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情景导入先思考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含义是流动的水不会腐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 思考探究:你能用地理原理解释“流水不腐”吗?提示:流动的水自净能力比死水自净能力强。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环境的自净能力1概念: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叫做环境的自净能力。2机理: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可以被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净化。二、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1差异:河流的自净能力是最强的,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是最差的。2意义:掌握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就能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3水污染形成条件2 重点难点掌握好 天
2、然水的自净作用1不同水的自净规律不同种类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其具体区别及原因如下表所示:原因水体类型 自净能力流动速度 更新周期 溶解氧河流水 最强 最快 最短 最多湖泊水 居中 居中 居中 居中地下水 最弱 最慢 最长 最少2影响天然水的自净作用的因素3河道中水的净化作用河道中位置不同,净化的机理也不完全相同,如下表所示:位置 净化物质 过程上层 藻类和其他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补充水中消耗的氧,又除去过多的二氧化碳中层 河水物理作用:混合、稀释、挥发、扩散、沉淀化学反应:使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浓度降低底部 河床底泥和微生物河床底泥吸附部分污染物、微生物;通
3、过生化过程将污染物吸收和转化 应用体验不可少 环境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此回答 12 题。1下列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3A环境的自净能力就是环境对人类破坏活动的抗御能力,人类的破坏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就越强B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因此,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现象C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人类向环境中过量排放污染物及有害物质时,环境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而出现环境污染现象D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当其对废弃物的容纳和消除能力小于排放量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2下列有关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相同的B水体
4、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C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D水体的自净能力可随污染物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强解析:1.D 2.B 第 1 题,环境具有自净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中,并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问题,但不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第 2 题,主要考查水体的自净能力。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水体的流动速度越快,循环周期越短,水体中的溶解氧就越多,污染物越容易被氧化分解,自净能力就越强。因此就自净能力来说,一般是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如果人类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便会产生水体污染
5、,引起水体自净能力的减弱。3右图示意长江下游某湖泊进水口和出水口平均污染指数变化,指数越大,污染程度越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湖泊进水口和出水口平均污染指数的差异特点,并就其中一个特点分析其原因。(2)简述图示现象对湖泊生态环境的影响。解析:第(1)题,湖泊具有自净能力,因而出水口的污染程度较小;随着污染加剧,湖泊自净能力减弱,出水口、进水口污染差值呈缩小趋势。第(2)题,湖泊受到污染,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生长。答案:(1)出水口污染程度低于进水口,差值呈缩小趋势。出水口污染程度低于进水口的原因:湖泊有一定的自净功能。(或差值呈缩小趋势原因:排入湖泊的污水量增加,湖泊自净能力下降)
6、(2)湖泊水质恶化;影响鱼类和水生植物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剧湖底有害物质淤积。水体污染现象4 情景导入先思考 2017 年 9 月 26 日,一艘载有约 2 500 t 原油的小型油轮在希腊萨拉米斯岛附近海域沉没,船上部分原油泄漏。最初受污染的海域约 1.5 km 长,但在风力的作用下,污染逐渐扩大到雅典西南郊的比雷埃夫斯以及东南郊的格利法达等地。本次原油泄漏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生态损失,还会带来高达 5 亿欧元的经济损失,并导致希腊的渔业、餐饮业、旅游业、船舶租赁和贸易行业失去数百个就业岗位。思考探究:这次石油泄漏事件造成的生态损失可能有哪些?提示: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毛、皮丧失防水和保
7、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阻碍海藻光合作用;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 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水体富营养化1形成物质:氮和磷等营养元素。2形成条件:水体流动缓慢。3表现:藻 类 迅 速 繁 殖 , 尤 以蓝 藻 、 绿 藻 占 优 势 湖 面 上 出 现 “水 花 (水 华 )”, 又称 “藻 花 ”, 海 洋 上 称 为 “赤 潮 ”4危害Error!二、海洋水体污染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主要水体污染现象因水体污染物多种多样,其污染现象也不相同,其主要污染现象见下表所示:类型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第二 环境污染 防治 第一节 水污染 及其 成因 解析 新人 选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05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