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3054.2—2018 串联补偿装置采购标准 (第2部分:专用技术规范).pdf
《Q GDW 13054.2—2018 串联补偿装置采购标准 (第2部分:专用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 GDW 13054.2—2018 串联补偿装置采购标准 (第2部分:专用技术规范).pdf(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 13054.22018 代替 Q/GDW 13054.2-2014 串联补偿装置采购标准 第2部分:专用技 术规范 Purchasing standard for series capacitor installation Part 2: Speci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19 - 06 - 28发布 2019 - 06 - 28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Q/GDW 13054.22018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标准技术参
2、数 1 5 组件材料配置表 . 11 6 使用环境条件表 . 11 编制说明 13 Q/GDW 13054.22018 II 前 言 为规范串联补偿装置的采购,制定本部分。 串联补偿装置采购标准分为2个部分: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专用技术规范。 本部分为串联补偿装置采购标准的第2部分。 本部分替代Q/GDW 13054.22014,主要的技术性差异如下: 修改了间隙去游离时间要求时间; 新增了小间隙放电电压; 新增了控制柜体材质; 新增了使用环境条件年最高气压及年最低气压。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物资部提出并解释。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3、: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建军,马鑫晟,刘之方,李士雷,李卓伦,林浩、邹慧安。 本部分2014年5月首次发布,2018年8月第一次修订。 本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Q/GDW 13054.22018 1 串联补偿装置采购标准 第 2部分:专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串联补偿装置招标的标准技术参数、项目需求及投标人响应的相关内容。本部分适用 于串联补偿装置招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4、(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GDW 13054.1 串联补偿装置采购标准 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DL/T 1219界定的确定的术语和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标准。 3.1 招标人 bidder 提出招标项目,进行招标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3.2 投标人 tenderer 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3.3 卖方 seller 提供本部分货物和技术服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其法定的承继者。 3.4 买方 buyer 购买本部分货物和技术服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其法定的承继者和经许可的受让人。 4 标准技术参数 Q/GDW 13054.22
