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143及答案解析.doc
《【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14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类职业资格】安全生产管理知识-143及答案解析.doc(4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安全生产管理知识-14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0,分数:70.00)1.“安全事故隐患”泛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导致事故发生的( )。A潜藏着的祸患B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C各种危险物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D人、机、环境的危险性(分数:1.00)A.B.C.D.2.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 )。A原因 B环境C条件 D根源或状态(分数:1.00)A.B.C.D.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全生产的基本原理的是( )。A系统原理 B预防原理C人本原理 D整合原理(分数
2、:1.00)A.B.C.D.4.“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 )。A只有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性,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B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C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因此,管理必须激发人的工作能力D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分数:1.00)A.B.C.D.5.下述论点中,不正确的是( )。A“强制原理”认为,安全生产管理有必要采取强制手段约束个人的活动和行为B“监督原则”认为,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得到落实,应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因果关系原则”认为,只要事故的因素存在,事故发生是必然的D“反馈原则”认为,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
3、控制机构的反作用(分数:1.00)A.B.C.D.6.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把事故发生过程概况为五个因素,对该五个因素的正确描述是( )。A管理缺陷;环境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B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C基本原因;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损失D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分数:1.00)A.B.C.D.7.从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到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这一观点是包括在( )中的。A系统安全理论 B事故频发倾向理
4、论C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分数:1.00)A.B.C.D.8.认为新的技术发展会带来新的危险源,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减到最低。这一观点是包括在( )理论中的。A海因里希因果连锁 B事故频发倾向C系统安全 D能量意外释放(分数:1.00)A.B.C.D.9.杜邦公司认为,企业的( )是企业组织和员工个人的特性和态度的集中表现,这种集合所建立的就是安全拥有高于一切的优先权。A安全文化 B安全生产责任制C安全生产标准化 D安全规章制度(分数:1.00)A.B.C.D.10.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我国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分为( )。A市
5、(地)、省(区、市)和国家三级B县(市)、市(地)、省(区、市)和国家四级C乡镇、县(市)、市(地)和省(区、市)四级D县(市)、市(地)和省(区、市)三级(分数:1.00)A.B.C.D.11.重大危险源危险性评价一方面取决于事故的( ),另一方面取决于一旦事故发生,其后果的严重性。A发生次数 B易发性C直接原因 D主要原因(分数:1.00)A.B.C.D.12.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A国家 B所在地省级C所在地市级 D区县一级(分数:1.00)A.B.C.D.1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设,其核心是( )。A安全生产标准化 B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6、和控制C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D安全生产责任制(分数:1.00)A.B.C.D.14.下列不需要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是( )。A矿山、建筑工单位 B冶金行业C从业人员超过 300 人的其他生产单位 D危险物品生产单位(分数:1.00)A.B.C.D.15.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产生的抢险、救灾及善后处理费用,全部由企业负担。费用支出超过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其超出部分由( )负担。A代理银行 B企业C员工 D国家(分数:1.00)A.B.C.D.16.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责任制落实 B保证资金的有效投入C保证技术措施的科学性 D保证计划的可靠性(分数:1.00
7、)A.B.C.D.17.为了提高设备的本质安全阀,在工业锅炉设计上,工程设计人员采用了两个安全阀的设计方案。这种设计理念属于( )。A安全隔离 B个体防护C设置薄弱环节 D逐渐泄压(分数:1.00)A.B.C.D.18.( )对全国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并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承担国务院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监督管理。A国务院 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C国家副总理 D人大常委会(分数:1.00)A.B.C.D.19.以下不属于特种设备采购要求的是( )。A具有原使用单位的注销登记证明B具有完整的安全技术档案C发票D经定期检验合
8、格(分数:1.00)A.B.C.D.20.甲是某面粉厂的总经理,1 年前经培训考核取得了安全培训合格证。按照有在规定,现在甲需要进行12 学时的安全生产管理再培训。下列培训内容,属于再培训重点内容的是( )。A面粉粉尘危害知识 B安全生产基本知识C公司安全规章制度 D预防面粉粉尘爆炸新技术(分数:1.00)A.B.C.D.21.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 )年进行 1 次复审。A1 B2C3 D4(分数:1.00)A.B.C.D.22.下列不属于车间级安全教育培训重点的是( )。A本岗位工作及作业环境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B典型事故案例C岗位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自
