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一册第三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10讲常见天气系统讲义(含解析)鲁教版.docx
《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一册第三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10讲常见天气系统讲义(含解析)鲁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一册第三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10讲常见天气系统讲义(含解析)鲁教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0 讲 常见天气系统考纲呈现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考纲解读1理解冷、暖气团和冷、暖锋的概念,掌握其成因、分布、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2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气压分布和气流运动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3应用锋面、高低气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分析一些简单的天气实例。(重难点)思维导图考点一 锋面与天气1锋面的形成(1)气团:图中 A 为暖气团;B 为冷气团。(2)锋面: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雨、大风等天气。补充点拨 降水的条件:足够多的水汽、强烈的上升气流、较多的凝结核。2锋面的分类读“冷锋与暖锋天气示意图” ,完成问题。(1)冷锋:图
2、中将要经历冷锋过境的是 B 地。冷锋形成的原因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2)暖锋:图中将要经历暖锋过境的是 D 地。暖锋形成的原因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3)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例如江淮准静止锋和昆明准静止锋。2拓展延伸 江淮准静止锋与昆明准静止锋3锋面的天气时间 冷锋 暖锋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 阴天、大风和雨雪天气 连续性降水或雾过境后冷气团取代原来暖气团位置,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好暖气团取代原来冷气团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温压变化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季的寒潮;一场秋雨
3、一场寒华南地区“春暖多晴,春寒雨起” ;一场春雨一场暖温馨提示 锋面控制时是否产生降水,主要看暖气团的水汽含量。如北方春季沙尘暴天气就属于冷锋天气,但因暖气团水汽含量少而没有形成降水。4锋面性质的判断方法(1)把握本质:看谁主动。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即为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即为暖锋。从锋面移动的方向看,冷锋向暖气团所在区域移动,暖锋向冷气团所在区域移动。(2)掌握方法:三看。一看符号:如下图,注意符号标在锋面前进方向的一侧。箭头表示锋面的移动方向,实际表达中要去掉。二看雨区:冷锋降雨范围主要在锋后(狭窄区域),暖锋降雨范围主要在锋前(宽阔区域)。3三看气温、气压变化:锋面过境时,气温
4、下降,气压升高的是冷锋;气温上升,气压下降的是暖锋。考向一 结合统计图判断锋面的类型和天气(2015全国文综)2013 年 7 月 30 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 14 时24 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 12 题。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16 时17 时 B17 时18 时C18 时19 时 D19 时20 时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答案 1.C 2.B解析 第 1 题,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根据图示可知 1819 时气温、气压变化最剧烈,因而判断强
5、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1819 时。第 2 题,此次强沙尘暴是冷锋引起的,其经过时冷暖气团在该地相遇,气温水平差异增大,A 错。锋面两侧气温、气压差异显著,水平气压梯度增大,B 对。强沙尘暴天气增加了大气悬浮物,阻挡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小,大气逆辐射增强,C、D 错。考向二 结合区域图判断锋面的类型和天气下图为“2018 年 5 月 10 日 2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下题。43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答案 C解析 读图可知,北京位
6、于冷锋的锋前,未来两天可能经历冷锋过境的天气,冷锋过境会出现强降雨,过境后天气晴朗,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会较目前下降,A 项错误;冷锋过境,气压升高,且降水强度大,但一般不会出现连续性降水,B 项错误;冷锋可能会形成降雨,降雨会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沉降到地面,降雨过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会减少,故 C 项正确;冷锋过境后,该地区受偏北风控制,该地区附近等压线比较均匀,风速变化不大,D项错误。考点二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形成: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表示风向。2名称:A 为反气旋或高压,B 为气旋或低压。3气流:A 水平气流为顺时针辐散,B 为逆时针辐合;A 垂直气流
7、为下沉,B 为上升。4天气:A 晴朗,B 阴雨。55过境前后气压变化6典例A: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B: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7风向差异拓展延伸 高压脊和低压槽(1)高压脊: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像地形上的山脊。高压或高压脊控制之下,多晴朗天气。(2)低压槽: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像地形上的山谷。低压或低压槽控制之下,多阴雨天气。考向一 结合水平气流和垂直气流的分布考查天气系统的特征(2017北京文综)下图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 1题。1该台风( )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B小于 6