5、018 2 技术参数特性表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对采购设备的基础技术参数要求,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应 依据招标文件,对技术参数特性表中标准参数值进行响应。串联补偿装置技术参数特性见表1。装置应 满足Q/GDW 13054.1的要求。 表1 技术参数特性表 序号 参数/项目 单位 标准参数值 1.1 电容器组 1.1.1 额定容量 Mvar 1.1.2 额定电压 kV 1.1.3 额定电流 A 1.1.4 额定(每相)电容(20) F 1.1.5 额定容抗偏差(20) % 1.1.6 50Hz 和 20时的每相容抗 1.1.7 50Hz 和 40时的每相容抗 1.1.8 50Hz 和 35时的每相
6、容抗 1.1.9 过载能力 在12h内连续过载8h A 在8h内连续过载2h A 在6h内连续过载30min A 10s过电流能力 A 1.1.10 总损耗(在周围温度20、额定电流下三相电容器 组及熔丝的损耗) kW 1.1.11 过电压保护动作前电容器组所承受的最高电压的峰 值 kV 1.1.12 保护水平下旁路动作时放电电流峰值 kA 1.1.13 50Hz和20时的每相容抗误差 % 1.1.14 50Hz和20时的三相容抗不平衡度 % 1.1.15 保护方式 1.1.16 每相电容器串联的数量 台 1.1.17 每相电容器并联的数量 台 1.1.18 每相电容器的总数 台 1.1.19
7、 电容器的年损坏率 % 1.2 单台电容器 1.2.1 型号 1.2.2 额定容量 kvar 1.2.3 额定电压 kV 1.2.4 额定频率 Hz 1.2.5 50Hz 20时的电容及其偏差 F,% 1.2.6 50Hz 20时的容抗及偏差 ,% 1.2.7 环境20额定电压时的稳态损耗 W/kvar 1.2.8 20额定电压下的介质损耗因数(tan) % 0.02 Q/GDW 13054.22018 3 表1 (续) 序号 参数/项目 单位 标准参数值 1.2.9 热稳定试验条件下箱体的最热点温度 1.2.10 热稳定试验条件下电容芯子的最热点温度 1.2.11 过载能力 在12h内连续过
8、载8h A 在8h内连续过载2h A 在6h内连续过载30min A 10s过电流能力 A 1.2.12 允许的运行温度范围 1.2.13 绝缘介质材料 1.2.14 并联连接的元件数 个 1.2.15 串联连接的元件数 个 1.2.16 质量 kg 1.2.17 箱体材料及厚度 1.2.18 箱体抛光方式 1.2.19 内部放电电阻阻值 1.2.20 内部放电电阻性能 min/V 1.2.21 电容器套管 型式 双套管 材料 高强瓷 套管绝缘水平(雷电/工 频) kV 爬电距离 mm 套管工艺 滚装一体化结构 1.2.22 导致箱体破裂需要的I 2 t值 A 2 s 18 1.2.23 单台
9、电容器外形尺寸 1.2.24 使用的液体绝缘介质说明 不含PCB 1.2.25 说明以前提供使用的同类型的电容器的故障率, 这一 故障率应是与提供的电容器完全相同设计的电容器 的故障率 1.2.26 单台电容器噪声水平 dB 串补装置围栏处 50 1.3 电容器内熔丝 1.3.1 熔丝可靠熔断后耐受电压 V,rms 1.3.2 熔丝最大连续通流能力 A,rms 1.3.3 内熔丝安装位置 1.3.4 环境温度20额定运行电流时的I 2 R损耗 W 1.3.5 导致熔丝动作的最小I 2 t值 A 2 s 1.4 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 1.4.1 型号 1.4.2 额定电压 kV 1.4.3
10、 保护水平 kV Q/GDW 13054.22018 4 表1 (续) 序号 参数/项目 单位 标准参数值 1.4.4 最大(MOV)连续运行电压 kV 1.4.5 不含备用的每相MOV并联单元数 支 1.4.6 不含备用的每相的能量吸收能力 MJ 1.4.7 MOV备用单元数 支 3 1.4.8 MOV外套耐压水平 BIL kV,peak 1min 50Hz,干态 kV,rms 10s 50Hz,湿态 kV,rms MOV外套类型, 瓷外套或复 合外套 1.4.9 每个MOV封装单元中MOV阀片的并联柱数 柱 1.4.10 每个MOV封装单元中MOV阀片每柱的串联片数 片 1.4.11 MO
11、V单元的尺寸规格 直径 mm 高度 mm 质量 kg 1.4.12 MOV阀片的能量吸收能力 J/cm 31.4.13 环境40时安装的MOV单元中阀片允许最大温升 K 1.4.15 MOV单元操作波放电特性 残压 kV 电流 A 波形 s 1.4.16 全部安装后的工频放电特性 100A kV 500A kV 1000A kV 1500A kV 2000A kV 2500A kV 3000A kV 3500A kV 4000A kV 4500A kV 5000A kV 6000A kV 10000A kV 50kA kV 125kA kV 1.4.17 说明电流分配不均衡度 MOV单元内并联
