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1581-2008 《数字林业 森林资源分类编码 属性代码》.pdf
《DB21 T 1581-2008 《数字林业 森林资源分类编码 属性代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 T 1581-2008 《数字林业 森林资源分类编码 属性代码》.pdf(1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 DB21/T1581 2008 数字林业 森林资源分类编码 属性代码 2008-02-01 发布 2008-03-01 实施 辽宁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发布 DB21/T1581 2008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类编码原则 3 5 森林资源信息属性编码方法及代码结构 3 6 森林资源信息属性代码表 1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 60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 . 123 DB21/T1581 2008 I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和 附录 B为资 料性附录。 本 标准 由辽宁省林业厅提出。 本 标准
2、 由辽宁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 辽宁省林业厅信息中心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丛日健 李晓玲 孙长军 王树海 冯双霞 熊静 王玲 马岩鹤 赵学磊 周定辉 陆小辉 本标准于 2008 年 2 月首次发布。 DB21/T1581 2008 1 数字林业 森林资源分类 属性代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森林资源术语和定义、 分类编码原则、 森林资源信息属性 编码方法以及编码结构 、森林资源信息属性代码 。 本标准适用于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基础数据的采集与建库、林业信息化 (数字林业 )的标准, 是 进行信息交换的统一标准。 2 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3、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923 2006 基础 地理 信息 要素 分类与代码 GB/T 14721.1 1993 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 森林类型 LY/T 1441 1999 森林资源代码 林业区划 DB21-706-93森林经营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 标准。 3.1 土地类型 ground type 根据土地的覆盖和利用状况综合划定的类型,包括林地和非林地 2个一级地类。其中
4、,林地划分为 8个二级地类, 13个三级地类。 3.2 植被类型 vegetation type 主要根据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将植被分为自然植被和栽培植被两大类别,其中:自然植被分为 9个植被型组, 31个植被型;栽培植被分为 3个植被型组, 11个植被型。 3.3 湿地 wetland 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半咸水 及 咸水 水体,包 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m的海域。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 6m的海域地带等属于湿地带等均属于湿地范畴。 3.4 森林类型 f
5、orest type 森林按其 生态生活型、外貌、树种组成与结构所划分的类别。 3.5 优势树种 dominant tree species 简称优势种。在主林层中,数量最多,盖度最大,对森林环境作用最明显,并对森林生态环境起指示作用的树种。 3.6 龄级 age classes 树木或林分平均年龄的分级。即根据森林经营要求及树种生物学特性 ,按一定年数作为间距划分成若干个的级别。每一龄级所包括的年数称为龄级期限,常用的有 20 年, 10年, 5 年, 2 年,各龄级期限的中值为该龄级的平均年龄。用罗马数字表示龄级的大小,数字大越大,表示龄级越高,年龄越大。 3.7 地位级 site cla
6、ss DB21/T1581 2008 2 反映一定树种立地条件的优劣或林分生产能力的一种指标,一般分为五级,由高到低以符号、表示。地位级越高,说明立地条件越好,其自然生产力也越高。任一林分的地位级可根据其平均树高和年龄在地位级表中查得。地位级是组织作业级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地位级不同的林分应采取不同 的经营利用措施。 3.8 树种组成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又叫林分组成。它说明某一林分中各个树种所占的比重。比重的大小以各树种的蓄积量为准。如各树种的直径相差不大,也可以其株数多少为准。林木组成以各树种所占的十分比表示,叫组成式。如十分之六是落叶松、十分之四是桦树,其组成