9、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D自我学习(分数:1.00)A.B.C.D.23.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一般采取厂、车间和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形式。下列属于班组安全生产教育主要内容的是( )。A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 B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C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D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义务(分数:1.00)A.B.C.D.24.安全检查工作应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不属于安全检查必要步骤内容的是( )。A复查整改落实情况 B下达隐患整改意见和要求C实施安全检查 D公示检查结果(分数:1.00)A.B.C.D.25.(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利安全生产管理
10、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A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B管理缺陷C风险 D危险源(分数:1.00)A.B.C.D.26.劳动防护用品按预防职业病的用途划分,不包括( )。A防辐射用品 B防触电用品C防噪声用品 D防尘用品(分数:1.00)A.B.C.D.27.购买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 ),购买的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 )。A安全鉴定证;验收 B安全鉴定证;管理C质量鉴定证;验收 D质量鉴定证;管理(分数:1.00)A.B.C.D.28.根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劳动防护
11、用品生产企业所生产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取得( ),否则不得生产和销售。A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 B劳动防护用品标识C劳动防护用品合格证 D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鉴定合格证(分数:1.00)A.B.C.D.29.某矿山企业发生井下透水事故,造成 157 人被困,国务院接到事故报告,启动了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组织救援,该事故灾难的监管是( )A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C国务院安委会 D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局(分数:1.00)A.B.C.D.30.关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B坚持行为监察
12、与技术监察相结合的原则C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D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分数:1.00)A.B.C.D.31.对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三同时”监察,属于( )。A行为监察 B技术监察C一般监察 D重点监察(分数:1.00)A.B.C.D.32.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到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实行( ),人财、物全部归中央负责。A垂直管理 B监察和管理分开C分区监察 D国家监察(分数:1.00)A.B.C.D.33.煤矿安全监察员是( )。A煤矿工作人员 B安全管理人员C国家公务员 D专业技术人员(分数:1.00)A.B.C.D.34.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律体系中,处
13、于行政法规层次的是( )。A安全生产法B产品质量法C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D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分数:1.00)A.B.C.D.35.某化工厂生产液氯,由于市场需求量增大,须进行扩建。为取得主管部门批准立项,该化工厂需要对扩建项目进行( )。A安全预评价 B专项安全评价C安全现状评价 D安全验收评价(分数:1.00)A.B.C.D.36.安全评价的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和( )。A进行报告评审 B申请政府部门文件备案C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D申请建设主管单位验收(分数:1.00)A.B.C.D.37.依据特
14、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特种设备安全以及能效状况,下列选项中不包括( )。A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状况B特种设备行政许可状况C特种设备事故的情况、特点、原因分析、防范对策D特种设备能效状况(分数:1.00)A.B.C.D.38.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分为( )大类,( )小类。A4;17 B4;15C5;15 D5;17(分数:1.00)A.B.C.D.3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工伤事故分为 20 类。按此标准,下列工伤
15、事故中,属于物体打击伤害的是( )。A建筑物坍塌,员工被水泥板砸伤B员工不慎坠落,撞击到脚手架导致死亡C起吊的重物脱落,将员工击伤D脚手架上坠落的钢筋击中一名员工头部,导致其死亡(分数:1.00)A.B.C.D.40.下列安全评价方法不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是( )。A安全检查表 B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C伤害范围评价法 D危险可操作性研究(分数:1.00)A.B.C.D.41.下列安全评价方法中,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的是( )。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B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C预先危险分析 D故障树分析(分数:1.00)A.B.C.D.42.下列关于安全预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
16、是( )。A结合评价对象的特点阐述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目的B评价依据应当是列出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评价对象被批准设立相关文件及其他有关参考资料。C列出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依据,阐述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过程。D设备出厂文件审核结果(分数:1.00)A.B.C.D.43.条件核查实行专家组核查制度。材料核查( )人为 1 组;现场核查( )人为 1 组,并设组长 1 人。A2;23 B2;35C3;35 D3;57(分数:1.00)A.B.C.D.44.职业卫生“三级预防原则”中的第三级预防原则是( )。A病因预防B发病预防C病人患职业病以后,合理进行康复处理D思想预