12、柱体间 % 工厂内匹配的单元间 % 1.4.18 MOV单元压力释放能力 kA,rms 1.4.19 MOV单元规格 高度 mm 封装表面漏电距离 mm Q/GDW 13054.22018 5 表1 (续) 序号 参数/项目 单位 标准参数值 1.4.20 年泄漏率 PaL/s 6.6510 54.21 局部放电量 PC 10 1.5 限流阻尼装置 1.5.1 型号 1.5.2 额定电感 mH 1.5.3 额定电阻 1.5.4 工频试验电压 kV,rms 1.5.5 MOV参考电压(MOV串电阻型) kV,rms 1.5.6 小间隙放电电压(小间隙串电阻型) kV 1.5.7 热容量 MOV热
13、容量(MOV串电阻型) MJ 电阻热容量 MJ 1.5.8 电容器组放电峰值电流 kA 1.5.9 电容器组放电电流频率 Hz 1.5.10 故障电流和电容器放电电流承载能力 kA 1.5.11 阻尼率(任何两个连续峰值倒数之比) 1.5.12 电抗器额定损耗 W/相 1.5.13 电抗器额定电流 A 1.5.14 电抗器热稳定电流(2s) kA 1.5.15 电抗器动稳定电流 kA 1.5.16 阻尼装置类型(MOV串电阻型或小间隙串电阻型) 1.6 火花间隙 1.6.1 控制间隙不动作,间隙的工频放电电压(保护水平的标幺值) 间隙放电可调节范围(全部电容器额定电压的标幺值) 1.6.2 在
14、强制触发电路动作时主间隙可靠点火的最小电容器组的电压 kV 间隙设定值的百分比 % 1.6.3 允许偏差 % 1.6.4 故障电流通流能力 kA,rms 持续时间 s 1.6.5 最大故障电流条件下两次维修之间的放电次数 次 1.6.6 间隙在通过63kA电流0.05s后去游离时间 ms 间隙能够承受的电容器再投入时的暂态电压 kV,peak 1.6.7 间隙击穿时延 ms 1 1.7 旁路开关 1.7.1 型号标识 1.7.2 额定电压 kV,rms 1.7.3 额定持续电流 A,rms 1.7.4 额定开断电流 kA,rms 1.7.5 额定2s短时电流耐受能力 kA,rms Q/GDW
15、13054.22018 6 表1 (续) 序号 参数/项目 单位 标准参数值 1.7.6 故障电流和电容器放电电流综合承载能力 kA,peak 1.7.7 断口间试验电压 雷电冲击 kV,peak 工频 kV,rms 断路器对地绝缘水平 雷电冲击 kV,peak 操作冲击(湿态) kV,peak 工频 kV,rms 1.7.8 机械特性参数 固有合闸(旁路)时间 ms 35 固有分闸时间 ms 60 固有合分时间 ms 100 启动充储能时间 s 15 合闸、分闸不同期时间 ms 合闸5、 分闸3 1.7.9 操作循环 1.7.10 套管对地放电电弧长度 mm 1.7.11 套管对地爬电距离
16、断口爬电距离 mm 1.7.12 旁路断路器需要检修的操作次数 (保护水平电压下旁路操作) 次 1.7.13 需要检修的合分操作次数 次 1.7.14 空载操作 次 1.7.15 合闸线圈 2 并联连接 线圈数 串联或并联连接 220VDC时每个线圈的电流 A 每个线圈的电阻 断路器合闸的最低电压 V,DC 1.7.16 分闸线圈 2 并联连接 线圈数 串联或并联连接 220VDC时每个线圈的电流 A 每个线圈的电阻 断路器分闸的最低电压 V,DC 1.7.17 辅助设备额定值和功耗 220VAC时机械马达运行电流 启动 A 运行 A Q/GDW 13054.22018 7 表1 (续) 序号
17、 参数/项目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总的加热器功耗(220V,50Hz) kW 1.7.18 对于SF6断路器 0.5% 20时SF6气体压力 充入压力 kPa 报警压力 kPa 闭锁压力 kPa 每年漏气率 % 1.7.19 30 SF6压力 MPa 1.7.20 耐地震能力(安全系数:1.67) 水平加速度 垂直加速度 1.7.21 接线端子静态机械负荷 (投标人填写) 水平纵向 N 水平横向 N 垂直 N 1.7.22 控制柜体材质(不锈钢结构或铝合金结构) 1.8 隔离开关 1.8.1 旁路隔离开关 1.8.1.1 结构型式或型号 接地开关 1.8.1.2 操动机构型式或型号 操作方式 电
18、动或手动 电动机电压 V 控制电压 V 二 额定参数 1.8.1.3 额定电压 kV 1.8.1.4 额定频率 Hz 1.8.1.5 额定电流 A 1.8.1.6 主回路电阻 1.8.1.7 温升试验电流 A 1.8.1.8 额定工频1min耐受电压 断口 kV 对地 kV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1.2/50) 断口 kV 对地 kV 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250/2500) 断口 kV 对地 kV 1.8.1.9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及持续时间 隔离开关 kA/s 接地开关 kA/s Q/GDW 13054.22018 8 表1 (续) 序号 参数/项目 单位 标准参数值 1.8.1
