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夯基提能卷2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塑造(含解析).doc
《2019高考地理夯基提能卷2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塑造(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夯基提能卷2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塑造(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夯基提能卷 2 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塑造夯基提能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2019吉林长春检测“巨人之路”是位于英国北爱尔兰海岸的著名旅游景点,在1986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这个由数万根高低不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而成的、绵延数千米的堤道,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地屹立在大海之滨,看起来就像巨型石阶,所以被称为“巨人之路” 。下面图 a 为“巨人之路”景观图,图 b 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 13 题。1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属于图 b 中的( )A甲 B乙C丙 D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类型的判读。由材料中的玄武岩石柱可判断出“巨人之路”石柱
2、属于岩浆岩。图 b 中甲为沉积岩,乙为岩浆岩,丙为变质岩,丁为岩浆,故 B 项正确。2 “巨人之路”地貌景观的地质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深海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下切海水侵蚀B板块张裂岩浆侵入岩浆冷却凝固风力侵蚀C板块碰撞岩浆侵入地壳隆起抬升风力侵蚀D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岩浆冷却凝固海水侵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过程的判读。 “巨人之路”景观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多岩浆活动,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玄武岩,玄武岩在沿海地区长期受海水侵蚀形成台阶形状,故 D 项正确。3对“巨人之路”景观未来观赏价值影响最大的可能是( )A风力侵蚀 B海水侵蚀C全球变暖 D火山地震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巨人
3、之路”景观未来观赏价值的因素。由材料可知, “巨人之路”景观位于海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会上升,可能淹没“巨人之路”的台阶,从而影响其观赏价值,故 C 项正确;“巨人之路”景观位于欧洲西部沿海地区,受盛行西风影响大,但“巨人之路”已经受西风影响数千年,所以未来风力侵蚀对其观赏价值影响不大,故 A 项错误;“巨人之路”就是岩石长期受海水侵蚀形成的,故海水侵蚀对其观赏价值影响不是太大,故 B 项错误;火山地震可能形成更加壮观的景观,故 D 项错误。2019湖北恩施质检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下表示意某地理兴趣小2组在该地野外考察中依次记录的 5 个观测点信息(岩层代号 PQS 由
4、老到新)。据此完成46 题。观测点 海拔(米) 531 512 563 615 575出露岩层代号 Q P Q S Q4.图中与该小组考察的路线基本一致的是( )AL 1线 BL 2线CL 3线 DL 4线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 50米。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本次考察的两个端点海拔一个位于 500 米至 550 米,一个位于550 米至 600 米,且中间有观测点海拔在 600 米至 650 米。图中四条线路,L 1和 L3两条线路海拔最高不超过 600 米,排除 A、C;L 2线路的一个端点海拔在 600 米650 米。排除B;D 对。5
5、下列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M 处为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BM 处岩层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CN 处地貌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DN 处断层发育,多地质灾害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根据表中信息及上题分析可知,考查路线应该是沿着 L4线。结合图中的岩层新老关系,点之间为中间老两侧新,属于背斜;点之间为中间新两侧老,属于向斜。再根据五个观测点海拔的差异可知 M地位于向斜的槽部,为良好的储水构造且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A 错、B 对;N 处等高线凸向高值为山谷,地质构造为背斜,主要是因为背斜受张力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C 错;无法确定 N 处是否有断层,D 错。6如果要选择一处
6、为宿营地,相对合理的是( )A BC 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结合图中四点的海拔可知,位于N 地(山谷)西侧的山坡上,位于 N 地(山谷)附近,位于 N 地东南侧山脊附近,位于M 地东南侧的山坡上。地位于山谷附近的山坡,坡度较缓且不易受山洪影响,最适合作为宿营地,A 对;地易受山洪影响,B 错;和距水源地较远,C、D 错。2019山东济宁模拟CO 2的地质封存是指将 CO2压缩并注入地层中,进行长期安全的隔离和封存,以减少向大气中的直接排放。下图表示某地的地质构造。读图回答 78 题。37图中最适合封存 CO2的地层位置是( )A甲 B乙C丙 D丁答案:C解析:甲
