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T 1151-2011 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标准 .pdf
《MT T 1151-2011 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标准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T T 1151-2011 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标准 .pdf(1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MT/ T 1 15 1- 20 1 1 I目 次 1 前言. 1 总则1 2 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2 2.1 基本规定.2 2.2 内容构成 .3 2.3 深度要求.3 附录A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章节内容5 附录 B 投资估算书内容及深度要求96 附录 C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图内容及深度要求115 附录D 项目招标119 本标准用词说明120 引用标准名录121 条文说明 122 MT/ T 1 15 1- 20 1 1 II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下达2008年 制修订煤炭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 (安检总政发【2008】145号)文“煤炭
2、工业矿井、 露天矿、选煤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范”的要求,参照中国煤炭建设协 会 2004 年组织编制的煤炭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中的煤炭工业矿 井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部分,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公司等单位共同 编制完成的。 本标准共2章,4个附录。 “附录”是对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内容和深度的 具体要求,是标准的主体部分,但其格式和表达方式又难以标准条文形式编制,须以专 门章节的标准条文将“附录”引入法定的技术标准,因此本标准的 2 章标准条文是主体 部分的导则和基础。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规定了编制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具备的基本依据和应遵循 的工程建
3、设程序;具体地规定了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和应达到的深度。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管理,中国煤炭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 如发现有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各单位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 程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安德路67号,邮编:100120,传真:010-62367813) , 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 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中煤国际煤
4、炭规划设计院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MT/ T 1 15 1- 20 1 1 III 北京圆之翰煤炭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王和德 张保连 张安林 严志刚 杨 青 安国利 孙康平 吴 影 何建平 曾 涛 麦方代 王岁权 李轶群 王 凯 冯景涛 杨 平 郑 捷 马 萍 张钊平 刘春玲 闵 彦 孙焕捷 李定明 张世和 李兰霞 闫红新 罗志中 黄通才 黄 忠 王 岩 李瑞峰 于新胜 张建民 王先锋 李世忠 曹 宏 李 燕 胡家运 谢 宁 李 强 李明武 冷 锋 张振国 吕东霞 李 力 陈 昱 苏洪军 李殿军 主要审查人:毕孔耜 陈建平 白永喜 张宗玟 张豫生 王结义 吴文斌 郭大同
5、耿建平 冯冠学 王志杰 王润卿 王 岩 贺庆明 MT/ T 1 15 1- 20 1 1 11 总则 1.0.1 为规范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和深度, 为 矿井工程基本建设的可行性提供科学、 客观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 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生产能力 0.45Mt/a 及以上新建和改扩建矿井可行性研 究报告的编制。 1.0.3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深度,应充分反映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成果, 内容齐全、数据准确、论证充分、结论明确。应满足投融资单位对项目决策的需 要,满足编制矿井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 矿井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 矿井资源 开发利用方案
6、、 矿井安全预评价 、 矿井项目申请报告等专项文件的需要; 并应作为编制矿井初步设计的依据。 1.0.4本标准规定了矿井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当本标 准与国家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 应按国家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5煤炭工业矿井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 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规程。 1.0.6 矿井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配套铁路专用线、公路、桥隧、输变电、瓦斯综合 利用等工程需要编制专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其编制内容和深度,应执行相关行 业的标准,同时应满足本标准要求。 MT/ T 1 15 1- 20 1 1 2 2 可
7、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 2.1 基本规定 2.1.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基本依据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国家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条件、投资政策和技术经 济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 2 经审批的矿区总体规划、评估报告和批复文件。 3 经评审的井田地质勘探报告、评估意见和储量备案证明文件。 4 有关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法令、法规、标准定额等 资料。 2.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应具备下列基础资料: 1 包含各种市场信息的市场调研资料。 2 矿井附近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3 编制投资估算所需要的各种指标、费用标准、工程造价等资料。 2.1.3
