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工程专业案例上午真题2002年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工程专业案例上午真题2002年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工程专业案例上午真题2002年及答案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工程专业案例上午真题 2002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50.00)1.某建筑物条形基础,埋深 1.5 m,条形基础轴线间距为 8 m,按上部结构设计,传至基础底面荷载标准组合的基底压力值为每延米 400 kN,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估计为 200kPa,无明显的软弱或坚硬的下卧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进行详细勘察时,勘探孔的孔深以下列( )深度为宜。(分数:2.00)A.(A) 8 mB.(B) 10 mC.(C) 12 mD.(D) 15 m2.某工程场地进行了单孔抽水试验,地层情
2、况及滤水管位置见右示意图,滤水管上下均设止水装置,主要数据如下:钻孔深度 12.0 m;承压水位 1.50 m 钻孔直径 800 mm;假定影响半径 100 m。 试用裘布依公式计算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为( )。(不保留小数) (分数:2.00)A.降深B.涌水量C.第一次D.2.1mE.510 t/dF.第二次G.3.0mH.760 t/dI.第三次J.4.2mK.1050 t/d3.在较软弱的黏性土中进行平板载荷试验,承压板为正方形,面积 0.25 m2。各级荷载及相应的累计沉降如下。 (分数:2.00)A.P/kPaB.54C.81D.108E.135F.G.162H.189I.216J
3、.243K.S/mmL.2.15M.5.05N.8.95O.13.90P.Q.21.50R.30.55S.40.35T.48.504.某一黄土塬(因土质地区而异的修正系数 0取 0.5)上进行场地初步勘察,在一探井中取样进行黄土湿陷性试验,成果如下表所示:(分数:2.00)A.取样深度/mB.自重湿陷系数 zsC.湿陷系数 sD.1.00E.0.032F.0.044G.2.00H.0.027I.0.036J.3.00K.0.022L.0.038M.4.00N.0.020O.0.030P.5.00Q.0.001R.0.012S.6.00T.0.005U.0.022V.7.00W.0.004X.0
4、.020Y.8.00A.0.001AA.0.0065.某一黏性土层,根据 6 件试样的抗剪强度试验结果,经统计后得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平均值为: m=17.5,c m=15.0 kPa,并算得相应的变异系数 =0.25, c=0.30。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则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标准值 k、c k最接近下列( )组数值。(分数:2.00)A.(A) k=13.9,c k=11.3 kPaB.(B) k=11.4,c k=8.7 kPaC.(C) k=15.3,c k=12.8 kPaD.(D) k=13.1,c k=11.2 kPa6.某沉箱码头为一条形基础,在抛石基
5、床底面处的有效受压宽度 Be=11.54 m,墙前基础底面以上边载的标准值 qk=18 kPa,抛石基床底面以下地基土的指标标准值为:内摩擦角 k=30,黏聚力 ck=0,天然重度 =19.0 kN/m 3。抛石基床底面合力与垂线间夹角 =11.31。不考虑波浪力的作用,按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 2501998)算得的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竖向分力标准值最接近下列( )项数值。 (注: k=30,承载力系数 NB =8.862,N qB=12.245)(分数:2.00)A.(A) 7566 kN/mB.(B) 7854 kN/mC.(C) 7950 kN/mD.(D) 7820 kN/m7.已知条
6、形基础宽度 b=2 m,基础底面压力最小值 Pmin=50 kPa,最大值 Pmax=150 kPa,指出作用于基础底面上的轴向压力及力矩最接近以下( )种组合。(分数:2.00)A.(A) 轴向压力 230 kN/m,力矩 40 kNm/mB.(B) 轴向压力 150 kN/m,力矩 32 kNm/mC.(C) 轴向压力 200 kN/m,力矩 33 kNm/mD.(D) 轴向压力 200 kN/m,力矩 50 kNm/m8.有一箱形基础,上部结构和基础自重传至基底的压力 p=80 kPa,若地基土的天然重度 =18 kN/m 3,地下水位在地表下 10 m 处,当基础埋置在下列( )深度时
7、,基底附加压力正好为零。(分数:2.00)A.(A) d=4.4 mB.(B) d=8.3 mC.(C) d=10 mD.(D) d=3 m9.某建筑物采用独立基础,基础平面尺寸为 4 m6 m,基础埋深 d=1.5 m,拟建场地地下水位距地表 1.0 m,地基土层分布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下表。 题 9 表(分数:2.00)A.层序B.土名C.层底深度/mD.含水量E.天然重度/(kN/m 3)F.孔隙比 eG.液性指数 ILH.压缩模量 Es/MPaI.J.填土K.1.00L.M.18.0N.O.P.Q.R.粉质黏土S.3.50T.30.5%U.18.7V.0.82W.0.70X.7.5Y.
