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 1421-2006 航天通用安全检查细则.pdf
《QJ 1421-2006 航天通用安全检查细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J 1421-2006 航天通用安全检查细则.pdf(10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代替QJ 1421.11421.131988 布 20061215发布 20070501实施航天通用安全检查细则 General detailed rules for safety inspection in space industry FL 1600 发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QJ 1421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QJ 14212006 I 目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一般要求 2 5 安全管理检查细则 2 6 金属冷加工安全检查细则 8 7 金属热加工及表面处理安全检查细则 17 8 焊接安全检查细则 24 9 起重运输安全检查
2、细则 28 10 变配电安全检查细则35 11 低压用电安全检查细则 41 12 锅炉安全检查细则 62 13 钢制压力容器安全检查细则 65 14 危险物品安全检查细则 70 15 射频辐射安全检查细则 75 16 高处作业安全检查细则 76 17 航天产品总装测试场所安全检查细则81 附录A(规范性附录)各类事故隐患整改安全要求 88 附录B(规范性附录)车间机床布置安全要求 89 附录C(规范性附录)车行道安全要求 91 附录D(规范性附录)车间通道最小宽度安全要求 92 附录E(规范性附录)木工平刨刨口开口量安全要求 93 附录F(规范性附录)钢丝绳报废安全要求 94 附录G(资料性附
3、录)高压配电室(站)与低压配电室(站)建筑及设备设施结构平面布置 96 附录H(规范性附录)带电作业安全要求 97 附录I(规范性附录)低压配线安全距离要求 98 附录J(规范性附录)易燃爆炸危险场所等级划分原则 100 QJ 14212006 II 前言 本标准代替1988年发布的QJ 1421.11421.131988安全检查细则。 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a) 按国家与行业最新标准对原标准进行了编写修改; b) 按国家现行法规对原标准进行了编写修改; c) 将原13项标准改写成一个标准,安全检查表中检查评分写成合格或不合格,删除了评分; d) 焊接安全检查细则删除了乙炔发生器
4、、乙炔站等已淘汰设备的检查内容; e) 有关生产场所的采光与照明按GB/T 50033及GB 50034的要求,比原标准科学、实际; f) 金属冷加工安全检查细则对设备布局以及车间人行道、车行道等均作了详细规定; g) 变配电、低压用电安全检查细则依据相关国家标准,作了详细的规定,内容具体、科学,提高了安全检查的可操作性; h) 起重运输安全检查细则部分除对一般的安全检查要求作了较详尽的规定外,还按起重机分类分别作出规定,比原标准更具有针对性; i) 其它项目,如变配电、低压用电安全检查细则等,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作了较详细的规定; j) 增加了第17章“航天产品总装测试场所安全检查细则”的内容;
5、 k)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AF、附录HJ,资料性附录G。 本标准中的附录AF、附录HJ为规范性附录,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研生产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质量技术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二三九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福才、张 烨、牛东农、李雁冰、邸 霞、潘 峥、周文胜、吴 艳。 本标准于1988年首次发布。 QJ 14212006 1 航天通用安全检查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管理、金属加工、起重运输、工业用电、锅炉、压力容器、危险物品管理、
6、电磁辐射、高处作业、航天产品总装测试场所等安全检查主要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企、事业单位所进行的安全检查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11 安全帽 GB 2893 安全色 GB 2894 安全标志 GB 3836.1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 GB 4053.1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GB 4053.2 固定式钢斜梯安
7、全技术条件 GB 4053.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 GB 4053.4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 GB 6095 安全带 GB 104361989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 GB 104371989 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 GB 12330 体力搬运重量限值 GB 1369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T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5319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4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
8、69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4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6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8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9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QJ 14212006 2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技术监督局 1999年 锅发 1999 154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
9、适用于本标准。 3.1 日检 daily safety inspection 每天由班、组组织或岗位操作者进行的安全检查。 3.2 周(月)检 weekly(monthly) safety inspection 每周(月)由车间组织进行的安全检查。 3.3 专检 specific safety inspection 由专业或单位主管部门组织进行的专项(定期)安全检查。 4 一般要求 4.1 各种安全检查发现的不合格问题按附录A要求进行登记和统计分析,并制定整改计划予以解决。 4.2 安全管理检查表可提供单位自检、单位之间互检或各级安全检查时使用。检查结果可作为对单位年终安全生产工作考评时参考。