8、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应具备下列支撑文件: 1 建设单位委托书及对有关问题的决议或意见。 2 井田内有制约矿井开拓开采的军事设施、文物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及敏 感保护目标时,应有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审核文件。 3 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 4 煤炭运输以准轨铁路为主的矿井,铁路专用线接轨的协议或意向文件。 5 矿井供电电源及用电的承诺函等文件。 6 矿井取水意向书。 7 投资估算编制所需的有关文件。 8 建设资金采用政府或商业贷款的矿井项目,应有相关批件或贷款承诺函。 9 其他项目评估或决策(审批)所必需的协议或意向性文件。 10 其它应具备的协议或批复文件。 2.1.4 矿井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中的常用术语,应符合煤矿科技术语 GB/T 15663.3等现行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 MT/ T 1 15 1- 20 1 1 3 2.1.5 矿井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中所使用的量、单位和符号,应按 现行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3100、 有关量、 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3101、 空间和时间的量和单位 GB3102.1 执行。 2.1.6 矿井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常用图形符号,应符合采矿制图 标准MTJI 等现行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 2.2 内容构成 2.2.1 矿井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至少包括可行性研究报
10、告说明书 、 投资估算书和附图三部分,并应包括必要的项目招标内容。各部分的具体编 写内容及深度应符合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 的规定。有专项报告的应 作为附件。 2.3 深度要求 2.3.1 矿井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深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编制依据充分,支撑文件齐全,符合矿井建设项目管理程序的规定。 2 全面体现煤炭工业产业政策、推进技术进步、实现合理集中生产、安全高 效和经济合理的矿井设计原则。 3 对井田地质勘探报告和储量备案证明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对井田地质构 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勘查程度及资源/储量的可 靠性等做出具体评价、提出存在
11、主要问题和建议。 4 矿井井田范围、设计生产能力、井口及工业场地位置等主要技术原则应在 批准的矿区总体规划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多方案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 5 对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和主要设备选型进行多方案比选和论证。 6 对影响矿井建设、生产、安全、经济等突出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7 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等工程进行分析论证,并选择合理方案。 8 对投资估算进行对比分析和合理性论证, 应满足控制初步设计概算的要求; 融资方案应能满足银行等金融部门信贷决策的需要。 MT/ T 1 15 1- 20 1 1 4 2.3.2 改扩建矿井厂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论述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
12、扩建的必要性、可行性,改扩建规模、主要改扩建内容,原有设备、设施利用 情况,与原有生产系统的衔接关系等。 2.3.3 当矿井和选煤厂合编可行性研究报告时,两项目宜以分册形式编制,统一 由矿井部分进行综合经济评价。 2.3.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周期不宜少于 2.5个月。 MT/ T 1 15 1- 20 1 1 5附录 A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章节内容 A.1 可行性研究报告构成 A.1.1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前引部分、正文部分和附加部分构成。各部分的 构成包括下列内容: 1 前引部分 1 )封面。 2 )扉页。 3 )证书。 4 )人员名单。 5 )目录。 6 )附图目录。 2 正文部分 3 附
13、加部分 1 )附录。 2 )附件。 A.1.2 封面应有建设单位名称、矿井名称、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及文件 出版日期。封面格式应符合图 A.1.2的规定。 A.1.3 扉页除应包括封面所有的内容外,还应有工程编号、工程规模,报告编制 单位的院长(总经理) 、总工程师和项目总设计师签名,并在编制单位名称上加 盖资质专用章。扉页格式应符合图 A.1.3的规定。 A.1.4 证书应附有编制单位的工程咨询、质量体系认证等资质证书。 A.1.5 人员名单应附有参加审定、审核、编制人员名单。表格形式应符合表 A.1.5-13的规定。 A.1.6 目录包括正文部分的章、节,附加部分的附录和各附件名称。
14、 A.1.7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有附图目录。附图目录格式及内容应符合表 A.1.7 的规定。 MT/ T 1 15 1- 20 1 1 6(隶属关系及建设单位名称) 矿井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名称) 年月 图A.1.2 可行性研究报告封面格式 MT/ T 1 15 1- 20 1 1 7(隶属关系及建设单位名称) 矿井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编号: 工程规模: 院长(总经理): 总工程师: 项目总设计师: (编制单位名称)加盖资质专用章 年月 图A.1.3 可行性研究报告扉页格式 MT/ T 1 15 1- 20 1 1 8表A.1.5-1 参加审定人员名单表表格形式 专 业 姓 名 (签字
15、) 职 务 职 称 注册执业印 章编号 表A.1.5-2 参加审核人员名单表表格形式 专 业 姓 名 (签字) 职 务 职 称 注册执业印 章编号 表A.1.5-3 参加编制人员名单表表格形式 专 业 姓 名 (签字) 职 务 职 称 注册执业印 章编号 MT/ T 1 15 1- 20 1 1 9表A.1.7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图目录格式及内容 附图目录 序 号 章次 图 纸 名 称 图纸编号 比例 备注 1 第一章 井田地质地形图 1:5000或 1:10000 采用 2 第一章 地层综合柱状图 1:200 采用 3 第一章 主要可采煤层及初期有压茬 关系煤层的底板等高线及储 量计算图 1:
16、5000或 1:10000 采用 4 第一章 主要地质剖面图 1:5000或 1:10000 采用 5 第四章 井田开拓方式(推荐方案)平 面图 1:5000或 1:10000 新制 6 第四章 井田开拓方式(推荐方案)剖 面图 1:2000或 1:5000 新制 7 第四章 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平 面图 1:2000或 1:5000 新制 8 第四章 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剖 面图 1:2000 新制 9 第四章 前20年工作面接续关系图 1:2000或 1:5000 新制 10 第七章 矿井地面总布置图 新制 11 第七章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 1: 500或 1: 1000 新制 12