8、A.淤泥质黏土AA.7.90AB.48.0%AC.17.0AD.1.38AE.1.20AF.2.4AG.AH.黏土AI.15.00AJ.22.5%AK.19.7AL.0.68AM.0.35AN.9.910.某建筑物采用独立基础,基础平面尺寸为 4 m6 m,基础埋深 d=1.5 m,拟建场地地下水位距地表1.0 m,地基土层分布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第 9 题表。假如作用于基础底面处的有效附加压力(标准值)p0=60 kPa,压缩层厚度为 5.2 m,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确定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其结果最接近下列( )项数值。 题 9 表(分数:2.0
9、0)A.层序B.土名C.层底深度/mD.含水量E.天然重度/(kN/m 3)F.孔隙比 eG.液性指数 ILH.压缩模量 Es/MPaI.J.填土K.1.00L.M.18.0N.O.P.Q.R.粉质黏土S.3.50T.30.5%U.18.7V.0.82W.0.70X.7.5Y.A.淤泥质黏土AA.7.90AB.48.0%AC.17.0AD.1.38AE.1.20AF.2.4AG.AH.黏土AI.15.00AJ.22.5%AK.19.7AL.0.68AM.0.35AN.9.911.条形基础宽 2 m,基底埋深 1.50 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 1.50 m,基础底面的设计荷载为 350 kN/m
10、,地层厚度与有关的试验指标见下表。(分数:2.00)A.层号B.土层厚度/mC.天然重度 /kN/(F)D.压缩模量 Es/MPaE.F.3G.20H.12.0I.J.5K.18L.4.012.条形基础宽 2 m,基底埋深 1.50 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 1.50 m,基础底面的设计荷载为 350 kN/m,地层厚度与有关的试验指标见第 11 题表。在软弱下卧层验算时,若地基压力扩散角 =23,扩散到层顶面的压力 Pz最接近于下列( )项数值。(分数:2.00)A.层号B.土层厚度/mC.天然重度 /kN/(F)D.压缩模量 Es/MPaE.F.3G.20H.12.0I.J.5K.18L.4
11、.013.已知基础宽度 b=2 m,竖向力 N=200 kN/m,作用点与基础轴线的距离 e=0.2 m,外侧水平向力 E=60 kN/m,作用点与基础底面的距离 h=2 m,忽略内侧的侧压力,试说明偏心距 e 满足下列( )项条件。 (分数:2.00)A.(A) B.(B) C.(C) D.(D) 14.基本条件同第 13 题,仅水平向力 E 由 60 kN/m 减少到 20 kN/m,请问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接近下列( )项情况。(分数:2.00)A.(A) 梯形分布B.(B) 均匀分布C.(C) 三角形分布D.(D) 一侧出现拉应力15.某市地处冲积平原上。当前地下水位埋深在地面下 4 m
12、,由于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年下降率为 1 m,主要地层有关参数的平均值如下表所示。第 3 层以下为不透水的岩层。不考虑第 3 层以下地层可能产生的微量变形,请问今后 20 年的内该市地面总沉降(s)预计将接近下列( )项数值。 题 15 表(分数:2.00)A.层序B.地层C.厚度/mD.层底深度/mE.物理力学性质指标F.孔隙比 e0G.a/MPa-1H.Es/MPaI.J.粉质黏土K.5L.5M.0.75N.0.3O.P.Q.粉土R.8S.13T.0.65U.0.25V.W.X.细砂Y.11A.24AA.AB.AC.15.016.有一个在松散地层中形成的较规则的洞穴,其高度 H0
13、为 4 m,宽度 B 为 6 m,地层内摩擦角为 40,应用普氏松散介质破裂拱(崩坏拱)概念,这个洞穴顶板的坍塌高度可算得为下列( )项数值。(分数:2.00)A.(A) 4.77 mB.(B) 5.80 mC.(C) 7.77 mD.(D) 9.26 m17.某一滑坡面为折线的单个滑坡,拟设计抗滑结构物,其主轴断面及作用力参数如下列图、表所示,取计算安全系数为 1.05 时,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的公式和方法计算,其最终作用在抗滑结构物上的滑坡推力 p3最接近下列( )项数值。 (分数:2.00)A.B.下滑分力 T/(kN/m)C.抗滑力 R/(kN/m)D.滑面倾
14、角 E.传递系数 F.G.12000H.5500I.45J.0.733K.L.17000M.19000N.17O.1.0P.Q.2400R.2700S.17T.18.一承重墙条基埋深 2 m,基底以下为 6 m 厚粉土层,粉土黏粒含量为 9%,其下为 12 m 厚粉砂层,粉砂层下为较厚的粉质黏土层,近期内年最高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 5 m,该建筑所在场地地震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2 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勘察工作中为判断土及粉砂层密实程度,在现场沿不同深度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其实测 N63.5值如图所示,根据提供的标准贯入试验结果中有关数据,请分析该建筑场地地基土层是否液
15、化,若液化它的液化指数 ILE 值是多少,下列( )项是与分析结果最接近的答案。 (分数:2.00)A.(A) 不液化B.(B) ILE=7.5C.(C) ILE=12.5D.(D) ILE=16.019.水闸下游岸墙高 5 m,墙背倾斜与垂线夹角 1=20,断面形状如图所示,墙后填料为粗砂,填土表面水平,无超载(q=0),粗砂内摩擦角 =32(静动内摩擦角差值不大,计算均用 32),墙背与粗砂间摩擦角 =15。岸墙所在地区地震烈度为 8 度,试参照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第 491 条及本题要求,计算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不计竖向地震力作用)在岸墙上产生的地震主动土压力
