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C 18-2003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 粘合剂.pdf
《HBC 18-2003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 粘合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BC 18-2003 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 粘合剂.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环境产品技术要求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HBC 182003粘合剂 代替 HJBZ 28 1998The Certifiable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Environmental Labelling ProductsAdhesives1 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粘合剂类环境标志产品的基本要求、技术内容和检验方法。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建筑用粘合剂、包装用水性粘合剂、鞋和箱包用粘合剂和处理剂、木材加工用粘合剂和地毯用粘合剂。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要求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文。本技术要求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要求的
2、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14074.13-93 木材粘合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 游离苯酚含量测定法GB/T 14074.16-93 木材粘合剂及其树脂检验方法 游离甲醛含量测定法GB/T 14732-93木材工业用粘合剂用脲醛、酚醛、三聚氰胺甲醛树脂GB/T 18446-2001 气相色谱法测定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涂料溶液中未反应的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单体GB/T 18583-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粘合剂中有害物质限量3 基本要求3.1 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各自的产品质量标准要求;3.2 企业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4 技术内容4.1 总要
3、求产品生产进程中不得添加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卤代烃等有毒有机溶剂。4.2 木材加工用粘合剂的要求。产品中游离甲醛和游离苯酚的含量必须达到 GB/T 14732 的相关要求。4.3 包装用水性粘合剂的要求。4.3.1 产品中苯、甲苯、二甲苯的总含量应小于 1000mg/kg,其中苯的含量应小于 100mg/kg。4.3.2 产品中卤代烃(以二氯乙烷计)的含量应小于 1000mg/kg。4.4 鞋和箱包用粘合剂和处理剂的要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3 03 26批准 2003 03 26实施HBC 18 2003产品中有害物限量应符合表 1 要求。表 1 鞋和箱包用粘合剂和处理剂中有害物限量
4、值项目 指标苯 (mg/kg) 100甲苯 +二甲苯 (mg/kg) 5000甲苯二异氰酸酯 (mg/kg) (聚氨脂鞋用胶粘剂需测试本项目) 5000卤代烃(以二氯乙烷计) (mg/kg) 2000总挥发性有机物 (g/L) 7004.5 建筑用粘合剂的要求。4.5.1 建筑用水基型粘合剂中有害物限量应符合表 2 要求。表 2 水基型建筑用粘合剂中有害物限量值指标项目丙烯酸类胶粘剂缩甲醛类胶粘剂聚醋酸乙烯酯粘合剂橡胶类胶粘剂聚氨酯类粘合剂其他粘合剂游离甲醛( mg/kg) 100 100 100 100 100苯( mg/kg) 100甲苯 +二甲苯( mg/kg)500卤代烃( mg/kg
5、) 500总挥发性有机物( g/L)504.5.2 建筑用溶剂型粘合剂中有害物限量应符合表 3 要求。表 3 溶剂型建筑用粘合剂中有害物限量值指标项目环氧树脂类粘合剂橡胶类胶粘剂聚氨酯类粘合剂其他粘合剂游离甲醛( mg/kg) 500 500苯( mg/kg) 2000甲苯 +二甲苯( mg/kg) 2000甲苯二异氰酸酯( mg/kg) 5000 丙酮( mg/kg) 750卤代烃(以二氯甲烷计) ( mg/kg) 总挥发性有机物( g/L) 750HBC 18 20034.6 地毯用粘合剂的要求4.6.1 产品中挥发性不饱和化合物的含量应小于 500mg/kg。4.6.2 产品中乙苯的含量