19、.10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 kA 1.8.1.11 开合母线转换电流能力 转换电流 A 恢复电压 V 开断次数 次 1.8.1.12 分闸时间 s 1.8.1.13 合闸时间 s 1.8.1.14 分闸平均速度 m/s 1.8.1.15 合闸平均速度 m/s 1.8.1.16 机械稳定性 次 1.8.1.17 辅助和控制回路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kV 1.8.1.18 无线电干扰电压 V 1.8.1.19 接线端子静态机械负荷 水平纵向 N 水平横向 N 垂直 N 静态安全系数 动态安全系数 1.8.1.20 支柱绝缘子 爬电距离 mm 干弧距离 mm S/P 抗弯 kN 1.8.1.21 耐地震能
20、力(安全系数:1.67) 水平加速度 垂直加速度 1.8.2 串联隔离开关 一 隔离开关结构与型式 1.8.2.1 结构型式或型号 接地开关 1.8.2.2 操动机构型式或型号 操作方式 电动或手动 电动机电压 V 控制电压 V 二 接地开关操动机构 1.8.2.3 型式或型号 操作方式 电动或手动 电动机电压 V 控制电压 V 1.8.2.4 备用辅助触点/对 隔离开关 Q/GDW 13054.22018 9 表1 (续) 序号 参数/项目 单位 标准参数值 接地开关 三 额定参数 1.8.2.5 额定电压 kV 1.8.2.6 额定频率 Hz 1.8.2.7 额定电流 A 1.8.2.8
21、主回路电阻 1.8.2.9 温升试验电流 A 1.8.2.10 额定工频1min耐受电压 断口 kV 对地 kV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1.2/50) 断口 kV 对地 kV 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峰值(250/2500) 断口 kV 对地 kV 1.8.2.11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及持续时间 隔离开关 kA/s 接地开关 kA/s 1.8.2.12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 kA 1.8.2.13 开合小电容电流 A 1.8.2.14 开合小电感电流 A 1.8.2.15 接地开关开合感应 电流能力 电磁感应 感性电流 A 感应电压 kV 静电感应 容性电流 A 感应电压 kV 1.8.2.16 分
22、闸时间 s 1.8.2.17 合闸时间 s 1.8.2.18 分闸平均速度 m/s 1.8.2.19 合闸平均速度 m/s 1.8.2.20 机械稳定性 次 1.8.2.21 辅助和控制回路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kV 1.8.2.22 无线电干扰电压 V 1.8.2.23 接线端子静态机械负荷 水平纵向 N 水平横向 N 垂直 N 静态安全系数 动态安全系数 1.8.2.24 绝缘子 爬电距离 mm 干弧距离 mm S/P 抗弯 kN Q/GDW 13054.22018 10 表1 (续) 序号 参数/项目 单位 标准参数值 1.8.2.25 耐地震能力(安全系数:1.67) 水平加速度 垂直加速
23、度 1.9 支柱绝缘子 1.9.1 型号标识 1.9.2 额定电压 kV,rms 1.9.3 绝缘水平 雷电冲击 kV,peak 1.9.4 爬电距离 mm 1.9.5 电晕及无线电干扰 V 1.9.6 抗弯强度 kNm 1.9.7 抗扭强度 kNm 1.9.8 结构高度 m 1.9.9 绝缘子数量/相 1.10 平台 1.10.1 平台主要材料及其表面处理 1.10.2 平台尺寸 m 1.10.3 平台的荷重 kg 1.10.4 平台对地最小高度 m 1.10.5 平台上连接导线材料与规格 1.11 电流互感器 1.11.1 型号标识 1.11.2 数量/相 1.11.3 设备最高电压 kV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GDW1305422018 串联 补偿 装置 采购 标准 部分 专用 技术规范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