17、 第七章 风井场地总平面布置图 1: 500或 1: 1000 新制 13 第十三 章 三类工程(井巷、土建、安装) 综合进度图 示意 新制 A.1.8 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部分应按照章、节排序,总论不需排序。各章、 节应有章、节名,位置居中。章、节层次编号及名称应按表 A.1.8 执行。各章节 内容和深度,应按本标准 A.2A.19 中的要求编写。 MT/ T 1 15 1- 20 1 1 10表A.1.8 可行性研究报告章、节层次编号及名称 总论 第一节 项目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二节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第三节 矿井建设条件评述 第四节 主要技术特征 第五节 存在主要问题与建议 第一章
18、 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第一节 井田概况 第二节 矿井外部建设条件及评价 第三节 矿井资源条件 第四节 井田地质勘查程度及开采条件评价 第二章 市场预测 第一节 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第二节 产品竞争力分析 第三章 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第一节 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 第二节 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第四章 井田开拓与开采 第一节 井田开拓 第二节 井下开采 第三节 井下运输 第五章 通风与安全 第一节 瓦斯赋存状况分析和瓦斯涌出量预计 第二节 瓦斯抽采 第三节 矿井通风 第四节 井下主要灾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第六章 矿井主要设备 第一节 提升设备 MT/ T 1 15 1- 20 1 1 1
19、1 表A.1.8 可行性研究报告章、节层次编号及名称 第二节 通风设备 第三节 排水设备 第四节 压缩空气设备 第五节 其他设备 第七章 地面设施 第一节 地面生产系统 第二节 地面运输 第三节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第四节 供电 第五节 智能化系统 第六节 给水排水 第七节 采暖、空调与供热 第八节 地面建筑 第八章 节能减排 第一节 项目能源消耗 第二节 节能措施 第三节 节水措施 第四节 减排措施 第五节 节能、减排综合指标评价 第九章 资源综合利用 第一节 瓦斯利用 第二节 煤泥、煤矸石利用 第三节 井下排水与生活污、废水利用 第四节 其他 第十章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 第一节 环境现状
20、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执行标准 第三节 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环境影响因素 MT/ T 1 15 1- 20 1 1 12 表A.1.8 可行性研究报告章、节层次编号及名称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 第五节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第六节 环境保护措施效果评价及存在问题 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职业卫生与消防 第一节 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第二节 劳动安全、职业卫生保护措施 第三节 地面消防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 第一节 法人组建方案及法人治理结构 第二节 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计划 第一节 建设工期 第二节 产量递增计划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 第一节 投资估算
21、 第二节 资金筹措 第三节 财务评价 第四节 经济费用与效益分析(可选) 第五节 不确定性分析 第六节 综合评价 第十五章 风险分析 第一节 项目主要风险分析 第二节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第三节 风险管理手段 第十六章 社会评价 第一节 项目对社会影响的分析 第二节 项目对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第三节 社会评价结论 MT/ T 1 15 1- 20 1 1 13 表A.1.8 可行性研究报告章、节层次编号及名称 第十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推荐方案总体描述 第二节 主要对比方案描述 第三节 结论与建议 第四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A.1.9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附表应在节中连续,并在章节号前加
22、“表”字编 号。当一节中有多个表时,可在章节号后加表的顺序号。表中的章节编号应采用 阿拉伯数字,章节层次之间加圆点。表的顺序号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在章节编号 后用短横线“-”分隔。表的编号后应空一字列出表名,列于表格上方居中。 A.1.10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插图排序和表的排序方法相同,在章节号前加 “图”字编号,位置列于图的右下方。 A.1.11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加部分的附录包括: 1 建设单位委托书及对有关问题的决议或意见。 2 矿区总体规划评估意见及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3 井田地质勘探报告评估意见书及储量评审备案文件。 4 建设地土地管理部门的占地及土地利用的意向性许可文件。 5 矿
23、井建设是否影响军事设施、文物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等的证明文件。 6 铁道部有关部门的铁路专用线接轨协议。 7 建设地供电部门的用电许可意向性文件。 8 建设地水资源管理部门的取用水许可意向性文件。 9 有关政府部门、银行部门出具的贷款批准文件或承诺函。 10 与产品煤用户签订的产品销售意向性协议。 A.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加部分的附件为项目招标内容。 MT/ T 1 15 1- 20 1 1 14 A.2 总 论 项目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A.2.1 项目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项目名称、隶属关系及所在位置。 2 建设单位概况。 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A.2.2 建
24、设单位概况主要包括单位性质、股东及股权结构、经营范围、企业规模、 资产和财务状况、 投资本项目的能力、 经营煤炭生产历史、 技术人员构成状况等。 A.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主要包括发展区域经济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接续 衰老报废矿井的需要、建设单位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等。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A.2.4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编制依据。 2 设计指导思想。 3 研究范围。 A.2.5 编制依据应包括基本依据和支撑性文件两个层次,具体内容应符合本标准 第 2.1.1条和第 2.1.3条的规定。 A.2.6 设计指导思想应根据有关国家产业政策、煤炭工业发展和矿井实际条件提 出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T 1151 2011 煤炭工业 矿井 工程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编制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