10、 4.3 各种安全检查表中,符号“*”表示应进行检查的项目,符号“”表示可不进行的检查项目。 5 安全管理检查细则 安全管理检查内容与要求见表1。 表1 安全管理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合格,不合格) 备注 1.00 组织管理 1.0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有: a)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应做到: 1)在制定单位经营发展的战略、规划、产业政策及确定行业市场准入条件时,应有安全生产的内容。有计划地淘汰影响安全生产的落后技术、工艺、设备等; 2)保证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和有效实施; 3)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1、4)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组织消除事故隐患; 5)应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应及时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7)学习安全生产管理新技术、新经验,具备与本单位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QJ 14212006 3 表1(续)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合格,不合格) 备注 1.01 b)厂、所(以下简称单位)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应每年至少召开 4 次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提出的问题; c)单位应设有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单位,应设有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根据需要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按在册职工总数2以上(包含2)比例
12、配备。专职人员具有良好的技术管理素质和具备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 d)车间(处、室)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并经常开展工作; e)车间(处、室)、生产班组设有专(兼)职安全员。 1.02 单位其它领导应负责做好主管工作之中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到: a)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国家以及上级、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并经常检查执行情况; b)对上级和地方政府布置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积极贯彻,认真落实; c)年度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明确,并有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 d)有任期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和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e)生产与安全工作应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以下简称“五同时
13、”); f)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使生产环境逐步达到国家或行业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做到文明生产; g)对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安全卫生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 h)对单位广大干部和职工经常开展各种安全生产教育活动; i)应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对查出的事故隐患有登记并及时组织整改; j)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亲临现场组织或参加调查分析,做到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广大干部和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以下简称“四不放过”); k)应做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有制度,有措施; l)对安
14、全生产工作有突出贡献者给予表扬和奖励。 QJ 14212006 4 表1(续)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合格,不合格) 备注 1.03 单位生产、计划、财务、技术、计量、基建、人力资源、物资、消防、交通、工会、安全等主管部门应根据业务分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应做到: a)在编制长远规划和年度技术措施计划时,应将安全生产规划和措施计划列入其中,保证资金投入; b)在项目、场所承包(承租)时,应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在承包(承租)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单位对承包(承租)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 c)组织生产应做到“五同时”; d)均衡组织生产,
15、避免加班加点,做到劳逸结合; e)组织生产时,不违章指挥,设备、生产设施不超负荷运行; f)编制年度财务预算计划时,安全专项资金应予以保证; g)按规定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劳动保护经费的落实; h)各种技术设计符合国家以及行业法规、标准; i)设计新产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使用新设备时,应了解、掌握有关安全技术规定要求,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组织必要的安全技术教育培训,保证安全生产; j)在技术引进时,应把保证安全与健康作为重要的考虑内容,保证技术引进的安全可靠性; k)积极推广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地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及其装备; l) 编制年度教育培训计划时有安全教育培训的内
16、容; m)各种特种设备,包括压力容器、起重设备、锅炉等,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鉴定,使其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 n)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设备、压力管道等,安全技术管理资料应归档,日常检查工作到位; o)应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施工安全法规; p)各种工程项目的设计符合国家安全卫生规定,并做到“三同时”; q)在签订对外承包施工项目的协议或合同时,应 明确安全责任,做好安全措施的落实工作,经 QJ 14212006 5 表1(续)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合格,不合格) 备注 1.03 常进行检查监督; r)人力资源工作应把好人员素质关,不应将禁忌症者分配到有禁忌症要求的工作岗位,已在岗的
