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6.18科学技术成就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6.18科学技术成就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6.18科学技术成就教案新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 18 课 科技文化成就【目标解读】【课程标准】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知道杂交水稻技术及青蒿素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了解“双百”方针,知道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认识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优秀科学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过程与方法研读图片、文献、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材料,提高理解、分析不同类型史料的能力,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勇于奉献、开拓创新的意
2、识;学习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奋力开拓的精神品质,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学习中国科技、文化事业的成就,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重点难点】重点:1.“两弹一星”。2.文化事业的发展。难点:杂交水稻与青蒿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青蒿素,是中国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此,屠呦呦获得了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方面首次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这一成就的取得,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发
3、展的一个缩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18 课科技文化成就。【新课探究】- 2 -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两弹一星”(1)背景。【材料链接】材料一 1945 年 8 月 6 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这是爆炸瞬间在数千英尺高空腾起的巨大的蘑菇云(下图)。材料二 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帝国主义看不起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原子弹,只有手榴弹。毛泽东材料三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材料四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
4、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问题探究:原子弹的发明对人类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但是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仍然要坚持研制核武器呢?答案提示:a.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它的国际地位。b.为了粉碎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2)名词解释。“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3)过程。1964 年 10 月 16
5、 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 -1967 年 6 月 17 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6 年 10 月 27 日,装载着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成功发射。1970 年 4 月 24 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4)意义。“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对中国的核威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安定环境。(5)杰出人物。【材料链接】材料一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邓稼先- 4 -材料二 我在美国待了 20 年,20 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的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
6、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钱学森材料三 钱学森召见邓稼先说:“中国要放一个大爆竹,要你来做这个大爆竹。”当晚,邓稼先回去后与夫人通宵未眠。他只说,要去干一件工作:“从今以后我的生命就交给了这个工作。家中的事和两个孩子我是不能管了。”确实,在邓稼先为国防大事献身时,他的女儿照样下乡和回城没工作。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邓稼先正好在美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博士学位,后来,他很快回到了祖国。1958 年,邓稼先受命研制原子弹。从此,他一直奋战在中国西部荒漠中的核基地。1964 年,他指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文化大革命”初期,基地实验人员分成两派,邓稼先力促两派联合,并于 1967 年成功
7、地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的实验。此后他又领导了地下核试验。邓稼先结婚 30 年,但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足 3 年,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我国的核试验工作,因此被人们誉为“两弹元勋”。 材料五 杨振宁在美国听美国人说,中国人的原子弹是由美国科学家参与做成的。他问邓稼先:“有没有美国人?”邓稼先当时不便回答,待周总理说“把实情告诉他”之后,邓稼先写了“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的信。信从北京直接送到上海市委欢送杨振宁的宴会上。杨振宁当场打开一看,立即泪流满面。材料六 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邓稼先经常在最关键、最危险的环节(如插雷管)亲自操作,并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工作人员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8、 后来,在一次试验的事故中,他遭受核辐射,于 1986 年不幸去世。问题探究:从这些人物的身上,你看到了我国“两弹一星”工作者的哪些优秀品质?答案提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2.航天技术(1)成就展示。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84 年 4 月,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86 年 2 月,我国用“长征 3 号”运载火箭把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2003 年 10 月 15 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在轨飞行一天后,于 10 月 16 日清晨返回,我国首次载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历史 下册 第六 单元 科技 文化 社会生活 618 科学技术 成就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