6、应小于 100mg/kg。5 检验5.1 技术内容 4.2 采用 GB/T 14074.13 93、 GB/T 14074.16 93 中的方法进行检测。5.2 技术内容 4.3.1、 4.3.2 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卤代烃的检测按照附录 B 进行。5.3 技术内容 4.4 的规定采用 GB/T 18583 2001 中的方法进行检测。5.4 技术内容 4.4 中卤代烃的检测按照附录 C 进行。5.5 技术内容 4.5.1、 4.5.2 中游离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总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采用 GB/T18583 2001 中的方法。5.6 技术内容 4.5.1、 4.5.2 中卤代
7、烃、丙酮的检测按照附录 A 进行。5.7 技术内容 4.4、 4.5.2 中甲苯二异氰酸酯采用 GB/T 18583 2001 中的方法进行检测。5.8 技术内容 4.6.1、 4.6.2 中挥发性不饱和化合物、乙苯的检测按照附录 D 进行。附加说明: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附录A(标准的附录) 建筑用溶剂型粘合剂中卤代烃、丙酮的检测方法A.1 仪器与试剂A.1.1 试剂载气:高纯氮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色谱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分析纯甲醇:优级纯溴丙烷注1:分析纯。溴
8、丙烷溶液:称取 1g 左右溴丙烷(4.9)称准至 0.2mg,用甲醇稀释至 50ml 容量瓶中。A.1.2 仪器气相色谱仪:配电子捕获检测器;色谱柱: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如 HP-1, DB-1:30m0.25mm 0.25m 膜厚)或其它能使被测物完全分离的色谱柱。微量注射器, 1l。A.1.3 色谱操作条件色谱分析条件注 2:进样方式:分流进样;载气流速:1.0 ml/min;柱温:程序升温,42保持 9min,然后以 50/min 升至 250保持 2min;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300;尾吹: 30ml/min。色谱柱老化:280下,老化 16 小时。A.2 测定步骤:A.2
9、.1 被测物保留时间的测定: 按气相色谱仪操作条件,待仪器稳定后,注入 0.2 l 含所有被测物的标准溶液,记录各被测物标准组份的出峰顺序及保留时间。A.2.2 定性检验样品中的被测组分 :称取 1g 左右的样品用甲醇稀释至 25ml 容量瓶中,按选定的测试条件进行检测,并确定出被测物的种类。A.2.3 测定被测物的响应因子: 称取 1g 左右的在A.2.2 中检出的被测物的标准试剂,称准至 0.2mg,及对应的溴丙烷溶液注 3,用甲醇稀释至 50ml 容量瓶中,按其线性范围稀释(其浓度应在线性范围内,若超出应加大稀释倍数或多次稀释) ,摇匀。用微量注射器进 0.2 l 样品,并记录其色谱图。
10、计算被测组分的响应因子 R:SiSiAWWAR = ( 1)式中: WS 溴丙烷重量, g; Wi 被测组分重量, g;Ai被测组分峰面积; AS溴丙烷峰面积。R 值取二次结果的平均值,其相对偏差应小于 5%,保留三位有效数字。A.2.4 样品测定:准确称取 1g 左右的样品(精确至 0.0002 g) ,加入 1ml 溴丙烷溶液于 50 ml 的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溴丙烷溶液的加入量应使其在色谱仪上的峰面积与样品被测组分在色谱仪上的峰面积大致相同。待仪器稳定后开始测试。A.3 计算A.3.1 计算被测物含量通过下式计算粘合剂中被测组分的含量iC (mg/kg):610=RSAWACS
11、Sii样( 2)式中:iA 被测组分峰面积;SA 溴丙烷峰面积;SW 溴丙烷重量, g; 样W 被测组分重量, g;R 响应因子。测定结果取二次的平均值,其相对偏差应小于 5%。A.3.2 试样中卤代烃含量 W卤代烃(以二氯甲烷计,mg/kg)的计算W卤代烃=W二氯甲烷+0.858( W1.1-二氯乙烷+ W1.2-二氯乙烷) +0.637( W1.1.1-三氯乙烷+ W1.1.2-三氯乙烷) +0.552 W四氯甲烷0.858二氯甲烷与二氯乙烷的相对分子量的比值0.711二氯甲烷与三氯甲烷的相对分子量的比值0.637二氯甲烷与三氯乙烷的相对分子量的比值0.552二氯甲烷与四氯化碳的相对分子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BC 18 2003 环境 标志 产品认证 技术 要求 粘合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