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979-2009 《旅游景区建设规范》.pdf
《DB51 T 979-2009 《旅游景区建设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979-2009 《旅游景区建设规范》.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3.120.10 DB51A 00 备案号: 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9792009旅游景区建设规范 Standard of Construction of Tourist Attractions 2009-11-20 发布 2009-12-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1/T 979200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一般规定 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设置示例 15 DB51/T 9792009 II 前 言 为推进四川省旅游资源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和永续利用,规范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根据中华
2、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的规定,结合四川省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附录 A 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四川省建设厅、四川省旅游局提出。 本规范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规范起草单位: 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谷、陈加林、宋铭、吴勉、游勇、费麒、刘萌、徐蓓兵、文学菊、张先智、李树信、张瑜琴、梁威成。 本标准由四川省旅游局负责解释。 DB51/T 9792009 1 旅游景区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四川省内接待海内外旅游者的各种类型的旅游景区,包括提供观光、度假、专项或其它旅游产品的旅游景区。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4-1996 安全标志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9664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 9667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 16153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 500
4、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1-2000,neq ISO700 1:1990) GB/T 143082003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59711995 导游服务质量 GB/T 17775-2003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8973-200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
5、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 3.2 旅游景区 Tourist attractions 旅游景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本规范中旅游区(点)是指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 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 3.3 旅游产品 Tourism products DB51/T 9792009 2 旅游资源经过规划、开发建设形成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与对象,可分为观光、度假、专项等类别。 3.4 旅游客源市场 Tourist market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之一,旅游客源市