7、式为 6落 4桦。凡比重不到一成,但在 0.5成以上则算做一成。比重不到 0.5但在 0.2成以上时,则以“ +”号代之。不到 0.2成者,则以“ -”代之。如 6落 4桦 +云 -冷(落是落叶松,桦是桦树,云是云杉,冷是冷杉)。在组成式里,按 树种比重大小排列。如遇比重相同,则经济价值较高树种排在前头。 3.9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 简称一类调查。以全国、省(自治区)作为森林调查总体,它是按预定的抽样精度要求,在每 5年一次查清各类森林面积、蓄积量、生长量、枯损量等,为国家宏观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和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及控制和指导林业生产计划,提供
8、可靠的依据。主要采用以固定样地为主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 3.10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forest management inventory 简称二类调查,也称森林经理调 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林场、自然保护区、县(旗)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和县级林业区划、规划等需要进行的森林资源清查,其成果亦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实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林业基层单位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周期一般为 10年。 3.11 作业设 计 调查 forest operational inventory 简称三类调查。
9、查清一个伐区内,或者一个抚育、改造林分范围内的森林资源数量、出材量、生长状况、结构规律等,据以确定采伐或抚 育、改造的方式、采伐强度、预估出材量以及更新措施、工艺设计等。这一类调查是企业经营利用的手段,应在二类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规划设计的要求逐年进行,森林资源应落实到具体的伐区或一定范围的作业地块上。 3.12 林种 forest category 按经营目的不同而划分的森林类别。如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 3.13 生态公益林 ecological commonweal forest 生态公益林是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存物种资源、科学实验、森林旅游、国
10、土保安等需要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和灌木林。 生态公益林涉及到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两个林种,相应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林、自然保护区林等 13个二级林种。 3.14 商品林 commercial forest 以生产木材、薪炭、干鲜果品及其他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森林和灌木林。商品林涉及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三个林种,相应包括短轮伐期用材林、速生丰产用材林、一般用材林、果树林、食用原料林、林化工业原料林、药用林、其它经济林等二级林种。 3.15 伐区 cutting area 同一
11、年度内用相同采伐类型进行采伐作业的、在地域上相连的森林地段,是森林采伐DB21/T1581 2008 3 作业设计、施工、管理与监督的基本单位。 3.16 作业区 operating area 根据集材系统,把一个楞场或装车场所吸引的采伐范围划分作业区。 3.17 林班 compartment 为了便于调查设计和长期的经营管理,在基层林业单位(如林场)内,把土地分成大致相等的基本单位。林班具有永久性质,其境界线必须明确标明。林班面积的大小,因经营强度而不同。划分林班的方法有人工区划、自然区划和综合区划三种。林班的编号用大写正体的阿拉伯数字, 以便与小班编号相区别。 3.18 小班 subcom
12、partment 小班是进行森林经营、组织木材生产的最小单位,也是调查设计的基本单位。在作业区内把立地条件、林分因子、采伐方式、经营措施相同和集材系统一致的林分划为一个小班。 3.19 森林分布图 forest map 以林相图为底图绘制森林分布图,一般以林业局或经营强度较高的林场为单位绘制。森林分布图的主要内容除不绘小班界和等高线外,其余均同林相图。森林分布图的着色,有林地按综合后的地块上的优势树种及其龄组着色。林班注记同于林相图,在森林分布图上要清绘出各种地类 界。森林分布图加绘、注记之后,应进行整饰注记工作。 3.20 林相图 stock map 林相图是根据小班调查材料,以林场为单位进