8、 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答案 D解析 影响我国的台风一般形成于低纬度西北太平洋的热带、副热带海区,而黄海位于中纬6度海区,故 A 错;小于 6 级风的范围包括台风眼,台风眼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故 B 错;气压值最低处为台风眼,气流下沉,风速小(微风或静风),故 C 错;影响我国的台风是北半球的气旋,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在气旋的西北侧是偏北风,故 D 对。(2017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第 2 题。浮尘是沙尘天气中强度最弱的一种类型,水平能见度在 110千米之间,俗称“落黄沙” 。2.下列描述中,不符合上图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A乙地气流
9、下沉且低空风速小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答案 C解析 读图可知,乙地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浮尘,根据浮尘的定义中“浮尘是沙尘天气中强度最弱的一种类型”可知,低空风速较小,故 A 说法符合。高层气流由甲地上空流向乙地上空,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故 B 说法符合。乙地高空气流下沉,不是上升气流,故 C 说法不符合。扬沙的沙源地在甲地,根据图中的箭头可知,沙尘被大风扬起,带向高空,故 D 说法符合。故本题选 C。考向二 结合等压线图考查天气系统特征及时空分布(2018北京文综)图示为“北半球某日 02 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10、。读图,回答下题。73据图推断(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答案 B解析 据图判断,甲地位于低压(气旋)中心,且等压线密集,气流上升强烈,水汽易凝结,成云致雨,形成强降水天气。北京位于高压(反气旋)中心的东部附近,等压线较稀疏,风速较小,风向为西北风。根据等压线数值可知,此时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北京的西北部,即亚洲的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由图中亚洲的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是高压中心可推知,此时北半球为冬季,而热带太平洋的台风主要生成于夏秋季节。(2017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第 4 题。浮尘是沙尘天气中强度最弱的一种类型,水平能
11、见度在110 千米之间,俗称“落黄沙” 。4.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上图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答案 D解析 由图可知,A、B 两图中,乙位于两条等压线之间,水平方向气流运动较快,不会出现浮尘天气;C 图中,乙位于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D 图中,乙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8沉气流,风速较小。由图知,乙地受下沉气流的影响,说明乙地受高压控制,则 D 图符合条件。故本题选 D。考向三 结合台风路径图考查台风(气旋)的分布、成因及危害(2015北京文综)下图示意 2015 年 3 月 9 日22 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 56 题。5 “帕姆”(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B气
12、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6该气旋( )A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 GPS 监测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答案 5.B 6.D解析 第 5 题,由图示经纬网可知该海域为南太平洋海域,A 项错误;该天气系统属于南半球气旋,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B 项正确;气旋的前进线路与西风漂流并不一致,并且风向决定洋流而不是洋流决定风向,C 项错误;气旋前进的方向为自西向东,D 项错误。第 6 题,太平洋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南太平洋在 3 月份(已是秋季)已是台风多发季节的末期,故 A 项错误;赤潮是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
13、与气旋活动无关,B 项错误;监测气旋活动主要使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C 项错误;热带气旋与强热带气旋集中在瓦努阿图附近,所以对该地区危害最大,D 项正确。考向四 结合新情境考查气旋的形成原理7(2018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9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 ,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
14、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答案 主要源地:墨西哥湾。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龙卷风实质就是气旋,北美龙卷风的湿热气团主要发源于南部的墨西哥湾,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旋转,在北上的过程中遇到冷气团主动爬升。考点三 锋面气旋的分析与应用1锋面气旋的西侧为冷锋,东侧为暖锋,锋面降水区域主要分布在冷气团一侧。2锋面一定存在于低压槽中,不可能存在于
15、高压脊中。3锋面气旋示意图判读要领(1)判断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 M、N 线。(2)判断锋面的类型与移动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 M 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 N 锋)。10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3)判断锋面附近的风向与气流性质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处为偏北风,处为偏南风,处为偏南风。偏北风一般形成冷气团,偏南风一般形成暖气团。考向 结合示意图考查锋面气旋的形成原理和天气1(2018全国文综)阅读
16、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春季 T 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2)T 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 T 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3)预测 P 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答案 (1)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2)3 个。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冷锋过境,气温下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地理 新导学大 一轮 复习 一册 第三 单元 地球 圈层看 地理环境 10 常见 天气 系统 讲义 解析 鲁教版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7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