6、场是指旅游区内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 4 一般规定 4.1 功能 4.1.1 旅游交通 4.1.1.1 外部交通 旅游景区与所依托的城市(镇)间有旅游通道或旅游专线交通工具进行联系。旅游通道建设应符合旅游道路建设规范,旅游景区外部交通标识应符合旅游标识标牌建设规范。 4.1.1.2 停车场建设 面积:景区内各类停车场面积的总和要满足旅游景区内游客接待量需求。 地面:建成有绿化停车面或绿化隔离线的生态停车场。 不同 A 级旅游景区停车场面积指标 停车场面积(指景区各类自配停车场面积总和) 5A 级 10000 平方米以上 4A 级 6000 平方米以上 3A、2A、1A 级
7、3000 平方米以上 停车场管理:设立明显的停车线、回车线,回车线主要采用地面硬化指示或灯光指示两种方式设立;对每个车位进行编号;划分大车停车区和小车停车区;分别设立汽车的出口和入口。 大型停车场应分设主次出入口,在入口站设立游客下车点,在出口设立游客上车点。 停车场实行大车、小车分区停放。大车停车区主要供大型旅游车、大型公交车和卡车停放;小车停车区主要供轿车、中巴车等小型汽车停放。 4.1.1.3 内部交通 游览组织:游览线路尽量形成环行线路,线路选线应不对旅游区景观造成破坏,有利于旅游者观赏。 景区内道路分为步行道、车行道、特殊通道。道路设计突出景区特色,与当地文化相结合。 步行道:指仅供
8、旅游者步行的道路,车辆不能进入。分为主要步行道、次要步行道、小径。人工铺装步行道采用具有旅游景区本地特色的生态性材料建设,如用木头、木板、竹板、卵石、砾石、石板等铺设,在尽可能体现原生态的同时体现地方及民族特色。 车行道:主要供景区内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辆行驶的道路。主要机动车道要实现人车分流,宽度不低于6米;次要车行道可以采用人车共用车道,宽度46米。 停靠点:停车点和旅游码头位置要设置合理、安全,方便游人上下,与周围环境协调,并具有特色。 4.1.2 游览 4.1.2.1 门票 材质:可选用纸质、塑料、磁卡或光盘等。纸质可以选用高光纸、铜版纸等高级纸张。 外形:可借用景区内或当地知名景点和商
9、品设计景区门票;门票主题颜色设计应与景区的CI设计保持一直,尽量使用景区的标志色。 内容:必须包含景区名称,门票价格,门票编号,票面图案,游览简图,咨询、投诉、紧急救援电话及游客警示等内容。 功能:门票除具备准入功能外,还可开发书签型、明信片型、光盘型(电子信息化)等门票。 4.1.2.2 导游图 DB51/T 9792009 3 导游图应在检票口发放,或置于游客中心由游客自取,确保游客每人一份。 内容:包含景区基本情况和特色介绍,景点布局图和旅游线路图,停车场、餐厅、厕所、医疗点、购物点等服务设施分布图,咨询、投诉、紧急救援电话,景点活动和表演时间表,游览须知(包括营业时间、出入安全、物品携
10、带、残疾人和幼儿照顾等方面的注意事项)等。 文字:内容简洁易读;4A级及其以上级别旅游景区的中外文导游图分开编制,3A及其以下级别旅游景区的中外文导游图可合并在一张图上。 4.1.2.3 游客中心 位置: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选择地势较平坦、面积较大、空间较广阔的地方修建游客中心,通常设在景区主入口附近或游客集中活动的区域。 布局:根据景区规模和用地情况,设置一个游客中心或多个不同级别的游客服务站(点)。 面积:游客中心的面积根据景区性质、规模和游客接待量确定。 建筑:具有文化性和特色性,能够烘托景观环境,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功能分区及设施:根据游客中心的功能,主要分为以下区域: 功能区 主
11、要设施 咨询处(有工作人员提供咨询服务) 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具有代表性的实物物品、有关记载的史料、研究专著和图册、图片、书刊、音像制品) 全景沙盘或全景视屏(反映景区主要景点和游览线路的沙盘或视屏,让游客更有立体空间感,把握景区景点的位置和游览线路) 导游全景图(正确标识出主要景点及旅游服务设施的位置,包括各主要景点、游客中心、厕所、出入口、医务室、公用电话、停车场等,并明示咨询、投诉、救援电话) 游程线路图 景区免费导览资料 景区节目活动预告栏 旅游信息咨询区 电脑触摸屏 专用影视厅或影视播放系统,介绍景区的内容、特色,对游客进行环保教育景区风光展示区 景区免费宣传资料 售票窗口(出售景区门