13、行绘制。林相图的主要特点是按不同的地类,不同的优势树种,不同的龄组,分别小班着绘不同的颜色,因此,林相图能清楚地反映整个林场的地物、地类及森林按优势树种及龄组的分布特征,也能反映出各个小班的林分及土地生产力的特征,它是森林经理及经营不可缺少的图面材料。 3.21 编码 encoding 数据转变为系列代码。 4 分类编码原则 本标准采用线分类法与面分类法结合,按下列原则对森林资源基 础信息数据进行分类编码。 4.1 科学性、系统性 根据森林资源特点,以适应现代计算机和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数据库技术为目标,按森林资源基础信息数据进行严密的科学分类,形成系统的分类体系。 4.2 适用性 分类名称尽量沿
14、用习惯名称,不致发生概念混淆。代码尽可能简短和便于记忆。 4.3 完整性和可扩充性 分类既要反映森林资源信息的类型特征,同时兼顾管理需求,具有完整性。代码结构留有适当的可扩充空间。 4.4 规范性 代码的结构、类型以及编写的格式统一,便于系统的检索和调用。 5 森林资源信息属性编码方法及代码结构 按照地理空间信息分类编码规则 中规定的原则,森林资源属于专业门类( 2)中亚门类自然资源( 1)中大类森林资源( 16),即森林资源参与国家地理空间信息集成或共享时,采用 2116的门类码。 DB21/T1581 2008 4 例如 2116 01 01 110为专业门类 自然资源亚门类 森林资源类
15、地类标识码 地类子要素类代码 有 林地,为减少冗余,数据库建设中只输入“ 110”为“ 有 林地”的代码。 5.1 地类 5.1.1 地类代码结构 “ 针叶 林”的代码为“ 0101111”,其中前两位“ 01”表示“地类”因子标识码,第 3、4 位“ 01”表示子要素“地类”代码,后 三 位“ 111”表示要素“ 针叶 林”代码。 5.1.2 地类变化原因代码结构 “人为原因”的代码为“ 0102100”,其中前两位“ 01”表示“地类”因子标识码,第3、 4 位“ 02”表示子要素“地类变化原因”代码,后三位“ 100”表示要素“人为原因”代码。 5.2 森林分类 5.2.1 林种分类代码
16、结构 “护岸林”的代码为“ 0201115”,其中前两位“ 02”表示“森林分类”因子标识码,3 位,要素代码 2 位,子要素类代码 2 位 ,地类因子标识码 01 3 位,要素代码 2 位,子要素类代码 2 位,地类因子标识码 01 3 位,要素代码 2 位,子要素类代码 2 位,森林分类因子标识码 02 DB21/T1581 2008 5 第 3、 4 位“ 01”表示子要素类“林种分类”代码,后三位“ 115”表示要素“护岸林”代码。 5.2.2 生态公益林事权等级代码结构 “国家公益林”的代码为“ 020210”,其中前两位“ 02”表示“森林分类”因子标识码,第 3、 4 位“ 02
17、”表示子要素类“生态公益林事权等级”代码,后两位“ 10”表示要素“国家公益林”代码。 5.2.3 生态公益林保护等级代码结构 “特殊”的代码为“ 02031”,其中前两位“ 02”表示 “ 森林分类 ”因子 标识码,第 3、4 位“ 03”表示子要素类“生态公益林保护等级”代码,最后一位“ 1”表示要素“生态公益林保护等级为特殊”代码。 5.2.4 商 品林经营等级代码结构同生态公益林保护等级代码结构。 5.3 单株林木 5.3.1 量测木类别代码结构 “标准木”的代码为“ 03011”,其中前两位“ 03”表示“单株林木”因子标识码,第3、 4 位“ 01”表示子要素类“量测木类别”代码,
18、最后一位“ 1”表示要素“标准木”代2 位,要素代码 2 位,子要素类代码 2 位,森林分类因子标识码 02 1 位,要素代码 2 位,子要素类代码 2 位,森林分类因子标识码 02 1 位,要素代码 2 位,子要素类代码 2 位,单株林木因子标识码 03 DB21/T1581 2008 6 码。 5.3.2 林木生长类型的代码结构同量测木代码结构 5.3.3 样木检尺类型代码结构 “保留木”的代码为“ 030401”,其中前两位“ 03”表示“单株林木”因子标识码,第3、 4 位“ 04”表示子要素类 “样木检尺类型”代码,最后两位“ 01”表示要素“保留木”代码。 5.3.4 立木类型 的
19、代码结构同样木检尺类型代码结构 5.3.5 检尺木材类型的代码结构同样木检尺类型代码结构 5.4 人工造林措施 5.4.1 整地方式代码结构 “全面整地”的代码为“ 040101”,其中前两位“ 04”表示“人工造林措施”因子标识码,第 3、 4 位“ 01”表示子要素类“整地方式”代码,后两位“ 01”表示要素“全面整地”代码。 5.4.2 造林地清理代码结构 “全面清理”的代码为“ 04021” ,其中前两位“ 04”表示“人工造林措施”因子标识2 位,要素代码 2 位,子要素类代码 2 位,单株林木因子标识码 03 2 位,要素代码 2 位,子要素类代码 2 位,人工造林措施因子标识码
20、04 1 位,要素代码 2 位,子要素类代码 2 位,人工造林措施因子标识码 04 DB21/T1581 2008 7 码,第 3、 4 位“ 02”表示子要素类“造林地清理”代码,最后一位“ 1”表示要素“全面清理”代码。 5.4.3 造林方式 的代码结构同造林地清理代码结构 5.4.4 混交类型 代码结构 混交类型 的代码结构同造林地清理代码结构。 5.4.5 混交图式 代码结构 混交图式 的代码结构同造林地清理代码结构。 5.4.6 幼林抚育 代码结构 幼林抚育 的代码结构同造林地清理代码结构。 5.4.7 造林保存率等级 代码结构 造林保存率等级 的代码结构同造林地清理代码结构。 5.
