高程的原理是( )。(分数:1.00)A.水准测量原理B.导线测量原理C.三角测量原理D.三角高程测量原理56.我国 NGPSN A 级网的平均边长为( )。(分数:1.00)A.500kmB.600kmC.700kmD.800km57.用 GPS 定位技术进行控制测量时,相对定位的精度( )绝对定位。(分数:1.00)A.高于B.等于C.低于D.接近于58.19911996 年,我国共完成了( )B 级点的
14、观测、平差、数据处理与分析,建立了我国与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 相一致的高精度地心坐标基准框架。(分数:1.00)A.718 个B.758 个C.818 个D.828 个59.下列关于 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建立新的地面控制网(点)B.检核和改善已有地面网C.对已有的地面网进行加密D.对新的地面网进行加密60.我国 NGPSN A 级网的 ITRF 框架下地心坐标绝对精度为( )。(分数:1.00)A.水平分量0.1m,高程分量0.1mB.水平分量0.1m,高程分量0.2mC.水平分量0.2m,高程分量0.1mD.水平分量0.
15、2m,高程分量0.2m61.GPS 定位系统在小于 50km 的基线上,其相对精度可达( )。(分数:1.00)A.110-6210 -6B.210-6310 -6C.210-6410 -6D.310-6410 -662.1992 年国家测绘局组织对 A 级网( )点进行观测,1996 年又进行了复测,解出了相应于 ITRF(国际地球参考框架)1993 的 A 级网点的坐标及其相应的运动速率。(分数:1.00)A.26 个B.28 个C.29 个D.30 个63.我国 NGPSN B 级网的 ITRF 框架下地心坐标绝对精度为( )。(分数:1.00)A.水平分量0.1m,高程分量0.2mB.
16、水平分量0.1m,高程分量0.3mC.水平分量0.2m,高程分量0.3mD.水平分量0.3m,高程分量0.3m64.根据 GPS 的精度分级,( )GPS 的比例误差系统 b0.1。(分数:1.00)A.A 级B.B 级C.C 级D.D 级65.根据 GPS 的精度分级,A 级 GPS 的固定误差( )。(分数:1.00)A.4B.5C.6D.866.GPS 的每条卫星轨道上有( )卫星。(分数:1.00)A.3 颗B.4 颗C.5 颗D.6 颗67.我国 NGPSN B 级网的平均边长为( )。(分数:1.00)A.50100kmB.50200kmC.60150kmD.60200km68.G
17、PS 的卫星轨道成近圆形,运动周期为( )。(分数:1.00)A.10h 58minB.11h 48minC.11h 58minD.12h 58min69.C 级 GPS 主要用于( )。(分数:1.00)A.大、中地市及工程测量的基本控制网B.中、小城市,城镇及测图、土地信息、房产、物探等的控制测量C.建立地心参考框架的基础D.建立国家空间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基础70.在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时,若棱镜不输入棱镜常数和大气改正数,( )所测角值。(分数:1.00)A.影响B.不影响C.水平角影响,竖直角不影响D.水平角不影响,竖直角影响71.下列选项不属于卫星上发射的信号的是( )。(分数:1.0
18、0)A.精密的 P 码B.非精密的 P 码C.非精密的捕获码 C/AD.导航电文72.若某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为(3+210-60)mm,则用此全站仪测量 2km 长的距离,其误差的大小为( )。(分数:1.00)A.7mmB.5mmC.3mmD.2mm73.若全站仪使用拓普康仪器配套的棱镜,其棱镜常数设置为( )。(分数:1.00)A.0B.1C.2D.574.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GPS 精度划分为:AA、A、B、C、D、E 六级,其中( )级 GPS 的固定误差3。(分数:1.00)A.B.C.D.75.根据全站仪坐标测量的原理,在测站点瞄准后
19、视点后,方向值应设置为( )。(分数:1.00)A.测站点至后视点的方位角B.后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C.测站点至前视点的方位角D.前视点至测站点的方位角76.在动态相对定位的数据处理方式中,测后处理在基线长度为数千米的情况下,精度约为( ),较为常用。(分数:1.00)A.12cmB.23cmC.24cmD.34cm77.在用全站仪进行点位放样时,若棱镜高和仪器高输入错误,( )放样点的平面位置。(分数:1.00)A.影响B.不影响C.盘左影响,盘右不影响D.盘左不影响,盘右影响78.GPS 的卫星轨道面与赤道平面的倾角为( )。(分数:1.00)A.35B.45C.55D.6079.全站仪有
20、三种常规测量模式,下列选项不属于全站仪的常规测量模式的是( )。(分数:1.00)A.角度测量模式B.方位测量模式C.距离测量模式D.坐标测量模式80.NGPSN 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不属于 NGPSN 的层次。(分数:1.00)A.GPS 连续运行站网B.GPS 控制站网C.GPS A 级网D.GPS B 级网81.全站仪主要是由( )两部分组成。(分数:1.00)A.测角设备和测距仪B.电子经纬仪和光电测距仪C.仪器和脚架D.经纬仪和激光测距仪82.下列关于全站仪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全站仪可用于数字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B.全站仪可用于导线测量、前方交会、后
21、方交会、角度交会及距离交会C.全站仪可用于施工放样测量,可将设计好的管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建筑物的位置按图纸设计数据测设到地面上D.全站仪可以通过数据输入/输出接口设备,将全站仪与计算机、绘图仪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套测绘系统83.全站仪每通电一次约( )。(分数:1.00)A.0.5hB.1hC.1.5hD.2h84.根据 GPS 的精度分级,AA 级 GPS 的比例误差系统 6( )。(分数:1.00)A.0.01B.0.02C.0.05D.0.185.使用一台 GPS 接收机进行绝对定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动态定位只能精确到( )。(分数:1.00)A.1015mB.1020mC.1
22、030mD.2035m86.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或坐标测量前,需设置正确的大气改正数,设置的方法可以是直接输入测量时的气温和( )。(分数:1.00)A.气压B.湿度C.海拔D.风力87.我国 NGPSN B 级网的边长相对精度为( )。(分数:1.00)A.210 -5B.210 -6C.210 -7D.210 -888.下列关于全站仪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A.全站仪的物镜不可对着阳光或其他强光源B.全站仪在测线应远离变压器、高压线等C.全站仪应避免测线两侧及镜站后方有反光物体D.一天当中,上午日出后一个小时至两个小时,下午日落前三小时至半小时为最佳观测时间8
23、9.GPS 空间部分由( )位于地球上空平均 20200km 轨道上的卫星网组成。(分数:1.00)A.12 颗B.18 颗C.20 颗D.24 颗三、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23,分数:46.00)90.GPS 的用户部分是各种型号的接收机,一般由六部分组成:即( )、精密振荡器以及电源。(分数:2.00)A.天线B.信号识别与处理装置C.微机D.操作指示器与数据存储E.原子钟91.下列关于全站仪角度测量的叙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在方向数较多的情况下,全站仪测量角度一般用测回法,也可用方向观测法B.全站仪在测量水平角时,为了提高精度,一般需按规范要求采用多测回进行观测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测量员 理论 考试 全站仪 GPS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