12、票、景区内交通工具的车票或一些游乐设施的票据等)售票区 游客须知(包括票价表、购票须知、营业时间、项目介绍、游览须知等) 旅游商品销售区 购物场所(出售食品、饮料、旅游纪念品、正式出版印刷的景区宣传资料,及雨伞、遮阳帽、太阳镜等旅游商品) 游客休息设施 免费阅读报刊架 免费饮水机 经营性茶房、咖啡厅等 休息餐饮区 卫生间(应包括卫生间外残疾人洗手处、老年人厕位、残疾人厕位) 讲解员公告栏(在醒目的位置公布本景区的所有讲解人员以及高级讲解员的照片、姓名、编号和语种、收费标准) 导游服务区 讲解接待处 免费行李寄放处 其他服务区 擦鞋机 DB51/T 9792009 4 便民服务处(免费使用的残疾
13、人轮椅、童车、拐杖、雨伞等) 免费手机充电站 商务中心(提供景区年票办理、打印、复印、国内传真及互联网等服务) 公用电话(IC) 消防栓、灭火器箱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购物场所、医疗点、厕所等) 游客中心功能分布图 中外文对照的标志标识(外文种类以主要客源国语种为准) 分类垃圾箱 邮政所(提供信函等基本邮政业务,提供纪念戳、本地纪念封、明信片、纪念邮票等) 医务室(有专职医护人员,备日常药品、急救箱、急救担架) 紧急救援电话 投诉办公室 游客意见箱(簿) 4.1.2.4 引导标识 种类:必须具备导游全景图、导览图、景物介绍牌、交通指示牌、景区广告牌等。 布局:按各自功能和需要摆放(参见下表)。要
14、求美观醒目、位置合理、数量充足;在保证引导标识无缺漏的前提下,不能使景点被过多标识牌占据而阻挡了景观的显现;引导标识的布置应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注意安放高度、角度和与观赏者的距离,确保游客能以最佳的观赏角度和最舒适的方式观看。 引导标识类型 布置地点 导游全景图:主要包括景区总平面布局(主要景点分布)、游览道路和服务设施分布(游客中心、厕所、出入口、医务室、公用电话、停车场等)以及内部主要景点的文字、图片介绍,包括中文内容和对照的英文。 游客中心内或售票处附近显要位置 导览图:主要包括景区(点)平面图、景区(点)名称及概要文字介绍、游客当前所在位置标志。 主要景区(点)入口或内侧开阔处 景物介
15、绍牌:主要包括景观名称、特色介绍和解说。 景观分布处 交通指示牌:主要包括景区内道路交通标志、景点距离指示牌(包括景点位置、方向指示、途经主要节点名称、各景点与主干道的距离及相互之间的距离等)、位置示意图(示意游客当前所处位置)、环线导览图(标注景点内部环线) 景区道路沿线、转弯处、岔路口、景点出入口 图案:体现景区文化,有艺术感,直观明了,雅致大方。 外形:外形别致,具有艺术感,符合景区自身风格,自然景观中要淡化人工痕迹。 材质: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从档次、生态性、与景区协调性、实用性等方面选择制作材料。常用材料包括:天然石材、天然木材、陶瓷、仿大理石、仿木、铜板、铝板、不锈钢、钛金、亚克力
16、、塑胶、玻璃等。 制作:制作要求精致、形式多样、耐用,标识内容清楚、明了。 维护:安装前对标识牌的材料进行处理加工,木材需要进行干燥、防腐处理,石材需要打磨、干燥、涂布专业养护剂;安装后对标识牌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木质标识牌需使用木材保护剂,石质标识牌需清洗、翻新、粘胶以及抛光等;人工材料需清洗、打腊、抛光等。 文字:内容简洁易读;语句长度使用1015个字以内的短句;景物介绍使用耳熟能详的诗句或故事帮助说明;至少要中英文对照,并根据景区主要客源国游客接待情况相应增加其语种(非英文)对照,要求对照语言并准确无误;避免使用复杂字体;内容文字一般为1.3厘米见方;标题字号大于内容文字;DB51/T 9
17、792009 5 横写时一律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严格按照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标准使用语言文字;先中文后外文为序。 4.1.2.5 宣传资料 主要包括正式出版印刷的导游图、旅游指南、明信片、风光画册、宣传彩页、音像品、研究论著、科普读物、刊物等。 4.1.2.6 导游(讲解)服务 数量:导游(讲解)人员的数量与游客接待规模和旅游区性质相适应。 服务:导游(讲解)人员业务熟练、服务热情,要求吐字清楚、讲解语言生动、具有吸引力,导游服务有针对性,4A及其以上级别旅游景区应该有高级导游(讲解)人员。 语种:语种根据景区的情况而定,要求能满足旅游景区游客的需要。 设施:配备便携式语音导游供游客
18、选择,如录音方式解说器、感应式电子导游解说器、手控式电子导游解说器、无线接收式解说器、手机接收式讲解器、数码产品解说器等。 导游词:设计科学、准确、真实、健康,突出景点个性,内容和语言有创新。 4.1.2.7 游客公共休息设施和观景设施 数量和布局:根据游览线路长度和攀登高度,设立休息点;休息点设立观景的台、亭、廊,以及休息椅、凳等设施;休息点容量能满足景区游客接待量,设置位置醒目,不设置在危险地带和场所。 造型:造型与景观环境相协调,有特色性、文化性、对景观有特别烘托效果。 材质:根据景区实际情况,从档次、生态性、与景区协调性、实用性等方面选择制作材料。常用材料包括:天然石材、天然木材、仿大