21、5 森林经营 5.5.1 经营措施类型 代码结构 例:“ 择伐 ”的代码为“ 050112”,其中前两位“ 05”表示“森林经营” 因子 标识码,第 3、 4 位“ 01”表示子要素类“ 经营措施类型 ”代码,最后一位“ 1”表示要素“ 择伐 ”代码。 5.2.2 经营 类型 代码结构 例:“ 辽东山地用材林速生丰产小钻杨类中径材 ”的代码为“ 05021103”,其中前两位“ 05”表示“森林经营” 因子 标识码 ; 第 3、 4位“ 02”表示子要素类“经营 类型 ”代码 ;第 5位“ 1”表示经营类型小区;第 6位“ 1”表示 “经营类型组( 林种)” ; 最后 两 位“ 03”表示 “
22、 速生丰产小钻杨类中径材 ”代码。 5.6 生态评价 2 位,子要素类代码 2 位,要素代码 2 位,森林经 营因子标识码 05 4 位,要素代码 2 位,子要素类代码 2 位,森林经营因子标识码 05 DB21/T1581 2008 8 5.6.1 生态评价 代码结构 例:“ 生态重要性等级 ”的代码为“ 06011”,其中前两位“ 06”表示“资源动态变化”因子标识码,第 3、 4 位“ 02”表示子要素类“ 生态重要性等级 ”代码,最后一位“ 1”表示要素“ 级 ”代码。 5.6.2 生态脆弱性等级 的代码结构同 生态重要性等级 代码结构 5.7 森林权属 5.7.1 林地所有权代码结构
23、 例:“国家林地所有权”的代码为“ 07011”,其中 前两位“ 07”表示“森林权属”因子标识码,第 3、 4 位“ 01”表示子要素类“林地所有权”代码,最后一位“ 1”表示要素“国家林地所有权”代码。 5.7.2 林木所有权代码结构 例:“国营林场 林 木 所有权”的代码为“ 070211”,其中前两位“ 07”表示“森林权属”1 位,要素代码 2 位,子要素类代码 2 位, 生态评价 因子的标识码 06 1 位,要素代码 2 位,子要素类代码 2 位,森林权属因子的标识码 07 2 位,要素代码 2 位,子要素类代码 2 位,森林权属因子的标识码 07 DB21/T1581 2008
24、9 因子标识码,第 3、 4 位“ 02”表示子要素类“林 木 所有权”代码,最后 两 位“ 11”表示要素“ 国营林场 林地所有权”代码。 5.7.3 林地使用权 代码结构 林地使用权 的代码结构同林木所有权代码结构。 5.7.4 林木使用权 代码结构 林木使 用权 的代码结构同林 木 所有权代码结构。 5.8 森林健康 5.8.1 森林灾害等级代码结构 例:“森林灾害等级轻度”的代码为“ 08021”,其中前两位“ 08”表示“森林健康”因子标识码,第 3、 4 位“ 02”表示子要素类“森林灾害等级”代码,最后一位“ 1”表示要素“轻度”代码。 5.8.2 森林健康等级 代码结构 森林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1T15812008 数字 林业 森林资源 分类 编码 属性 代码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