17、应及时调离; s)在晋升或评比奖励时,应把安全生产列入考核内容; t)采购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应严格按规定管理发放;建立健全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贮存、运输、发放、防火等制度,经常检查,严格管理; u)应建立健全专职(义务)消防组织,工作、报警系统运转正常,各种消防通道通畅; v)应做好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各种机动车辆运行安全可靠,司机遵章守纪,道路有安全、限速标志且清晰完整; w)应积极开展各种安全生产活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常深入基层,认真做好检查监督工作; x)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按规定及时发放符合卫生标准的清凉饮料。 1.04 建立健全各种安全会议制度,包括有: a)单位建立安全生
18、产例会制度,研究解决有关安全生产问题。各种有关安全生产的会议均有记录,做到: 1)单位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 2)单位每季度召开一次中层干部会议,总结布置安全生产工作。 b)车间(处室)技安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安排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到: 1)车间(处室)生产调度会有保证安全生产的内容要求; 2)班组每日开好安全生产班前会,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小结会。 2.00 安全教育 2.01 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三年累计安全教育培训率为100%。 2.02 单位组织的员工安全教育活动应每年不少于1次。在岗员工受教育率为100%。 2.03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
19、培训率为100%。 2.04 调换工种的人员应进行相应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准予上岗操作,教育培训率为100%。 QJ 14212006 6 表1(续)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合格,不合格) 备注 2.05 按国家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上岗作业持证率为100%。 2.06 对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受教育率为100%。 2.07 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3.00 安全检查 3.01 单位每年应不少于 2 次组织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各种安全检查应实行留名制。 3.02 应做好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工作,车间周(月)检、班组和岗
20、位日检,交接班时的检查等形成制度,检查工作到位。 3.03 应按规定每年做好专业性安全技术检查,主要包括电气、起重、电梯、锅炉、压力容器、易燃易爆、高处作业和厂内机动车辆等。 3.04 做好季节性安全检查工作,主要应包括防暑降温安全检查,雨季电气、防雷、危险建筑安全检查,春季防火检查,冬季防寒安全检查等。 3.05 重大危险源(点)应登记建档,进行安全评估,并制订有事故应急预案。 3.06 单位领导要亲自组织做好重大节日前的安全检查工作,安排好节日值班,确保节日安全。 3.07 各种安全检查发现的隐患应实行登记制度,对隐患要进行评估并列入计划实施整改,对于难以解决的事故隐患应制订防范措施。 4
21、.00 现场管理 4.01 岗位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4.02 员工应遵章守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03 车间现场应有安全值班,值班安全员佩带有值班标志,并做好安全巡查工作。 4.04 符合标准的安全标志现场张贴明显。 4.05 从严定置管理,实现文明生产。 5.00 事故管理 5.01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按规定及时上报,并首先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做好事故录相、摄影等工作。 5.02 发生事故不应隐瞒,按规定填表上报。 5.03 对事故处理应做到“四不放过”。 5.04 每年应对各种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制定对策,提高预防事故的安全管理水平。 6.00
22、制度档案 6.01 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有: QJ 14212006 7 表1(续)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合格,不合格) 备注 6.01 a)职工安全守则; b)安全生产责任制; c)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d)特种作业管理制度; e)易燃易爆危险品、有毒化学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f)危险作业审批制度; g)易燃易爆产品试验审批制度; h)防(动)火制度; i)安全教育制度; j)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k)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 l)经济合同安全管理制度; m)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规定; n)各工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o)型号大型试验技术安全管理规定; p)特
23、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q)建设项目“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 r)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s)事故应急与救援预案等。 6.02 应建立健全安全技术管理档案,主要有: a)生产安全事故档案; b)危险源(点)管理档案; c)特种设备管理档案; d)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档案; e)安全生产重要文件及先进单位工作经验材料; f)安全法规、标准; g)各种安全教育档案; h)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档案; i)安全生产会议记录等。 6.03 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图表,主要有: a)年度生产安全事故频率图;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网络图; c)危险源(点)分布图表; d)有毒有害作业点分布图表; e)配电系统及接地网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J 1421 2006 航天 通用 安全检查 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