19、理石、仿木、铜板、不锈钢、塑胶等,同时要体现地方及民族特色。 制作:制作要求精致、形式多样、耐用,有艺术感,保证无毛剌、无裂纹等。 维护:安装前对材料进行处理加工,木材需要进行干燥、防腐处理,石材需要打磨、干燥、涂布专业养护剂;安装后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木质设施需使用木材保护剂,石质设施需清洗、翻新、粘胶以及抛光等;人工材料需清洗、打腊、抛光等。 4.1.2.8 公共信息符号设置 数量和布局:数量与景区内游客接待量相适应,位置选在显眼的地方,严格按照GB/T 10001执行。 图形符号设计:规范、与景观相协调、具有文化特色。 内容和范围:标识符号的内容应涉及所有公共设施如停车场、出入口、售票处、
20、厕所、餐饮设施,严格按照GB/T 10001执行。 视觉效果:要求精美、清晰,使用吸引旅游者注意力的色彩和色调,并保证夜间视觉效果良好,选择与周边环境协调的本地材质,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4.1.3 餐饮服务 4.1.3.1 餐饮设施布局 餐饮设施主要指景区内为游客提供食品、酒水饮料的快餐店、中餐厅、西餐厅、风味餐厅、咖啡厅和酒吧等设施。餐饮设施的布局应根据景区游客的接待数量,游览线路等因素,合理设置。 4.1.3.2 餐饮设施规模 根据景区的性质、游客接待数量、各餐饮设施服务范围、游览时间及线路安排,确定餐饮设施的规模、数量、等级、大小。 4.1.3.3 食品卫生 食品卫生符合国家饭馆(餐
21、厅)卫生标准(GB16153);所有餐饮点应餐具、饮具、厨具分类存放,消毒处理,消毒后的餐具上要求无异味,和残留的消毒液;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不可降解餐具。 4.1.3.4 特色餐饮 深入挖掘当地的饮食文化,开发系列具有能反映当地饮食文化,具有吸引力的特色餐饮。 4.1.4 住宿服务 4.1.4.1 住宿设施布局 DB51/T 9792009 6 住宿设施主要指景区内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的宾馆、饭店、疗养院、度假村、民居旅馆、野营地等设施。根据景区性质及住宿设施类型,将住宿设施设置在景区内或景区外。 4.1.4.2 住宿设施规模 根据景区性质、主要客源市场特征、游客接待数量、景区内人均过夜数、预
22、期客房出租率、可游天数等,确定住宿设施的规模、等级、大小。 4.1.4.3 住宿设施造型 外观及体量与景区环境相协调,具有文化性和特色性,有突出的主题,注重美感与文化氛围。 4.1.4.4 住宿设施要求 按照景区住宿设施的档次和运作模式,分为星级饭店类、自助或小型旅馆类、特色小屋类、露营式,不同类型的住宿设施有不同的要求。 类型 要求 星级饭店类 按照国家标准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03)建设,并严格执行标准化服务。 自助或小型旅馆类(包括未评星级的旅馆、民居旅馆等)至少有 2 个以上房间,4 个以上提供客人住宿的床位;根据当地气候,有采暖、降温设备,通风良好;客房要经
23、过一定的装修;供旅客住宿的房间配有床、桌、椅等配套设备,有必要的电源插座,照明充足;必须能够供应饮用水;有供旅客用餐的餐位,可以根据需要提供餐饮服务;有卫生间,并配有较为齐全的卫生设施,必要时有热水供应;应有 24 小时能提供服务的人员,旅客所在房间能提供单独的钥匙;房屋建筑安全、牢固;客房和卫生间保持清洁、整齐;床单、枕套、被套等卧具应一客一换;食品卫生符合 GB 16153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有应急照明灯或应急照明电筒;有灭火器等必要的消防设施及防火措施。 特色小屋类(包括吊角楼、小竹屋、小木屋、小石屋等)选址的周边环境要求:景色优美,具有视野良好的观景点;地质稳定、坚固;充足的采光、
24、良好的通风和排水;地形较平坦,坡度不大于 30;良好的可进入性,交通方便;充足的水源供应。设有服务管理中心、停车场、车道或步行道、照明设施、休憩设施、标识牌。内部应有简便的家具、卫浴设施、基本寝具、水电系统、照明设施、其他电气设备,并就近设有管理服务台。 露营式(景区开辟专门一块营地作为旅游者夜间露营休息的场所,旅游者使用自带露营设施,如房车、帐篷或租用景区内提供的露营设施实现住宿) 可进入性较好;靠近充足的水源;位于缓坡地上,坡度以 510最为适宜,最陡处不能超过 15;日照时间较长;露营区域有一定面积的绿荫和草坪,一般要求有 4060的乔木树荫,其下有 2040的植物覆盖率;应尽量避免选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T9792009 旅游 景区 建设 规范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