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590-2010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pdf
《HJ 590-2010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J 590-2010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590-2010 代替 GB/T 154381995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 Ambient air Determination of ozone Ultraviolet photometric method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0-10-21发布 2011-01-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布 目 次 前 言 1 适用范围1 2 术语和定义1 3 方法原理1 4 干扰及消除2 5 试剂和材料2 6 仪器和设备2 7 分析步骤5 8 结果计算6 9 精密度和准确度7 10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多点臭氧校准仪的一级校准8 附录 B(规范性附录)环境空气中一氧化氮干扰的校正10 附录 C(资料性附录)某些化合物对紫外吸收臭氧测定仪的干扰11 附录 D(资料性附录)典型的紫外臭氧分析仪性能参数12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保护环 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中臭氧的监测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臭氧的紫外光度法。 本标准是对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GB/T 15438-1995)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 1995 年,原标准起草单位为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本次为第一次 修订。修
3、订的主要内容有: 修订了空气中臭氧测定的适用范围及其参考条件。 修订了“干扰及其消除”条款。 明确规定了公式 ln(I/I 0 )= -a C d 中各项代表的物理意义。增加了臭氧浓度的计 算公式。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条款。 增加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条款。 补充完善了检测的技术条件和注意事项。 增加了对零空气质量的要求和确认步骤。 增加了附录B、附录C和附录D。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环境保护局1995年3月25日批准、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标 准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GB/T 15438-1995)废止。 本标准
4、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 2010年 10 月 21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11 年1 月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 警告:本方法需要使用有毒的气体臭氧,实验室内臭氧的极限浓度为200 g/m 3 。过剩 的臭氧应该排入活性炭洗涤器或室外并远离采样入口。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臭氧的紫外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臭氧的瞬时测定,也适用于环境空气中臭氧的连续自动监测。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浓度范围是0.003mg/m 3 2mg/m 3 。 2
5、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零空气(zero air) 指不含臭氧、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任何能使臭氧分析仪产生紫外吸收的其他物质的 空气。零空气质量的确认方法和验收标准见附录A。 2.2 传递标准(Transfer Standard) 指经过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SRP)或紫外校准光度计(6.2.1)校准后,可用来向现场 的环境臭氧分析仪传递准确度的工作标准。作为臭氧的传递标准每6个月应至少用标准参考 光度计或紫外校准光度计校准一次。 3 方法原理 当样品空气以恒定的流速通过除湿器和颗粒物过滤器进入仪器的气路系统时分成两路, 一路为样品空气,一路通过选择性臭氧洗涤器成为
6、零空气,样品空气和零空气在电磁阀的控 制下交替进入样品吸收池(或分别进入样品吸收池和参比池),臭氧对253.7nm波长的紫外 光有特征吸收。设零空气通过吸收池时检测的光强度为I 0 ,样品空气通过吸收池时检测的光 强度为I,则I/I 0 为透光率。仪器的微处理系统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公式(1),由透光率计算 臭氧浓度。 ln(I/I 0 )= - a Cd (1) 式中: I/I 0 臭氧样品的透光率,即样品空气和零空气的光强度之比; C 采样温度压力条件下臭氧的质量浓度,g/m 3 ; d 吸收池的光程,m; a 臭氧在253.7nm处的吸收系数,a = 1.4410 -5m 2 / g。 4
