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19章家庭用电课件.ppt
《(菏泽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19章家庭用电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菏泽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19章家庭用电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第十九章 家庭用电,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 家庭用电,辨一辨 1.三孔插座与电源线连接时,左孔接中性线(又称零线,标N),右孔接相线(又称火线,标L),上面的孔接地线(标PE),可简记为“左零右火上接地”( ) 2使用验电笔时,手一定要接触笔尾金属体,同时也可以接触笔尖金属体( ) 3若手不接触验电笔后端的金属体,即使金属探头接触的是相线(火线),验电笔内的氖管也不发光( ),考点2 家庭电路,辨一辨 1.现代家庭电路中,常用带有漏电保护器的总开关替代闸刀开关和保险丝( ) 2家庭电路的连接中是按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的安装顺序连接的,这个连接顺序可以部分颠倒(
2、),考点3 安全用电与保护,辨一辨 1.为了防止触电,安装家庭电路时,开关应接在火线上,螺口灯泡的螺旋套接线柱应接零线 ( )2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线燃烧起来,甲产生的原因是短路,乙产生的原因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 ),【教材重点图片】,重点难点突破,类型1 家庭电路,家庭电路故障判断方法,【例1】 2017烟台中考如图是小明家的部分电路,他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在烧水的电热水壶突然停止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发光,拔出电饭煲的插头,电热水壶仍不能工作,用试电笔分别测试插座的左、右孔,氖管均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 C ) A电热水壶所在电路的b、c间断路 B
3、插座的接地线断路 C电路的c、d间导线断路 D电路的a、b间导线断路,【思路点拨】电灯仍正常工作,说明不是保险丝烧坏了,没有发生短路,而把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均能发光,说明火线有电,而零线开路了,且是在c、d之间开路,变式运用12017金华中考小科在学习了家庭用电后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甲、丁串联 B电路中丙连接方式不正确 C闭合开关K1、K2,甲灯亮、 乙灯不亮,说明乙灯被短路 D用测电笔检测丙插座的两孔时, 测电笔氖管都能发光,B 电路中甲、丁是并联的,故A错误;家庭电路中各支路是并联的,丙和乙串联在了电路中,所以丙的连接方式不正确,故
4、B正确;闭合开关K1、K2,甲灯亮、乙灯不亮,因为乙灯断路,故C错误;用测电笔检测丙插座的两孔时,左孔能使测电笔氖管发光,右孔不能发光,故D错误,类型2 安全用电,安全用电四原则 (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3)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4)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例2】 2016淄博中考安全用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做法是( D ) A用湿手插拔电热器的插头 B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用一个插座 C家庭电路中,把开关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 D使用试电笔时,手指触碰笔尾的金属帽,【思路点拨
5、】水是导体,湿手不能插拔插头,否则会触电;电源电压一定,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工作时,总功率会过大,由PUI可知,会引起电流过大,易引发火灾;从安全用电的角度分析,把开关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帽,变式运用2.2017通辽中考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试电笔时,手应触碰笔尾金属体 B有人触电时,用手把触电人拉开 C空气开关跳闸,说明电路中出现短路 D发生电路火灾时,应立即泼水浇灭,A 使用测电笔时,人手不能接触笔尖,但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的人,这样自己也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菏泽 专版 2018 年中 物理 第一 部分 系统 复习 成绩 基石 19 家庭 用电 课件 PPT