16、值 FE。计算所需参数除图中给出 、 及压实重力密度) 外,地震系数角 c取 3,所得的 FE最接近下列答案中的( )数值。 (分数:2.00)A.(A) 28 kN/mB.(B) 62 kN/mC.(C) 85 kN/mD.(D) 120 kN/m20.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8 度,第二组,场地类别类。建筑物 A 和建筑物 B 的结构自振周期分别为:TA=0.2 s 和 TB=0.4 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如果建筑物 A 和 B 的地震影响系数分别为 A和 B,则 A/ B的比值最接近下列( )项数值。(分数:2.00)A.(A) 0.5B.(B) 1.1C.(
17、C) 1.3D.(D) 1.821.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8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_组,基本地震加速度 0.2 g,地下水位深度 dw=4.0 m,土层名称、深度、黏粒含量及标准贯入锤击数如下表。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法进行液化判别。问下列表中这四个标准贯入点中有几个点可判别为液化土?请从( )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题 21 表(分数:2.00)A.土层名称B.深度/mC.标准贯入试验D.黏粒含量 eE.编号F.深度 ds/mG.实测值H.校正值I.粉土J.6.010.0K.3-1L.7.0M.5N.4.5O.12%P.3-2Q.9.0R.8S.6.6
18、T.10%U.粉砂V.10.015.0W.4-1X.11.0Y.11A.8.8AA.8%AB.4-2AC.13.0AD.20AE.15.4AF.5%22.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关于液化判别的原理,某位于 8 度区的场地,地下水位在地面下 10 m 处,该深度的地震剪应力比 / e( 为地震剪应力, e为该处的有效覆盖压力)最接近于下列( )项数值。(分数:2.00)A.(A) 0.12B.(B) 0.23C.(C) 0.31D.(D) 0.4023.某场地地面下的黏性土层厚 5 m,其下的粉砂层厚 10 m。整个粉砂层都可能在地震中发生液化。已知粉砂层的液化抵抗系数
19、 Ce=0.7。若采用摩擦桩基础,桩身穿过整个粉砂层范围深入其下的非液化土层中。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由于液化影响,桩侧摩阻力将予以折减。在通过粉砂层的桩长范围内,桩侧摩阻力总的折减系数约等于下列( )选项的比值。(分数:2.00)A.(A) 1/6B.(B) 1/3C.(C) 1/2D.(D) 2/324.某住宅小区两幢高层建筑基坑进行边坡支护,施工图预算价为 131 万元,下列岩土工程设计概算中( )项数值符合正确性精度要求。(分数:2.00)A.(A) 150 万元B.(B) 146 万元C.(C) 143 万元D.(D) 137 万元25.某河中构筑物岩土
20、工程勘探 1 号钻孔深度为 20 m,河水深度 12 m。岩土地层为:03 m 砂土,35 m 硬塑黏性土,57 m 为粒径不大于 50 mm 含量大于 50%的卵石,710 m 为软岩,1020 m 为较硬岩。010 m 跟管钻进,按 2002 年版工程勘察收费标准计算,下列( )项收费额是正确的。(分数:2.00)A.(A) 5028 元B.(B) 5604 元C.(C) 13199 元D.(D) 12570 元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工程专业案例上午真题 2002 年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50.00)1.某建筑物条形基础,埋
21、深 1.5 m,条形基础轴线间距为 8 m,按上部结构设计,传至基础底面荷载标准组合的基底压力值为每延米 400 kN,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估计为 200kPa,无明显的软弱或坚硬的下卧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进行详细勘察时,勘探孔的孔深以下列( )深度为宜。(分数:2.00)A.(A) 8 m B.(B) 10 mC.(C) 12 mD.(D) 15 m解析:解析 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第 4.1.18 条,基础宽度约为2.某工程场地进行了单孔抽水试验,地层情况及滤水管位置见右示意图,滤水管上下均设止水装置,主要数据如下:钻孔深度 12.0 m;
22、承压水位 1.50 m 钻孔直径 800 mm;假定影响半径 100 m。 试用裘布依公式计算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为( )。(不保留小数) (分数:2.00)A.降深 B.涌水量C.第一次D.2.1mE.510 t/dF.第二次G.3.0mH.760 t/dI.第三次J.4.2mK.1050 t/d解析:解析 由题图可知,该抽水井为承压水含水层完整井,采用承压含水层完整井稳定流计算 公式: 计算如下: 3.在较软弱的黏性土中进行平板载荷试验,承压板为正方形,面积 0.25 m2。各级荷载及相应的累计沉降如下。 (分数:2.00)A.P/kPaB.54 C.81D.108E.135F.G.16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注册 土木工程师 岩土 专业 案例 上午 200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