7、 干扰及消除 一般环境空气中常见的浓度低于0.2 mg/m 3 的污染物不会干扰臭氧的测定。但当空气中 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浓度分别为0.94 mg/m 3 和1.3 mg/m 3 时,对臭氧的测定分别产生约为 2g/m 3 和8g/m 3 的正干扰。 空气中的颗粒物如果未被去除, 可能会在采样管路中累积破坏臭氧, 使得测定结果偏低, 加颗粒物过滤器可去除。 样品空气在采样管线中停留期间,其中的一氧化氮与臭氧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反应,关于 这种影响的校正见本标准附录B。 其他一些化合物对紫外臭氧测定仪的干扰见本标准附录C。 5 试剂和材料 5.1 采样管线 采样管线须采用玻璃、聚四氟乙烯等不与臭氧
8、起化学反应的惰性材料。 注:为了缩短样品空气在管线中的停留时间,应尽量采用短的采样管线。实验证明,如果样品空气在 管线中停留时间少于5s,臭氧损失小于1%。 5.2 颗粒物过滤器 过滤器由滤膜及其支架组成, 其材质应选用聚四氟乙烯等不与臭氧起化学反应的惰性材 料。 注: 滤膜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孔径为5m。 一般新滤膜需要经过环境空气平衡一段时间才 能获得稳定的读数。 应根据环境中颗粒物浓度和采样体积定期更换滤膜,一片滤膜最长使用时间不得 超过14d。当发现在5 min15 min内臭氧浓度递减5%10%时,应立即更换滤膜。 5.3 零空气 符合分析校准程序要求的零空气,可以由零气发生装置产生
9、,也可以由零气钢瓶提供。 如果使用合成空气,其中氧的浓度应为合成空气的20.92%。 注:来源不同的零空气可能含有不同的残余物质从而产生不同的紫外吸收。因此,向紫外光度计提供 的零空气必须与校准臭氧浓度时臭氧发生器所用的零空气为同一来源。 6 仪器和设备 6.1 环境臭氧分析仪 环境臭氧分析仪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典型的紫外光度臭氧测量系统组成见图1。 (1)紫外吸收池 紫外吸收池应由不与臭氧起化学反应的惰性材料制成,并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以致 光学校准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吸收池温度控制精度为0.5 ,吸收池中样品空气压力 控制精度为0.2kPa。 (2)紫外光源灯 例如低压汞灯,其发射
10、的紫外单色光集中在253.7nm,而 185 nm的光(照射氧产生臭氧) 通过石英窗屏蔽去除。光源灯发出的紫外辐射应足够稳定,能够满足分析要求(参数见本标 准附录D)。 1 2 4 3 5 9 8 7 6 10 11 12 13 1 空气输入 8 UV 吸收池 2 颗粒物过滤器和除湿器 9 UV 检测器 3 环境臭氧分析仪 10 信号处理 4 旁路阀 11 空气流量计 5 涤气器 12 流量控制器 6 紫外光源灯 13 泵 7 光学镜片 图1 典型的紫外光度臭氧测量系统示意图 (3)紫外检测器 能定量接收波长253.7nm处辐射的99.5%。其电子组件和传感器的响应稳定,能满足分析要求。 (4
11、)带旁路阀的涤气器 其活性组分能在环境空气样品流中选择性地去除臭氧。 (5)采样泵 采样泵安装在气路的末端 (见图1) , 抽吸空气流过臭氧分析仪, 能保持流量在1L/min 2L/min。 (6)流量控制器 紧接在采样泵的前面,可适当调节流过臭氧分析仪的空气流量。 (7)空气流量计 安装在紫外吸收池的后面(见图1),流量范围为1L/min2L/min。 (8)温度指示器 能测量紫外吸收池中样品空气的温度,准确度为0.5 。 (9)压力指示器 能测量紫外吸收池内的样品空气的压力,准确度为0.2kPa。 6.2 校准用主要设备 6.2.1 紫外校准光度计(UVcalibration Photom
12、eter) 紫外校准光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与环境臭氧分析仪相似,其准确度优于 0.5%,重复性 小于 1%。但没有内置去除臭氧的涤气器。因此提供给校准仪的零空气必须与臭氧发生器 的零空气为同一来源。 注1:该仪器用于校准臭氧的传递标准或环境臭氧分析仪,只使用洁净的经过除湿过滤的校准气体, 不适用于测定环境空气。该仪器应每年用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SRP)比对或校准一次。 注2:有的紫外校准光度计内置零气源、臭氧发生器和准确的流量稀释装置。 6.2.2 传递标准 可根据本实验室条件,选择下列传递标准之一作为校准环境臭氧分析仪的工作标准。 6.2.2.1 紫外臭氧分析仪 构造与环境臭氧分析仪(6.1)相
13、同。但作为臭氧传递标准使用时,不可同时用于测定 环境空气。 6.2.2.2 带配气装置的臭氧发生器 与零气源连接后,能够产生稳定的接近系统上限浓度的臭氧(0.5 mol/mol 或1.0 mol/mol) ,能够准确控制进入臭氧发生器的零空气的流量,至少可以对发生的初始臭 氧浓度进行 4 级稀释, 发生的臭氧浓度用紫外校准光度计或经过上一级溯源的紫外臭氧分析 仪测量。该仪器用于对环境臭氧分析仪进行多点校准和单点校准。 6.2.3 输出多支管 输出管线的材质应采用不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的惰性材料, 如硅硼玻璃、 聚四氟乙烯等。 为保证管线内外的压力相同,管线应有足够的直径和排气口。为防止空气倒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J 590 2010 环境 空气 臭氧 测定 紫外 分光光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