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高考3年模拟课标I卷B版)2019年高考地理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pptx
《(5年高考3年模拟课标I卷B版)2019年高考地理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年高考3年模拟课标I卷B版)2019年高考地理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pptx(8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高考地理 (新课标专用),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 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 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五年高考,1.(2017课标,9,4分)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 A. B. C. D.,答案 B 本题考查气温日变化规律。为了“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说明膜内温度 高于当地气温;故表示膜内平均温度变化、表示平均气温变化。因
2、丰雪年降水多、 云层厚而温差小,则、分别为丰雪年、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故B正确。,知识归纳 气温日变化的规律:一般气温日变化晴天大于阴天、高原大于平原、山顶小于山 脚下平地、低纬度大于高纬度。,2.(2017课标,10,4分)该地寒冷期 ( )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答案 C 图示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且二者变化差异较大;又因分别为丰雪年和 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即C正确。最低平 均气温接近-16,则该地最低气温可能在某些时期短暂低
3、于-16,故A错误。图示曲线 变化一致,说明积雪状况对气温日变化影响不大,则B错误。同时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要小于 平均气温日变化,则D错误。,方法技巧 本题还可以采取下列思维分析:积雪具有保温作用,则积雪覆盖下的膜内温度日变 化较小,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必然因是否有积雪而差异较大。,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南半球某岛国面积700多平方千米,由170多个岛屿组成,某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 据此完成下题。,1.(2017海南单科,14,3分)该国首都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为 (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答案 B 南半球最高气温在当地夏季,即122月;由170多个岛屿
4、组成,首都位于海岛上,受海 洋影响大,最高气温滞后一些,故气温最高的月份为与海洋最高月份一致,为2月份。,2.(2015广东文综,2,4分)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 发导致 (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答案 D 本题考查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火山爆发后,会有大量的火山灰物质进入大 气层,这些物质能反射太阳短波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从而使地表温度下降。,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 图”。据材料回答下面两题。,3.(2
5、015四川文综,3,4分)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 ) 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答案 D 根据图读出柴达木盆地年平均雾日最少。故选D。,4.(2015四川文综,4,4分)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 )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答案 D 雾的形成条件主要是降温、增湿和凝结核,主要类型有辐射雾、平流雾等。与四 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故选D。,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
6、旬 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 化平均结果。完成下面两题。,5.(2015浙江文综,9,4分)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答案 A 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根据图示,强逆温层上界海拔低,故A对;逆温强度在4点左 右达到最大,而不是午夜,B错;逆温现象15点左右出现,10点左右消失,C错;强逆温前半夜曲线 陡、增速快,后半夜曲线缓,降速慢,D错。故选A。,6.(2015浙江文综,10,4分
7、)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 是 (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答案 C 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逆温层上界峰值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是因为夜晚 山风将冷空气带到谷底,且冷空气向上运动需要一个过程,空气热量上下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散射、反射与大气成分相关,与昼夜无关,与高度无关。下垫面反射率与 地面性质相关。综上所述,A、B、D项错误,C项正确。,C组 教师专用题组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
8、半球中纬某区域 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2011全国文综,9,4分)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 )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答案 D 垂直方向上,温差越大,大气对流运动越强烈,大气越不稳定。图中甲、乙、丙三地 由地面距高空2 500 m范围内,垂直温差最小的是丙地,故丙地大气最稳定,选D。,2.(2011全国文综,10,4分)正午前后 ( )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答案 B 正午前后,气流
9、向东移动了约80 km,此时,甲、乙两地之间垂直温差最大,可能出现 强对流天气,故选B;图中甲地受冷空气东移影响气温应下降,故A错;正午前后甲、乙之间气流 上升,受此影响,丙地可能刮东南风,甲地可能是西北风,故C、D错误。,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下 题。,3.(2016北京文综,7,4分)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答案 C 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画图观察两个重要时间点(6点和12点前后)的气温变 化,并注意月初和月末的气温变化。图示如下,发现4个月份最小值(6点前后)变化不大,而12点 前后4
10、个月份差异较大。1月份月初月末均在1012;4月份月初在1012,月末在1214;7 月份月初月末均在1214;10月份月初在1214,月末在1012。由此可见气温日较差大 的月份是7月。,审题方法 本题题眼是“月份”。月份是一个月的时间,要观察从月初到月末一个月的过程 中日较差的大小情况来综合衡量日较差的大小排序。,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下图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 纬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题。,4.(2014安徽文综,33,4分)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 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 ( ) A.Q4、Q1、Q3、Q2 B.Q3、Q