7、地为背斜顶部,易遭受侵蚀,不适合储存 CO2,A 错;乙是向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 错;丙地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是油气的良好储存位置,岩层封闭,不易泄露,最适合封存 CO2,C 正确;丁是断层构造,岩层不稳定,有裂隙,不适合封存CO2,D 错。8CO 2的地质封存是碳封存的方式之一,对于缓解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做法与地质封存的功能相似的是( )A森林保护和再造 B使用可再生能源C倡导低碳生活 D提高燃料利用率答案:A解析:森林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森林保护和再造可以消耗更多的 CO2,与地质封存相似,A 正确;使用可再生能源,倡导低碳生活,提高燃料利用率
8、,只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没有封存二氧化碳的作用。2019湖南常德一中检测水进型三角洲是三角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指当水盆(湖和海)水面不断上升,河流所挟沉积物在河湖(海)交汇地带沉积下来,并逐渐往陆地方向堆积,在其有效沉积率小于水面上升速度的条件下,在原三角洲沿岸平原之上所形成的一个水下沉积的、粒度规律的沉积体。下图为我国内陆某湖泊水进型三角洲变化图。据此完成 911 题。9据提供的图文资料推断,水进型三角洲砂体粒度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 )A中间粗、两端细 B上端粗、下端细C下端粗、上端细 D两端粗、中间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流水作用与地貌。读图分析,根据三角洲沉积的 5 个界
9、线判断,越向湖水右侧方向沉积越早,且多为颗粒较大沉积物,越向左侧沉积越晚,且颗粒越小,因此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下端粗、上端细,故选 C。10当图示水进型三角洲面积增大显著时,多发生在(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湖泊水体的水文特征。由材料可知,该湖泊为我国的内陆湖,判断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温度最高,融化量最大,水量最大。因此三角洲沉积的面积最大,故选 B。411当图示沉积界线由变化时,对河流特征的影响表现为( )A流速增大 B含沙量减小C河床增高 D河道多分汊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特征。当沉积界线由变化时,说明河流的水量增大,河流的侵蚀作用加大,河流的含沙量
10、增大,泥沙沉积量增加,在河流的入海口处河道分汊增多,故选 D。二、综合题(共 46 分)122019河南省新乡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2 分)(1)分析甲地地形形成的原因。(4 分)(2)丁地泥沙来源区的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6 分)(3)请描述丙处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地貌特点。(6 分)(4)简述环节对河谷地貌形成的作用。(6 分)答案:(1)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2)暴雨、洪涝。暴雨和洪水对地表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3)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泥沙淤积,
11、形成冲积扇。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4)在上游河谷形成流水侵蚀地貌,河谷呈“V”型,多峡谷、急流与瀑布;在下游河谷形成流水沉积地貌,河谷宽浅,河中多沙洲、江心岛,河口出现三角洲等。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甲处为向斜山地,是由于向斜槽部岩层坚硬,不易受侵蚀而形成。第(2)题,丁地位于入海口附近,为河口三角洲。结合其形成原因推测其泥沙来源区气象灾害类型。第(3)题,丙为山前洪积扇,是河流流出山口后泥沙淤积而成。第(4)题,环节为地表径流,在不同河段,由于其外力表现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河流地貌类型。132019福建泉州考前适应性训练阅读图文材料,
12、完成下列各题。(24 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普遍且典型,河岸两边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沙坡地独特景观。以河漫滩为依托,沿山坡爬升,常形成高差大于 200 米的爬升沙丘。雅鲁藏布江是一条流淌在沙漠上的江,简称为“沙江” ,两岸河谷平原宽广,形成辫状水系,中游汇集了几条主要支流。流域内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流域土地总面积的 13.1%,且沙漠化具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这里阡陌相连,人烟稠密,是西藏最主要的和最富庶的农业区。图 1 示意雅鲁藏布江,图 2 为“沙江”景观。5(1)比较雅鲁藏布江上游和下游补给差异,并分析原因。(6 分)(2)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多形成辫状水系的原因。(6 分)(3)说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夯基提能卷 地壳 物质 循环 地表 形态 塑造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