17、防(分数:1.00)A.B.C.D.45.根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程度的不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将建设项目分为职业病危害轻微、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三类。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的是( )。A可能产生高度和极度危害化学物质的项目B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项目C可能产生 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项目D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的项目(分数:1.00)A.B.C.D.46.是人体摄入生产性毒物的最主要、最危险的途径。A呼吸道 B消化道C皮肤 D眼睛(分数:1.00)A.B.C.D.47.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危害因素,不属于作业
18、场所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索的是( )。A由气体排放产生的噪音B生产过程释放的有毒物质C炉前工接触的红外线D电焊时产生的电弧光(分数:1.00)A.B.C.D.4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内容的是( )。A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B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C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D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分数:1.00)A.B.C.D.49.用人单位应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从业人员调离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 )。A原件 B职业病津贴证明C职业病诊断证明 D复印件(分数:1.00)A.B.C.D.50.预警信息系统主要由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和信息判
19、断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发挥自身功能,完成预警的作用。下列各项功能,属于预警信息系统功能的是( )。A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的转换B评价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等方面的因素C采用各种监测手段进行监控D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分数:1.00)A.B.C.D.51.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按照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 )。A蓝色、红色、绿色、黄色 B蓝色、绿色、橙色、红色C红色、黄色、橙色、绿色 D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分数:1.00)A.B.C.D.52.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这是我们事故应急救援的( )。A方针 B结果C方案
20、 D总目标(分数:1.00)A.B.C.D.53.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 )的应急思想。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预防为主”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分数:1.00)A.B.C.D.54.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能力是( )的最基本条件。A“第一反应” B“底线”C“升级” D“确定”(分数:1.00)A.B.C.D.55.下列预案中,( )可以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和“底线”。A专项预案 B综合预案C现场处置预案 D应急预案(分数:1.00)A.B.C.D.56.一个完整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
21、包括( )。A预案、程序、指导书、应急行动的记录B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程序、应急行动的记录、指导书C预案、程序、应急行动的记录、应急预案编制的指南D应急预案编制指南、预案、程序、指导书(分数:1.00)A.B.C.D.57.演练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调集演练所需物资装备,购置和制作演练模型、道具、场景,准备演练场地,维持演练现场秩序,保障运输车辆,保障人员生活和安全保卫等B召集有关方面和人员,商讨确认范围、演练目的需求、演练目标以及各参与机构的目标,并进一步商讨,为确保演练目标实现而在演练场景、评估标准和方法、技术保障及对演练场地等方面应满足的要求C根据演练计划成立演练组织机构,设计演练
22、总体方案,并根据需要针对演练方案进行培训和预演,为演练实施奠定基础D起草演练计划文本,计划内容应包括:演练目的需求、目标、类型、时间、地点、演练准备实施进程安排、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构成、预算等(分数:1.00)A.B.C.D.58.演练目标制定应满足简单、具体、( )、可实现的原则。A可视化 B可控制C可量化 D可改动(分数:1.00)A.B.C.D.59.国务院 2007 年 4 月 9 日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适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 )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A间接经济损失 B直接经济损失C人身伤害 D物资损失(分数:1.00)A.B.C.D.6
23、0.某矿山发生火灾事故,当日死亡 2 人,重伤 18 人。由于井下有毒气体没有彻底排除,事故发生第 7 天,造成救援人员 4 人死亡。重伤者经过 25 天抢救,有 4 人死亡,32 天后又有 5 人死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该起事故应上报的死亡人数是( )人。A2 B6C10 D15(分数:1.00)A.B.C.D.6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事故的级别逐级上报事故情况,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且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 )h。A1 B2C3 D4(
24、分数:1.00)A.B.C.D.62.事故报告中对于人员伤亡情况的报告,应当遵守( )的原则。A尊重科学 B实事求是C推测估计 D谎报瞒报(分数:1.00)A.B.C.D.63.煤矿发生重大事故,由( )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A事故发生地煤矿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B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C事故发生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D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分数:1.00)A.B.C.D.64.某省属国有铁矿发生一起提升罐笼坠罐的重大伤亡事故,根据有关法规规定,事故调查组成员应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监察部门、工会和( )派人组成,并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A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B国有资产管理部门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职业资格 安全生产 管理知识 14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