11、4、Q2、Q1 C.Q3、Q1、Q2、Q4 D.Q2、Q3、Q1、Q4,答案 C 本题以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来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海面热量低纬度地区盈余,中高纬度地区亏损,图中Q3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曲线,可排除选 项A、D;海-气热传导的热量总值不大,故海-气热传导差额数值也较小,故Q4为海-气热传导差 额的曲线,排除B选项,C项正确。,考点二 热力环流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5四川文综,7,4分)该城市可能位于 (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12、 D.40N附近大陆东岸,答案 D 由图读出该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下,40N附近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或温带大 陆性气候,气温与其比较吻合。而40N附近大陆西岸主要为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回 归线附近为热带、亚热带气候,冬季均温大于0,因此排除A、B、C选项。故选D。,2.(2015四川文综,8,4分)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 )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答案 A 市中心气温比郊区高,形成近地面大气由郊区流向市中心、市中心气流上升的典 型城市热岛效应,因此导致市中心降水的可能性比郊区大,
13、而郊区温度更低则更易形成降雪。 故选A。,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 相同。完成下题。,3.(2014山东文综,8,4分)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答案 B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风向判断。一般近地面气压与高空相反,由图可知,甲地高空 气压低于38N处的,则近地面甲地气压高于38N处的,因此近地面大气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是 由南向北,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故B项正确。,教师专用题组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 云)9时到
14、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以下三题。,1.(2010全国文综,6,4分)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 ( ) A.4 B.12 C.16 D.18,答案 C 图中等值距为2,最高温大于21、小于23,最低温大于5、小于7,故图示 最大温差大于14、小于18。选C。,2.(2010全国文综,7,4分)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 )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答案 B 图中显示9日9时到18时等温线较稠密,说明气温变化大;而8日的白天等温线较9日 白天等温线稀疏,说明白天气温的变化,9日要大于8日,而材
15、料中提示8日为多云、9日为晴天; 故B选项正确。,3.(2010全国文综,8,4分)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答案 B 热岛效应最强时段就是城郊温差最大时段,图中显示8日22时左右,由市中心向北到 郊区等温线条数最多,说明温差最大。,考点三 等压线与风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题。,1.(2018北京文综,6,4分)据图推断, ( )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D.热带太平洋洋面
16、生成台风,答案 B 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天气系统及天气、气象灾害等。读图可知北京等压线 较稀疏,风速小,根据等压线分布及数值特征可知北京吹西北风,A项错误;甲地为低压中心且等 压线密集,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B项正确;读图可知,极地并不是气压值最高的地区,C项错误; 台风为气旋,热带太平洋地区并没有气旋出现,D项错误。,方法技巧 俯视图中方向的判断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北半球自转为逆时针,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2)根据经度递变规律判断东西:东经度越往东度数越大,西经度越往西度数越大。 (3)根据纬度递变规律判断南北:北半球越往北纬度越高,南半球越往南纬度越高。,2016年1月2
17、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 图。读图回答下题。,2.(2016江苏单科,5,2分)此时我国 ( ) 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答案 D 图中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高压系统控制下,局部地区受高压脊控制。在强大高 压的控制下,高纬的寒冷气流大举南下,降温明显;如果空气较为干燥,则出现降雪的可能性较 小。上海、北京地区的等压线延伸方向及气压高低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因此两地风向大致相 同。,方法技巧 判断风向的关键点是把握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关系。,读下图,回答下题。海平面等压线分
18、布图(单位:百帕),3.(2014天津文综,3,4分)在上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 )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答案 D 根据等压线图可以判断出5月6日14时:北京为东南风、首尔为西南风、上海为东 南风、台北为东北风。5月7日02时:北京为东北风、首尔为偏南风、上海为东南风、台北为 东北风。故选D。,教师专用题组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 移。读下图,完成下题。,1.(2013课标,9,4分,0.486)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答案
19、B 本题以等压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风向的判读。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 且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的规律,可判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偏南风。,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 移动。据此回答下题。,2.(2012大纲全国,10,4分)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答案 B 本题考查风向的判定。据图中比例尺及该天气系统移动速度和方向可判断,24小 时后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部,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东向西,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 偏转形成东南风,B项正确。,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
20、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下题。,3.(2009全国文综,3,4分)N地风向为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答案 A 由题意可知,P地气压低于N地,则N地的气压梯度力垂直于N处的等压线,由北指向 南;根据纬度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右偏,因而N地风向为东北风。,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 读我国某城市四种下垫面不同日期地表气温均值对比图,回答下面三题。,A组 20162018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三年模拟,1.(2018河南4月适应性测试,1)推测最可能分别为 ( ) A.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水体 B.城镇建筑用地、水体、裸地、植
21、被覆盖地 C.水体、植被覆盖地、裸地、城镇建筑用地 D.水体、裸地、植被覆盖地、城镇建筑用地,答案 C 由图中6月15日气温值,可判断温度由低到高的依次是水体、植被覆盖地、裸地、 城镇建筑用地。,2.(2018河南4月适应性测试,2)2010年3月4日,四地气温均值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台风影响 B.阴雨天气 C.湿度较大 D.天气晴朗,答案 D 晴天太阳辐射强,不同地表大气升温幅度差异大;而阴天太阳辐射弱,不同地表大气 升温作用差异不明显;故D正确。,思维延伸 夏季大地受热而升温,物体热容量越大升温越慢;四个物体的热容量由大到小的是 水体、植被、裸地、城镇建筑用地。,地理研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高 模拟 2019 地理 第三 单元 地球 大气 第一节 冷热 不均 引起 运动 课件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08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